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詔令奏議類
時令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現代詩類
武儒衡集二十五卷 李道古文舆三十卷 董侹
武陵集 刘禹钖集四十卷 元氏长庆集一百卷
又小集十卷 白氏长庆集七十五卷 白行简集二
十卷 张仲方集三十卷 郑浣集三十卷 冯宿集
四十卷 刘伯刍集三十卷 段文昌集三十卷 韦
处厚集七十卷 刘栖楚集二十卷 李翱集十卷
温造集八十卷 王起集一百二十卷 崔咸集二十
卷 皇甫湜集三卷 舒元舆集一卷 李德裕姑臧
集五卷 又会昌一品集二十卷 又一品外集十卷
又穷愁志三卷 又别集八卷 杜牧樊川集二十
卷 又外集一卷 又别集一卷 沈亚之集九卷 罗让 集三十卷 王涯集十卷 魏谟集十卷 秣陵
子集一卷(宝历中应贤/良来择撰)柳仲郢集二十卷 陈商集十
七 (第 9b 页)
武陵集 刘禹钖集四十卷 元氏长庆集一百卷
又小集十卷 白氏长庆集七十五卷 白行简集二
十卷 张仲方集三十卷 郑浣集三十卷 冯宿集
四十卷 刘伯刍集三十卷 段文昌集三十卷 韦
处厚集七十卷 刘栖楚集二十卷 李翱集十卷
温造集八十卷 王起集一百二十卷 崔咸集二十
卷 皇甫湜集三卷 舒元舆集一卷 李德裕姑臧
集五卷 又会昌一品集二十卷 又一品外集十卷
又穷愁志三卷 又别集八卷 杜牧樊川集二十
卷 又外集一卷 又别集一卷 沈亚之集九卷 罗让 集三十卷 王涯集十卷 魏谟集十卷 秣陵
子集一卷(宝历中应贤/良来择撰)柳仲郢集二十卷 陈商集十
七 (第 9b 页)
将军北中郎将恒州大中正又迁恒州刺史
寇 俊孝昌中盐池都将
高各拔肃宗时广昌镇将
李孝怡肃宗时朔州安北府长史
高 干肃宗时汾州后军府长史
司马仲明叔璠孙肃宗时安北将军恒州刺史
陆希静丽孙肃宗时邵郡太守
李季凯宝孙肃宗时并州安北府长史 唐景宣 和孙肃宗时并州城阳王徽后军府长史中坚
将军 (第 41b 页)
寇 俊孝昌中盐池都将
高各拔肃宗时广昌镇将
李孝怡肃宗时朔州安北府长史
高 干肃宗时汾州后军府长史
司马仲明叔璠孙肃宗时安北将军恒州刺史
陆希静丽孙肃宗时邵郡太守
李季凯宝孙肃宗时并州安北府长史 唐景宣 和孙肃宗时并州城阳王徽后军府长史中坚
将军 (第 41b 页)
之故岭南节度
使胡证家钜富(证音/正)禁兵利其财托以搜贾餗入其家
执其子溵杀之(溵音/殷)又入左常侍 罗让 詹事浑鐬翰林
学士黎埴等家(左常侍左散骑常/侍也鐬火外翻)掠其赀财扫地无遗
鐬瑊之子也坊市恶少年因之 (第 22a 页)
使胡证家钜富(证音/正)禁兵利其财托以搜贾餗入其家
执其子溵杀之(溵音/殷)又入左常侍 罗让 詹事浑鐬翰林
学士黎埴等家(左常侍左散骑常/侍也鐬火外翻)掠其赀财扫地无遗
鐬瑊之子也坊市恶少年因之 (第 22a 页)
(席琼/)深恩重德无言处(罗隐/)日月来就(李宙/)天
地同久(李为/)瞻斗牛而既遘(韦展/)岂间之于博
厚 (罗让/ )吟中景象千般有(白居/易)光临
天子万年春(阎朝/隐)湛鲜辉以交透(袁兑/)
风静蓬莱(李庾 (第 20a 页)
地同久(李为/)瞻斗牛而既遘(韦展/)岂间之于博
厚 (罗让/ )吟中景象千般有(白居/易)光临
天子万年春(阎朝/隐)湛鲜辉以交透(袁兑/)
风静蓬莱(李庾 (第 20a 页)
放制举人敕
构大厦者必总于群材成大川者亦资于百谷故思理
之主求贤罔遗所以昭宣令图广大前绪观文缉化其
在兹乎朕以寡昧获奉丕业虚已问政实始于兹考言
求益敢不祇若故命左右辅弼洎有位之臣会于中台
必究其论缄密以献省自朕躬果获贤能副予饥渴才
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人第三次等元稹韦惇第四等独
孤郁白居易曹景伯韦庆复第四次等崔韶 罗让 元修
薛存庆韦珩第五上等萧俛李蟠沈传师柴宿达于吏 (第 14b 页)
构大厦者必总于群材成大川者亦资于百谷故思理
之主求贤罔遗所以昭宣令图广大前绪观文缉化其
在兹乎朕以寡昧获奉丕业虚已问政实始于兹考言
求益敢不祇若故命左右辅弼洎有位之臣会于中台
必究其论缄密以献省自朕躬果获贤能副予饥渴才
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人第三次等元稹韦惇第四等独
孤郁白居易曹景伯韦庆复第四次等崔韶 罗让 元修
薛存庆韦珩第五上等萧俛李蟠沈传师柴宿达于吏 (第 14b 页)
解题曰莎城镇在启夏门外属京兆府万年县石门
镇在京兆府蓝田县西南四十里
以前护国节度使崔胤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八月克
用屯渭桥全瓘 景宣 等伏诛辛丑以克用守太师邠宁
招讨使辛亥帝至自石门(以新旧纪年表列/传吕祖谦标目修)壬子崔昭 (第 15a 页)
镇在京兆府蓝田县西南四十里
以前护国节度使崔胤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八月克
用屯渭桥全瓘 景宣 等伏诛辛丑以克用守太师邠宁
