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書類
詔令奏議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正史類
政書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太玄部
京立三年宦/官 季述等废帝 太子裕)
辛酉天复元年(三王是年春正月帝复位黜太子裕为/德 十一月 韩全诲
等劫帝幸凤翔南)
(汉刘隐节/度清海)甲子天祐元年(四立是年朱全忠弑帝太子/祝 是为昭宣帝 二年 (第 18a 页)
  (用交捽于戎马之下使五节度纵横不可复制扬/田诸阉虽殄而李茂贞毒燄甚于王行瑜韩建刘)
  (季述杀十六宅王天子遂不敢问刘季述诛而 韩/全诲
起敝狐一皮百犬共嗥可叹也李茂贞朱全)
  (忠既荡洗群阉遂自相并全忠坐大克用独在晋/阳无匡复之策但云 (第 12b 页)
 能救则曰天将弃蔡以壅楚盈而降之罚也至使穷
 凶极恶师溃于梁身窜于棘里而缢于申亥人不致
 讨而天自讨之下至李斯赵高灭于秦董卓梁冀灭
 于汉 韩全诲
崔允灭于唐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秦
 桧贾似道韩侂胄之徒灭于宋所谓小人以小恶为 (第 8b 页)
 其始也翩翩不富毒痡于四海其终也壁立一身七
 尺不能存何也方其势之盈也醯酸而蚋集及其势
 之衰也睍见而雪消理也张让段圭之徒田令孜刘
 季述 韩全诲
之辈则亦威胁天子毒流缙绅矣而卒
 不免于群之歼而党之灭冤号之声彻于内外卢携
 初倚高骈崔胤初倚宣武昭 (第 36a 页)
 (中和三年三四月日屡有青黄晕金/昭宗景福元年五月日色散如黄)

 (光化二年日中白气直坤艮弥旬应刘季述/光化三年冬日有虹蜺背璚)
 (天复元年十月日色散如金应 韩全诲/
天复二年二月日贯赤气亘东南北)
 (天祐元年二月丙寅日中见北斗青赤背气/天祐二三年正二月屡有黄白环) (第 95b 页)
昭宗时 韩全诲
诛宫人多坐死帝欲尽去馀党学士韩
偓曰礼人臣无将将必诛宫婢负恩不可赦然不三十
年不能成人尽诛则伤仁愿去 (第 53a 页)
神策中尉刘季述等废帝幽之季述等诛而昭宗召朱
全忠兵入诛宦官宦官觉劫天子幸凤翔全忠围之岁
馀天子乃诛 中尉韩全诲
等以解梁兵乃还长安于是
悉诛宦官而神策左右军繇此废矣诸司悉归尚书省
郎官两军兵皆𨽻六军而以崔允判六 (第 37a 页)
王仲先以其兵千人废帝幽之
季述等诛已而昭宗召朱全忠兵入诛宦官宦官觉劫
天子幸凤翔全忠围之岁馀天子乃诛 中尉韩全诲

宏彦等二十馀人以解梁兵乃还长安于是悉诛宦官
而神策左右军由此废矣诸司悉归尚书省郎官两军 (第 35a 页)
  右泽潞据五州(郓邢潞/洺磁)一姓三世
李茂贞深州博野人本姓宋为军卒戍凤翔隶郑畋破
黄巢以功积迁至武定军节度使会凤翔节度使李昌
符与天威都头杨守立争以兵相攻僖宗遣茂贞击杀
昌符就以茂贞为凤翔陇右节度使封陇西郡王昭宗
时擅以兵攻兴元节度使杨守亮取其地诏徙茂贞山

