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法制類
類書類
儒家類
別集類
 者又案尚书周传云王子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十
 五入小学二十入大学又书传略说云馀子十三入
 小学十八入大学其乡人当与 馀子同
故郑知二十
 习礼之时在大学也征谓力役谓供学及司徒细碎
 之繇役选士虽升名司徒犹给乡之繇役俊士虽身 (第 8b 页)
子十三入小学二十入大学又书传略说馀子
十五入小学十八入大学其乡人当与 馀子同
故知二十习礼之时在大学也此升于学者谓
身升于大学非唯升名而已
(二/十)南北太远故不屏士于南北
案汉 (第 14b 页)
  (二十/二)晋有公族馀子公行周礼无此名
此晋有公族馀子公行诗魏风有公族公路公行其公
族公行既同公路似此馀子但馀子不主路车公路非
馀子也当与公行为一以其主君路车谓之公路主车
行列谓之公行其实止是一官诗人变文以韵句耳周
礼无此三官之名夏官有诸子下大夫二人掌国子之

倅事与公族同也春官有巾车下大夫二人掌王之五
路事与公行同也无 馀子同
者天子诸侯礼异耳
  (二十/三)卿适当为公族避屏季掌旄车
主公车行列谓之公行车皆建旄谓之旄车之族诗 (第 12b 页)
子然则卿大夫之妾子亦是馀)
(子之官教之矣周礼无此三官之名夏官冇诸子春官/有巾车掌事与公族公行同无与 馀子同
者天子诸侯) (第 2b 页)
   是年定亲王以下九等爵袭封例亲王至奉国将
   军有薨故者其子弟即准承袭不必俟其岁满若
   年及二十未袭封者先与 馀子同
授封爵至袭封
   时仍予以袭封之爵如应袭之爵与前封爵相等
   即改授封为袭封换给 …… (第 5a 页)
  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
  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凡亲王适子
特恩封世子候袭亲王如未封与 馀子同
考授不入八 (第 12b 页)
  分公世子适子授爵视亲王馀子馀子考授一等
  镇国将军郡王适子
特恩封长子候袭郡王如未封与 馀子同
考授一等镇
  国将军长子适子授爵视郡王馀子馀子考授二
  等镇国将军贝勒适子降袭贝子馀子考授二等 …… (第 13a 页)
  一劣降三等一优两劣两平一劣一平两劣及全

  劣皆停封令学习再行考试
  是年定世子长子之子授封例凡世子适子
恩封不入八分公如未
恩封与 馀子同
授封爵馀子考授一等镇国将军侧福
  晋子考授三等镇国将军妾媵子考授三等奉国
  将军长子适子
恩封一 (第 14b 页)
等镇国将军如未
恩封亦与 馀子同
授封爵馀子考授二等镇国将军侧 (第 14b 页)
 钦定○亲王郡王适福晋所生之子二十岁后由府

   照例请
 旨考试亲王适子奉
 特旨始封世子其未封世子者与 馀子同
授封爵馀
   子考授不入八分公(天命年间立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各置官属凡朝)
   (会燕飨皆异其 …… (第 7b 页)
   (馀子授封公者皆不入八分其有功加至贝/子准入八分如有过降至公仍不入八分)
   王适子奉
 特旨始封长子其未封长子者亦与 馀子同
授封爵 …… (第 7b 页)
  请封授其奉特旨赏给者不拘此例长子贝勒贝
  子公等侧室亦如之○又定世子适子
 恩封不入八分公如未
 恩封与 馀子同
授封爵馀子考授一等镇国将军侧
   福晋子考授三等镇国将军妾媵子考授三等
   奉国将军长子适子
  (第 12a 页)
恩封一等镇国将军如未

 恩封亦与 馀子同
授封爵馀子考授二等镇国将军
   侧福晋子考授一等辅国将军妾媵子考授奉
   恩将军○又议奏宗室庶女 …… (第 12b 页)
   功得封者准以旁支子孙承袭○又定亲王以

