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別史類
地理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詩文評類
洞真部
之诗以刺之以后凡十二篇皆唐风也诗序云此晋也而谓之唐
本其风俗忧深 思远
有尧之遗风又叔虞初国亦以唐为名故名
其诗为唐风 曰思至若是正义曰陶唐之化遗法犹在歌之
民与唐世民同故 (第 8b 页)
之行经兰台亲加临幸
迁祠部尚书不事产业家尤贫素景平元年卒追赠太
常卿子邈有父风官至扬州中从事邈子顗字 思远

骨鲠有风力以是非为己任口吃好读书早知名初举
扬州秀才衡阳王义季以为安西记室顗奉牒固辞义
季不能夺 (第 46a 页)
 得鲻鱼乃使厨下切之为鲙吴主恨无蜀姜象书符
 使行人闭目骑杖杖止买姜复闭目骑杖须臾已还
 厨下切鲙方毕
 唐罗思远唐书列传 思远
鄂州人能自隐明皇欲学
 之不肯尽其术试自隐常馀衣带及共试则验厚赐
 金帛然卒不得帝怒裹以幞压杀之数日 (第 2a 页)
有中使者
 自蜀还逢 思远
驾而西笑曰上为戏何虐也以蜀当 (第 2a 页)
 ︹仙释︺︹晋︺荀瑰(字叔玮事母孝好属文明道术潜栖却/粒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
(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已而辞去跨)
(鹤腾云渺/然烟灭)︹唐︺罗思远(鄂州人有隐形术明皇欲学/之不尽传帝怒裹以幞压杀)
(之数日中使自蜀还逢 思远
驾而西笑曰上为戏/何虐也以蜀当归寄献及明皇西幸始悟其寓意)
(云)刘元靖(武昌人为道士师王道宗道宗仙 (第 55a 页)
(让和尚密受心印贞元四年于建昌/石门山示灭元和中谥大寂禅师) 罗公远(九陇/人幼)
(好道明皇欲学其术对曰陛下宜习唐虞之无为/继文景之俭约岂可以万乘之尊徇小术为戏玩)
(乎若尽臣术必怀玺入人家困于鱼服矣帝坚学/隐形术卒不得怒杀之数岁有中使入蜀逢公远)
(袖出书一缄以/蜀当归为寄)
︹五代︺彭晓(永康人善修炼别号真/一子常分魏伯阳参同)
(契为九十章而注之以应火候/九转有参同契分章 (第 40b 页)
万乘之尊徇小术为戏玩)
(乎若尽臣术必怀玺入人家困于鱼服矣帝坚学/隐形术卒不得怒杀之数岁有中使入蜀逢 公远)
(
袖出书一缄以/蜀当归为寄)︹五代︺彭晓(永康人善修炼别号真/一子常分魏伯阳参同)
(契为九十章而注之 (第 40b 页)
乃是今年丨丨之丨也)进柑使(太/平)
(广记明皇食柑凡十馀枚皆缺一瓣问丨丨丨者云途中尝有道/士嗅之盖 罗公远
也又范梈怀京下亲友诗过江唯有传柑使寄)
(得书回/是薄暮)砌台使(杨文公谈苑砌台即今擦台也王侯家多作 (第 18a 页)
(记淘又丨丨井在眉州平盖观前相传昔有 罗公远
者/尝 丹于此 李白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
(别留赠诗七元洞豁落丨丨辉星虹高徐夤经故翰林 (第 35b 页)
故均遇害皆如其言(出大唐新语/及戎幕閒谈)
    罗思远
唐罗思远多秘异术最善隐形明皇乐隐形之法就
勤求而学 (第 3b 页)
思远
虽传授不尽其要帝每 (第 3b 页)
思远