南节度以徐彦若镇凤翔茂贞不奉诏表辞不逊帝讨
之兵败茂贞遂犯京师胁上诛杜让能等乃还后与韩
建王行瑜等举兵犯京师李克用举兵讨之乃退后封
岐王昭宗为宦官所废既反正宰相崔允欲借朱全忠
兵诛宦官 中尉韩全诲
等劫帝幸凤翔全忠围之逾年
茂贞与和帝乃出茂贞初破杨守亮取兴元而邠宁鄜
坊皆附之有地二十州其被梁围也兴 (第 30b 页)
县霸桥/驿在长安城南近霸桥)于是胤专制朝政埶震中外(朝/直)
(遥/翻)宦官皆侧目不胜其愤(为刘季述 韩全诲/
之乱张本胜音升) 刘仁恭
将幽州兵五万救沧州营于乾宁军(乾宁军在沧州西/一百里盖乾宁间) …… (第 3a 页)
求于是以枢密使 韩全诲
凤翔监军使张彦弘为左右
中尉 (第 20b 页)
全诲
亦前凤翔监军也(为 (第 20b 页)
韩全诲
劫上/幸凤翔张本)又徵前枢
密使致仕严遵美为两军中尉观军容处置使遵美曰
一军犹不可为况两军乎(按新书 …… (第 20b 页)
车子载器仗称是䌷绢进奉推/车子人皆是官健入崔胤宅中人心惊惶不同前后崔)
(胤累差人唤召朱全忠不到新传 韩全诲
等知崔胤必/除已乃已因讽茂贞留选士四千宿卫以李继徽总之)
(胤亦讽朱全忠纳兵二千居南司以娄敬思领之盖 …… (第 21a 页)
侍中
 崔胤之罢两军卖曲也并近镇亦禁之李茂贞惜其
利表乞入朝论奏(李茂贞在凤翔近镇/也故争卖曲之利) 韩全诲
请许之
茂贞至京师 (第 28b 页)
全诲
深与相结崔胤始惧阴厚朱全忠益
甚与茂贞为仇敌矣 以佑国节度使张全义兼中书令
 六月癸亥朱全忠如河中( …… (第 28b 页)
谏也
崔胤请上尽诛宦官但以宫人堂内诸司事(时宦官牙/领内诸司)
(使/)宦官属耳颇闻之(属之/欲翻) 韩全诲
等涕泣求衷于上上
乃令胤有事封疏以闻勿口奏宦官求美女知书者数
人内之宫中阴令诇密其事(诇古永翻/又翾 (第 31a 页)
正翻)尽得胤密谋上
不之觉也 全诲
等大惧每宴聚流涕相诀别日夜谋所
以去胤之术胤时领三司使(去羌吕翻三司/户部度支盐铁) (第 31a 页)
全诲
等教
禁军对上諠噪诉胤减损冬衣上不得已解胤盐铁使 …… (第 31a 页)
得书秋七月甲寅遽归大梁发兵(年考异曰唐太祖纪/ 录会汴入寇同华)
(宦者知崔胤之谋时胤专掌三司泉货 韩全诲
教禁兵/伺胤出聚而呼噪诉以冬衣减损军人又上前披诉天) …… (第 31b 页)
返正恐出谗人之口愿陛下察之上乃止 韩全诲
等惧
诛谋以兵制上乃与李继昭李继诲李彦弼李继筠深
相结继昭独不肯从它日上问韩偓外间何所闻对曰
惟闻敕 …… (第 32b 页)
否)上曰是不虚矣
比日继诲彦弼辈语渐倔强(比毗至翻倔其/勿翻强其两翻)令人难耐
令狐涣欲令朕召崔胤及 全诲
等于内殿置酒和解之
何如对曰如此则彼凶悖益甚(悖蒲昧翻/又蒲没翻)上曰为之奈 …… (第 32b 页)
(言 韩全诲
等以利啖继诲彦弼惟/其所指使而为之用若受佣雇然)令其如此耳崔胤
本留卫兵欲以制敕使也(言留岐兵以制宦 …… (第 34a 页)
十月戊戌/ 密诏赴长安是时朝廷军国大政)
(专委崔胤崔每事裁抑宦官宦官侧目崔一日于便殿/奏欲尽去之 全诲
等属垣闻之中官视崔眦裂以重赂)
(甘言诱藩臣以为城社时因宴聚则相向流涕时崔专/掌三司货泉 (第 34a 页)
全诲
等教禁兵于昭宗前诉之昭宗不得)
(已罢崔知政事崔急召太祖请以兵入辅故有是行按/帝幸凤翔前崔胤未罢相此 …… (第 34a 页)
 李神福与顾全武相拒久之神福𫉬杭俘使出入卧
内神福谓诸将曰杭兵尚彊我师且当夜还杭俘走告
全武神福命勿追(逸杭俘使之告/全武以诱之)暮遣羸兵先行神福
为殿(羸伦为翻/殿丁练翻)使行营都尉吕师造伏兵青山下(沈括曰/临安县)
(有青山镇路振九国/志作设伏青山路)全武素轻神福出兵追之神福师
造夹击大破之斩首五千级生擒全武钱镠闻之惊泣
曰丧我良将(丧息/浪翻)神福进攻临安(临安县钱镠所起之地/衣锦军在焉九域志临)
(安县在杭州西/一百二十里)两浙将秦昶帅众三千降之(帅读/曰率) 

全诲
闻朱全忠将至丁酉令李继筠李彦弼等勒兵劫
上请幸凤翔宫禁诸门皆增兵防守(记考异曰按金銮/ 二十日入直 …… (第 34b 页)
其埶未可且言上与皇后但涕泣相向自是学士不复
得对矣癸卯 韩全诲
等令上入閤召百官(百官自閤门/入见于内殿)
(谓之/入閤)追寝正月丙午敕书(丙午敕书依大/中旧制见上 (第 35b 页)
)悉如咸通以
来近例是日开延英 全诲
等即侍侧同议政事丁未神
策都指挥使李继筠遣部兵掠内库宝货帷帐法物 (第 35b 页)

