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器用類
詔令類
列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天文算法類
法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曲類
楚辭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大集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宜去此外犹三十四篇夏小正犹月令也明堂犹明堂/位也本命以下杂录事辞多与家语 荀子
贾傅等书相)
(出入非专为记礼设礼运以下诸篇之比也小戴文多/缀补而此皆成篇故其篇中章句罕所更定唯其文 (第 38a 页)
(出入非专为记礼设礼运以下诸篇之比也小戴文多/缀补而此皆成篇故其篇中章句罕所更定唯其文 (第 38a 页)
近是
玉府王齐则供食玉(注玉食阳精之纯者食之以禦/水气郑司农云王齐当食玉屑)
春官鬯人凡王齐共其秬鬯(注给洗浴浴疏郑知王齐/以鬯为洗 以其鬯酒非)
(如三酒可饮之物明此亦/给王洗浴使之香美也)
礼记祭统及时将祭君子乃齐齐之为言齐也齐不齐
以致齐者也是故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则不
齐不齐则于物无防也耆欲无止也及其将齐也防其
邪物讫其耆欲耳不听乐故记曰齐者不乐言不敢散
其志也心不苟虑必依于道手足不苟动必依于礼是
故君子之齐也专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齐七日以定
之致齐三日以齐之定之之谓齐齐者精明之至也然
后可以交于神明也
春秋成十七年谷梁传宫室不设不可以祭(疏宫室谓/郊之齐宫)
荀子 端衣玄裳絻而乘路志不在于食荤
陈氏礼书周官司服其齐服有玄端记曰齐之玄也
以阴幽思也又曰玄冕齐戒鬼 (第 30a 页)
玉府王齐则供食玉(注玉食阳精之纯者食之以禦/水气郑司农云王齐当食玉屑)
春官鬯人凡王齐共其秬鬯(注给洗浴浴疏郑知王齐/以鬯为洗 以其鬯酒非)
(如三酒可饮之物明此亦/给王洗浴使之香美也)
礼记祭统及时将祭君子乃齐齐之为言齐也齐不齐
以致齐者也是故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则不
齐不齐则于物无防也耆欲无止也及其将齐也防其
邪物讫其耆欲耳不听乐故记曰齐者不乐言不敢散
其志也心不苟虑必依于道手足不苟动必依于礼是
故君子之齐也专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齐七日以定
之致齐三日以齐之定之之谓齐齐者精明之至也然
后可以交于神明也
春秋成十七年谷梁传宫室不设不可以祭(疏宫室谓/郊之齐宫)
荀子 端衣玄裳絻而乘路志不在于食荤
陈氏礼书周官司服其齐服有玄端记曰齐之玄也
以阴幽思也又曰玄冕齐戒鬼 (第 30a 页)
天道不顺生于明堂不饰故有天灾则饰明堂也
素问序黄帝坐明堂之上临观八极考建五帝
晏子春秋明堂之制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
也
荀子 强国篇虽为之筑明堂于塞外而朝诸侯使殆
可也
尸子君治篇黄帝曰合宫有虞氏曰总章殷人曰阳 (第 62b 页)
素问序黄帝坐明堂之上临观八极考建五帝
晏子春秋明堂之制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
也
荀子 强国篇虽为之筑明堂于塞外而朝诸侯使殆
可也
尸子君治篇黄帝曰合宫有虞氏曰总章殷人曰阳 (第 62b 页)
(示曰祭而此于天曰祭者郊所以明天道/故也于地曰祀者社所以神地道故也)
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疏祀社尽礼则五谷丰稔金/玉露形尽为国家之用故云)