为之则隐没人不能知若自试则或馀衣带或露幞头 (第 3b 页)
脚宫中人每知帝所在也帝多方赐赉或惧以死而求
之终不尽传帝怒命力士裹以油襆置于油榨下压杀
而埋瘗之不旬日有中官自蜀道回逢 思远
于路乘驴
而笑谓使者曰上之为戏一何虐也(出开天/传信记)
    张景藏
中书令河东公裴光庭开元中居 (第 4a 页)
 姓李名内芝混成子姓刘名玄和殷七七名文祥又

 名道全(名疑/作荃)罗公远一名 思远
默希子姓徐名灵府
 广成先生姓刘名元靖东瀛子姓杜名光庭(亦号/广成)
神和子姓屈突名无为字无不为萨真 (第 7b 页)
   沈传师(子询/)
传师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题示云
承明年老辄自论讫得湘守东南奔为闻楚国富山水
青嶂逦迤僧家园含香珥笔皆眷旧谦抑自忘台省尊

不令执简候亭馆直许携手游山樊忽惊列岫晓来逼
朔雪洗尽烟岚昏碧波回屿三山转丹槛缭郭干艘屯
华镳躞蹀绚沙步大旆䌽错辉松门樛枝竞鹜龙蛇势折
干不灭风霆痕相重古殿倚嵓腹别引新径萦云根目
伤平楚虞帝魂情多 思远
聊开樽危弦细管逐歌飘尽
鼓绣靴随节翻锵金七言凌老杜入朩八法蟠高轩嗟
余潦倒久不知忍复感激谕元元
传师 (第 24b 页)
   王柯
王柯字仙柯青城横源人也(一云蜀州永康/县翠园山下人)
母丁氏梦大星照身及觉室内有光因而有
孕生而紫胞绿脉形状异常幼颖异拔俗家
巨富不以经意长则仁慈好善见老弱穷困
者恻然哀之形于颜色周急施惠每大雪时
施粒食以济禽鸟后遇至人传丹诀于乃居
侧洞中修炼历年无成鼎忽破丹乃化为金

线石后因遍行山园一日至味江龙潭又上
西峰遇道士炼丹柯乃助其薪炭奉事三年
寒暑不移道士嘉其志授以秘诀今内修上
道外积阴功丹成复分遗之柯服丹渐觉神
爽气逸身轻意畅门侧有大柏数株腾身而
举已在柏杪因此升天而去今柏犹在乃唐
高宗仪凤三年中得道也其地即今罗家山
道士乃 罗公远

   李聿
李聿唐宗室也罗公远于明皇燕间讲论道 (第 012a 页)
臣终南进士钟馗,不第而死,蒙旨赐袍带,葬之。誓除天下虚耗。帝感,寤命吴道子图其像,俨然如梦中所见。 罗思远
善隐形,明皇乐其法。尝就 思远
勤求之。 思远
虽传不尽,其要,帝每与 思远
同为之隐没。人不能见,若自试,或露衣带巾角宫人每知所在,帝多方赐赍,或惧以死,终不尽传。帝怒命力士裹以油襆,置于油榨,杀而瘗之。不旬日,有中官自蜀道回,逢 思远
于途,乘驴而笑,谓中官,曰:上为之戏,一何虐也。
安禄山多置道术人,谓术士曰:我对天子无恐惧,唯见李
仙桥、白莲池、滚泉池十二境。又有定光岩、观音岩、八耳锅。
三华山 在县北。盘回如螺。上有罗仙坛。世传 罗公远
修炼处。
玉华山 在县五十七都。状如帐屏,山顶有天池可数亩。冬夏不竭。最高诸峰旧有殿阁数处。明万历间
置符隐形〈太平广记张卓过大仙与一黑符云。可置于头。入人家能隐形。详仙〉异术隐形
〈太平广记唐罗思远。多秘异术。最善隐形。明皇乐隐形之法。就 思远
勤求而学之。 思远
虽传授不尽其要。帝每与 思远
同为之。则隐没人不能知。君自试或馀衣带。或露幞头脚。宫中人每知帝所在也。酉阳杂俎玄宗学隐形于罗公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