全诲
遣人密送诸王宫人先之凤翔(之往/也)戊申朱全忠
至河中表请车驾幸东都京城大骇士民亡□山谷是
日百官皆 …… (第 35b 页)
建以幕僚司马邺知匡国留后
朱全忠引四镇兵七万趣同州(四镇兵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兵也趣七喻翻)
邺迎降  韩全诲
等以李继昭不与之同遏绝不令见
上时崔胤居第在开化坊(按五代史孙德昭传/开化坊在长安东街)继昭帅
所部 …… (第 36a 页)
百官崔胤等皆表辞不至壬子 韩全诲
等陈兵殿前言
于上曰全忠以大兵逼京师欲劫天子幸洛阳求传禅
臣等请奉陛下幸凤翔收兵拒之上不许杖剑登乞巧 (第 36b 页)
全诲
等逼上下楼上行才及寿春殿李彦弼已于御
院纵火(御院天子及后/妃所居之地)是日冬至上独坐思政殿翘一
足 …… (第 36b 页)
入奏事称奉密诏及得崔胤书令臣将兵入朝 韩全诲
等矫诏答以朕避灾至此非宦官所劫密诏皆崔胤诈
为之卿宜敛兵归保土宇茂贞遣其将符道昭屯武功
以拒全忠(九 …… (第 40a 页)
误公至此全忠报曰 韩全诲
劫迁天子今来问罪迎扈
还宫岐王苟不预谋何烦陈谕上屡诏全忠还镇全忠
乃拜表奉辞(屡诏全忠归镇 (第 40b 页)
韩全诲
李茂贞挟天子以/令之也全忠拜表奉辞若不敢逆诏指者)
(然其意则/有在矣)辛未移兵北趣邠州(全忠之意在 …… (第 40b 页)
杨崇本全忠质其妻于河中令崇
本仍镇邠州(难乃旦翻质音致为朱全/忠渔色邠岐复连兵张本)全忠之西入关
韩全诲
李茂贞以诏命徵兵河东茂贞仍以书求援
于李克用克用遣李嗣昭将五千骑自沁州趣晋州与 …… (第 41a 页)
 清海节度使徐彦若薨遗表荐行军司马刘隐权留
(刘隐始/得广州) 李神福知钱镠定不死(或言钱镠为盗所/杀见上文八月)

而临安城坚久攻不拔欲归恐为镠所邀(自临安退还/宣州有千秋)
(岭之/险)乃遣人守卫镠祖考丘垄禁樵采(钱镠临安人其/祖父丘垄在焉)
又使顾全武通家信镠遣使谢之神福于要路多张旗
帜为虚寨镠以为淮南兵大至遂请和神福受其犒赂
而还(还音旋/又如字) 朱全忠之入关也(是年十一月/朱全忠入关)戎昭节
度使冯行袭遣副使鲁崇矩听命于全忠(按光化元年以/冯行袭为昭信)
(军节度使天祐二年始/改昭信军为戎昭军) 韩全诲
遣中使二十馀人分道
徵江淮兵屯金州以胁全忠行袭尽杀中使收其诏敕 (第 42a 页)
(南欲以镇兵捍王建而终不/能捍也建自此遂有利州) 三月庚戌上与李茂贞
及宰相学士中尉枢密宴酒酣茂贞及 韩全诲
亡去上
问韦贻范朕何以巡幸至此对曰臣在外不知固问不
对上曰卿何得于朕前妄语云不知又曰卿既以非道
取宰 …… (第 2b 页)
反)与城中
举烽相应 甲辰上使赵国夫人诇学士院二使皆不
(诇古迥翻又翾正翻二使二中使之直学士院者 韩/全诲
等置之以防上密召对学士前此怒韩偓者即)
(其人/也)亟召韩偓姚洎窃见之于土门外执手相泣洎请
上速还恐 …… (第 22a 页)
(季/翻)祸乱之兴皆由 全诲
仆迎驾至此以备它盗公既志
匡社稷请公迎扈还宫仆以弊甲彫兵从公陈力(弊甲/彫兵)
(用战国张仪/语半残 …… (第 24a 页)
饼并也溲麦/使合并也蒸饼汤饼之属各随形名之)今亦竭矣卿
等意如何皆不对上曰速当和解耳凤翔兵十馀人遮 韩全诲
于左银台门(长安大明宫城门有左右银台门/而凤翔行宫亦设此门示若在长)
(安宫/中也)諠骂曰阖境涂炭阖 (第 25b 页)
馁死止为军容辈数人耳
(为于/伪翻) 全诲
叩头诉于茂贞茂贞曰卒辈何知命酌酒两
杯对饮而罢又诉于上上亦谕解之李继昭谓 (第 25b 页)
全诲