(可/极)
礼器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祭体也
荀子 社祭社稷祭稷
白虎通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 (第 13a 页)
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疏祀社尽礼则五谷丰稔金/玉露形尽为国家之用故云)
(可/极)
礼器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祭体也
荀子 社祭社稷祭稷
白虎通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 (第 13a 页)
右秦始皇封禅
汉书武帝本纪元封元年春正月行幸缑氏遂东巡海
上夏四月癸卯上还登封泰山降坐明堂诏曰朕以眇
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于礼乐故用事八神
遭天地况施著见景象屑然如有闻震于怪物欲止不
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然后升䄠肃然自新嘉与士
大夫更始其以十月为元封元年行所巡至博奉高蛇
丘历城梁父民田租逋赋贷已除加年七十以上孤寡
帛人二匹四县无出今年算赐天下民爵一级女子百
户牛酒
郊祀志后二年郊雍获一角兽若麃然有司曰陛下肃
祇郊祀上帝报享赐一角兽盖麟云于是荐五畤畤加
一牛以燎赐诸侯白金以风符应合于天也于是济北
王以天子且封禅上书献泰山及其旁邑齐人公 孙卿
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卿有
札书曰黄帝得宝鼎冕服问于鬼臾区鬼臾区对曰黄
帝得宝鼎神策 (第 18b 页)
汉书武帝本纪元封元年春正月行幸缑氏遂东巡海
上夏四月癸卯上还登封泰山降坐明堂诏曰朕以眇
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于礼乐故用事八神
遭天地况施著见景象屑然如有闻震于怪物欲止不
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然后升䄠肃然自新嘉与士
大夫更始其以十月为元封元年行所巡至博奉高蛇
丘历城梁父民田租逋赋贷已除加年七十以上孤寡
帛人二匹四县无出今年算赐天下民爵一级女子百
户牛酒
郊祀志后二年郊雍获一角兽若麃然有司曰陛下肃
祇郊祀上帝报享赐一角兽盖麟云于是荐五畤畤加
一牛以燎赐诸侯白金以风符应合于天也于是济北
王以天子且封禅上书献泰山及其旁邑齐人公 孙卿
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卿有
札书曰黄帝得宝鼎冕服问于鬼臾区鬼臾区对曰黄
帝得宝鼎神策 (第 18b 页)
(礼记月令户灶中霤门行芒祭法司命中霤国门国/行公厉 春秋左氏传勾 祝融蓐收玄冥后土)
(白虎通门井户灶中霤以世本汤五祀户井灶中霤/行 荀子 注周礼宗伯 血祭祭社稷五祀郑云五)
(祀四时迎五行之气于四郊而祭五德之帝也或曰/此五祀谓礿祠烝尝 …… (第 9b 页)
堂隆之徒以五祀为门井户灶中霤郑氏释大宗伯
之五祀则用左传家语之说释小祝之五祀用月令
之说释王制之五祀则用祭法之说而 荀卿 谓五祀
执荐者百人侍西房侍西房则五祀固非四方之五
官侍必百人则五祀固非门户之类然则所谓五祀
者 …… (第 10a 页)
白虎通祭五祀天子诸侯以牛卿大夫以羊一说户
以羊灶以鸡中霤以豚门以犬井以豕或曰中霤用
牛馀不得用牛者用豕井以鱼
荀子 礼论天子祭五祀执荐者百人侍西房(注周礼/宗伯以)
(血祭祭社稷五祀郑云五祀四时迎五行之气于四/郊而 (第 25b 页)
(白虎通门井户灶中霤以世本汤五祀户井灶中霤/行 荀子 注周礼宗伯 血祭祭社稷五祀郑云五)
(祀四时迎五行之气于四郊而祭五德之帝也或曰/此五祀谓礿祠烝尝 …… (第 9b 页)
