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詩類
四書類
孟子類
五經總義類
論語類
春秋類
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故事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法制類
載記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归福禄幸闾亭

 太祖配飨奏武德乐昭烈舞辞(五方天帝奏高明之/乐覆焘之舞辞同迎)
 (气/) 我惟我祖自天之命道被 归仁
时屯启圣运钟
 千祀授手万姓夷凶掩虐匡颓翼正载经载营庶土
 咸宁九功以洽七德兼盈丹书入告玄玉来呈露甘 (第 18b 页)
 龄启圣彤云晓聚黄星夜映叶阐珠囊基开玉镜(后/为)
 (图/开)下临万宇上齐七政雾开三象尘清九服海溓星
 辉远安迩肃天地交泰华夷辑睦翔泳 归仁
中外禔
 福绩踰黜夏勋高剪商武陈七德刑设三章祥禽巢
 阁仁兽游梁卜年惟永景福无疆 (第 6b 页)

后明德皇后同一祝次享元德皇后慈圣光献皇后异
馔位异祝行祔谒礼次真宗室次仁宗室次英宗室礼
毕奉神主 归仁
宗室
神宗本纪元丰六年七月乙卯祔孝惠孝章淑德章怀 (第 39a 页)
某言诸蕃贡物请付所司俛伏兴侍中前承制退称制
曰可尚书退复位侍中还侍位太府率其属受诸州及
诸蕃贡物出 归仁
纳义门执物者随之典仪曰再拜通
事舍人以次引北面位者出公初行乐作出门乐止侍 (第 21b 页)
  学颜子则有准的颜氏之所以为有准的何也以
  其复也复则见天地之心成位乎中而人道立矣
  然而欲进于此奈何其惟格物以至之而 克己

  终之乎呜呼此先公之所以教某者今并以告陈
  子(南轩/集)
六二休复吉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 (第 64a 页)
  蓝田吕氏曰六二居中而下比于阳所以为休
  龟山杨氏曰过而后有复颜渊不贰过犹有过也
  而未形焉其复不远矣非 克己
者其孰能之兹其
  所以为仁欤尽斯道者惟初乎六二柔顺中正无 …… (第 64b 页)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休美也
  充好善之实孟子之所以为美尽下仁之道复之
  所以为休其义一也不远之复 克己
者也克己复
  礼仁也故六二之下初九所以为下仁也然古之
  人修身者岂徒然哉所以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 (第 65a 页)
危历险不远万
里去俗归德心归慈母远夷怀德歌曰荒服之外土
地硗埆食肉衣皮不见盐榖吏译传风大汉安乐携
归仁
触冒险狭高山岐峻缘崖磻石木薄发家百 (第 93a 页)
 总论(辅氏广曰首章冀得其所次章冀适其宜末章/则冀其得免于永号而已读硕鼠之诗固当知)
 (民之情不可以久隳而又当知民之情亦无敢有过/求也○季氏本曰民苦虐政不得已而欲 归仁
当此) (第 50b 页)
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
邪暗塞也故诚则无事矣至易而行难果而确无难矣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 归仁
焉○愚案朱
子谓上章言太极阴阳五行下章言太极之在人者此两语已括尽大意)
程子无妄之
云至矣(案程子曰无 …… (第 94b 页)
妄之极功也(通书解义曰圣人之所以圣不过全此实理而已)卒章尚
絅之云又本其务实之初心而言也内省者谨独 克己
之功不愧屋漏者戒谨恐惧而无已可克之
事皆所以实乎此之序也时靡有争变也百辟刑
之化也无声无臭又极乎天命 (第 98b 页)

见一人亦不害其为天下归仁○胡氏曰程子初说所以明天理界限之分次说又明克复之功非一端
而已也)
谢氏曰 克己
须从性偏难克处克将去(语录曰问此性
是气质之性否曰然然亦无难易凡气质之偏处皆须从头克去谢氏恐人只克得 ……
(第 36a 页)
中方是说做功夫处全是自外而内自叶流根之意○问制于外所以养其
中此是说仁之体而不及用曰制于外便是用○问 克己
功夫从内面做去反说制于外如何曰制知在
内○黄氏曰体用之相应如人心手足一气所贯初非截然为二物也心所念虑 (第 38a 页)
 天下而其时之诸侯秉礼以守其国大夫士遵礼以保

