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丁特起” 相关资源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雜家類
藝術類
類書類
別集類
  陈氏曰何烈撰又名靖康小史又名草史
孤臣泣血录三卷 拾遗一卷

  陈氏曰 丁特起

裔夷谋夏录七卷
  陈氏曰汪藻撰
陷燕记一卷
  陈氏曰贾子庄撰记燕山初陷事子庄不知其名
  蔡 (第 9a 页)
 目请用广运之宝钤识仍藏于文渊阁永远备照庶

 无遗失制曰可
  朱彝尊曰宋靖康二年金人索秘书监文籍莭次
  解发见 丁特起
孤臣泣血录而洪容斋随笔亦云
  宣和殿太清楼龙图阁所储书籍靖康荡析之馀
  尽归于燕元之平金也杨中书 (第 17a 页)
 (文字其间谓渊圣为少帝邦昌为新主盖未返正以/前所记也纸背皆宇文虚中帅青社时监司郡守所)

 (通书尺而所记事亦全与 丁特起
泣血录中语同不/知果何人书耳此表杂记中有之今录于后大宋摄)
 (太尉光禄大夫少宰兼中书门下侍郎臣唐恪 …… (第 22a 页)
 (同其末云表往不合渊圣谕臣曰朕欲亟归耳卿勿/计空言可也㮚亦不从遂自操笔为之宣和录赵甡)
 (之遗史略载表语与 丁特起
孤臣泣血/录亦同其实皆误表本具靖康要盟录)癸亥帝还宫 …… (第 26b 页)
为枢密使也) 太学生徐揆出
见金帅请车驾还宫为所杀始城中传金人以张灯留
上驾燕罢即归至是不还揆与诸生 丁特起
汪若海何
烈等各为书欲遗二帅留守司不许揆独诣南薰门诳
云献金银守门者白之俄遣骑取揆赴军中揆出其书
略 …… (第 41b 页)
(附传及遗史所载揆/书全不同今不取) 特起
合肥人若海歙县人烈潭州
人也
丁未雾气四塞人对面不相视敌下含辉门剽掠焚五
岳观
戊申留守司辇景灵宫供 (第 42b 页)
作横门第二次从驾出郊/亲见尼玛哈先在殿上高尚书读诏罢诏使萧庆脱御)
(服侍郎向前左手抱帝右手指而骂之 丁特起
孤臣泣/血录云金人迫上脱去赭袍尽皆扯裂蔡绦国史后补)
(所谓国家破辱皆在端诚殿即指此/也金主诏本见于 …… (第 3a 页)
挥方是长计无拘旧分妄为祸福速招)
(连累右备录皇帝御书在前今晓示官员耆老等各令/知悉二月七日按此手劄 丁特起
泣血录中亦有之邦)
(昌上康邸书亦云寻奉御笔令依元帅指挥云云盖指/此也 按原本所载檄文字句脱误今悉 …… (第 5b 页)
(此据叔/夜家传)渊圣皇帝以手劄付徐
秉哲云我以失德为金人所废公可弹压京师毋使喧
挠反为我累(上劄据 丁特起
泣血录吴幵莫俦所赍元/帅府劄子云吴承旨回赍文武百官军民)
(僧道耆老孙枢密等状二道并初七日状二道备已 …… (第 15b 页)
上皇亦劄云尚赖元帅宽仁使我父子团聚速令太子
出来(此据 丁特/起
泣血录)始幵俦督胁不已傅未听至是事益急
傅在皇城司其子来省傅叱之曰吾已分死国矣汝曹
速去勿乱人意其子 (第 17a 页)
亦曰大人以身徇国某尚何言哉
范琼恐变生先以危言詟卫士是晚以兵卫皇后太子
共约一车中诣敌营(此据 丁特/起
泣血录)从车凡十两百官军民
奔随号哭太学诸生拥拜车前哭声振天时已薄暮将
近门犹闻车中呼云百姓救我金人 (第 17a 页)
什物烦于左藏库支三千缗收买津发非晚成行勉事
新君无念旧主某上徐尹士庶传闻血泪迸路(手札以/实录及) (丁特起
泣血录等书参修实录云上三以亲札付王时/雍徐秉哲泣血录云手札末云前宋赵某上王徐二公)
(而臣家藏围城中 (第 22b 页)
易陈京之说
以其当理故也历代沿革具在谓宜博采而择取其当
诏俟过防秋令侍从台谏赴尚书省集议闻奏 贵州 文学丁特起
特差鼎州龙阳县尉 (第 16b 页)
(特起
初见/建炎元年) 直宝文
阁新知信州许亢宗卒 淮东宣抚使韩世忠遣统领
官韩彦臣等袭伪镇淮军获知军成忠 (第 16b 页)
 经一十九册论语一百册孟子六十七册尔雅四十
 九册经解二百四十五册四书三百九十一册
    按宋靖康二年金人索秘书监文籍节次解
    发见 丁特起
孤臣泣血录而洪容斋随笔亦
    云宣和殿太清楼龙图阁所储书籍靖康荡
    析之馀尽归于燕迨元之平 (第 17a 页)
窃去今所存仅千百之一矣(郁冈斋/笔麈)
  朱彝尊原按宋靖康二年正月金人索秘书监文
  籍节次解发见 丁特起
孤臣泣血录而洪容斋随
  笔亦云宣和殿太清楼龙图阁所储书籍靖康荡
  析之馀尽归于燕元之平金也杨中书 (第 16b 页)
固出不意战胜气倍以攻则壮以守则坚以和则久上
以众情慑惰言多先入竟不出兵
六日丁酉 太学生丁特起
以金人攻通津宣化二门甚
急上书乞用兵不报乙未丙申丁酉金人攻通津宣化
二门甚亟朝廷唯以兵随宜应之且犹冀 (第 8b 页)
和好可成故
未有决用兵之意 丁特起
见其势威甚乃上书论列以
为金人有三可胜之理而用兵有五不可缓之说书奏
不报 金人至阙几旬日见朝廷未尝用 (第 8b 页)
之理乃奏劄请和是时何㮚复
主用兵且料敌兵粮不继不日就擒恪虽主和议而未
尝决㮚虽主用兵亦未尝用是以友仲 丁特起
之奏俱
不得行要之恪谬而无断误于前㮚刚而寡谋误于后
 李擢降两官卢襄落职宫祠时金人填塞南壁护龙
河李 (第 15a 页)
  甲寅
十七日戊申金人使萧庆同冯澥入城议事先是冯澥
奉使尼堪理会三关事至怀州界逢金人馆伴刘思萧