堂隆之徒以五祀为门井户灶中霤郑氏释大宗伯
之五祀则用左传家语之说释小祝之五祀用月令
之说释王制之五祀则用祭法之说而 荀卿 谓五祀
执荐者百人侍西房侍西房则五祀固非四方之五
官侍必百人则五祀固非门户之类然则所谓五祀
者 …… (第 10a 页)
白虎通祭五祀天子诸侯以牛卿大夫以羊一说户
以羊灶以鸡中霤以豚门以犬井以豕或曰中霤用
牛馀不得用牛者用豕井以鱼
荀子 礼论天子祭五祀执荐者百人侍西房(注周礼/宗伯以)
(血祭祭社稷五祀郑云五祀四时迎五行之气于四/郊而 (第 25b 页)
之说非也商书七世之庙可以观德疏谓汉
氏以来论七庙者多矣其文见于记传者礼
器家语 荀卿 书榖梁传皆曰天子立七庙以
为天子常法舜格于文祖正义曰天子七庙
其来自远说不可易也 …… (第 19b 页)
同天子之制皆七庙也
书咸有一德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传天子立七庙有德/之主则为祖宗其庙)
(不毁故可观德虽疏天子立七庙是其常事其有德之/王则列为祖宗 七世亲尽而其庙不毁故子七庙之)
(外可以观德下云万夫之长可以观政谓观其万夫之/长此七世之庙可以观德谓观七世之外文虽同而义)
(小异所谓辞不害意汉氏以来论七庙者多矣其文见/于纪传者礼器家语 荀卿 书谷梁传皆曰天子立七庙)
(以为天子常法不辨其庙之名王制云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祭法云王立 …… (第 23a 页)
礼所施非常庙之数殷之三宗宗其德而存)
(其庙亦不以为数凡七庙者皆不称周室礼器云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 孙卿 云有天下者事七世又云自)
(上以下降杀以两今使天子诸侯立庙并亲庙四而止/则君臣同制尊卑不别名位不同礼 …… (第 35b 页)
家语卫将军文子将立先君之庙于其家使子羔访
于孔子孔子曰公庙设于私家非古礼之所及天子
七庙自虞至周所不变也
荀子 礼论篇有天下者事七世
袁准正论礼天子七庙左昭右穆又有祖宗不在数
中 …… (第 40b 页)
晋书礼志周制七庙以辩宗祧(虞喜曰七庙不始/于周伊尹已言矣)
唐会要芩文本云载籍纪七庙者多称四庙者寡榖
梁王制祭法礼器书咸有一德并云七庙 荀卿 孔安
国刘歆班彪父子孔晁虞喜干宝之徒咸以为然祖
郑玄者陈四庙之制述王肃者引七庙之文
通典杜氏曰 …… (第 41a 页)
德之王则列为祖宗虽七庙亲尽而其庙不毁汉氏
以来论七庙者多矣其文见于记传者礼器家语 荀
卿 书榖梁传皆曰天子立七庙以为天子常法
方氏悫曰天子之庙止于七何也太祖之庙创业之
所始万世所不迁也而 …… (第 42a 页)
守祧八人以兼姜嫄之宫则虞周七庙可知矣伊尹
言七世之庙商礼也礼记 荀卿 榖梁皆言天子七庙
不特周制也则自虞至周七庙又可知矣然存亲立
庙亲亲之至恩祖功宗德尊尊之大义古之人 (第 43b 页)
氏以来论七庙者多矣其文见于记传者礼
器家语 荀卿 书榖梁传皆曰天子立七庙以
为天子常法舜格于文祖正义曰天子七庙
其来自远说不可易也 …… (第 19b 页)
同天子之制皆七庙也
书咸有一德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传天子立七庙有德/之主则为祖宗其庙)
(不毁故可观德虽疏天子立七庙是其常事其有德之/王则列为祖宗 七世亲尽而其庙不毁故子七庙之)
(外可以观德下云万夫之长可以观政谓观其万夫之/长此七世之庙可以观德谓观七世之外文虽同而义)
(小异所谓辞不害意汉氏以来论七庙者多矣其文见/于纪传者礼器家语 荀卿 书谷梁传皆曰天子立七庙)
(以为天子常法不辨其庙之名王制云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祭法云王立 …… (第 23a 页)
礼所施非常庙之数殷之三宗宗其德而存)
