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樂類
春秋類
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經集部類
續道藏
师重道之报不亦多乎
唐书高士廉传士廉有疾帝即所舍问之疾甚帝幸其
第为流涕
魏徵传徵疾甚帝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
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段志玄传志玄疾帝临视及卒帝哭之恸 薛收 传收寝疾遣使临问相望于道命舆疾至府亲举
袂抚之论叙生平感激涕泗及卒王(即太/宗)哭之恸因遣
使吊祭赠 (第 9a 页)
唐书高士廉传士廉有疾帝即所舍问之疾甚帝幸其
第为流涕
魏徵传徵疾甚帝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
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段志玄传志玄疾帝临视及卒帝哭之恸 薛收 传收寝疾遣使临问相望于道命舆疾至府亲举
袂抚之论叙生平感激涕泗及卒王(即太/宗)哭之恸因遣
使吊祭赠 (第 9a 页)
义莫大于此于是
下诏不许裴妃不奉诏遂葬越于广陵大兴末墓毁改
葬
元经东晋元帝太兴元年夏四月禁招魂葬 薛收 元经传招魂葬非古礼也汉魏之术皆妄也葬之
为言藏也仁人于其亲掩藏归穴不丰不俭必约于礼 (第 14a 页)
下诏不许裴妃不奉诏遂葬越于广陵大兴末墓毁改
葬
元经东晋元帝太兴元年夏四月禁招魂葬 薛收 元经传招魂葬非古礼也汉魏之术皆妄也葬之
为言藏也仁人于其亲掩藏归穴不丰不俭必约于礼 (第 14a 页)
汉晋春秋丁卯葬高贵乡公于洛阳西北三十里瀍
涧之滨下车数乘不设旌旄百姓拥聚而观之曰是
前日所杀天子也或掩面而泣悲不自胜
薛收 元经传汉故事陵上立祭殿至魏制以谓古不
墓祭自有庙设于是园邑寝殿遂废
吴武烈帝高陵
吴志权正尊号谥 (第 18a 页)
涧之滨下车数乘不设旌旄百姓拥聚而观之曰是
前日所杀天子也或掩面而泣悲不自胜
薛收 元经传汉故事陵上立祭殿至魏制以谓古不
墓祭自有庙设于是园邑寝殿遂废
吴武烈帝高陵
吴志权正尊号谥 (第 18a 页)
赠镇军大将军薛国公阿史那忠(碑在西峪村二集/古录目上元 年)
(十月/立)
天策府记室参军赠太常卿汾阴县公 薛收(碑在仪/门村)
(金石录碑以永/徽六年八月立) 散骑常侍赠太常卿阳翟县侯褚亮(碑𨽻书撰人/名氏皆阙) (第 21b 页)
(十月/立)
天策府记室参军赠太常卿汾阴县公 薛收(碑在仪/门村)
(金石录碑以永/徽六年八月立) 散骑常侍赠太常卿阳翟县侯褚亮(碑𨽻书撰人/名氏皆阙) (第 21b 页)
者之不及也尚何至道之凝哉易曰知崇礼卑崇
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此之谓
也(中庸/解)
和靖尹氏曰 薛收 问圣人与天地如何子曰天生
之地长之圣人成之故天地立而易行乎其中矣
(文/集)
白云郭氏曰 (第 5a 页)
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此之谓
也(中庸/解)
和靖尹氏曰 薛收 问圣人与天地如何子曰天生
之地长之圣人成之故天地立而易行乎其中矣
(文/集)
白云郭氏曰 (第 5a 页)
天与之性君子得之以为德性与之才君子达之以
为艺言冉求之艺则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
子之勇无非天下之达德也据于德以为本游于艺
以为末则其质具矣苟言而履之以为礼行而乐之
以为乐则文质彬彬然后可以为成人之君子矣孔
子谓颜回曰既能成人又加之以仁义礼乐成人之
行也充四子之实进而至于颜回然后可以语与人
之行故其问为邦告之以三王之礼二帝之乐至于
冉求则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则亦可以为成人者
惟颜子可以当之庄周谓回忘礼乐则又进于此岂
特可以而已哉易曰易简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则
成位于天地之中者贤人之能事成人之至也亦岂
不本于礼乐之简易乎王通曰姚义之辩李靖之智
贾琼魏徵之正 薛收 之仁程元王孝逸之文加之以
笃固申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扬雄曰若张子房
之智陈平之无误绛侯勃之果霍将军之 (第 4b 页)
为艺言冉求之艺则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
子之勇无非天下之达德也据于德以为本游于艺
以为末则其质具矣苟言而履之以为礼行而乐之
以为乐则文质彬彬然后可以为成人之君子矣孔
子谓颜回曰既能成人又加之以仁义礼乐成人之
行也充四子之实进而至于颜回然后可以语与人
之行故其问为邦告之以三王之礼二帝之乐至于
冉求则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则亦可以为成人者
惟颜子可以当之庄周谓回忘礼乐则又进于此岂
特可以而已哉易曰易简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则
成位于天地之中者贤人之能事成人之至也亦岂
不本于礼乐之简易乎王通曰姚义之辩李靖之智
贾琼魏徵之正 薛收 之仁程元王孝逸之文加之以
笃固申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扬雄曰若张子房
之智陈平之无误绛侯勃之果霍将军之 (第 4b 页)
删次
论语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史记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
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
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
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
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文中子谓 薛收 曰昔圣人述史三焉其述书也帝王之
制备矣故索焉而皆获其述诗也兴废之由显故究焉
而皆得其述春秋也邪正之迹 …… (第 60b 页)
备矣故索焉而
皆获其述诗也兴衰之由显故究焉而皆得其述春秋