昔杨军容破杨守亮一族(见二百五十九卷景/福元年乾宁元年)今军容
亦破继昭一族邪慢骂之遂出降于全 …… (第 25b 页)
 平卢节度使王师范颇好学(好呼/到翻)以忠义自许为治
有声迹(声闻于时而治有实迹所谓名/与实称好呼到翻治直吏翻)朱全忠围凤翔 韩全诲
以诏书徵藩镇兵入援乘舆师范见之泣下沾
衿曰吾属为帝室藩屏(乘绳證翻衿音/今屏必郢翻)岂得坐视天子 …… (第 26b 页)
分兵先归使友宁
并将之(为朱友宁战死朱全/忠后夷王师范张本) 戊申李茂贞独见上(见/贤)
(遍/翻) 中尉韩全诲
张彦弘枢密使袁易简周敬容皆不得
(易以/豉翻)茂贞请诛 (第 28b 页)
全诲
等与朱全忠和解奉车驾还京
上喜即遣内养帅凤翔卒四十人 (第 28b 页)
全诲
等斩之(内养/亦宦) …… (第 28b 页)
又斩李继筠李继诲李彦弼及内诸司使韦处
廷等十六人(处昌/吕翻)己酉遣韩偓及赵国夫人诣全忠营
又遣使囊 全诲
等二十馀人首以示全忠(纪考异曰旧/ 丁巳蒋玄)
(晖与中使押送 (第 29a 页)
全诲
等二十人首级告谕四镇兵士回/銮之期新纪正月戊申杀 (第 29a 页)
全诲
等唐太祖纪年录正月)
(甲辰凤翔李茂贞杀其子继筠观军容 (第 29a 页)
韩全诲
张彦弘/枢密使袁易简周敬容等二十二人皆斩首囊盛押领) …… (第 29a 页)
(出城以示朱温金銮记六日诛 全诲
等唐年补录正月/癸卯赐朱全忠诏唐补纪云天复三年二月诛 (第 29b 页)
全诲
等)
(八人其 (第 29b 页)
全诲
等伏诛日今从金銮记实录新纪按金銮/记唐年补录唐实录后唐纪年录载六日所诛宦官名)
(可见者 (第 29b 页)
全诲
等四人处廷等十六人而金銮记云是夜/处置内官一十九人唐年补录云 (第 29b 页)
全诲
以下二十二人)
(首级纪年录杀 (第 29b 页)
全诲
等二十二人北梦琐言亦云二十/二人首新传继筠继诲彦弼皆伏诛是夜诛内诸司使)
(韦处廷等二十二人若并继筠 …… (第 29b 页)
(李振为天平节度副使/今盖为四镇观察判官) 全诲
等已诛而全忠围犹未解
茂贞疑崔胤教全忠欲必取凤翔白上急召胤令帅百
官赴行在(帅读/曰率)凡四降诏三赐 …… (第 30a 页)
 (䁥尼/质翻)刘克明与苏佐明为逆其后绛王及文武宣懿
 僖昭六帝皆为宦官所立势益骄横王守澄仇士良
 田令孜杨复恭刘季述 韩全诲
为之魁杰至自称定
 策国老目天子为门生根深蒂固疾成膏肓不可救
 药矣(左传晋侯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 …… (第 35b 页)
 遐无如之何(崔胤字昌遐通鉴称其/字避宋朝太祖庙讳也)更召朱全忠以
 讨之连兵围城再罹寒暑御膳不足于糗糒(糗去久/翻糒音)
 (备/)王侯毙踣于饥寒(踣蒲/北翻)然后 全诲
就诛乘舆东出 (第 36b 页)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上
天复三年二月壬申朔诏比在凤翔府所除官一切停
(比毗至翻近也停所除官者以/皆出李茂贞 韩全诲
之意也)时宦官尽死惟河东监
军张承业幽州监军张居翰清海监军程匡柔西川监 (第 1a 页)
军鱼全禋及致仕严遵美为李克用刘仁恭杨行密王
建所匿得全斩它囚以应诏(禋伊真翻严遵美时隐蜀/之青城山据通鉴所书程)
(匡柔盖杨/行密匿之) 甲戌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陆扆责授沂王
傅分司(沂王礼皇子/也礼一作禋)车驾还京师赐诸道诏书独凤翔
无之扆曰茂贞罪虽大然朝廷未与之绝今独无诏书
示人不广(独考异曰旧传帝还京后赦诸道皆降诏书/ 凤翔无诏扆奏云云按是时未赦恐止是)
(降诏书或赦前扆/议如此故胤怒耳)崔胤怒奏贬之宫人宋柔等十一人
韩全诲