(其庙亦不以为数凡七庙者皆不称周室礼器云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 孙卿 云有天下者事七世又云自)
(上以下降杀以两今使天子诸侯立庙并亲庙四而止/则君臣同制尊卑不别名位不同礼 …… (第 35b 页)
家语卫将军文子将立先君之庙于其家使子羔访
于孔子孔子曰公庙设于私家非古礼之所及天子
七庙自虞至周所不变也
荀子 礼论篇有天下者事七世
袁准正论礼天子七庙左昭右穆又有祖宗不在数
中 …… (第 40b 页)
晋书礼志周制七庙以辩宗祧(虞喜曰七庙不始/于周伊尹已言矣)
唐会要芩文本云载籍纪七庙者多称四庙者寡榖
梁王制祭法礼器书咸有一德并云七庙 荀卿 孔安
国刘歆班彪父子孔晁虞喜干宝之徒咸以为然祖
郑玄者陈四庙之制述王肃者引七庙之文
通典杜氏曰 …… (第 41a 页)
德之王则列为祖宗虽七庙亲尽而其庙不毁汉氏
以来论七庙者多矣其文见于记传者礼器家语 荀
卿 书榖梁传皆曰天子立七庙以为天子常法
方氏悫曰天子之庙止于七何也太祖之庙创业之
所始万世所不迁也而 …… (第 42a 页)
守祧八人以兼姜嫄之宫则虞周七庙可知矣伊尹
言七世之庙商礼也礼记 荀卿 榖梁皆言天子七庙
不特周制也则自虞至周七庙又可知矣然存亲立
庙亲亲之至恩祖功宗德尊尊之大义古之人 (第 43b 页)
上之横梁楣也枢达北栋落时也月令曰以修阖扇
尔雅阖谓之扉公羊曰齿著于门阖左氏以枚数阖
越语曰乃阖左阖 荀卿 曰子贡观于鲁庙之北堂复
瞻九盖彼皆继耶(盖即/闼也)则扇也阖也扉也其实一也
郑氏释月令谓木曰阖竹 (第 4a 页)
尔雅阖谓之扉公羊曰齿著于门阖左氏以枚数阖
越语曰乃阖左阖 荀卿 曰子贡观于鲁庙之北堂复
瞻九盖彼皆继耶(盖即/闼也)则扇也阖也扉也其实一也
郑氏释月令谓木曰阖竹 (第 4a 页)
明其有所断也(旧图从广八尺画斧/无柄设而不用之意)朝于寝觐于庙
射于郊学朝于明堂皆于户牖之间设之其制则左
右有张容焉 荀卿 曰居则设容负张扆容之为物盖
若唱射之容尔雅曰容谓之防郭璞谓如曲屏风观
此则天子张容之制可知矣然礼 (第 3a 页)
射于郊学朝于明堂皆于户牖之间设之其制则左
右有张容焉 荀卿 曰居则设容负张扆容之为物盖
若唱射之容尔雅曰容谓之防郭璞谓如曲屏风观
此则天子张容之制可知矣然礼 (第 3a 页)
之乎然则左氏曲礼之说盖曰作主将以祔庙非祔
而后作之也先儒谓既祔主反其寝大夫士无主以
币告然坊记曰丧礼每加以远 荀卿 曰丧事动而远 …… (第 47a 页)
王于庙中亦有时而当肃郑康成云肃拜今之揖是
也
陈氏礼书礼曰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拜稽颡哀戚
之至隐也稽颡隐之甚也 荀卿 曰平衡曰拜下衡曰
稽首至地曰稽颡许慎曰顿下首也然则书称拜手
稽首则拜手手拜也稽首首至地也 (第 62a 页)
荀卿 所谓下衡
曰稽首是也稽颡则首至地 (第 62a 页)
荀卿 所谓至地曰稽 …… (第 62a 页)
玉卑拜不稽首内史过归以告王曰执玉卑替其贽
也拜不稽首诬其上也替贽无镇诬王无民可以见
稽首之为重也自敌者皆从顿首李陵报苏武书称
顿首 荀子 言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颡
似未然古惟丧礼始用稽颡盖以头触地其与稽首
乃有容无容之别 今表文 …… (第 66a 页)
除)
(地曰/场)上下之神氏姓之出(注所自/出也)而心率旧典者为之
宗(注宗宗伯也/掌祭祀之礼) 荀子 天子出户而巫觋有事出门而宗祝有事
蕙田案以上庙巫 (第 73b 页)
而后作之也先儒谓既祔主反其寝大夫士无主以
币告然坊记曰丧礼每加以远 荀卿 曰丧事动而远 …… (第 47a 页)
王于庙中亦有时而当肃郑康成云肃拜今之揖是
也
陈氏礼书礼曰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拜稽颡哀戚
之至隐也稽颡隐之甚也 荀卿 曰平衡曰拜下衡曰
稽首至地曰稽颡许慎曰顿下首也然则书称拜手
稽首则拜手手拜也稽首首至地也 (第 62a 页)