其家下至工贾庶人畏法循纪以世其业呜呼何风之
隆哉朕企慕至治深惟天下 归仁
原于复礼故法宫之
中日陈礼经讲习䌷绎盖不敢斯须去也慨自嬴秦焚
烧典籍礼乃灭亡汉兴崇尚儒学礼经始显传之 (第 4a 页)
归仁
使其如汤之有七十里文王之有百里则其朝诸侯有天下也必矣颜子居陋巷何缘能使天下
归之然当时同门之人心悦诚 (第 14a 页)
功之日而
言也何以知之克者战而获胜之名复者失而复还之谓此皆用力而成功者故上文以此为仁而下文
许以天下 归仁
以成功之效言之也然则欲 (第 31b 页)
克己
而复礼者果何所用力耶曰为仁由已用力之机要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用力之条目也欲收克复之功者其亦勉诸此而已矣 …… (第 31b 页)
之难则一日既克自
然见效之速)
程子曰非礼处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
仁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又曰 克己

礼则事事皆仁故曰天下归仁(语录问归犹与也谓天下皆与其仁却载
程子语天下归仁谓事事皆仁恰似两般曰惟 ……
(第 32a 页)
处做得不是必被人看破了○一日克己复礼了虽无事亦不
害其为事事皆仁虽不见一人亦不害其为天下归仁)
谢氏曰 克己
须从性偏
难克处克将去(语录问此性是气质之性否曰然然亦无难易凡气质之偏处须从头克
去谢氏恐人只克得里 ……
(第 32b 页)
也当克且如偏于严克而就宽那宽中又有多
少不好处要克○通曰能克人欲之私是理胜欲能克性质之偏是德胜气集注 克己
说人欲未曾说气
质故复引谢氏之说以足之)
(第 32b 页)
 皆在吾仁之中是仁之周流畅达也○刘氏曰领恶
 犹言克己也视听言动非礼则勿所以克去己私之
 恶而全天理之善也一日克巳复礼则天下 归仁
(第 16b 页)
  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杨子问神篇胜己之私之谓克)己谓身之
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

其心之德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坏
于人欲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
天理而本心之德复(扶又反)全于我矣归犹与也又言
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之人皆与其仁极言其效之
甚速而至大也又言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预又
见其机之在我而无难也日日克之不以为难则私
欲净尽天理流行而仁不可胜(平声)用矣程子曰非理
处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须是克尽己私皆

归于礼方始是仁又曰克己复礼则事事皆仁故曰
天下 归仁
谢氏曰 (第 23b 页)
克己
须从性偏难克处克将去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 (第 23b 页)
不念旧恶所以为圣之清不以三公易其介所以为圣之和如夷齐之制行怨之者宜多如柳下惠固宜寡怨也今人皆知天下 归仁
邦家无怨为仁人盛德事固也然薰莸不同味而去取生泾渭不同流而爱恶生则夫为君子者固不能无恶于人也如司马温公 (第 101a 页)
己以皇皇四达洞然八荒为天下 归仁
如此说非惟与四勿不通亦对复礼不切盖不知孔子之告颜渊是从心之德上论而专以所谓爱之理者解之故朱子不用然移 (第 23a 页)
克己复礼而为仁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天下之人闻之见之莫不皆与其仁矣夫为仁只在于一日之克复而其效极于天下之 归仁
如此然为仁只在我而已由人乎哉诚能决机于己而日日克之不以为难则私欲净尽天理流行而仁不可胜用矣克胜也直至 …… (第 38b 页)
是忌个甚么故下文之言只说非礼勿视听言动尽之矣谢氏谓须从性偏难克处克将去是于难字提撕亦非身之私欲外意也 克己
己字下得最好不曰克私不曰克欲而 (第 39a 页)
克己
盖 …… (第 39a 页)
脉理恐未解得此意须看朱子解礼之用则兼人事仪则而此则专言天理节文者可见 克己
之外更无复礼礼是吾本有底物被己推出去今既克了礼便自复故下文曰非礼勿视 (第 40a 页)
克己
也非礼勿视则所视者皆礼矣 (第 40a 页)
克己
外岂有复礼乎所以圣人只说非礼勿视非缺了复礼意思也克己复礼为仁言克己复礼此所以全其本心之德也如此说方与 …… (第 40a 页)
内不待养而自存是为诚制之于外是 克己
也以安其内是复礼也久而诚矣谓从容不勉地位是仁之极致也听箴知诱物化知字从知觉上说谓知诱于物而为物所化也 …… (第 43b 页)
见了秉彝也遂亡其正正即秉彝之性也人有秉彝秉彝出于天命卓彼先觉知止有定是于天理人欲之际己判然了底闲邪即 克己
存诚即复 …… (第 43b 页)
内斯静专动曰造次克念战兢自持都是此意盖 克己
就带复礼也此章言圣贤传授心法盖从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其相传秘指只是一精一执中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所谓 …… (第 45b 页)
不足也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芟四条减一百二字)