   下至奉恩将军薨故后其应袭之子即行承袭
   不拘年限若年及二十未袭封者先与 馀子同
   
授封爵至袭封时仍予以应袭之爵如应袭之
   爵与前封爵相等即改授封为袭封换给
 诰册
   一授封康 (第 13b 页)
  皇子生十五岁由宗人府请封其爵级出自
 钦定亲王郡王适福晋所生子二十岁后由宗人府请
   考试亲王适子奉
 特旨始封世子其未封世子者与 馀子同
授封爵馀子
   考授不入八分公(天命年间立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各置官属凡朝会燕飨皆) …… (第 3b 页)
  (异其礼准入赐赉必均及是为八分其有功加/至贝子 八分如有过降至公仍不入八分)
  王适子奉
特旨始封长子其未封长子者亦与 馀子同
授封爵馀
  子考授一等镇国将军贝勒适子降袭贝子馀子
  考授二等镇国将军贝子适子降袭镇国公馀子
  …… (第 4a 页)
  年定考试法其学业平庸者降等封授奉恩将军
  无级可降如考试降等仍授奉恩将军停俸三年
  又定世子之适子
恩封不入八分公如未
恩封与 馀子同
授封爵馀子考授一等镇国将军侧福
  晋子考授三等镇国将军妾媵子考授三等奉国
  将军长子之适子
恩封 (第 6a 页)
一等镇国将军如未

恩封亦与 馀子同
授封爵馀子考授二等镇国将军侧
  福晋子考授一等辅国将军妾媵子考授奉恩将
  军三十九年又定亲王世爵 (第 6b 页)
人处也仆于集注纂疏亦云
  侍郎徐择斋先生明叔学派
 按公为西山真文忠公所鉴识指授与阳岩洪公齐
 名 余氏谦一
述綦详矣
   侍郎徐择斋先生明叔 (第 8a 页)
徐明叔字仲晦晋江人父伯嵩理宗绍定五年进士辟
江淮制幕秩满干办广漕清节益励除太学录通判漳
州以廉闻知英德府徭寇不敢犯召为国子监丞潮寇
起命知潮州捕戮渠魁除直秘阁江右宪岁歉发义仓
赈民迁户部侍郎改兵部会元兵南下忧愤卒明叔学
有源委与洪天锡齐名人称择斋先生(闽书/献) (莆阳文/)
  备考 余氏谦一
序徐择斋文集曰往岁莆有后村刘公福有 (第 8b 页)
竹溪林公泉南有择斋徐公阳岩洪公皆吾闽文章宗
匠竹溪后村集既板行家藏而人诵之矣阳岩择斋后
卒不幸与坏劫会嗣子门生伏匿奔踣不暇遗集久之
莫克会萃有志于斯文者叹息焉一日择斋之子筹老
奉先集以授门人 余谦一
俾为之序开编伏读则公年
耆老官显荣之日所作盖公平生藁就辄弃嗣子少长
始从旁抄录得之兹特太山之毫芒耳 (第 9a 页)
谦一
既喜于成
编而又惧不敢当序笔辞不获乃稽首而言曰昔之人 …… (第 9a 页)
东涧与公耳二公殁文章之统纪
遂绝而奎运终焉呜呼斯文兴废岂非天邪读斯编者
将必掩卷而流涕矣
   州守 余子同先生谦一

(第 10b 页)
余谦一
字子同莆田人祖奭之元孙师鲁之子也与弟
士明连中江西漕试而 (第 11a 页)
谦一
第咸淳元年进士调泉州
石井书院山长召为国子监书库官除太学博士改宗
正寺簿差知化州宋亡不仕好为古学辞语 (第 11a 页)
 (雅赐进官至/龙图直学士)
又文十卷(皆/文)
又大全集一百九十六卷
又诗集十五卷

