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法制類
目錄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譜錄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虽因彼之善恶而有好恶之殊然所以仁之之意亦

 未尝不行乎其间也此其为禦乱之术至矣而 何致
 
乱之有曰屏之为迸何也曰古字之通用也多矣汉
 石刻辞有引尊五美屏四恶者而以尊为遵以屏为
 迸则其證也曰 (第 15a 页)
 者用中故也象言慎所之者方是时尤当慎其所
  之也之怨耦之骄之贪皆所之也有所之则有所
  致鼎既有实 何致
之有是求益也盈而求益损之
  道也故害且至焉是以君子慎之也我仇有疾终
  无尤者仇虽有害我之理然我能 (第 15a 页)
 (驷使贼夜弑僖公而以疟疾赴/于诸侯简公生五年奉而立之)
 公羊(操者何郑之邑也诸侯卒其封内不地此何以/地隐之也何隐尔弑也未见诸侯其曰如会 何)
 (致
其/意也)
 谷梁(礼诸侯不生名此其生名何也卒之名也卒/之名则何为加之如会之上见以如会卒也)
 胡 (第 37a 页)
 (左/传)秋禘而致哀姜焉非礼也凡夫人不薨于寝不殡
 于庙不赴于同不祔于姑则弗致也
 (公羊/传)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致者 何致
者不宜致也
 禘用致夫人非礼也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
 讥以妾为妻也其言以妾为妻奈何盖胁于齐媵女 (第 19a 页)
  牛(襄牛杜注卫地今/属河南归德府)
  (公羊/传)曷为再言晋侯非两之也然则何以不言遂未
  侵曹也未侵曹则其言侵曹 何致
其意也其意侵曹
  则曷为伐卫晋侯将侵曹假涂于卫卫曰不可得则
  固将伐之也(言欲侵曹而因卫之不肯假 (第 1b 页)
 (虎牢/事)以中国为强则不若楚(言楚围陈/不能救)于是弑之郑
 伯髡原何以名伤而反未至乎舍而卒也未见诸侯
 其言如会 何致
其意也
 (谷梁/传)未见诸侯其曰如会何也致其志也礼诸侯不
 生名此其生名何也卒之名也卒之名则何为加 (第 5b 页)
 (以自助/非也)
夏狄伐晋
(左传晋里克帅师梁由靡御虢射为右以败狄于采桑/梁由靡曰是无耻从之必大克里克曰惧之而已无速)

(众狄虢射曰期年狄必至示之弱矣夏狄伐晋报采桑/之役也复期月襄陵许氏曰晋时强且远不与齐合是)
(以狄得侮之临川吴氏曰齐桓尝存邢卫而不能挫狄/师故狄无所忌而伐晋春秋伤齐霸之不能攘之也)
秋七月禘于大庙用致夫人
(左传秋禘而致哀姜焉非礼也凡夫人不薨于寝不殡/于庙不赴于同不祔于姑则弗致也公羊传用者何用)
(者不宜用也致者 何致
者不宜致也禘用致夫人非礼/也夫人何以不致姜氏贬曷为贬讥以妾为妻也其言)
(以妾为妻奈何盖胁于齐媵女之 (第 10a 页)
 (凡褒贬各于其事岂有终篇贬/乎公羊之说非也故榖梁义是)
(己襄王/丑十年)二二十有八年(晋文四齐昭公潘元年卫成三/蔡庄十四郑文四十一曹共二)
(十一陈穆十八卒杞桓五宋/成五蔡穆二十六楚成四十)

