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故事類
別集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太玄部
政自以
宰相尊五服皆不过从问吊而迈独不徇时议者重其
仁而亮云
李愬居父丧庐墓侧德宗敦遣归第一夕复往 欧阳通
母丧年饥未克葬居庐四年不释服冬月家人 (第 19b 页)
宁遂起就职屡上书谏承乾承乾大怒阴遣
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就杀之二人潜入其第见志宁
寝处苫庐竟不忍而止 欧阳通
传甘露中 (第 6a 页)
中书舍人欧阳通
起复判馆每入朝
必徒跣至城门然后著鞋到直省所即席地藉藁非公
事不言未尝启齿归辄号恸无时国朝夺情惟通得 (第 6a 页)
 颂保有凫绎注凫绎二山名又凫丽山见山海经(又鱼凫人名蜀山氏之君也见成都记)又凫茨草名后汉刘玄传人掘 
(凫茨而食又广韵茆凫葵也)俗省作凫 (字汇同上 欧阳通
多宝寺碑鱼贯集)正字通乃者几之讹古碑变体 
(未可尽信)(广韵林直切集韵六直切𡘋音力玉篇鸟似凫而 (第 39a 页)
 读者欧阳公云磨灭不复成文名字官阀卒葬年月

 皆莫可考盖察之不详尔 小欧阳
以为其字季辅赵
 氏以为光和元年立皆非也
平都相蒋君碑  永兴元年
 隶释云在道州
 额题云汉故平都 (第 16b 页)
 不存本亦罕见近于故相王文康家得左传拓本数
 纸其石断剥字多亡缺取其完者摹刻凡八百一十
 九题曰石经遗字即 小欧阳
集古目中所有者石经
 见于范史帝纪及儒林宦者传皆曰五经蔡邕张驯
 传则曰六经惟儒林传云为古文篆隶三体 …… (第 55b 页)
 氏此碑益喜前说犹墨守也历古所疑于今始判隶

 释云欧阳集古录诸碑皆有跋尾独三体石经置而
 弗论岂有所疑而未决乎 小欧阳
集古录目遂定为
 汉刻盖为儒林传所误也按晋书卫恒传云魏初传
 古文者出于邯郸淳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 (第 56b 页)
(敏/书)赠太保郭钦之碑(萧华/书)渭南令成克立碑 道因法
师碑 (欧阳/通
书)内常侍陈文叔碑(刘泰/书)临汝太守郇国公韦
斌碑(韦允/书)尚书郎官石记(萧良/童书)太子中舍人 (第 23a 页)
乐彦炜见二百卷/高宗显庆元年) 秋
七月徙关内户数十万以实洛阳 八月戊申纳言武
攸宁罢为左羽林大将军 夏官尚书欧阳通
为司礼卿
(光宅改太/常为司礼)兼判纳言事 庚申杀玉钤卫大将军张虔
勖来俊臣鞫虔勖狱虔勖自讼于徐有功 …… (第 34b 页)
判纳言事 欧阳通
等数十人皆云同反通为俊臣所讯
五毒备至终无异词俊臣乃诈为通款冬十月己酉长
倩辅元通等皆坐诛王庆之见太 (第 36b 页)
  李古山 李梅山 倪 鉌 郑三得 吴 尹

陈立可 陈施川 倪 铨 张英发 张汝贤(庐陵
人)
曾安正(庐陵人)张汝方(庐陵人)严 翼(庐陵人)谭 魏(庐陵人
)
张 彀(庐陵人)彭 充(庐陵人)葛 茂(庐陵人)彭 兑(庐陵
人)
欧阳通(庐陵人)
彭 勔(庐陵人)葛 蔓(庐陵人)刘 毅(庐陵
人)
谢之才(庐陵人)刘 棐(庐陵人)于 觉(庐陵人)(第 27a 页)
 名乎仁杰谢曰陛下以臣为过臣请改之知臣无过
 臣之幸也不愿知谮者名武氏深叹美之
周杀其同平章事格辅元(汴州浚/仪人)右相岑长倩 纳言欧

阳通(字明师/询之子)
 先是凤阁舍人张嘉福(修武/人)使洛阳人王庆之等数
 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岑长倩格辅元以
  (第 5b 页)
皇嗣在东宫不宜有此议由是大忤诸武意皆坐诛
 来俊臣教长倩子引 欧阳通
讯之不服诈为款并杀
 之武氏诏庆之曰皇嗣我子奈何废之对曰神不歆
 非类民不祀非族今谁有天下而以李氏为 (第 6a 页)
王起撰柳公权书邠国公
功德铭杨承和撰书元秘塔碑裴休撰柳公权书不空
禅师碑严郢撰徐浩书道因禅师碑李俨撰 欧阳通

