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春秋類
孝經類
小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農家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洞神部
洞玄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以肃朝仪也慢朝谓处班行而不肃也错立谓班行
 不整者族谈谓违班位而聚谈者夫禁慢朝者则使
 之钦禁错立则使之正禁族谈则使之静朝士掌外
 朝之 法振
肃朝仪者如此 (第 34a 页)
足以作君作师而长乎人法亨之德而以嘉为会则足以中规中矩而合乎礼法利之德而于物能利则足以守经行权而合乎义 法贞
之德而以贞为固则足以有守有为而干乎事是四者非袭取者之所能行也唯自强不息纯乎天理之公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之 (第 14b 页)
(帝出乎震震为出)当雷在地下万物皆伏而不动及雷出地上万物皆奋而兴起是能豫者莫如雷也所以为豫先王观豫欲 法震
之象而祀乎上帝(震为帝又在上故象上帝)法艮之象而祭乎祖考(艮为阙又为隐伏故象宗庙祖考)而无如其德有未 (第 13a 页)
声物既皆闻之有知之物固震惊恐惧而妄念潜消无知之物亦震动昭苏而真机发露是天物物而与以无妄也先王观之于是 法震
之动于乾下也以茂德仰对乎天时(天有四时无不育物此所谓时盖出震之时也)因法乾之覆于震上也而顺时养育乎万 (第 4a 页)
也君子观象知天下之最大者莫如狱与刑狱不折则曲直不辨刑不致则奸慝不除于是法离之明以折狱使斯人无遁情因而 法震
之威以致刑使巨恶无倖免则民不枉而奸不作丰可 (第 3b 页)
 大无鳏寡孤独皆被其德泽而各遂其所若君子之

 人一动而不能 法震
雷使万物得其亨通则不能成
 动之道是动之妄者为也故圣人特于此言震亨者
 所以为动者之法也震来虩虩者虩 (第 2a 页)
离为中女便是据
变之后始有女承筐之象既为离卦则上九有应所以
与易说卦不同者但易之所论当卦为义此既用筮
变为离故以离震杂说其理与易不同故服虔亦称
离为戈兵用变为说也
  (四十/二)释离震卦变坎互体
注二 (第 22b 页)
 (过/象)言有物而行有恒(法家/人象)惩忿窒欲(法损/象)迁善改过
 (法益/象)致命遂志(法困/象)恐惧修省 (法震/
象)思不出其位(法/艮)
 (象有身体则有德行道义以上/大象皆立身行已之大法也) (第 31a 页)
阴生三十日则三阴全而坤体成昴毕在西方庚位每/月初三日月现微明于西方庚位应震之一阳初生而)
(周易纳甲 法震
卦纳六庚其造化之理参合如此初八/日月现上弦于南方丁位应兑卦二阳生而纳甲法则)
(兑纳六丁以至十五日月 (第 25a 页)
离为中女便是据变之后始有女承筐之
象既为离卦则上九有应所以与易说卦不同者但易之所论当
卦为义此既用筮 法震
变为离故以离震杂说其理与易不同
故服虔亦称离为戈兵用变为说也 注将嫁至报偿
正义曰如杜此言直以遇卦不 (第 15b 页)
于朝因求补外遂以龙图阁待)
(制知蔡州王震新传云迁给事中时司马光为相震心/不自安欲引去会光改刑名疑虑 法震
见光省中云云) (第 16a 页)
洲群公上疏称庆
明年而帝即位承圣末其洲与大岸相通惟九十九云
  元帝承圣三年
敬皇帝讳方智字慧相小字 法贞
元帝第九子也太清
三年封兴梁侯承圣元年封晋安郡王二年出为江州 (第 72b 页)
  汉军

