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雜史類
目錄類
載記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藝術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各举其学政而天下之英才被我朝廷教养之恩陶诗
书礼义之泽皆将以正学自勉古人自期思有以培辅
夫国家之 洪祚 于亿万斯年之久世道之隆足以远追
三代矣杨罄陜西灵台人丁卯举人政有能称学政尤
其首者故咸愿有记遂叙其事 (第 23a 页)
书礼义之泽皆将以正学自勉古人自期思有以培辅
夫国家之 洪祚 于亿万斯年之久世道之隆足以远追
三代矣杨罄陜西灵台人丁卯举人政有能称学政尤
其首者故咸愿有记遂叙其事 (第 23a 页)
得罪(师古曰重/音直用翻)数以职事见责(数所/角翻)发疾颈痈欲乞骸
骨不敢尚书令 赵昌 佞谄(谄古/谄字)素害崇知见疏因奏崇
与宗族通疑有奸请治(治直之/翻下同)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
(师古 (第 17b 页)
骨不敢尚书令 赵昌 佞谄(谄古/谄字)素害崇知见疏因奏崇
与宗族通疑有奸请治(治直之/翻下同)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
(师古 (第 17b 页)
五月甲子正三公官分职(成帝绥和二年置三公官/哀帝建平三年罢今复正)
(三公官名方职谓大司马掌兵事大司徒/掌人民事大司空掌水土事分扶问翻)大司马卫将
军董贤为大司马丞相孔光为大司徒彭宣为大司空
封长平侯(恩泽侯表长平/侯国于济南) 六月戊午帝崩于未央宫
(臣瓒曰帝年二十即位即位六年寿廿/五师古曰即位明年乃改元寿二十六) 帝睹孝成之
世禄去王室(谓政在/王氏也)及即位屡诛大臣(谓杀朱博/王嘉等)欲彊
主威以则武宣(师古曰/则法也)然而宠信谗谄(谓 赵昌 董贤/息夫躬等)憎
疾忠直(谓师丹傅/喜郑崇等)汉业由是遂衰太皇太后闻帝崩即
日驾之未央宫(之往/也 …… (第 18a 页)
侯张由诬告骨肉
中太仆史立泰山太守丁玄陷人入大辟(事并见三十/三卷建平元)
(年辟毗/亦翻)河内太守 赵昌 谮害郑崇(事见上卷/建平四年)幸逢赦令
皆不宜处位在中土(处昌/吕翻)免为庶人徙合浦中山之狱
本立玄 (第 21b 页)
(三公官名方职谓大司马掌兵事大司徒/掌人民事大司空掌水土事分扶问翻)大司马卫将
军董贤为大司马丞相孔光为大司徒彭宣为大司空
封长平侯(恩泽侯表长平/侯国于济南) 六月戊午帝崩于未央宫
(臣瓒曰帝年二十即位即位六年寿廿/五师古曰即位明年乃改元寿二十六) 帝睹孝成之
世禄去王室(谓政在/王氏也)及即位屡诛大臣(谓杀朱博/王嘉等)欲彊
主威以则武宣(师古曰/则法也)然而宠信谗谄(谓 赵昌 董贤/息夫躬等)憎
疾忠直(谓师丹傅/喜郑崇等)汉业由是遂衰太皇太后闻帝崩即
日驾之未央宫(之往/也 …… (第 18a 页)
侯张由诬告骨肉
中太仆史立泰山太守丁玄陷人入大辟(事并见三十/三卷建平元)
(年辟毗/亦翻)河内太守 赵昌 谮害郑崇(事见上卷/建平四年)幸逢赦令
皆不宜处位在中土(处昌/吕翻)免为庶人徙合浦中山之狱
本立玄 (第 21b 页)
申韦皋遣忠义还云南并致书敦谕之(敦迫也/厚也)
秋七月戊寅以定州刺史张升云为义武留后 庚
辰以虔州 刺史赵昌 为安南都护群蛮遂安 八月丙
午以翰林学士陆贽为兵部侍郎馀职皆解窦参恶之
也(恶乌路/翻下同) 吐蕃攻 (第 34b 页)
秋七月戊寅以定州刺史张升云为义武留后 庚
辰以虔州 刺史赵昌 为安南都护群蛮遂安 八月丙
午以翰林学士陆贽为兵部侍郎馀职皆解窦参恶之
也(恶乌路/翻下同) 吐蕃攻 (第 34b 页)
崔群(武城人/元和中) 崔戎(博陵/人)
孔戣(孔子三十七/世孙元和中) 令狐楚(华原人/元和中)
赵昌(天水人/元和中) 李绛(赞皇人元/和十年)
郑权(元和/中) 刘晏(曹州南/华人)
裴潾(河东 (第 38b 页)
孔戣(孔子三十七/世孙元和中) 令狐楚(华原人/元和中)
赵昌(天水人/元和中) 李绛(赞皇人元/和十年)
郑权(元和/中) 刘晏(曹州南/华人)
裴潾(河东 (第 3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