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易類
四書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職官類
政書類
史鈔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正一部
太玄部
 告枢密使蒋元晖与何太后私通杀元晖而焚之遂

 弑太后于积善宫天子下诏以太后故停郊
 孔循传循与蒋元晖有隙哀帝即位将有事于南郊
 循与 王殷(即蒋殷/冒王氏)
谗于太祖曰元晖私侍何太后与
 张廷范等奉天子郊天冀延唐祚太祖大怒时梁兵
 攻寿春败归帝遣裴迪劳军太祖 (第 25b 页)
    蕙田案以上飨礼迎宾宾入

诗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
钟鼓既设一朝飨之(笺大饮宾曰飨一朝犹早朝大疏/飨者烹大牢以饮宾是礼之 者)
(故曰大饮宾曰飨谓以大礼饮宾献如命数殽牲俎豆/盛于食燕周语曰王飨有体荐燕有折俎公当飨卿当)
(燕是其礼盛也言一朝者言 王殷
勤于宾早朝而即行/礼故云一朝犹早朝以燕如至夜飨则如其献数礼成)
(而罢故以朝言之昭元年左传云郑/飨赵 (第 16a 页)
 (学移而辟廱不移者以辟廱是学之名耳王制以殷/之辟廱与太学为一故因而说之不必常以太学为)
 (辟廱小学亦可矣周立三代之学虞庠/在国之西郊则周以虞庠为辟廱矣)
    蕙田案殷制太学在郊文 王殷
之诸侯故立
    辟廱于郊辟廱之名创于文王至武王宅镐
    建辟廱于国中遂为周家一代之学诸侯不 (第 18a 页)
 始咎周郑注云纣闻文王三伐皆胜始畏恶之囚于
 羑里三伐谓伐鬼方密须犬夷则被囚在四年末五
 年初于时未必称 王殷
传云五年之初得散宜生等
 献宝而释文王文王出则克黎六年伐崇则称王故
 诗皇矣论伐崇是类是祃行天子礼此 (第 10a 页)
              物 观 撰
毛诗注第十一(十一之一)

存旧毛诗卷第十一鸿雁之什诂训传第十八毛诗小
雅郑氏笺

鸿雁

考异古本经集于中泽于作乎注是务下有之也 辟

阴阳寒暑辟作避 就有道下有之也 安集万民而
已下有也使有所依附下同 今飞又集于泽中又上
有而字 还定安集下有也则板六尺下万民之辞下
并同 女今虽病劳终有安居女作汝今下有则字居
下有也 则嗷嗷然下所未至者下并有也字 笺云
此哲人谓知王之意及之子之事者作笺云哲人谓知
王意及之子事者也 为骄奢下有也释文(四叶)补脱去

其丘吕反谨按笺犹民去其居而离散疏首章次一句
是也(一叶左五行)宋板一作二 先陈 王殷
勤为民(七行)为作
于 雉高一丈长二丈(五叶右五行)二作三 蔡仲曰(七行)
作祭
补遗古本序安集之 (第 2a 页)
荫○疏曰飨者烹大牢以饮宾是礼)
(之大者周语云王飨有体荐燕有折俎公当飨卿当燕/是其礼盛也言一朝者言 王殷
勤于宾早朝而即行礼)
(燕或至夜飨则如其献数成礼而罢故云一朝元/年左传云郑飨赵孟礼终乃燕是飨不终日也 (第 12b 页)
 兄弟及家僮二十人谋作乱具狱上苏逢吉改二十
 为五十字汉隐帝命刘铢诛郭威王峻之家铢极其
 惨酷婴孺无免者命李洪建诛 王殷
之家洪建但使 (第 24a 页)
甚矣
不知孟子之言其所以若此者果何耶而张子又别为
一说谓夏殷周因其所兴之国以立法盖夏后氏以五
十里而 王殷
以七十里而王周以百里而王则又未知
其说之必然否也曰贡法大禹之遗制而其不善若此
何也曰苏氏林氏尝言之矣 (第 7b 页)
 是礼之大者以大礼饮宾献如命数殽牲俎豆盛于
 食燕周语曰王飨有体荐燕有折俎公当飨卿当燕
 是其礼盛也一朝者言 王殷
勤于宾早朝而即行礼
 燕始至夜飨则如其献数礼成而罢故以朝言之左
 传昭公元年郑飨赵孟礼终乃燕是飨不终 (第 11b 页)
  征伐
汉元帝时珠厓反发兵击之诸县更叛连年不定上与
有司议大发军待诏贾捐之建议以为不当击上使侍
中驸马都尉乐昌侯王商诘问捐之曰珠厓内属为郡
久矣今背畔逆节而云不当击长蛮夷之乱亏先帝功

