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孝經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別集類
    崔鼎
  邢招济       郭符
  独孤汜       陈偕
  陆滂         第五峰
  卢国因       韦叶(已上德/宗时任) (第 31a 页)
 客沔善礼经朝廷每疑议皆取决焉卒年六十七赠
 礼部尚书(旧唐书/本传)
李孝孺安康人高宗时封遂宁郡公辞归养亲(明一/统书) 第五峰(琦子长/安人)
以孝著旌表其门(旧唐书第/五琦传)
冯猛将邠州新平县人居丧以孝闻庆云见桃杏冬结 (第 21b 页)
 义号神童(唐书杨/收传)

郑氏 第五峰
长安人妇郑以孝著表阙于门(唐书第/五琦传)
韦温女归薛蒙工属文续曹大家女训行于世(唐书韦/温传韦) (第 20a 页)
  十月壬阜阿桂奏言甲尔木山梁袤延数十里其
间有突起高峰数处其第四第五两峰尤为险峻
如能夺此两峰则迤南一带山峰碉卡皆出其下
(臣)与明亮定议于十月初四日明亮等自达乌起
程至墨垄沟次日至群争又次日至山根雨雪竟
夜及晓雪尚未止明亮等令官兵于林木深密处

潜伏并分兵四路初八日黎明攀崖前进其时雪
深二三尺不等至午一齐上岭雨雪旋止侍卫绥
库攻 第五峰
绕出贼后恭领佛尔格讷复横截于
第四峰 (第 1b 页)
第五峰
之中贼顾此失彼无所措手我兵
奋击痛歼贼众内有红衣贼目三名此次攻得木
城一座碉卡二十馀座第四峰及 (第 1b 页)
第五峰
石城俱
经攻克而格鲁克古复经侍卫德赫布攻得据守
奏入 …… (第 1b 页)
  闻

  癸未

  上谕内阁曰护军统领公兴兆著以领队大臣赴阿桂
一路军营带兵

  乙酉阿桂奏言甲尔木 第五峰
之南有四峰相连
地名真登梅列每峰各有贼碉官兵必须下至山
坳向上仰攻十月初十日明亮督兵攀崖而上三 (第 3b 页)
面冲击杀贼甚多其泥垄一路伊常阿亦于初九
日带兵至大山之中直前攻扑并分兵三路将各
石卡克取奏入

  上谕军机大臣曰前㨿阿桂奏甲尔木之第四 第五峰
地尤险要如能夺此两峰则迤南一带山峰碉卡皆
出其下两峰既经明亮攻得何以此次进攻真登梅
列贼碉我军尚须下 (第 4a 页)
  辛巳阿桂色布腾巴尔珠尔奏言大兵所驻地方
本在山峰最高之处(臣)等于十三日攻取登古对
面山梁令海兰察普尔普等带兵分为两路前进
保宁海禄带兵接应两路俱于丑刻潜进时风雪
大作官兵奋迅向前一拥而上乘其不备攻克头
卡随乘胜直攻第二三四卡贼措手不及均经攻
克馀贼窜入第五高峰卡内官兵合力尾追时有
吉林委署防禦八十七鎗矢连发毙贼十馀人汉