所献(献宋柔等见/上卷元年)及僧道士与宦官亲厚者 …… (第 1b 页)
用庄/子语) 丙子工部侍郎同平章事苏
检吏部侍郎卢光启并赐自尽(苏检卢光启皆凤翔所/命相崔胤恶其党附 韩)
(全诲
李茂贞故杀之太考异曰实录检光启并赐自尽/一说检长流环州唐 祖纪年录初从幸凤翔命卢光)
(启韦贻范为 …… (第 2a 页)
(遗/录) 戊午王师范遣副使李嗣业及弟师悦请降于杨
师厚曰师范非敢背德(降户江翻下/同背蒲妹翻) 韩全诲
李茂贞以 (第 19a 页)
吴越王镠表宦者周延诰等二十五人唐末避祸至此
非刘韩之党乞原之(刘韩谓刘季/述 韩全诲
也)上曰此属吾知其无
罪但今革弊之初不欲置之禁掖可且留于彼谕以此
意 岐王与邠泾二帅(邠帅李继徽泾帅 (第 25a 页)
遣副使李嗣业及弟师悦请降
于杨师厚曰师范非敢背 韩全诲
李茂贞以朱书御
札使之举兵师范不敢违仍请以其弟师鲁为质时朱
全忠闻李茂贞杨崇本将起兵逼京畿恐其复劫天 …… (第 63b 页)
枢密使 韩全诲
凤翔监军使张彦弘为左右中尉 (第 73b 页)
全诲
亦前凤翔监军也又徵前枢密使致仕严遵美为两军
中尉观军容处置使遵美曰一军犹不可为况两军乎
固辞不起以 …… (第 73b 页)
两军卖曲也并近镇亦禁之李茂贞惜其利表乞入朝
论奏 韩全诲
请许之茂贞至京 (第 74a 页)
全诲
深与相结崔胤
始惧阴厚朱全忠益甚与茂贞为仇敌矣 上之返正 …… (第 74a 页)
事无不可为者矣上深以为然曰此事
终以属卿  闰六月崔胤请上尽诛宦官但以宫人
掌内诸司事宦官属耳颇闻之 韩全诲
等涕泣求哀于
上上乃令胤有事封疏以闻勿口奏宦官求美女知书
者数人内之宫中阴令诇察其事尽得胤密谋上不之 (第 75b 页)
觉也 全诲
等大惧每宴聚流涕相诀别日夜谋所以去 …… (第 75b 页)
胤之术胤时领三司使 全诲
等教禁军对上諠噪诉胤
减损冬衣上不得已解胤盐铁使时朱全忠李茂贞各
有挟天子令诸侯之意全忠欲上幸东都茂 …… (第 76a 页)
不惊
骇易服逃避何妨有之陛下责其为宰相无死难之志
则可也至于不乐返正恐出于谗人之口愿陛下察之
上乃止 韩全诲
等惧诛谋以兵制上乃与李继昭李继诲李彦弼李继筠深相 …… (第 76b 页)
继诲彦弼辈语渐倔彊令人难安令狐涣欲令朕召崔
胤及 全诲
等于内殿置酒和解之何如对曰如此则彼
凶悖益甚上曰为之奈何对曰独有显罪数人速加窜
逐馀者许其自新庶几可 …… (第 77a 页)
兵斗
于阙下臣窃寒心上但愀然忧沮而已冬十月戊戌朱
全忠大举兵发大梁  韩全诲
闻朱全忠将至丁酉令
李继诲李彦弼等勒兵劫上请幸凤翔宫禁诸门皆增
兵防守人及文书出入搜阅甚严上遣人密赐 …… (第 78a 页)
涕泣相向自是学士不复得对矣癸卯 全诲
等令上入
閤召百官追寝正月丙午敕书悉如咸通以来近例是 (第 78b 页)
全诲
等即侍侧同议政事丁未神策都指挥
使李继筠遣部兵掠 (第 78b 页)
内库宝货帐帷法物 韩全诲
遣人
密送诸王宫人先之凤翔戊申朱全忠至河中表请车
驾幸东都京城大骇士民亡窜山谷是日百官皆不入
朝阙前 …… (第 78b 页)
以幕僚司马邺知匡国留后朱全忠引四镇兵七万趣
同州邺迎降  韩全诲
等以李继昭不与之同遏绝不
令见上时崔胤居第在开化坊继昭帅所部六千馀人
及关东诸道兵在京师者共守卫之百 …… (第 79a 页)
依之 遣供奉官张绍孙召众官崔胤等
皆表辞不至壬子 韩全诲
等陈兵殿前言于上曰全忠
以大兵逼京师欲劫天子幸洛阳求传禅臣等请奉陛
下幸凤翔收兵拒之上不许杖剑登乞巧 (第 79a 页)
全诲
等逼 …… (第 79a 页)
官李择裴铸入奏事称奉密诏及得崔胤
书令臣将兵入朝 韩全诲
等矫诏答以朕避灾至此非
宦官所劫密诏皆崔胤诈为之卿宜敛兵归保土宇茂
贞遣其将符道昭屯武功以拒全忠癸亥 …… (第 81a 页)
 戊辰朱全忠至凤翔军于城东李茂贞登城谓曰天