德经义何以处之捐之对曰臣幸得遭明盛之朝蒙危
言之策无忌讳之患敢昧死竭卷卷臣闻尧舜圣之盛
也禹入圣域而不优故孔子称尧曰大哉韶曰尽善禹
曰无间以三圣之德地方不过数千里西被流沙东渐于
海朔南暨声教迄于四海欲与声教则治之不欲与者
不强治也故君臣歌德含气之物各得其宜武丁成
周之大仁也然地东不过江湖西不过氐𦍑南不过
蛮荆北不过朔方是以颂声并作视听之𩔖咸乐其生 (第 1b 页)
县男太原少尹
刘 墀曹州南华人河中少尹
高 焦渤海蓨人太原少尹兼御史中丞
李佐公姑臧穆侯后河中少尹 王殷
任乐陵人太原少尹 …… (第 2b 页)
 北面行营都统
李继忠嗣昭子高祖时忻州刺史
相里金天福初建雄军节度使

苏 悦天福中河东从事
苏逄吉悦子河东节度判官
马金节天福中昭义军节度使
皇甫遇天福中昭义军节度使又为建雄军节度使
康 福天福中河中节度使
安叔千天福中建雄军 节度使
王 殷
天福中宪州刺史
杜重威天福中潞州节度使 (第 37a 页)
 都校领岳州防御使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武信

 军节度隐帝改镇宁军会诛杨邠史宏肇时侍卫步
 军都指挥使 王殷
屯澶州即遣供奉官孟业赍密诏
 令洪义杀之又令护圣都指挥使郭崇害周祖于邺
 洪义素怯懦虑殷觉迁延不敢发 (第 32a 页)
 谥贞子宏嗣资涖官勤慎自修优于放然皆多将顺