荀卿 所谓下衡
曰稽首是也稽颡则首至地 (第 62a 页)
荀卿 所谓至地曰稽 …… (第 62a 页)
玉卑拜不稽首内史过归以告王曰执玉卑替其贽
也拜不稽首诬其上也替贽无镇诬王无民可以见
稽首之为重也自敌者皆从顿首李陵报苏武书称
顿首 荀子 言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颡
似未然古惟丧礼始用稽颡盖以头触地其与稽首
乃有容无容之别 今表文 …… (第 66a 页)
除)
(地曰/场)上下之神氏姓之出(注所自/出也)而心率旧典者为之
宗(注宗宗伯也/掌祭祀之礼) 荀子 天子出户而巫觋有事出门而宗祝有事
蕙田案以上庙巫 (第 73b 页)
黼秋冬交也黻冬春交也龙与华虫阳之阳也故绘
而在衣虎与蜼阳之阴也故绣而在裳诗曰玄衮及
黼又曰玄衮赤舄康成谓凡冕服皆玄衣纁裳特 荀
卿
谓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考之于礼王之
五冕皆玄冕朱里王之始冠玄冠丹组缨聘礼释币
玄纁束昏礼纳币 …… (第 11b 页)
末则玄缁所以体道丹黄所以象事体道者常在上
象事者常在下故易称垂衣裳以取乾坤天玄地黄
而纁赤黄色则六服皆玄衣纁裳矣 荀卿 天子祩裷
之说岂其所传者异耶笋卿又曰天子山冕诸侯玄 …… (第 12a 页)
北斗七星而已故礼记言招摇在上穆天子传称天
子葬盛姬建日月七星 山古者衣韨尊圭楶皆有
山饰考工记曰山以章 荀卿 曰天子山冕诸侯玄冠
书大传曰山龙青也 龙古者衣韨旂旃(仪礼有/龙旃)簨
虞盾輴勺帷(大记有/龙輴 …… (第 13b 页)
已其章不足道也故以玄名之玄冕亦五采缫十有
二就五采玉十有二前后三斿共玉七十二而王之
齐服亦用焉 荀卿 曰絻而乘路即玄冕也诸侯之齐
以玄冠不以玄冕及亲迎则玄冕齐戒摄盛故也宗
彝于十二章之服在裳于九章之 …… (第 25b 页)
章之末者则馀章著矣 裨冕觐礼侯氏裨冕曾子
问曰大祝裨冕执束帛又曰大宰大宗大祝皆裨冕
玉藻曰诸侯裨冕以朝乐记曰裨冕搢笏而虎贲之
士说剑也 荀卿 曰大夫裨冕郑康成释觐礼曰裨之
言埤也天子大裘为上其馀为裨释玉藻曰裨冕公
衮侯伯鷩子男毳是也郑司农 …… (第 26b 页)
(蔡氏德晋曰衮冕衮衣而冕也下鷩冕等仿此享先/王衮冕有二一则冕十二旒服十二章祭武王则服)
(之一则服九章自山龙而下 荀子 所称山冕礼记所/称龙衮即此其冕九旒祭太王王季文王则服之先) …… (第 26b 页)
之袂长吊祭及馀衣之袂侈(司服凡吊事弁绖服杂/记凡弁绖服其衰侈袂)
(少牢主妇衣宵衣侈袂儒行曰孔/子衣逢掖之衣 荀卿 曰其衣逢)则玄端之袂端可
知矣古者端衣或施之于冕或施之于冠大戴礼曰
武王端冕而受丹书乐记曰魏文侯 (第 44a 页)
端冕而听古乐
荀卿 曰端衣玄裳絻而乘路此施于冕者也冠礼冠
者玄端缁布冠既冠易服服玄冠玄端特牲礼主人
冠端玄内则子事父 …… (第 44b 页)
受朝服自堂受玄端则朝服玄端异矣玄端皆玄裳
或黄裳杂裳可也(郑氏曰上士玄裳中士黄裳下士/杂裳杂裳前玄后黄 荀卿 曰端衣) …… (第 45a 页)
皆麻冕彤裳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颜渊问为
邦孔子曰服周之冕则古者五冕皆麻至孔子时乃
去麻用纯然郊冕犹用麻所以示复本也故 荀卿 曰
郊之麻冕丧服之先散麻一也 武组弁师五冕皆
纽郑氏曰纽小鼻在武上笄所贯也盖武冠卷也古 …… (第 49a 页)
纮垂为饰无笄者缨而结其绦无笄盖指缁布冠言
之也杂记曰缁布不蕤则缁布非特无笄又缨而不
緌矣古者笄亦谓之簪易曰朋盍簪郑氏谓笄今之
簪是也 荀卿 针赋曰簪以为父则簪形似针而巨也
考之士丧礼髺笄用桑长四寸纋中其母之丧内御
者浴髺无笄则髺笄与冠弁 …… (第 52a 页)
之笄以其不冠故也妇人死不特无冠弁之笄亦无
髺笄以其不以发为犹男子之冠故也家语曰孔子
之丧袭而冠此王肃附会之论也 荀子 亦曰髺而不
笄 瑱以充耳紞以垂瑱周官弁师王之五冕皆玉
瑱诗于卫夫人言玉之瑱也于卫武公言充耳琇莹 …… (第 52b 页)