李刘梅亭类稿九十卷
又四六标准四十卷
刘光祖后溪先生文粹三十六卷(字德秀简州人登进/士第累官显谟阁直)
 (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谥文节)
陈元晋溪墅类稿十卷(一作渔墅类/稿宝唐人) 余谦一
文安余氏家集(缺/)(宝祐/间人)
乐雷𤼵雪矶丛稿五卷(舂陵人字声远宝祐癸丑特科/状元明裔孙教谕 (第 8a 页)
 笔峰三字刬去复存其旁海中有小屿潮退有石桥
 可度居民千馀家唐观察使柳冕监群牧于此有德
 于民建庙祀之曰柳侯庙 宋余谦一
作记俗呼为侯
 屿后遂讹为猴屿闽书曰即仙游之小屿也
 惠洋疑即龟洋其地有龟山在文赋里唐末僧无了 (第 13b 页)
   孙因罪降革其祖父原爵系军功得封者许以
   旁支子孙承袭凡袭封之子弟均不限年○适
   子年及二十未袭封者先与 馀子同
授封爵亲
   王郡王适子奉 (第 8a 页)
 特旨始封世子长子其未封世子长子者亦与 馀子
   同
授封爵至袭封时仍予以应封之爵爵同者
   改授封为袭封其先授之爵不准传袭
   凡授封世子长子之适子 (第 8b 页)
 恩封不入八分公及一等镇国将军如未
 恩封与 馀子同
考试授封○亲王以下至将军之子
   除父故袭封外其馀应授封者俟年及二十由
   府汇题试以翻译马步射 (第 8b 页)
  (罗/) (皇子生十五岁由宗人府请封其爵级出自/钦定亲王郡王适福晋所生子二十岁后由)
  (宗人府请考试亲王适子奉封爵特旨始封世子/其未封世子者与 馀子同
授 馀子考授不入)
  (八分公郡王适子奉授封特旨始封长子其未封/长子者亦与 (第 14a 页)
馀子同
爵馀子考授一等镇国)
  (将军贝勒适子降袭贝子馀子考授二等镇国将/军贝子适子降袭镇国公馀子考授三等 …… (第 14a 页)
  (降等封授奉恩将军无级可降如考试降等仍授/奉恩将军停俸三年又定世子之适子 恩封)
  (不入八分公如未将军恩封与 馀子同
授封爵馀/子考授一等镇国 侧福晋子考授三等镇国)
  (将军妾媵子考授三等奉国将军长子之适子子 (第 15a 页)
 钦定亲王郡王适福晋所生子二十岁后由宗人府请

  考试亲王适子奉
特旨始封世子其未封世子者与 馀子同
授封爵馀子
  考授不入八分公(天命年间立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各置官属凡朝会燕飨皆)
  (异其礼准 (第 2a 页)
入八赐赉必均及是为八分其有功加/至贝子 分如有过降至公仍不入八分)
  郡王适子奉
特旨始封长子其未封长子者亦与 馀子同
授封爵馀
  子考授一等镇国将军贝勒适子降袭贝子馀子
  考授二等镇国将军贝子适子降袭镇国公馀子 …… (第 2a 页)
  恩将军停俸三年又定世子之适子

恩封不入八分公如未
恩封与 馀子同
授封爵馀子考授一等镇国将军侧福
  晋子考授三等镇国将军妾媵子考授三等奉国
  将军长子之适子
恩封 (第 4b 页)
一等镇国将军如未
恩封亦与 馀子同
授封爵馀子考授二等镇国将军侧
  福晋子考授一等辅国将军妾媵子考授奉恩将
  军三十九年又定亲王世爵 (第 4b 页)
 余祖奭(字景召幼颖悟绝人登元符三年进士第通判兰州会地大震山崩城郭庐舍尽陷祖奭)

(若有神扶护置之隙地者亟拯伤残活数百人兰人德之转朝奉大夫赐五品服时建卒业侬)


(叛祖奭挺身谕以逆顺贼遂退以功转朝散大夫知南恩州属海寇卓全高聚众为暴祖奭控)


(制有道贼不敢犯召对指陈时弊忤秦桧意遂引疾乞祠归转朝议大夫)

  余谦一(字子同祖奭之玄孙与弟士明连中江西漕试而谦一第咸淳初进士士明亦以进士得)

(官谦一调泉州石井书院山长召为国子监书库官除大学博士改宗正寺主簿差知化州不)


(第 2a 页)
 余祖奭(字景召幼颖悟绝人登元符三年进士第通判兰州会地大震山崩城郭庐舍尽陷祖奭)

(若有神扶护置之隙地者亟拯伤残活数百人兰人德之转朝奉大夫赐五品服时建卒业侬)


(叛祖奭挺身谕以逆顺贼遂退以功转朝散大夫知南恩州属海寇卓全高聚众为暴祖奭控)


(制有道贼不敢犯召对指陈时弊忤秦桧意遂引疾乞祠归转朝议大夫)

 余谦一(字 子同
祖奭之玄孙与弟士明连中江西漕试而 (第 2a 页)
谦一
第咸淳初进士士明亦以进士得)

(官谦一调泉州石井书院山长召为国子监书库官除大学博士改宗正寺主簿差知 (第 2a 页)
化州不)