 抑辛毗而助王思至密陈损益亦多裨焉咸熙中以
 资著勋前朝改封宏离石子
王殷
家于祁霸之后也为云中太守以春秋周易训乡
 里为子孙资元孙述著春秋义统公府辟不就述五
 代孙宇遭永嘉之 (第 51a 页)
不彊治
(与读曰豫治直/之翻彊其两翻)故君臣歌德(师古曰言皆/有德可歌颂)含气之物
各得其宜武丁成 王殷
周之大仁也然地东不过江黄
(杜预曰江国在汝南安/阳县黄国今弋阳县)西不过氐羌南不过蛮荆北不
过朔方是 (第 12b 页)
孟翻)以文义著称然皆峻狭自是且干略
不长若委以方面天下无事足以守职若其有事必为
乱阶矣帝不从(为后 王殷/
称兵张本)恭蕴之子(王蕴后/父也)仲堪融之
孙也(殷融见九十六卷/成帝咸康五年)二月辛巳以中书令王恭 (第 24b 页)
循常/而无一言也)丁丑王恭表至内外戒严道子问珣曰
二藩作逆卿知之乎珣曰朝政得失珣弗之预(朝直/遥翻)
作难(难乃/旦翻)何由可知王国宝惶惧不知所为遣数百
人戍竹里(竹里今建康府竹筱镇是其/地在行宫城东北 …… (第 18a 页)
以除时
望因挟君相发兵以讨二藩国宝许之(说输芮翻相息/亮翻车尺遮翻)
珣胤至国宝不敢害更问计于珣珣曰 王殷
与卿素无 …… (第 18a 页)
才为侍中说道子以 王殷
终必为患请潜为之备(说输/芮翻)
道子乃拜元显征虏将军以其卫府及徐州文武悉配
(为元显讨 (第 19b 页)
王殷
张本) 魏王圭以军食不给命东平公仪去邺
徙屯钜鹿积租杨城慕容详出步卒六千人伺间袭魏
诸屯(伺相吏翻 (第 19b 页)
虽死不怨杀者违是鲜有不败者也)
营亦溃宝农奔还龙城长乐王盛闻乱引兵出迎宝农
仅而得免 会稽王道子忌 王殷
之逼(会工/外翻)以谯王尚
之及弟休之有才略引为腹心尚之说道子曰今方镇
彊盛宰相权轻宜密树腹心于外以 …… (第 5a 页)
以其司马王愉为江州刺史都督江州及豫州之四郡
军事用为形援日夜与尚之谋议以伺四方之隙(为庾/楷说) (王殷
复举兵张本说/输芮翻伺相吏翻) 魏王圭如繁畤宫(繁畤县属雁/门郡魏筑宫)
(于此天平初置繁畤郡隋/复 (第 5b 页)
质之在旁岂可多杀无辜以)
(逞私/忿)久之突将有自戍役归者骈复欲尽族之(复扶又/翻下同)
有元从亲吏 王殷
諌曰相公奉道宜好生恶杀(元从言/从高骈)
(岁久非新隶也从才用/翻好呼到翻恶乌路翻)此属在外初不同谋 (第 31a 页)
万人于故两军(时神策两军已/散而营署尚存)以朱友伦为左军宿卫
都指挥使又以汴将张廷范为宫苑使 王殷
为皇城使
蒋玄晖充街使于是全忠之党布列遍于禁卫及京辅
(唐北门禁卫之兵皆屯于宫苑百司庶府及南衙诸卫 …… (第 4b 页)
归中原仕于梁) 王建出兵攻秦陇乘李茂贞
之弱也遣判官韦庄入贡亦修好于朱全忠(好呼/到翻)全忠
遣押牙 王殷
报聘建与之宴殷言蜀甲兵诚多但乏马
耳建作色曰当道江山险阻骑兵无所施然马亦不乏
押牙少留当共阅之乃集诸 …… (第 7b 页)
八千私马四千部队甚整殷叹服(王建以多马衒 王殷/
殷遽叹服非善觇者)
(也宿/音秀)建夲骑将(王建从杨复光起许州/及扈从昭宗皆为骑将)故得蜀之后于
文 …… (第 8a 页)
命则实录/云宣事亦未为误但天祐三年方罢宫人宣传诏命故)
(以实录/为误)以蒋玄晖为宣徽南院使兼枢密使 王殷
为宣
徽北院使兼皇城使张廷范为金吾将军充街使以韦
震为河南尹兼六军诸卫副使又徵武宁留后朱友恭
为左龙 (第 34b 页)
加九锡殊礼然后受禅当次第
行之乃先除全忠诸道元帅以示有渐仍以刑部尚书
裴迪为送官告使全忠大怒宣徽副使 王殷
赵殷衡疾
玄晖权宠欲得其处(蒋玄晖时为枢密使内专朝/廷之权外结朱全忠之宠)因谮
之于全忠曰玄晖璨等欲 …… (第 20a 页)
弟稍长相继/而死事已至此后之母子能独全乎后素号多智临难)
(乃尔盖当时以能随时/上下以全生者为智也) 王殷
赵殷衡谮玄晖云与柳璨
张廷范于积善堂夜宴对太后焚香为誓期兴复唐祚
(何太后时/居积善宫)全忠信之乙未 (第 23b 页)
收玄晖及丰德库使应顼御
厨使朱建武系河南狱(河南/府狱) 王殷
权知枢密赵殷衡
权判宣徽院事全忠三表辞魏王九锡之命丁酉诏许
(朱全忠愤怒正欲杀蒋玄晖等乃复行魏晋之 (第 23b 页)
事表/辞者敬翔教之也诏许之者 王殷
等承朱全忠之风)
(指/也)更以为天下兵马元帅然全忠已修大梁府舍为宫 …… (第 23b 页)
阙矣(史诛其心迹以/示天下后世)是日斩蒋玄晖杖杀应顼朱建武
庚子省枢密使及宣徽南院使独置宣徽使一员以
为之赵殷衡为副使辛丑敕罢宫人宣传诏命(天复/三年)
(诛宦官以内夫人宣/传诏命考异见前)及参随视朝( …… (第 24a 页)
是年诏敕也)
削蒋玄晖为凶逆百姓令河南揭尸于都门外聚众焚
(河南河南府也/揭其谒翻举也)玄晖既死 王殷
赵殷衡又诬玄晖私 (第 2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