庆云已遣使往汴京请黄河为界三镇更不须理会至
是金人独遣冯澥同萧庆入城请上出城欲议誓盟不
从冉遣萧庆来请太上出城又不从许宰执亲王出城
亦未发
十八日己酉 太学生丁特起
上书乞早决用兵议和之
计十五十六两日金人攻诸门愈急朝廷至是犹未有
用兵意但使命往来士庶莫测其故张叔夜 (第 1b 页)
以身为枢
密而知不由己乞罢佥书止带南道总管领南道兵不

允叔夜尝召范琼李实张仙裴渊蒙造王琼折彦文何
仲刚张撝等来日午时上城议及期皆不至上诏叔夜
曰闻卿檄召诸将莫是欲出战否如欲出战幸先示及
叔夜意沮 丁特起
知其事滴泪湿衣乃上书乞用兵议
和之计早决无淹延不断养成敌国之患书奏不报金
人攻城愈急金人之攻城也先以 …… (第 2a 页)
以敢战之士五百乘势拆桥敌炮座既坏则桥亦毁惜
乎为副将张宗颜怯懦误事计欲行而少沮 丁特起

血录曰金人造火梯云梯撞竿鹅车洞子之类火梯云
梯偏桥皆与城上楼橹相高亦有高过于城者火梯则
可以用烧 (第 9a 页)
 朱胜非胜水閒居录曰金人既破契丹至燕地驻军
约本朝自取幽州于是童贯蔡攸为宣抚副使刘延庆
为大将军至卢沟距燕城一舍金相李偃约降延庆遣

锐兵同郭药师先入萧后并四军大王者尚守宫城药师
既入城纵兵四掠无复纪律一夕四军以残兵击王师奔
乱而还卢沟大军闻之亦溃金人遂攻燕城四面登堞
填壕撅城为缠道徙楼橹反临城中须索掠取人物俱
尽乃还靖康初敌众再犯阙既登城亦用此术朝廷不
悟傅谕四方云金人登城按甲不动以为恩德呜呼予
尚忍言之哉此事传记兵书皆不载也  丁特起
孤臣
泣血录拾遗曰靖康元年春金人退兵之后朝廷大臣 (第 6a 页)
三月七日金人劫立伪楚是年四月一日
太上皇帝靖康皇帝北狩五月一日上即位于南都九
月遂幸扬州某待罪江上得 太学生丁特起
所著孤臣 (第 3b 页)
 贯所知及是能以忠死议者不以前失所从为韐罪

 云
徐揆死于金营
 太学生徐揆及 丁特起
王若海何剡等各为一书欲
 遗二将留守司不许揆独诣南薰门诳言献金银金
 遣骑取揆赴军中揆出书略云京城金 (第 89b 页)
 丞相李纲伯纪撰丁未二月
靖康奉使录一卷
 郑望之撰
靖康拾遗录一卷
 何烈撰又名草史
孤臣泣血录三卷拾遗一卷
  丁特起

裔夷谋夏录七卷 (第 24a 页)
此何足
容褒弹真笃论也否则如淮南以叛诛死而道书犹妄
为鸡犬皆仙之说以诳聋俗是导逆也岂可以训
宋太学生 丁特起
泣血录载金人入汴驻青城索监书
藏经如资治通鉴苏黄文集之属皆指名取索当时朝
廷行下诸路尽毁坡谷著作奸党 (第 10b 页)
    远东平人题曰广川从郡望也逌政和中官
    徽猷阁待制王明清玉照新志载宋齐愈狱
    牍称司业董逌在坐则靖康末尚官司业矣
     丁特起
孤臣泣血录并记其受张邦昌伪命
    为之抚慰太学诸生事其人盖不足道者然
    其书画赏鉴则至今推 (第 9a 页)
城门省符下开封府榜示百官乘轿实不自建炎始
特起
靖康录云金人索良马万疋在京除执政侍从卿
监郎官许留一匹自是士大夫跨驴有徒步者皆言京
师也竹舆之用久著 (第 26a 页)
   文渊阁书目跋
文渊阁书目编自正统六年六月著录者少师兵部尚
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翰林院侍讲学士马愉侍
讲曹鼐也其目不详撰人姓氏又不分卷俾观者漫无
考稽此牵率之甚者巳按宋靖康二年金人索秘书监
文籍节次解发见 丁特起
孤臣泣血录而洪容斋随笔
亦云宣和殿太清楼龙图阁所储书籍靖康荡析之馀 (第 24a 页)

陈氏曰:何烈撰。又名《靖康小史》,又名《草史》。

《孤臣泣血录》三卷,《拾遗》一卷。
陈氏曰: 丁特起
撰。

《裔夷谋夏录》七卷。
陈氏曰:汪藻撰。

《陷燕记》一卷。
陈氏曰:贾子庄撰。记燕山初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