载是常服春秋传曰袀服振振则兵事上下同服矣
详不可知也或曰周礼有韦弁无爵弁书与冠礼礼
记有爵弁无韦弁士之服止于爵弁而 荀卿 曰士韦
弁孔安国曰雀韦弁也刘熙释名亦曰以爵韦为之 (第 58b 页)
而在衣虎与蜼阳之阴也故绣而在裳诗曰玄衮及
黼又曰玄衮赤舄康成谓凡冕服皆玄衣纁裳特 荀
卿
五冕皆玄冕朱里王之始冠玄冠丹组缨聘礼释币
玄纁束昏礼纳币 …… (第 11b 页)
末则玄缁所以体道丹黄所以象事体道者常在上
象事者常在下故易称垂衣裳以取乾坤天玄地黄
而纁赤黄色则六服皆玄衣纁裳矣 荀卿 天子祩裷
之说岂其所传者异耶笋卿又曰天子山冕诸侯玄 …… (第 12a 页)
北斗七星而已故礼记言招摇在上穆天子传称天
子葬盛姬建日月七星 山古者衣韨尊圭楶皆有
山饰考工记曰山以章 荀卿 曰天子山冕诸侯玄冠
书大传曰山龙青也 龙古者衣韨旂旃(仪礼有/龙旃)簨
虞盾輴勺帷(大记有/龙輴 …… (第 13b 页)
已其章不足道也故以玄名之玄冕亦五采缫十有
二就五采玉十有二前后三斿共玉七十二而王之
齐服亦用焉 荀卿 曰絻而乘路即玄冕也诸侯之齐
以玄冠不以玄冕及亲迎则玄冕齐戒摄盛故也宗
彝于十二章之服在裳于九章之 …… (第 25b 页)
章之末者则馀章著矣 裨冕觐礼侯氏裨冕曾子
问曰大祝裨冕执束帛又曰大宰大宗大祝皆裨冕
玉藻曰诸侯裨冕以朝乐记曰裨冕搢笏而虎贲之
士说剑也 荀卿 曰大夫裨冕郑康成释觐礼曰裨之
言埤也天子大裘为上其馀为裨释玉藻曰裨冕公
衮侯伯鷩子男毳是也郑司农 …… (第 26b 页)
(蔡氏德晋曰衮冕衮衣而冕也下鷩冕等仿此享先/王衮冕有二一则冕十二旒服十二章祭武王则服)
(之一则服九章自山龙而下 荀子 所称山冕礼记所/称龙衮即此其冕九旒祭太王王季文王则服之先) …… (第 26b 页)
之袂长吊祭及馀衣之袂侈(司服凡吊事弁绖服杂/记凡弁绖服其衰侈袂)
(少牢主妇衣宵衣侈袂儒行曰孔/子衣逢掖之衣 荀卿 曰其衣逢)则玄端之袂端可
知矣古者端衣或施之于冕或施之于冠大戴礼曰
武王端冕而受丹书乐记曰魏文侯 (第 44a 页)
端冕而听古乐
荀卿 曰端衣玄裳絻而乘路此施于冕者也冠礼冠
者玄端缁布冠既冠易服服玄冠玄端特牲礼主人
冠端玄内则子事父 …… (第 44b 页)
受朝服自堂受玄端则朝服玄端异矣玄端皆玄裳
或黄裳杂裳可也(郑氏曰上士玄裳中士黄裳下士/杂裳杂裳前玄后黄 荀卿 曰端衣) …… (第 45a 页)
皆麻冕彤裳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颜渊问为
邦孔子曰服周之冕则古者五冕皆麻至孔子时乃
去麻用纯然郊冕犹用麻所以示复本也故 荀卿 曰
郊之麻冕丧服之先散麻一也 武组弁师五冕皆
纽郑氏曰纽小鼻在武上笄所贯也盖武冠卷也古 …… (第 49a 页)
纮垂为饰无笄者缨而结其绦无笄盖指缁布冠言
之也杂记曰缁布不蕤则缁布非特无笄又缨而不
緌矣古者笄亦谓之簪易曰朋盍簪郑氏谓笄今之
簪是也 荀卿 针赋曰簪以为父则簪形似针而巨也
考之士丧礼髺笄用桑长四寸纋中其母之丧内御
者浴髺无笄则髺笄与冠弁 …… (第 52a 页)
之笄以其不冠故也妇人死不特无冠弁之笄亦无
髺笄以其不以发为犹男子之冠故也家语曰孔子
之丧袭而冠此王肃附会之论也 荀子 亦曰髺而不
笄 瑱以充耳紞以垂瑱周官弁师王之五冕皆玉
瑱诗于卫夫人言玉之瑱也于卫武公言充耳琇莹 …… (第 52b 页)
载是常服春秋传曰袀服振振则兵事上下同服矣
详不可知也或曰周礼有韦弁无爵弁书与冠礼礼
记有爵弁无韦弁士之服止于爵弁而 荀卿 曰士韦
弁孔安国曰雀韦弁也刘熙释名亦曰以爵韦为之 (第 58b 页)
敬与不忘其本之说戾矣古者丧服用韠无所经见
诗曰庶见素韠是祥祭有韠也刘熙曰韠以蔽前妇
人蔽膝亦如之唐志妇人蔽膝皆如其夫是妇人有
韠也 荀子 曰共艾毕说者曰苍白之韦是罪人有韠
也及战国连兵韨非兵饰去之明帝复制韨天子赤
皮蔽膝魏晋以来用绛纱 …… (第 48b 页)
言则革带有钩以拘之后世谓之钩䚢(丑/列)阮谌云䚢
螳螂钩以相拘带谓之钩䚢唐以玉为钩䚢与古异
矣然革带用于吉而已 荀卿 曰搢绅而无钩带是也