招讨使辛亥帝至自石门(以新旧纪年表列/传吕祖谦标目修)壬子崔昭 (第 15a 页)
政典
定时成岁(原书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传一岁十二月月三十日正三百六十)
(日除小月六为六日是为一岁有馀十二日未盈三岁/是得一月则置闰焉以定四时之气节成一岁之历象)
(后汉书律历志承圣帝之命若昊天典历象三辰以授/民事立闰定时以成岁功羲和其隆也增 罗让 闰月定)
(四时诗月闰岁寒暑畴人定职司馀分将考日积算自/成时律候行移表阴阳运不欺气熏灰琯验数扐卦词) (第 24b 页)
定时成岁(原书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传一岁十二月月三十日正三百六十)
(日除小月六为六日是为一岁有馀十二日未盈三岁/是得一月则置闰焉以定四时之气节成一岁之历象)
(后汉书律历志承圣帝之命若昊天典历象三辰以授/民事立闰定时以成岁功羲和其隆也增 罗让 闰月定)
(四时诗月闰岁寒暑畴人定职司馀分将考日积算自/成时律候行移表阴阳运不欺气熏灰琯验数扐卦词) (第 24b 页)
(集古/录)
唐广习池记
唐卢允中撰大历二年立(访碑/录)
唐襄州新学记
唐卢群撰 罗让 书贞元五年六月建碑阴题山南东
道节度嗣曹王皋等十三人名衔(复斋/碑录)
唐汉阳王张柬之碑
唐李邕 …… (第 20b 页)
晋南阳相夏侯湛撰𨽻书不著名氏湛因行县至西
鄂过衡墓刻此颂于碑阴(集古/录目)
西魏持节征东将军 景宣 颂
大统十年七月初二日甲申建(复斋/碑录)
西魏征东将军 (第 33b 页)
景宣 碑石已破剥失其姓字其额云
大魏持节征征下缺碑云君名 (第 33b 页)
景宣 宣下又缺又云
拜征持节征东将军南阳太太下又缺当是持节征
东将军南阳太守故南阳立此碑也其(缺/) (第 33b 页)
甲大同十年即西魏大统十年也此为大统无疑余
故标其目曰西魏征东将军 景宣 碑(集古/录目)
东魏崇先寺记
碑无岁月不知何时所立建此寺者陇西君君上灭
一字其官为持节假抚军将 (第 34a 页)
唐广习池记
唐卢允中撰大历二年立(访碑/录)
唐襄州新学记
唐卢群撰 罗让 书贞元五年六月建碑阴题山南东
道节度嗣曹王皋等十三人名衔(复斋/碑录)
唐汉阳王张柬之碑
唐李邕 …… (第 20b 页)
晋南阳相夏侯湛撰𨽻书不著名氏湛因行县至西
鄂过衡墓刻此颂于碑阴(集古/录目)
西魏持节征东将军 景宣 颂
大统十年七月初二日甲申建(复斋/碑录)
西魏征东将军 (第 33b 页)
景宣 碑石已破剥失其姓字其额云
大魏持节征征下缺碑云君名 (第 33b 页)
景宣 宣下又缺又云
拜征持节征东将军南阳太太下又缺当是持节征
东将军南阳太守故南阳立此碑也其(缺/) (第 33b 页)
甲大同十年即西魏大统十年也此为大统无疑余
故标其目曰西魏征东将军 景宣 碑(集古/录目)
东魏崇先寺记
碑无岁月不知何时所立建此寺者陇西君君上灭
一字其官为持节假抚军将 (第 34a 页)
(防书浑瑊表附/贞元四年六月)
第一千五百九十唐嗣曹王戢碑(赵赞撰行书无姓/名贞元四年七月)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唐藏用上座院序(程浩撰吴通微/行书贞元四年)
(冬/)第一千五百九十二唐襄州新学记(卢群撰 罗让
行书/贞元五年六月)
第一千五百九十三唐戏马台铭(刘复撰薛宥正书/贞元五年七月)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唐 (第 18a 页)
第一千五百九十唐嗣曹王戢碑(赵赞撰行书无姓/名贞元四年七月)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唐藏用上座院序(程浩撰吴通微/行书贞元四年)
(冬/)
第一千五百九十三唐戏马台铭(刘复撰薛宥正书/贞元五年七月)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唐 (第 18a 页)
(书开成五/年正月)
第一千八百四十二唐何进滔德政碑二
第一千八百四十三唐何进滔德政碑三
第一千八百四十四唐何进滔德政碑四
第一千八百四十五唐何进滔德政碑五
第一千八百四十六唐李听碑上(李右撰柳公权正/书开成五年二月)
第一千八百四十七唐李听碑下
第一千八百四十八唐赠礼部尚书 罗让 碑(王起撰柳/公权正书)
(开成五/年二月)
第一千八百四十九唐常侍裴恭碑(卢术撰郑还古正/书开成 (第 5b 页)
第一千八百四十二唐何进滔德政碑二
第一千八百四十三唐何进滔德政碑三
第一千八百四十四唐何进滔德政碑四
第一千八百四十五唐何进滔德政碑五
第一千八百四十六唐李听碑上(李右撰柳公权正/书开成五年二月)
第一千八百四十七唐李听碑下
第一千八百四十八唐赠礼部尚书 罗让 碑(王起撰柳/公权正书)
(开成五/年二月)
第一千八百四十九唐常侍裴恭碑(卢术撰郑还古正/书开成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