(仕 谦一
好为古学辞语浑成而警切名文章家)

 余古(钱塘人光宗初以布衣上书曰间者宴游无度声乐不绝画之不足继之 (第 2b 页)
  之法以教国子自王子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
  之俊选皆与焉书传适子十五入小学二十入大
  学馀子十三入小学十八入大学乡人当与 馀子
  同
其说备矣术者何诗书礼乐是也诗理性情书 (第 48a 页)
  林藻许稷黄璞徐寅黄滔翁承赞列传论
论曰吾莆自郑露倡学历二百馀年至唐贞元间始有
林蕴林攒之忠孝既已论著于前其他以文行著名于
载籍者若蕴之父披举明经尝著无鬼论披子藻砺志
力学举进士为莆首倡而许稷徐寅翁承赞及仲昭之
始祖御史公相继起而和之其后族祖校书公又自福
唐迁莆而居焉是亦莆人也按旧志称稷及寅皆文词

精丽承赞及校书御史二公所著诸集俱载唐艺文志
而御史公集至今尚存莆文章家推为初祖盖至是而
莆之文物始渐盛然亦仅有此数人耳而吴司业源名
公事述于寅则有所贬议于承赞则无所纪述是盖犹
有所憾也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
  吴世延方惟深徐铎徐师仁李揆林大鼐柯梦得
   赵庚夫 余谦一
列传论
论曰吴世延见重于周元公则其为人可知矣方惟深 (第 48a 页)
之诗最为王安石所称而钱正老又谓其刚风劲气有
足动人则诗盖其馀事也徐铎以文章魁天下然其与
蹇序辰编类章牍流毒元祐名臣忠义士为之一空是
则文章不本于道德虽工奚益哉林大鼐之文盛为一
时名公所称道然其擢用升迁之骤盖亦不能无可议
也徐师仁文追古作李揆才堪翰苑 余谦一
文辞警切
皆一时之杰然者也柯梦得诗学孟东野一生苦吟赵
庚夫志业无所泄一寓于诗皆所谓穷而后工者乎 (第 48b 页)
余天锡
  余天任      余晦
  余玠       余师忠
  余元泰      余泰符
   余谦一
  元
  余丙       余阙
  余希声      余日强
  余受
  明
  余思铭    ……根本。敕略曰:陟明二秩,以奖大节,扶植纲常。特授忠翊郎、大都督府帅干。招谕士民有功,因革命终于家。 余谦一
按《万姓统谱》: 谦一
字子同,祖奭之元孙。与弟士明连中江西漕试,而 谦一
第咸淳初进士,士明亦以进士得官。 谦一
调泉州石井书院山长,召为国子监书库官,除太学博士,改宗正寺主簿,差知化州,不仕。 谦一
好为古学辞语,浑成而警切,名文章家。

余丙
按《元史·余丙传》:丙,建德遂安人。幼丧母,泣血成疾
元年,特迁太子太保,召陪祀明堂,仍诏应天府敦遣就道,都亭驿设帐具几杖待之,称疾固辞。进太子太傅,赐其 子同进士
出身,又进太子太师。知制诰王洙谒告归应天府,有诏抚问,封祁国公。衍清介不殖私产,既退,寓南都凡十年, ……安石有所建明,却之曰:富弼手疏称老臣无所告诉,但仰屋窃叹者,即当至矣。其敬之如此。元丰三年,王尧臣之 子同
老上言:故父参知政事时,当仁宗服药,尝与弼及文彦博议立储嗣,会翊日有瘳,其事遂寝。帝以问彦博,对与同
中。潮退有石桥,可渡居民千家。旧有巡检司。嘉靖间,徙民自筑城为卫。《宋志》作猴屿。按屿上,有柳侯庙。 宋余宗簿谦一
记。盖唐观察使柳侯冕监群牧之,所有马厂尚在,猴当作侯,后庙倭寇燬今。里民以其地建秀峰庵。湄洲屿 中有
葬智果寺旁。次日,墓生刺竹,人不能登,乃忠义所感。
忠义尚书卓得庆墓 在保丰里长基山,黄仲元为记。 宗正寺簿余谦一
墓 在壶公梅花山。
编修郑樵墓 在广业里白沙灵源寺东。枢密副使黄镛墓 在温阳。
元承务郎孝子郭道卿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