古者裼衣象裘色韠屦象裳色而革带与韠其用相
因则革带岂亦与韠同色与
蕙 …… (第 58a 页)
服玉佩玉珠玉大戴礼曰玭珠以纳其间韩诗传亦
曰蠙珠以纳其间蠙者蚌也玭即蠙也然 荀卿 赋曰
璇玉瑶珠弗知佩也谓之瑶珠则以玉为珠非蚌珠
也谓之蠙珠盖其状若蚌珠然 綪结(结又/屈之)玉藻 (第 72b 页)
诗曰庶见素韠是祥祭有韠也刘熙曰韠以蔽前妇
人蔽膝亦如之唐志妇人蔽膝皆如其夫是妇人有
韠也 荀子 曰共艾毕说者曰苍白之韦是罪人有韠
也及战国连兵韨非兵饰去之明帝复制韨天子赤
皮蔽膝魏晋以来用绛纱 …… (第 48b 页)
言则革带有钩以拘之后世谓之钩䚢(丑/列)阮谌云䚢
螳螂钩以相拘带谓之钩䚢唐以玉为钩䚢与古异
矣然革带用于吉而已 荀卿 曰搢绅而无钩带是也
古者裼衣象裘色韠屦象裳色而革带与韠其用相
因则革带岂亦与韠同色与
蕙 …… (第 58a 页)
服玉佩玉珠玉大戴礼曰玭珠以纳其间韩诗传亦
曰蠙珠以纳其间蠙者蚌也玭即蠙也然 荀卿 赋曰
璇玉瑶珠弗知佩也谓之瑶珠则以玉为珠非蚌珠
也谓之蠙珠盖其状若蚌珠然 綪结(结又/屈之)玉藻 (第 72b 页)
(鼓之/止乐)
诗颂有瞽鼗磬柷圉(传柷木椌也圉楬也圉疏以乐记/有椌楬之文与此柷 为一故辩)
(之言木椌者明用木为之言柷用木则圉亦用木以木/可知而略之大师注云木柷敔也是二器皆用木也)
周礼春官小师掌教柷敔(注郑司农云柷如漆/筒中有椎敔木虎也)
瞽矇掌播鼗柷敔
礼记乐记圣人作为鼗鼓椌楬(主椌楬谓/柷敔也)
尔雅释乐所以鼓柷谓之止(注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
(底挏之令左右/击止者其椎名)所以鼓敔谓之籈(注敔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锄铻刻以木)
(长尺栎之籈者其名字/林云籈以竹长尺也)
荀子 鼗柷拊椌楬似万物 …… (第 1b 页)
失已亦有足禁过者焉此敔所以居宫县之西象秋
物之成终也 荀卿 以拊柷椌楬为似万物柷敔椌楬
皆一物而异名 (第 3b 页)
荀卿 以柷椌离而二之误矣
蕙田案书曰戛击记曰揩击汉儒皆以为柷
敔夫戛击鸣球堂上之乐合止柷敔 …… (第 3b 页)
陈氏礼书箫(大者二十四管/小者十六管)书于箫言乐成诗于箫
言备举礼凡言箫多在笙竽之后则箫之奏盖后于
笙矣庄周曰人籁比竹 荀卿 曰凤凰于飞其翼若笙
其声若箫盖箫比竹为之其状凤翼其声凤声言与
籁皆其异名也 (第 24b 页)
诗颂有瞽鼗磬柷圉(传柷木椌也圉楬也圉疏以乐记/有椌楬之文与此柷 为一故辩)
(之言木椌者明用木为之言柷用木则圉亦用木以木/可知而略之大师注云木柷敔也是二器皆用木也)
周礼春官小师掌教柷敔(注郑司农云柷如漆/筒中有椎敔木虎也)
瞽矇掌播鼗柷敔
礼记乐记圣人作为鼗鼓椌楬(主椌楬谓/柷敔也)
尔雅释乐所以鼓柷谓之止(注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
(底挏之令左右/击止者其椎名)所以鼓敔谓之籈(注敔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锄铻刻以木)
(长尺栎之籈者其名字/林云籈以竹长尺也)
荀子 鼗柷拊椌楬似万物 …… (第 1b 页)
失已亦有足禁过者焉此敔所以居宫县之西象秋
物之成终也 荀卿 以拊柷椌楬为似万物柷敔椌楬
皆一物而异名 (第 3b 页)
荀卿 以柷椌离而二之误矣
蕙田案书曰戛击记曰揩击汉儒皆以为柷
敔夫戛击鸣球堂上之乐合止柷敔 …… (第 3b 页)
陈氏礼书箫(大者二十四管/小者十六管)书于箫言乐成诗于箫
言备举礼凡言箫多在笙竽之后则箫之奏盖后于
笙矣庄周曰人籁比竹 荀卿 曰凤凰于飞其翼若笙
其声若箫盖箫比竹为之其状凤翼其声凤声言与
籁皆其异名也 (第 24b 页)
宗庙制度
唐书高祖本纪武德元年六月己卯追谥皇高祖曰宣
简公皇曾祖曰懿王皇祖曰景皇帝庙号太祖皇考曰
元皇帝庙号世祖
