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除入为校书郎迁司业权礼部侍郎乞去之才性/恬静寡欲操履洁白难进易退虽历仕五十年而)

  (屏处之/日居多)
  丁昌期(两浙名贤录永嘉人以明经笃行师表后进/尝作醉经堂乡人尊之曰经行先生三子宽)
  (夫三举乡贡廉夫举八行志夫登绍兴进士第俱/好古力学日侍父侧弟兄商论如师友不为苟且)
  (曰此理天下所共不可为家庭屈执/亲丧斥去浮屠岁时祭享一遵古礼)
 陈鹏飞(万历温州府志字少南永嘉人其学不为章/句新说必本人伦正论而趋于深厚两举于)
  (乡俱第一 (第 16b 页)
 屈死之

 万国宁常德人永州教授生平道谊自持献贼至责
 以大义见杀同时李嗣先杨时升王大年杨梦鼎柳
 三锡 丁昌期
张维翰罗三才熊应鹏皆诸生骂贼不
 屈而死
 杨鹭常德卫人官中书舍人归里为献贼所执慷慨
 不屈遂见害( (第 24a 页)
  龙孔蒸   李嗣先   杨时生


  王大年   柳三锡    丁昌期

  熊应鹏   杨梦鼎   张维翰

  罗三才   王景昌   张登元

  陈正猷   刘德本  (第 10a 页)
  举人龙孔蒸湘乡人贼破长沙授以伪官不屈寻挟
母避寇不屈死(见湖广通志)

  生员李(一作季)嗣先 杨时生(一作时升) 王大年 柳三
锡  丁昌期
俱常德人丁亥与万国宁同骂贼死
(见湖广通志)

  生员熊应鹏常德人母年八十二为贼所获请以身
代贼杀 (第 27a 页)
   永顺(武陵人万历进士授太平推官入为兵科给/事中屡上疏言时政得失直声大振魏忠贤)
(初窃柄永顺劾其必为国患以/疾归里崇祯初起礼科给事中)唐绍尧(武陵人天/启进士知)
(高阳县其地建魏忠贤生祠日奏乐上食绍尧下/车禁之中官侄冉世魁与叔争产相屠绍尧因籍)

(其赀充饷忠贤积恨乃逮绍尧下狱搒掠/几毙崇祯初起武选郎中累迁户部侍郎)柳三锡
(武陵诸生流寇张献忠至胁之降三锡厉声曰读/书明理岂向汝求活掣梃击贼贼怒剖其腹死时)
(同乡绅士杨鹭万国凝李嗣先杨时生王大年 丁/昌期
周笏柳之彦罗三十张维翰杨梦鼎俱同时)
(骂贼死/年俱/本朝乾隆四十一/予入忠义祠)段光启(武陵诸生偕 (第 29b 页)
 丁仁(醴陵人擢进士第累迁淮蜀制幕及高沙之变仁谕以顺逆降之知无为军依城筑堰郡人感)

(德名曰丁公堰继解合肥之围进知太平军湖北漕使退居二十年卒年八十四)

  丁昌期(永嘉人以明经笃行师表后进建醉经堂自作记既没乡人尊之曰经行先生三子宽夫)

(三举乡贡廉夫举八行志夫登绍兴第俱好古力学侍父侧弟兄商论如朋友不为苟且曰此)


(理天下所共不可为家庭屈比执亲丧斥去浮屠岁时享祀一遵古礼)
 丁仲脩(字敏之温州人方腊陷乐清仲脩帅乡兵禦诸乐湾乡兵失据而散仲脩以馀兵与贼战)

(力屈乃死) (第 5b 页)
       丁天锡
  丁讽       丁琏
  丁仲修      丁元
  丁瑜        丁昌期
  丁世雄      丁公膺
  丁仁       丁常任
  丁逢       丁明
  丁锬   ……魁楚
  丁泰运      丁一统
  丁师羲      丁之鸿
  丁茂桂      丁尚将
   丁昌期      
丁如浣
  丁孔引
 丁姓部纪事
氏族典第三百十九卷
丁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以次为氏
丁氏,姜姓 ……其徒,勉以毋得负国。一舟二百人皆斗死。诏赠承信郎,录其后。
丁瑜
按《万姓统谱》:瑜,永嘉人。世元孙 昌期
从兄,以乐善好施,闻于乡。有君子长者之风,子如其父,弟如其兄,子孙世守乡党所法,而瑜尤长者事,见周恭叔、朱元晦文集。 丁昌期
按《万姓统谱》: 昌期,
永嘉人,以明经笃行,师表后世,建醉经堂,自作记,既没,乡人尊之曰:经行先生。三子宽夫,三举乡贡,廉夫 ……,邑城陷死,奉旨旌恤。
丁尚将
按《常德府志》:尚将,常德卫指挥,为献贼所获,抱印不舍,延颈受戮。 丁昌期
按《常德府志》: 昌期,
郡庠生,遇贼于路,令跪,大骂不屈,曰:吾家世诗书为朝廷士子,肯从汝作贼。至死不变。
丁如浣
按《河南
 何三杰
  李振珽      赵廷璧〈子燝〉
  杨时生      杨梦鼎
  柳三锡       丁昌期
  周笏       柳之彦
  罗三才      段光启
  张维翰      熊应鹏
  管孙翰 ……生,汝愿死,何也。复厉声曰:读书明理,大节不夺。岂向汝求活耶。大骂,且持一棍以击贼。贼割其腹而死。 丁昌期
按《常德府志》: 昌期,
郡庠生。遇贼于路,令跪。大骂不屈,曰:吾家世诵诗书,为朝廷士子。肯从汝作贼。至死不变。
周笏
按《常
  举人龙孔蒸,湘乡人;贼破长沙,授以伪官,不屈;寻扶母避寇,不屈,死(见湖广通志)
  生员李(一作季)嗣先、杨时生(一作时升)、王大年、柳三锡、 丁昌期,
俱常德人;丁亥,与万国宁同骂贼,死(见湖广通志)
  生员熊应鹏,常德人;母年八十二,为贼所获,请 (第 249 页)
  天门开
天门开。几万里。辟紫垣。列天市。三阶班。帝座峙。文昌辅。执法侍。干维系而。八柱是承。九阂其通。五精其凝。令蚩尤而先路。肃丰隆使洒扫。金乌升耀于咸池。顾免合壁于黄道。灵风六幕来。寿宫神徘徊。鯈然放𢘍大司命。如有而无仪度靓。穆若旧典殚祗敬。爰熙崇坛礼甚盛。绥我思成锡祉福。芬哉芒芒被毋极。
  景星
景星烂烂。垂辉于天。陪日为明。其光燀燀。配于世运。乃 丁昌期。
彼汾之阴。有鼎祈祈。显于夏圣。窜于羸虐。相时以出。贞符斯作。芬树羽林张四悬。铿镛摇簴揳瑟先。鲤龙牺牷 (第 327H 页)
乡各立妥灵之所。却恨盍簪之遗址。尚阙揭虔。追思丽泽之馀风。孰不兴感。粤若 长陵在宥。始乃寒沙创祠。时 丁右文昌期。
人才于斯为盛。士申左胶古制。院宇不日以成。 宣额实符于龙门。盖以渊源有自。揭规聊仿于鹿洞。伫见讲讨无 (第 60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