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春秋類
小學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政書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正一部
洞神部
太玄部
 孔氏曰此引孔子观乡之言以结成乡饮之义并明
 主人待宾贵贱之别及于宾介礼之隆杀也孔子言
 观乡饮酒之礼有尊贤尚齿之法则知王者教化之
 道其事甚 易重
言易易取其语顺也主人亲速宾并 (第 33b 页)
在殡为当何服谟荅亦应服
缌礼三年之丧既练而遭缌麻之丧则服其服往哭之
凡丧相易皆以重易轻至于此事则以轻 易重
所以然
者临其丧故也卑者犹然况至尊乎谓甲临葬应改服
缌麻
改葬父母出适女服议晋庾和问女子适人今改葬儿 (第 42a 页)
重以木为之县/物焉曰重刋斲治凿之为县簪孔士重木长三尺)
(大夫五尺诸侯七尺天子九尺既虞埋之始作/主以 易重
始死作重犹吉祭作主皆所以依神) 立重
大敛成服日同立择吉时立于灵驾前俟将来发引日
捧擎至殡宫其掩攒日 (第 28a 页)
 起不与先生往来及卒亦不致奠
鲍极重注

 中兴书目周 易重
注十卷治平中建昌军司户鲍极
 撰右司谏郑獬表进秘阁校理钱藻序宣和中秘书
 少监孙近重行改定取翼赞附经 (第 25a 页)
 簪之朋以事上为豫者中位在五也存由豫之志即
 可附于四而得豫矣卦以四为主爻故五爻之尊亦
 为附四之爻而不为由豫之爻孰谓 易重
位乎位本 (第 54b 页)
 实孚信之象缶本虚也有盈缶则实矣○赵氏曰易
 六爻贵于正应惟比诸爻不论应否而专以比五为
 义○高忠宪曰 易重
初初者未变之心也故曰有孚
  按传云比之初六者盖比以爻位言则阴阳相比 (第 34b 页)
  按归妹彖传夫子于释彖之先补出天地之大义

  人之终始者盖 易重
交易非交易则不生此卦卦
  体二象本无不善文王彖辞专从卦德爻位而言
  非夫子不能得其意而仍不泥其辞 (第 39b 页)
 赵汴水曰思其位思其所以位则动静语默皆素其
 位未尝越思也何思何虑者大人之止收其放而闲
 之者君子之止思而后能止其所○何玄子曰 易重
 
时位即时位即道也
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王肃本作善风/俗吴草庐从之)
 程传人之进于贤德必有其 (第 46b 页)
 (以两兄夹艮下文神妙万物而为言而成言说言兹/特表于艮兑以示异也故下一节以山泽通气终之)
 (旨微矣山蔡季通谓此/节为连 易重
艮也)
  右第五章
 本义 此章所推卦位之说多未详者(胡庭芳曰邵/子以此章属)
 (之文王八卦意其 (第 10b 页)
 之逐华合比其谗也以寺人柳而华亥成之小人之
 戕国本比于左右刑人以行其私而平公不悟而左
 右刑人复以事平公者事元公而元公又不悟也
 重
王明有以夫
  王子朝之乱
(昭十/五年)六月乙丑王大子寿卒秋八月戊寅王穆后崩十 (第 31b 页)
以动类相应也动于地之中则应于天之中动于地之上则应于天之上初以四二以五三以上此之谓应是言六爻相应之义也 易重
当位其次为应故彖传言应者十有七卦六十四卦之中有当位而应者有当位而不应者有不当位而应者若皆阴皆阳谓之敌 (第 5b 页)
当河图四正之位数故以为终于配其法全用河图以降等之法循之而左转五周而河图之象以定其中全是流行之气全仿周 易重
卦之法曾无一语粘著卦爻而卦爻摩荡之妙即此而在曾无一语摹仿蓍数而蓍数显藏之神即此而在向疑龟卜更灵于蓍观 (第 39a 页)
 象传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此而并彼为兼/谓重复也两雷)
 (两风两火两水两泽皆有相往来之理惟两山并立/不相往来此止之象也 易重
时位即时位即道也彖)
 (言动静不失其时则知止无定时时一止也学之为/时中矣象言君子思不出位则知止无定 (第 11a 页)
 应巽九三象井收应离九三乃象濡首水上火下以
 水克火恐终无以受人也其诸无刚爻为应如比无
 首节苦坎系丛棘屯泣血 易重
刚德君子为应与无
 如此
既济即是患君子是以思而豫防未济恒以方君子是
 以慎辨而居 (第 40b 页)
 而非数之能摄也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
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易重
补过此天心也本皆有咎今乃无之岂非得变
 化之中故欤 (第 6a 页)
 终其要也
石汝砺乾生归一图十卷嘉祐中撰取乾为生生之本

 万物归于一也画图著论晁氏志作二卷云先辨卦
 彖爻象之别后列数图颇杂释老之说(英州/人)
鲍极周 易重
注十卷治平中撰右司諌郑獬表进秘阁
 校理钱藻序宣和秘书少监孙近重行改定取赞附
 经之末以全一家之书( (第 65a 页)
 (于时时止时行其道光/明与异端黑白分矣)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两雷两风两水两火两泽皆可往来侵薄惟两山叠
 峙无所移易止之象也思不出位则人而如山矣
 重
时位而艮辞皆及之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初偶象趾行之具也乃能艮止焉尚有躁动失正之 (第 13b 页)
貌又水声又唐宕二韵)𤳈(浮壤)(直疾貌礼记行容愓愓又音阳从心从昜与怵惕字不同怵惕字从)
(变易之 易重
增)(馈也见广韵又养漾二韵重增)○昌(齿良切日光也善也盛也显也文昌星名又漾韵上)
(从日下从子曰之 (第 39a 页)
  况上章论君子之道则首明其造端乎夫妇下章论君
子之道则又引妻子妻孥之诗是则夫子论君子之道
者夫妇未始不列其间特于此自反之辞不之及耳易
吾夫子之所系诗吾夫子之所删礼吾夫子之所定
咸恒诗始二南礼重大婚至此益足證夫妇之道为
最重

  至诚至圣同异 (第 13a 页)
免也
过之微者则诛责以驭之使有过者不敢以自文也夫
所谓驭者岂必阳开阴阖而使人不得以窥其术邪岂
必变轻 易重
而使人不得以用其情邪特以八者以柄
为言是则人主之所独操而非臣下之所得专人情之
所可觊也故福威则惟辟赏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