子避灾非臣下无礼谗人误公至此全忠报曰 韩全诲
劫迁天子今来问罪迎扈还宫岐王苟不预谋何烦陈
谕上屡诏全忠还镇全忠乃拜表奉辞辛未移兵北趣
邠州甲戌制守 (第 81b 页)
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崔胤责授
工部尚书户部侍郎同平章事裴枢罢守本官乙亥朱
全忠攻邠州丁丑静难节度使李继徽请降复姓名杨
崇本全忠质其妻于河中令崇本镇邠州全忠之西入
关也 韩全诲
李茂贞以诏命徵兵河东茂贞仍以书求 …… (第 81b 页)

屠之全忠令崔胤帅百官及京城居民悉迁于华州
朱全忠之入关也戎昭节度使冯行袭遣副使鲁崇矩
听命于全忠 韩全诲
遣中使二十馀人分道徵江淮兵
屯金州以胁全忠行袭尽 …… (第 82a 页)
庚戌上与李茂贞及宰相学士中尉枢密宴酒酣茂贞
韩全诲
亡去上问韦贻范曰朕何以巡幸至此对曰
臣在外不知固问之不对上曰卿何得于朕前妄语云
不知又曰卿既以非道取 …… (第 83a 页)
矣卿等意如何皆
不对上曰速当和解耳凤翔兵十馀人遮 韩全诲
于左
银台门諠骂曰阖境涂炭阖城馁死正为军容辈数人
(第 89a 页)
全诲
叩头诉于茂贞茂贞曰卒辈何知命酌酒两杯
对饮而罢又诉于上上亦谕解之李继昭谓 (第 89a 页)
全诲
曰昔
杨军容破杨守亮一族今军容亦破继昭一族邪慢骂 …… (第 89a 页)
正月甲辰遣殿中侍御史崔构供奉官郭遵诲
诣朱全忠营丙午李茂贞亦遣牙将郭启期往议和解
 戊申李茂贞独见上 中尉韩全诲
张彦弘枢密使袁
易简周敬 (第 89b 页)
全诲
等与朱全忠和
解奉车驾还京上喜即遣内养帅凤翔卒四 (第 89b 页)
十人收
等斩之以御食使第五可范为左军中尉宣徽南院
使仇承坦为右军中尉王知古为上院枢密使杨虔朗 (第 89b 页)
为下院枢密使是夕又斩李继筠李继诲李彦弼及内
诸司使韦处廷等十六人己酉遣韩偓及赵国夫人诣
全忠营又遣使囊 全诲
等二十馀人首以示全忠曰向
来胁留车驾惧罪离间不欲协和皆此曹也今朕与茂
贞决意诛之卿可晓谕诸军以豁众愤 (第 90a 页)
辛亥全忠遣观
察判官李振奉表入谢 全诲
等已诛而全忠围犹未解
茂贞疑崔胤教全忠欲必取凤翔白上急召胤令帅百
官赴行在凡四降诏三赐 …… (第 90a 页)
僖昭六世皆为宦官所立势益骄横王守澄仇
士良田令孜杨复恭刘季述 韩全诲
为之魁杰自称定
策国老目天子为门生根深蒂固疾成膏肓不可救药
矣文宗深愤其然志欲除之以宋申锡之贤犹不能 …… (第 94a 页)
华阴幽辱东内劫迁
岐阳崔昌遐无如之何更召朱全忠以讨之连兵围城
再罹寒暑御膳不足于粮糒王侯毙踣于饥寒然 全诲
就诛乘舆东出剪灭其党靡有孑遗而唐之庙社因以
丘墟矣然则宦者之祸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宗
极于昭宗易曰 …… (第 95a 页)
独无诏书示人不广崔胤怒奏贬之宫人
宋柔等十一人皆 韩全诲
所献及僧道士与宦官亲厚
者二十馀人并送京兆杖杀 上谓韩偓曰崔胤虽尽
忠然比卿颇用机数对曰凡为天下者万 …… (第 96b 页)
  李氏据凤翔(岐蜀相攻附/)
唐僖宗光启三年春正月以扈跸都头李茂贞领武定
节度使茂贞博野人本姓宋名文通以功赐姓名
秋八月丙子以李茂贞同平章事充凤翔节度使

文德元年夏五月加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检校侍中
昭宗景福元年春正月凤翔李茂贞等五节度请出军
讨杨守亮(并见藩/镇之乱)
光化二年秋九月以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为凤翔彰义
节度使
天复元年春正月凤翔彰义节度使李茂贞来朝加茂
贞守尚书令兼侍中进爵岐王  冬十一月 韩全诲
等劫车驾幸凤翔朱全忠西迎车驾李茂贞出兵拒之 …… (第 119b 页)
(事见朱/温篡唐)
二年秋九月癸亥以茂贞为凤翔静难武定昭武四镇
节度使
三年春正月李茂贞请诛 韩全诲
等与朱全忠和解迎
车驾还京(事见朱/温篡唐)  夏五月李茂贞畏朱全忠自以
官为尚书令在全忠上累表乞解 (第 120a 页)
 待胤益厚朱全忠由是亦益重李振
进朱全忠爵为东平王李茂贞为岐王

韩全诲
张彦弘为中尉袁易简周敬容为枢密使
 敇近年宰相延英奏事枢密使侍侧争论纷然挠权
 乱政自今并依大中旧制 …… (第 57b 页)
 至是崔胤欲抑宦官罢之令酤者自造而月输钱度