礼乐志书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而礼家之说世数不
同然自礼记王制祭法礼器大儒 荀卿 刘歆班固王肃
之徒以为七庙者多盖自汉魏以来创业之君特起其
上世微而无功德以立四庙故其初皆不能立七庙武 …… (第 1b 页)
春秋榖梁传及礼记王制祭法礼器孔子家语并云天
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二庙尚书曰七世之庙
可以观德至于 孙卿 孔安国刘歆班彪父子孔晁虞憙
干宝之徒或学推硕儒或才称博物商较今古咸以为
然故其文曰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 …… (第 4a 页)
蕙田案废崇恩庙出义宗皆极是
唐书玄宗本纪开元四年六月太上皇崩十一月丁亥
迁中宗于西庙
旧唐书礼仪志开元四年睿宗崩及行祔庙之礼太常
博士陈贞节苏献等奏议曰谨案孝和皇帝在庙七室
已满今睿宗大圣真皇帝是孝和之弟甫及仲冬礼当
祔迁但兄弟入庙古则有焉递迁之礼昭穆须正谨案
礼论太常贺循议云兄弟不相为后也故殷之盘庚不
序于阳甲而上继于先君汉之光武不嗣于孝成而上
承于元帝又曰晋惠帝无后怀帝承统怀帝自继于世
祖而不继于惠帝其惠帝当同阳甲孝成别出为庙又
曰若兄弟相代则共是一代昭穆位同至其当迁不可
兼毁二庙此盖礼之常例也 荀卿 子曰有天下者事七
代谓从祢已上也尊者统广故恩及远祖若旁容兄弟
上毁祖考此则天子有不得全事于七代之义矣 …… (第 17a 页)
魏晋乱法大行庙号宜称宗制可
旧唐书礼仪志长庆四年正月礼仪使奏谨案周礼天
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荀卿 子曰有天下
者祭七代有一国者祭五代则知天子上祭七庙典籍
通规祖功宗德不在其数国朝九庙之制法周之文太 (第 42b 页)
唐书高祖本纪武德元年六月己卯追谥皇高祖曰宣
简公皇曾祖曰懿王皇祖曰景皇帝庙号太祖皇考曰
元皇帝庙号世祖
礼乐志书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而礼家之说世数不
同然自礼记王制祭法礼器大儒 荀卿 刘歆班固王肃
之徒以为七庙者多盖自汉魏以来创业之君特起其
上世微而无功德以立四庙故其初皆不能立七庙武 …… (第 1b 页)
春秋榖梁传及礼记王制祭法礼器孔子家语并云天
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二庙尚书曰七世之庙
可以观德至于 孙卿 孔安国刘歆班彪父子孔晁虞憙
干宝之徒或学推硕儒或才称博物商较今古咸以为
然故其文曰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 …… (第 4a 页)
蕙田案废崇恩庙出义宗皆极是
唐书玄宗本纪开元四年六月太上皇崩十一月丁亥
迁中宗于西庙
旧唐书礼仪志开元四年睿宗崩及行祔庙之礼太常
博士陈贞节苏献等奏议曰谨案孝和皇帝在庙七室
已满今睿宗大圣真皇帝是孝和之弟甫及仲冬礼当
祔迁但兄弟入庙古则有焉递迁之礼昭穆须正谨案
礼论太常贺循议云兄弟不相为后也故殷之盘庚不
序于阳甲而上继于先君汉之光武不嗣于孝成而上
承于元帝又曰晋惠帝无后怀帝承统怀帝自继于世
祖而不继于惠帝其惠帝当同阳甲孝成别出为庙又
曰若兄弟相代则共是一代昭穆位同至其当迁不可
兼毁二庙此盖礼之常例也 荀卿 子曰有天下者事七
代谓从祢已上也尊者统广故恩及远祖若旁容兄弟
上毁祖考此则天子有不得全事于七代之义矣 …… (第 17a 页)
魏晋乱法大行庙号宜称宗制可
旧唐书礼仪志长庆四年正月礼仪使奏谨案周礼天
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荀卿 子曰有天下
者祭七代有一国者祭五代则知天子上祭七庙典籍
通规祖功宗德不在其数国朝九庙之制法周之文太 (第 4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