土官兵勇气倍增向上冲杀贼仍遁入卡内维时
喇穆喇穆碉内有贼百馀踰沟接应又被索伦兵
冲断围射歼戮甚多查 第五峰
碉卡虽因峰高石
大未经攻克(臣)等察看情形尚可绕越围截设法
办理俟兵丁稍为憩息即并力奋攻务期得手 (第 2a 页)
 远县俱在西郭外 宁远县漳县俱在城西 西和
 县在学宫旁
伏羲庙 在陇西县东郭
神禹庙 在岷州北郊
清圣祠 在陇西县首阳山一在莲峰山 第五峰
真武庙 安定县在北城外 岷州在城东南 洮州
 卫在西城门内 (第 12b 页)
  ︹山川︺香楠山(在临川县治前亦名香楠先时山多楠/木因名府志城中有五峰即青云逍遥)
(盐步萧家天庆五岭也青云岭在治东南五里为/五峰之最高结顶处谓之青云第一峰稍东北为)
(逍遥峰其盐步岭即香楠之东峰也旧为卸盐场/因名萧家岭亦名桐林岭俗又称古城岭在城南)
(隅天庆岭在治东为 第五峰
宋有天庆观故名峰/之南为县伏而西昂为羊角山府治位焉左有石)
(笋出土如/羊角故名)英巨山(在临川县东 …… (第 6a 页)
高锐)金石台山(在临川县西十五里/有石峰如台者五列)
(于赤冈之外旧名五虎台以形如虎峙也第一峰/独高 第五峰
差小旧与第四峰连属后流水冲啮)
(分为二色赭者曰金石台色白在中/流者曰玉石台赤冈在今城西五里)铜山( (第 6b 页)
 (新台拟岘山羊公千载得追攀歌钟殷地登临处花/木移阴指顾间城似大堤来宛宛溪如清汉落潺潺)
 (时平不比征吴日/缓带犹宜向此閒)金石台(在府城西一十五里有石/峰五旧名五虎山第一峰)
 (独高 第五峰
差小曰金石台旧与第四峰联属后石/洲水流其中故有金石台分丞相出之语宋晏殊王)
 (安石相继拜/相人以为 (第 12b 页)
第五琦为太子宾客琦 子峰
妇郑氏女皆以孝闻旌表
其门
段秀实性至孝六岁母疾秀实水浆不入口七日母病
间然后饮食及父没哀毁过礼位司 (第 11b 页)
中)
(语在一统志曰三港/水 金溪源出崖山) 金石台 锦绣谷(广舆记曰金/石台在府西)
(有石峰五 第五峰
曰金石台旧与第三峰联属后石洲/水流其中故有金石台分丞相出之语宋晏殊王安石)
(相继拜相芳一统志曰锦绣 (第 19b 页)
 县治之地北盖有仙华山宝章洞高数百丈周二十
 五里一名仙姑山亦曰少女峰古仙人脩真处东皆
 巨石林立其最高峭者五峰如指状耸削插天 第五
 峰
至第三峰俱净石巉岩峻削几千尺不可上第二
 峰视数峰又高则壁立而平土负其背蔡尉从山椒
 石峰之北镵削小 …… (第 34a 页)
 行数里至山椒夹岫处即仙坛遗址仰观岩石插起
 峰巅危倾欲飞堕乃北循其罅上踰石峤如户限两
 傍皆坑堑折而东至 第五峰
之下峰飞削若欲西倒
 又东第四峰第三峰耸乱石巅峰之北则新削小道
 附石凸凹屋曲间有石室可容坐道仅容足 (第 35a 页)
韦伦居家以孝慈称
郭承嘏居母丧以孝闻
第五琦 子峰
妇郑皆以孝著表阙于门
段秀实六岁母疾母不勺饮秀实亦不食至七日病间
乃肯食时号孝童
李晟幼孤奉母孝有子 (第 9a 页)
   七言律诗一首款识云寺中闻鸟语作为少谷
   先生书王世懋第四幅行书七言律诗一首款
   识云六月七日 第五峰山人
蔡羽为桐冈书第
   五幅行草书七言律诗一首款云王宠书第六
   幅大草书五言绝句一首款署枝山第七幅 (第 47b 页)
  化城院记
仙华山化城院者僧法空之所创也山之东隐君子方先生居
之先生殁葬山之北院距墓一里而近邑士与先生有雅故者
以空尝从先生游相率即院中祠先生且以门人翰林待制柳
贯所为铭刻寘祠下而院之搆兴顾未有所登载溍忝及先生
之门故先生之子樗来为空谒记谊不得辞按图志仙华山在
浦江县比高百五十丈周二十五里列岫如屏障中为风穴古
仙人上升处有坛宇在其下云先生游录称自岩腹望峰顶丹
光闪闪如宝莲花稍进至仙坛前峰耸削离立东一峰折裂数
百尺俯视如池又东一峰如削循其罅而上踰石峤如户限北

下如井折而东至 第五峰
之背有石室可坐数十人又东为中
峰下睨乌伤东白原隰聚落如棋布其北诸山与新定接又一
峰在其东极峻绝不可攀 (第 1b 页)
第五种      第五元先
  魏
  第五文休
  晋
  第五猗
  唐
  第五琦       第五峰
  第五平      第五牟
  第五可范
  宋
  第五宁远     第五充衡
  元
  第五 ……坐与鱼朝恩善,贬括州刺史。复为太子宾客、东都留守。卒,年七十一,赠太子少保。子峰、妇郑,皆以孝著。 第五峰
按《唐书·宰相世系表》:峰,台州刺史。
第五平
按《唐书·宰相世系表》:平,京兆兵曹参军。
第五牟
北。支脉所及,或林麓相连,或溪壑相间。其第一峰为凤凰山,第二峰为厍公山,第三峰为佘山,第四峰为神山, 第五峰
为薛山,第六峰为机山,第七峰为横山,第八峰为天马山,第九峰为小昆山。要之缺一山不足为奇,举一峰无以尽 ……者,画船箫鼓,从富林八曲而来,辄依依不忍去。中有仙椅峰,锦涛峰,碍云石,甘白泉。
薛山,在佘山东,为 第五峰。
高九十丈,周七里。一名玉屏山,山下有罗池,今涸。
机山,为第六峰。
横云山,为第七峰。
干山,一名天
前耸峭离立东一峰,拆立数百丈,俯视如池。又东一峰如削,循其罅而上,踰石峤,如户限,比下如井折而东,至 第五峰
之背,有石屋可坐数十人。又东为中峰,下睨乌伤东白原隰聚落如棋布,其北诸山与新定接,又一峰在其东,峰极 ……,则于山腰设席,舍复于山椒,两岫夹处,又设舍,舍之东,皆巨石林立,其最高峭者,五峰如指状,耸削插天。 第五峰
至第三峰,俱净石巉岩峻削几千尺,不可上。第二峰视数峰又高,则壁立而平其顶,土附其背,蔡尉从山椒石峰之 ……夹岫处,即仙坛遗址,仰观岩石,插起峰巅,危倾欲飞坠。乃北循其罅,上踰石峤如户限,两旁皆坑堑,折而东至 第五峰
之下,峰飞削若欲、西倒,又东第四峰,第三峰,耸插乱巅石峰之北,则新削小道,附石凸凹屈曲,间有石室可容
有画。画中有诗者。此非本色也耶。遂还其图而识其槩。因录其二十景绝句并赵松雪等所题于其后。
自第一峰抵 第五峰。
联绵雄拔。其第四峰曰辋川。下有草屋。树木环拥。操帚而扫庭者一人。自辋川至第三冈曰华子冈。有䨥松交柯骨 (第 383L 页)
月独支筇。(广岩。里名。在府南一百十七里。有大岩甚广。座首之先。忠州人。忠州古号大原。我家在京城南山 第五峰
之下。)
中秋月夜
殊方此夕旅情新。步出晴原望汉津。节序滔滔随逝水。音书杳杳断来人。中秋月下双归雁。 (第 24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