 支并近镇亦禁之李茂贞惜其利表乞入朝论奏
 全诲
请许之李茂贞至京师 (第 60a 页)
全诲
深与相结崔胤始
 惧益厚朱全忠而与茂贞为仇敌矣
闰六月解崔胤盐铁使
 上之返正也中书舍人令狐涣(绹之 …… (第 60a 页)
 时朱全忠李茂贞各有挟天子令诸侯之意胤知谋
 泄事急遗全忠书称被密诏令全忠以兵迎车驾
冬十月朱全忠引兵发大梁
 初 韩全诲
等惧诛谋以兵制上乃与李继昭继诲彦
 弼及神策指挥使李继筠深相结继诲独不肯从他
 日韩偓因对及之上曰是 (第 61a 页)
不虚矣令狐涣欲朕召胤

 及 全诲
等于内殿置酒和解之何如对曰如此则彼
 凶悖益甚独有显罪数人速加窜逐馀者许其自新
 庶几可息若一无所问 …… (第 61b 页)
 遣人守卫镠祖考邱垄又使顾全武通家信镠遣使
 谢之神福受其犒赂而还既而行密遣全武归以易
 秦裴(行密前所获镠/将成及亦还之)
十一月 韩全诲
等劫帝如凤翔朱全忠取华州 (第 62b 页)
  韩全诲
等闻朱全忠将至令李继诲李彦弼等勒兵
 劫上请幸凤翔上密诏崔胤曰我为宗社大计势须
 西行卿等但东行也是 (第 63a 页)
日开延英 全诲
等复侍侧议
 论政事李继筠遣兵掠内库宝货法 (第 63a 页)
全诲
遣人密
 送诸王宫人先之凤翔全忠至河中表请车驾幸东
 都京师大骇上遣中使召百官皆辞不至 (第 63a 页)
全诲
等陈
 兵殿前言于上曰全忠欲劫天子幸洛阳求傅禅臣
 等请奉陛下幸凤翔收兵拒之上不许拔剑登乞巧 (第 63a 页)
 楼 全诲
等逼上下楼李彦弼即于御院纵火上不得
 已与后妃诸王百馀人皆上马恸哭而出李茂贞出
 迎上下马慰接之遂入 …… (第 63b 页)
 朱全忠至长安宰相帅百官班迎至凤翔军于城东
 李茂贞登城谓曰天子避灾非臣下无礼谗人误公
 至此全忠报曰 韩全诲
劫迁天子今来问罪迎扈还
 宫岐王若不预谋何烦陈论上屡诏全忠还镇全忠
 乃拜表奉辞(全忠移兵趣邠州节度 …… (第 64a 页)
 (本茂贞以诏命徵兵河东李克用遣李嗣昭将五千/骑趣晋州与汴兵战于平阳北破之昭戎节度使冯)

 (行袭亦遣使听命于全忠 韩全诲
遣中使二十馀人/分道徵兵皆为行袭所杀 (第 64b 页)
全诲
又徵兵于王建建使)
 (王崇信等将兵五万声/言迎驾实袭山南诸州)
以卢光启(字子/忠)参知政务崔胤裴 (第 64b 页)
人)同平章事
 贻范因李茂贞荐由刺史拜给事中才阅旬遂相(上/尝)
 (与李茂贞及宰相中尉宴酒酣茂贞及 韩全诲
亡去/上问巡范朕何以巡幸至此对曰臣在外不知上曰)
 (卿既以非道取宰相当于公事如法若有不可必准/故事 …… (第 1a 页)
 嫔一日食粥一日食汤饼(五代史作一日食/不托不托即饼也)今亦竭
 矣卿等意如何皆不对上曰速当和解耳凤翔兵十
 馀人遮 韩全诲
骂之曰阖城涂炭正为军容辈数人 (第 8b 页)
 耳李继昭为 全诲
曰昔杨军容破杨守亮一族今军
 容亦破继昭一族邪慢骂之遂出降于朱全忠复姓
 名苻道昭
(癸/丑)二年春 (第 9a 页)
正月平卢节度使王师范发兵讨朱全忠克
兖州
 师范颇好学以忠义自许为治有声迹全忠围凤翔
  韩全诲
以诏书徵藩镇兵入援师范见之泣下沾衿
 曰吾属为帝室藩屏岂得坐视天子困辱如此会张 …… (第 9a 页)
 (召从周于邢州共攻师范全忠闻变亦分兵/先归使支宁并将之 裴迪字升之闻喜人)

李茂贞杀 韩全诲
等帝幸朱全忠营遂发凤翔复以崔
胤为司空同平章事
 李茂贞独见上请诛全诲等与全忠和解奉车驾还
 京上喜 (第 10a 页)
 倾济难忠烈功臣与承诲等皆同平章事图形凌烟
 阁留京师号三使相恩宠无比时崔胤欲诛宦官外
 交梁以为恃冬十月 宦者韩全诲
劫昭宗幸凤翔承
 诲从实皆从德昭独率兵卫胤及百官保东街趋梁 (第 2a 页)
 虽诛六七巨魁未见有益适固其逆心耳帝曰此一