修慝亦谨独 克己
之事也盖其恶未形方匿于心而有以去之则永拔其根矣崇德谨于为善也修慝严于去恶也辨惑又明于其所蔽者而撤之也 …… (第 68b 页)
听矣拔去病根注中有两说一是积渐消磨一是勇猛决去勇猛决去者所谓质美者明得尽查滓便浑化却与天地同体颜子之 克己
是也其次惟庄敬以持养之则原宪 (第 105a 页)
不念旧恶所以为圣之清不以三公易其介所以为圣之和如夷齐之制行怨之者宜多如柳下惠固宜寡怨也今人皆知天下 归仁
邦家无怨为仁人盛德事固也然薰莸不同味而去取生泾渭不同流而爱恶生则夫为君子者固不能无恶于人也如司马温公 (第 101a 页)
己以皇皇四达洞然八荒为天下 归仁
如此说非惟与四勿不通亦对复礼不切盖不知孔子之告颜渊是从心之德上论而专以所谓爱之理者解之故朱子不用然移 (第 23a 页)
克己复礼而为仁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天下之人闻之见之莫不皆与其仁矣夫为仁只在于一日之克复而其效极于天下之 归仁
如此然为仁只在我而已由人乎哉诚能决机于己而日日克之不以为难则私欲净尽天理流行而仁不可胜用矣克胜也直至 …… (第 37b 页)
是忌个甚么故下文之言只说非礼勿视听言动尽之矣谢氏谓须从性偏难克处克将去是于难字提撕亦非身之私欲外意也 克己
己字下得最好不曰克私不曰克欲而 (第 38a 页)
克己
盖 …… (第 38a 页)
脉理恐未解得此意须看朱子解礼之用则兼人事仪则而此则专言天理节文者可见 克己
之外更无复礼礼是吾本有底物被己推出去今既克了礼便自复故下文曰非礼勿视 (第 39a 页)
克己
也非礼勿视则所视者皆礼矣 (第 39a 页)
克己
外岂有复礼乎所以圣人只说非礼勿视非缺了复礼意思也克己复礼为仁言克己复礼此所以全其本心之德也如此说方与 …… (第 39a 页)
内不待养而自存是为诚制之于外是 克己
也以安其内是复礼也久而诚矣谓从容不勉地位是仁之极致也听箴知诱物化知字从知觉上说谓知诱于物而为物所化也 …… (第 42b 页)
见了秉彝也遂亡其正正即秉彝之性也人有秉彝秉彝出于天命卓彼先觉知止有定是于天理人欲之际己判然了底闲邪即 克己
存诚即复 …… (第 42b 页)
内斯静专动曰造次克念战兢自持都是此意盖 克己
就带复礼也此章言圣贤传授心法盖从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其相传秘指只是一精一执中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所谓 …… (第 44b 页)
不足也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芟四条减一百二字)

修慝亦谨独 克己
之事也盖其恶未形方匿于心而有以去之则永拔其根矣崇德谨于为善也修慝严于去恶也辨惑又明于其所蔽者而撤之也 …… (第 67b 页)
听矣拔去病根注中有两说一是积渐消磨一是勇猛决去勇猛决去者所谓质美者明得尽查滓便浑化却与天地同体颜子之 克己
是也其次惟庄敬以持养之则原宪 (第 10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