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
(左传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还自南河济/侵曹伐卫正月戊申取五鹿二月晋郤縠卒原轸将中)
(军胥臣佐下军上德也晋侯齐侯盟于敛盂卫侯请盟/晋人弗许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于晋)
(晋侯出居于襄牛公羊传曷为再言晋侯非两之也然/则何以不言遂未侵曹也未侵曹则其言侵曹 何致
其)
(意也其意侵曹则曷为伐卫晋侯将侵曹假涂于卫/卫曰不可得则固将伐之也谷梁传再称晋侯忌也)
 按左 (第 17a 页)
中国为义则伐我丧以中国为强则不若)
(楚于是弑之郑伯髡顽何以名伤而反未至乎舍而卒/也未见诸侯其言如会 何致
其意也榖梁传未见诸侯) (第 36b 页)
 满则覆九二之仇不我能即者用中故也象言慎所
 之者方是时尤当慎其所之也之怨耦之骄之贪皆
 所之也有所之则有所致鼎既有实 何致
之有是求
 益也盈而求益损之道也故害且志焉是以君子慎 (第 8b 页)
禁伏凶人使不得稔其恶虽因彼之善恶
而有好恶之殊然所以仁之之意亦未尝不行乎
其间也此其为禦乱之术至矣而 何致
乱之有曰
迸之为屏何也曰古字之通用者多矣汉石刻词
有引尊五美屏四恶者而以尊为遵以屏为迸则 (第 145a 页)
 (之迂僻甚矣假如/乞师又如何酌之)
夏狄伐晋(左传晋里克帅师以败狄于采桑夏狄伐晋/报采桑之役也襄陵许氏曰晋恃强且远不)
(与齐合是以狄得侮之临川吴氏曰齐桓尝存邢卫而/未能挫狄师故狄无所忌而伐晋春秋伤齐霸之不能)
(攘狄/也)○秋七月禘于大庙用致夫人(大音泰公羊传用/者何用者不宜用)
(也致者 何致
者不宜致也禘用致夫人非礼也榖梁传/用者不宜用者也致者不宜致者也言夫人必以其氏)
(姓言夫人而不以氏姓 (第 55a 页)
 (怨而分地外则狃于谲谋以致楚是以图霸之始事/春秋特书侵以陋之○赵氏曰公羊云何以不言遂)
 (未侵曹也未侵曹则其言侵曹 何致
其意也按圣/人立教犹云不逆诈岂朱行其事而先致其意乎)
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刺七赐反公羊传刺之者何 (第 5b 页)
大夫曰以中国为义则)
(伐我丧以中国为强则不若楚于是弑之曷为不言大/夫弑之为中国讳也未见诸侯其言如会 何致
其意也)
(榖梁传未见诸侯其曰如会 (第 24a 页)
何致
其志也礼诸侯不生/名此其生名何卒之名也卒之名加之如会之上见以) …… (第 24a 页)
 容于死夫岂僖公有不善之积以及其身者乎圣人
 至是伤之甚惧之甚故变文而书曰郑伯髡顽如会
 未见诸侯丙戌卒于鄵未见诸侯其曰如会 何致

 志也(襄陵许氏曰辞繁而不杀曰如会曰/未见诸侯善其志在于见诸侯也)诸侯卒于
 境内不地(据吴子光 (第 26a 页)
 弑于荆蛮之民岂有不善之积以及其身者乎圣人
 至是伤之甚惧之甚故变文而书曰郑伯髡顽如会
 未见诸侯丙戌卒于鄵未见诸侯其曰如会 何致
(第 34a 页)
其间也此其为禦乱之术至矣而 何致
乱之有曰迸
之为屏(必郢反)何也曰古字之通用者多矣汉石刻词
有引尊五美屏四恶者而以尊为遵以屏为迸则其 (第 61b 页)
置吴江县)故苏子瞻云若欲吴松


江不塞吴江一县之民可尽徙于他处庶上源宽


阔清水力盛沙泥自不能积 何致
有湮塞之患单


锷云松江涨塞是以三春霖雨则苏湖常秀皆忧


瀰漫虽增吴江一邑之赋顾三州逋失者不赀围 (第 50b 页)
 善之积以及其身者乎圣人至是伤之甚惧之甚故
 变文而书曰郑伯髡顽如会未见诸侯丙戌卒于鄵
 未见诸侯其曰如会 何致
其志也诸侯卒于境内不
 地鄵郑邑也其曰卒于鄵见其弑而隐之也卒郑伯
 逃归陈侯圣人之旨微而公榖之义精矣 (第 19b 页)
 为我之从违矣进退者兼乎人我而言与求也三位
 在两卦之间故其辞系之如是象传明其未失道以
 止为观道将因观而得明以为行之本矣 何致
失道
 乎内观已贵止外观人何尝不贵止中有定见而后 (第 21a 页)
  多矣何独书此乎善其量力守信告而后绝非见
  利忘义者也
 刘氏传输平者何输平犹致成也曷为致成为伐郑
  故致成也然则 何致
致祊田也
 泰山孙氏曰郑人来输诚于我平四年翚会诸侯伐 (第 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