   张 法震(靳光岳佐领/镶黄旗一名)
 房岩(祖云龙佐领/正黄旗一名)
   石周南(石勇佐领/)  杨廷芳(董成谟佐领/)
   石之 (第 6b 页)
  (除服补山东会胶河淤塞朝廷遣给事中相视开/凿宗沐条议海运之法十二利详考颠末如指掌)
  (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先是屡年/运路不通宗沐饬 法振
弊首申全单之法旧例各)
  (州县每年应运粮米由运粮把总分𣲖而各卫各/帮水次有难易高下之分官旗吏书 (第 12b 页)
  赵生名吉高安丐者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
殴詈人故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然与人虽未尝识
皆能道其宿疾及平生喜怒以此或曰此非有道者
耶元丰三年岁暮见子由问曰亦尝梦先公乎方其
梦也亦知有存没忧乐乎曰是不可常也吉笑曰公

问我养性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子由异之又
曰吾知君好道而不得要阳不降阴不升故肉多而
浮面赤而疮吾将教君挽水以溉百骸经旬诸疾可
去子瞻居黄州求书而往一见喜子瞻乐易留半岁
北归从之兴国知军杨绘见而留之生喜禽鸟六畜
尝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居兴国为骡所伤而死
绘具棺葬之 后蜀僧法震
者至云安逆旅见一丐者
曰吾姓赵顷于黄州识苏公为我谢之子由惊问其 (第 34a 页)
  开宝寺(在弋阳县永年乡旧有宝相寺创于宋右为开明观历久荒废漱雪禅师住持合并为一遂更
名开宝寺)


  吉岩寺(在弋阳县新政乡为宋一公圣者坐化之地后有 僧法震
于此凿石为佛座其徒辨成建塔岩
下并构佛殿元季燬于兵明永乐间知县王尚㻞延铅山僧德清重建有圣塘池邑遇旱必 (第 41b 页)
 如锋刃两骨植其间不合如指久之求书往黄州谒
 东坡遂留半岁坡归从行至兴国为所畜骏骡踶死
 兴国守杨绘具棺葬诸野元祐初二苏还京有蜀

 法震
来言云安酒家逢一丐者云姓赵在黄州识苏
 学士为我致声问其状良是时兴国守朱彦博之子
 在坐归语其父亟发 (第 16a 页)
阉党正炽而巨珰廖堂者适为关中镇守煽虐特甚秦
民嗷嗷朝议谓非公莫制故有是命公得命即寘生死
度外矣比至饬 法振
纪询谋审机诇堂所恃为爪牙者
按其罪状缚之尽寘诸法堂始戢戢敛毒秦民划然如
出汤火而阉党故衔公刺骨云堂既 (第 24b 页)
 不匮官不冗士不浮虽庆历之盛亦有所不及也
诏自今特旨召试者并问时务策一道仍别试一赋论
或杂文一首 癸亥上封者言国子监所鬻书其直甚
轻望令增定帝曰此固非为利政欲文籍流布耳不许
右正言鲁宗道言进士所试诗赋不近治道诸科对义
但以念诵为工罔究大义帝谓辅臣曰前已降诏进士
兼取策论诸科有能明经者别与考校可申明之 冬
十月壬申谕诸州非时灾沴不以闻者论罪 十一月

辛亥翰林学士李维等上新修大中祥符降圣记五十
卷迎奉圣像记二十卷奉祀记五十卷诏褒之赐器帛
有差 乙卯幸太一宫大雪盈尺帝谓宰相曰兹固丰
稔之兆但虑民力未充失于播种卿等其设 法振
劝勿
遗地利 十二月丙子知制诰盛度等言奉诏蠲放逋
欠凡九百四十三万所释万五千五百人 庚寅玉清
昭应宫 (第 29a 页)
或与于科目之选
出而为台諌侍从公卿辅相之臣所以辅德宣力
参天地赞化育者由此焉出然则其学校之方惩
劝之 法振
起磨厉之风不于此始亦奚以施哉夫
秉彝之性人所同初不以远迩疏戚间惟狃于气
习然后失之学之制所以明道善俗 (第 4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