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衣禅师” 相关资源
古籍库
乃倚衡而叹曰焚何容易哉非丰茅广野可燎之原
也非丛林聚薪可赭之山也石涧之参错崖谷之委
会推有伏而藏矣不然则遁而走矣
龙居山在县东北八里 麻衣禅师 栖此有麻衣寺
五花山在县东北三十里连青龙山上有狐突庙 (第 27b 页)
也非丛林聚薪可赭之山也石涧之参错崖谷之委
会推有伏而藏矣不然则遁而走矣
龙居山在县东北八里 麻衣禅师 栖此有麻衣寺
五花山在县东北三十里连青龙山上有狐突庙 (第 27b 页)
地建寺世称先师菩萨宋端拱二年赐今额
螺山寺在县南二十里北石村螺山亦先师菩萨卓锡
之地旁有石井泉冬夏不涸元至正间僧胜锦募建
国朝康熙七年修
麻衣寺在县东北八里龙居山后晋天福初 麻衣禅师
坐化此后汉乾祐二年建始名天平院宋皇祐五年
僧怀立法嵩重修
石佛寺在县东南宋皇祐间建
国朝初巡抚蔡 (第 48b 页)
螺山寺在县南二十里北石村螺山亦先师菩萨卓锡
之地旁有石井泉冬夏不涸元至正间僧胜锦募建
国朝康熙七年修
麻衣寺在县东北八里龙居山后晋天福初 麻衣禅师
坐化此后汉乾祐二年建始名天平院宋皇祐五年
僧怀立法嵩重修
石佛寺在县东南宋皇祐间建
国朝初巡抚蔡 (第 48b 页)
广福寺县西南四十五里西乡旧名罗汉寺宋太
平兴国时额曰圣寿乾道中改今名
翠微寺县西南六十里唐中和二年为 麻衣禅师
道场
兰若寺县西二十五里东乡
真如寺县西六十里长寿乡旧名陵阳院宋太平
兴国五年敕改今额 (第 26b 页)
平兴国时额曰圣寿乾道中改今名
翠微寺县西南六十里唐中和二年为 麻衣禅师
兰若寺县西二十五里东乡
真如寺县西六十里长寿乡旧名陵阳院宋太平
兴国五年敕改今额 (第 26b 页)
希运初住高安黄檗山曹溪六祖嫡孙大中三年
裴休知宣州迎居开元寺受法创广教寺于敬亭
南麓
麻衣禅师 中和间炼药翠微峰下尝衣麻衣有得
其麻缕者辄能疗病
通公吴人结庐敬亭山北苦修敏悟丛林所推严
(第 12a 页)
裴休知宣州迎居开元寺受法创广教寺于敬亭
南麓
麻衣禅师 中和间炼药翠微峰下尝衣麻衣有得
其麻缕者辄能疗病
通公吴人结庐敬亭山北苦修敏悟丛林所推严
(第 12a 页)
其/寺废于唐之会昌复兴于太平兴国中)翠微寺(在/太)
(平县西南六十里唐中和二年建元汪泽民重记/寺有 麻衣禅师 卓锡泉一峰峙东南隅白翠微峰)
元妙观(在宣城县治西南鳌峰七唐为紫极宫宋/大中祥符中改名天庆旧在城 (第 24a 页)
(平县西南六十里唐中和二年建元汪泽民重记/寺有 麻衣禅师 卓锡泉一峰峙东南隅白翠微峰)
元妙观(在宣城县治西南鳌峰七唐为紫极宫宋/大中祥符中改名天庆旧在城 (第 24a 页)
寺
寺在旌德县北二十五里。唐乾符中建,时产碧莲,故名。
翠微寺
寺在太平县西南六十里。唐中和二年,置 麻衣禅师 道场。明洪武立为丛林。
化城寺
寺在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晋隆安五年建。唐开元间,赐额造千佛阁。方丈廊
寺在旌德县北二十五里。唐乾符中建,时产碧莲,故名。
翠微寺
寺在太平县西南六十里。唐中和二年,置 麻衣禅师 道场。明洪武立为丛林。
化城寺
寺在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晋隆安五年建。唐开元间,赐额造千佛阁。方丈廊
毁于兵,止遗石像,明天顺五年重建。
隆兴寺 在县东北琴峪村后。
麻衣寺 在县东北龙居山,后晋天福初年 麻衣禅师 坐化此地。
观音寺 在县东北官军镇后。
海泉寺 在县西北韩洪镇,唐景福年建,先师菩萨卓锡灵空时曾来游
隆兴寺 在县东北琴峪村后。
麻衣寺 在县东北龙居山,后晋天福初年 麻衣禅师 坐化此地。
观音寺 在县东北官军镇后。
海泉寺 在县西北韩洪镇,唐景福年建,先师菩萨卓锡灵空时曾来游
治戊子年建。白云庵 在南城外,知县何公建楼。
太平县
翠微寺 在县西南六十里,属西乡,唐中和二年,置 麻衣禅师 道场,明洪武间立为丛林。永济寺 在箬岭横培,康熙七年,麻村胡可期建。
胜果寺 在县西五里桂城乡,宋绍
太平县
翠微寺 在县西南六十里,属西乡,唐中和二年,置 麻衣禅师 道场,明洪武间立为丛林。永济寺 在箬岭横培,康熙七年,麻村胡可期建。
胜果寺 在县西五里桂城乡,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