 事终始属卿初李继昭等以功皆进平章事时谓三
 使相后更附 韩全诲
皆忌胤胤闻召李茂贞入朝留
 子继筠宿卫偓以为不可胤不纳偓又语令狐涣涣
 曰无卫军则为阉竖所图矣偓曰不 …… (第 56a 页)
 中人今敕使卫兵为一臣窃寒心愿召茂贞还其卫
 军及胤召朱全忠偓劝胤督茂贞还卫卒若茂贞不
 如诏即许全忠入朝未及用而 韩全诲
等劫帝西幸
 偓夜追及见帝恸哭至凤翔迁兵部侍郎进承旨宰
 相韦贻范母丧诏还位偓当草制上言贻范处丧未 (第 56b 页)
 者建深礼遇之坚辞还山墅建草檄欲布于诸镇事

 未集而崔中书杀二凶昭宗反正(册府/元龟)
冬十一月 韩全诲
劫帝如凤翔朱全忠取同华二州
  (第 94b 页)
韩全诲
闻朱全忠将至令李继麟李彦弼等勒兵劫
 上请幸凤翔是日开延英 (第 94b 页)
全诲
等侍侧李继筠遣兵
 掠内库宝货法物 (第 94b 页)
全诲
遣人密送诸王宫人先之凤
 翔上遣中使召百官皆辞不至 (第 94b 页)
全诲
陈兵殿前言于
 上曰全忠欲劫天子幸洛阳求传禅臣等请奉陛下
 幸凤翔收兵拒之上不许拔剑登乞巧楼 (第 94b 页)
全诲
等逼 …… (第 94b 页)
 负国之惭然不敢不勉(纲/目)梁太祖天复元年十月戊
 戍奉密诏赴长安是时军国大政专委宰相崔胤每
 事裁抑宦官宦官侧目崔一日于便殿奏欲尽去之
  全诲
等于昭宗前诉之昭宗不得已罢崔知政事崔
 怒急召帝请以兵入辅故有是行戊申行次河中同
 州留后司马邺华之 (第 95b 页)
幕吏也举郡来降辛亥驻军于
 渭滨华帅韩建遣使奉笺纳款又以银三万两助军
 是日行次零口癸丑闻长安乱昭宗为阉官 韩全诲

 
等劫迁西幸凤翔盖避帝之兵锋也翼日遂命旋师
 夕次于赤水乙卯大军集于华州城下韩建惶骇失
 措即以城降丙 …… (第 95b 页)
 引可责授朝散大夫邠州节度使李继徽以城降(旧/唐)
 (书昭宗/本纪)全忠至凤翔军于城东茂贞登城谓曰天子
 避灾非臣下无礼谗人误公至此全忠报曰 韩全诲
 
劫迁天子今来问罪迎扈还宫岐王若不预谋何烦 …… (第 96b 页)
 继密战败奔还汉中西川军乘胜至城下王宗涤率
 众先登遂克之继密请降得兵三万骑五千诏以宗
 涤为山南西道节度使(通/鉴)天复初李茂贞 韩全诲

 迁车驾在凤翔梁祖攻围历年建外修好于汴指茂
 贞罪状又阴与茂贞问使往来且言坚壁勿和许以 …… (第 99b 页)
 彝亲族遂令李晖权知鄜畤军事不数日周彝遣幕
 宾投分通好然后上许抽兵(编遗/录)
三年春正月平卢节度使王师范遣兵袭华州
  韩全诲
等矫诏召诸镇兵击梁诏至青州师范泣曰 …… (第 102a 页)
 之解玉带以赐召之食帝顾卫兵或有愤发者因履

 系解目全忠为吾系之全忠跪结履汗浃于背而左
 右莫敢动(唐书 韩/全诲
传)天子出幸梁军遣使驰诏崔胤胤
 托疾不至王使人戏胤曰吾未识天子惧其非是子
 来为我辨之天子还至兴平 (第 104a 页)
  (四汉鄂邑唐高阳太平惟/安乐以韦后党书其党)
以高力士为右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考證(当加宦者/于高力士)
(上○谨按凡例曰宦者除拜当书者皆加宦者字注云/以著刑人与政之属夫刑人用权莫盛于唐尊为上皇)
(以兵劫之贵为天子以父呼之甚至弑君弑后岂特与/政而已哉追原其自始于高力士盛于李辅国而极于)
(刘李述皆由诸帝狎近便嬖授以国命而不可夺此非/用权者之过用之以权者之过也今故推本正例自高)
(力士至 韩全诲
十有馀人拜官之始皆加宦者于名氏/之上若张承业死则纲目特笔书曰唐特进河东监军) (第 4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