楚金禅师碑沙门飞锡撰吴通微书大智禅师碑严挺
之撰史惟则书隆阐禅师碑净住寺文贤像铭李阳冰
先茔记三 (第 23b 页)
  书法(武氏自嗣圣以来杀人多矣书太后杀十三/太子贤裴炎程务挺刘祎之郝象贤汝南王)
  (炜鄱阳公諲张光辅魏玄同郑王敬泽王上金许/王素节南安王颖书周杀八张虔勖格辅元岑长)
  (倩 欧阳通
李安静裴匪躬侯思止刘思礼书周武/氏杀一豫王妃刘氏惟傅游艺书自杀自杀何自)
  (取杀也游艺首倡改号为 …… (第 37b 页)
 (太后谓仁杰曰卿在汝南甚有善政卿欲知谮卿者/名乎仁杰谢曰陛下以臣为过臣请改之知臣无过)
 (臣之幸也不愿知谮/者名太后深叹美之)
周杀其同平章事格辅元右相岑长倩 纳言欧阳通
 (先是凤阁舍人张嘉福使洛阳人王庆之等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岑长倩格辅元以皇嗣)
 (在东宫不宜有此议由是大忤诸武意皆坐诛来俊/臣教长倩子引欧阳通讯之不服诈为款并杀之太)
 (后诏庆之曰皇嗣我子奈何废之对曰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今谁有天下而以李氏为嗣乎太后不)

(第 38a 页)
 (先是凤阁舍人张嘉福使洛阳人王庆之等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岑长倩格辅元以皇嗣)
 (在东宫不宜有此议由是大忤诸武意皆坐诛来俊/臣教长倩子引 欧阳通
讯之不服诈为款并杀之太)
 (后诏庆之曰皇嗣我子奈何废之对曰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今谁有天下而以李氏 …… (第 38a 页)
  书法(豫王妃何武氏之妇也革命以来所杀恒书/周杀杀妇耳斥武氏何武氏杀人多矣自张)
  (虔勖格辅元岑长倩 欧阳通
李安静辈皆托罪而/公杀之故书周妃死宫中莫知所瘗独斥武氏者)
  (罪不系于周来/也其旨深矣)
周制宰 (第 45b 页)
 因自名其体尺牍所传人以为法高丽尝遣使求之
 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步复返至宿其旁三
 日乃去贞观初历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
 男
  欧阳通
唐书欧阳询传子通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
 居母丧年饥不克葬居庐四年不释服冬月家人以 (第 6a 页)
 毡絮潜匿席下觉即撤去累迁殿中监封渤海子天
 授初辅政会张嘉福请以武承嗣为 太子通
与岑长
 倩等固执忤诸武意及长倩坐大逆死来俊臣引通
 同谋诛之神龙初追复官爵通书亚于询父子齐名
 号 (第 6b 页)
 今石不存本亦罕见收者近于故相王文康家得左
 氏传榻本数纸其石断剥字多亡缺取其存者摹刻
 之凡八百一十九题曰石经遗字即 小欧阳
集古目
 中所有者庆历中夏文庄公集古文四声韵所载石 (第 3b 页)
多金革颇遵墨绖之
义丁忧之士例从起复无识之辈不复戚容如不纠劾
恐伤风俗制曰文官遭父母丧听去职调露二年 中书
舍人欧阳通
起复夲官每入朝必徒跣至城门外然后 (第 17b 页)
  刘 琮(顺德人/)张 缙(顺德人/知县)何 济(顺德人/登进士)
  余 镛(顺德人/员外)李 荣(新会人/知县)唐 仪(香山人/教授)
  陆 宣(三水人/教谕) 欧阳通(保昌人/)
孟 彬(归善人/通判)
  李 绣(博罗人/知县)邹文著(龙川人/训导)林 璞(兴宁人/登进士)
  (第 48a 页)
  陈光儒(海阳人以父一松/荫太常寺典簿)翁万程(揭阳人以兄/万达荫监生)
  翁思佐(以父万达荫/都督府都事)  欧阳通(四会人以父福巡检/死难荫训导升教谕)
  龙 镗(四会人以祖兴护国有功袭百户/复随征罗旁山贼加封世袭千户)李伯震(德庆州人以父质/贵荫光 (第 35a 页)
窆于彭门光化寺石经之侧龙朔中中台司藩大夫李
俨制碑 欧阳通

唐释道积蜀人住益州福感寺诵通涅槃生常恒业凡
有宣述必洗涤身秽净衣法座然后开之立性沈审慈
仁总务诸 (第 7b 页)
沈谅裴居道/韦思谦苏良嗣韦待价张光辅王本立范履冰邢文伟)
(武攸宁傅游艺史务滋宗秦客格武乐思诲任知古 欧/阳通
裴行本狄仁杰杨执柔李游道袁弘智崔神基崔)
(元综李绍德姚寿李元素王璿娄师德韦巨源陆元方/豆卢钦望苏味 (第 4a 页)
迹百
王焉可以苴绖之人叶钟磬之乐既伤往教复玷清猷
良史见书难为直笔臣职惟宣化期不奉诏上嘉之调
露二年 中书舍人欧阳通
起复本官每入朝必徒跣至 (第 8a 页)
军武攸
宁守纳言洛州司马狄仁杰为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以/新)
(纪/修)十月杀右相同三品岑长倩司礼卿兼 纳言欧阳通
地官尚书同平章事格辅元鸾台侍郎同平章事乐思
(以新/纪修) (第 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