也邪正之迹明故考焉而皆当(文中子下同/) 薛收 曰吾尝闻子之论诗矣上明三纲下达五常于是
徵存亡辨得失小人歌之以贡其俗君子赋之以见其
志圣人采之以观其 (第 166a 页)
论语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史记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
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
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
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
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文中子谓 薛收 曰昔圣人述史三焉其述书也帝王之
制备矣故索焉而皆获其述诗也兴废之由显故究焉
而皆得其述春秋也邪正之迹 …… (第 60b 页)
备矣故索焉而
皆获其述诗也兴衰之由显故究焉而皆得其述春秋
也邪正之迹明故考焉而皆当(文中子下同/) 薛收 曰吾尝闻子之论诗矣上明三纲下达五常于是
徵存亡辨得失小人歌之以贡其俗君子赋之以见其
志圣人采之以观其 (第 166a 页)
讼之九二亦同斯义一卦之体必由一爻为主则指
明一爻之美以统一卦之义大有之类是也卦体不
由乎一爻则全以二体之义明之丰卦之类是也○
薛收 问一卦六爻之义王氏通曰卦也者著天下之时
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趋时有六动焉吉凶悔吝 (第 15b 页)
明一爻之美以统一卦之义大有之类是也卦体不
由乎一爻则全以二体之义明之丰卦之类是也○
薛收 问一卦六爻之义王氏通曰卦也者著天下之时
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趋时有六动焉吉凶悔吝 (第 15b 页)
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已垂涕泣而
道之无他戚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
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曰凯风何以不怨曰凯
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
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
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
至孝矣五十而慕
文中子子谓 薛收 曰昔圣人述史三焉其述书也
帝王之制备矣故索焉而皆获其述诗也兴废
之由显故究焉而皆得其述春秋也邪正之迹 (第 4a 页)
道之无他戚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
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曰凯风何以不怨曰凯
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
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
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
至孝矣五十而慕
文中子子谓 薛收 曰昔圣人述史三焉其述书也
帝王之制备矣故索焉而皆获其述诗也兴废
之由显故究焉而皆得其述春秋也邪正之迹 (第 4a 页)
吾恐有用之子衿流为佚游之比匪人心风俗之患
可胜言哉语语为子衿丁宁却语语为当道提醒
子衿三章章四句
房玄龄问于 薛收 曰道不行矣夫子何营营乎收
曰上失其道则下修之得时则行失时则蟠先王
之道所以续而不坠也古者谓之 (第 26a 页)
可胜言哉语语为子衿丁宁却语语为当道提醒
子衿三章章四句
房玄龄问于 薛收 曰道不行矣夫子何营营乎收
曰上失其道则下修之得时则行失时则蟠先王
之道所以续而不坠也古者谓之 (第 26a 页)
震巽联合于东南阳全直是兼阴阴半不得侵阳震
兑定位东西固如此
隋王无功传文中子讲道于白牛之溪弟子程生语及
周易 薛收 叹曰不及伏羲氏乎何词之多也俄有负
苓者问曰子何叹也曰收问之师易者道之蕴也伏
羲画卦而文王系之不逮 (第 31b 页)
兑定位东西固如此
隋王无功传文中子讲道于白牛之溪弟子程生语及
周易 薛收 叹曰不及伏羲氏乎何词之多也俄有负
苓者问曰子何叹也曰收问之师易者道之蕴也伏
羲画卦而文王系之不逮 (第 31b 页)
得君既覆
养贤之餗而膏润于己者独厚所以凶也所与者才弱不胜其任故以折足云是亦九四不胜其任也
无祗悔中说 薛收 问地祇子曰示之以民此其义也诗
序以鳏为矜汉书刑法志哀鳏折狱却以矜为鳏古书以祇为示今复以为祇亦如矜鳏二 (第 5b 页)
养贤之餗而膏润于己者独厚所以凶也所与者才弱不胜其任故以折足云是亦九四不胜其任也
无祗悔中说 薛收 问地祇子曰示之以民此其义也诗
序以鳏为矜汉书刑法志哀鳏折狱却以矜为鳏古书以祇为示今复以为祇亦如矜鳏二 (第 5b 页)
而易失必乘此势取之若更淹留使之计
立备成不可复攻矣吾竭忠徇国岂顾身乎遂策马而
进将士不敢复言
秦王以 薛收 判陜东大行台金部郎中是时方讨王世
充窦建德来援诸将争言敛军以观贼形势收独曰不
然世充居东都府库盈衍其 (第 22a 页)
立备成不可复攻矣吾竭忠徇国岂顾身乎遂策马而
进将士不敢复言
秦王以 薛收 判陜东大行台金部郎中是时方讨王世
充窦建德来援诸将争言敛军以观贼形势收独曰不
然世充居东都府库盈衍其 (第 22a 页)
右隋(二十四部三/百五十六卷)
唐太宗集四十卷 高宗集八十六卷 中宗集四十
卷 睿宗集十卷 武后垂拱集一百卷 武后金轮
集十卷 陈叔达集十五卷 窦威集十卷 褚亮集
二十卷 虞世南集三十卷 萧瑀集一卷 沈齐家
集十卷 薛收 集十卷 杨师道集十卷 庾抱集十
卷 孔颖达集五卷 王绩集五卷 郎楚之集五卷
魏徵集二十卷 许敬宗集 (第 4a 页)
唐太宗集四十卷 高宗集八十六卷 中宗集四十
卷 睿宗集十卷 武后垂拱集一百卷 武后金轮
集十卷 陈叔达集十五卷 窦威集十卷 褚亮集
二十卷 虞世南集三十卷 萧瑀集一卷 沈齐家
集十卷 薛收 集十卷 杨师道集十卷 庾抱集十
卷 孔颖达集五卷 王绩集五卷 郎楚之集五卷
魏徵集二十卷 许敬宗集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