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正一部
  义江在县西门外宽处十馀丈发源县北丁岭下
南流曲折至临桂苏桥分为二一入永福江一东
流合相思水入漓江涨涸不常难通舟楫

  石濠江在县东南三里宽三四丈源出毛皮界流
合义江不通舟楫

  智 惠江
在县西北二十里发源牛路山流经智惠
山下合义江 (第 61a 页)
  普济桥在县南十二里明吴赴题普济桥有路绕

  平田水绕堤之句相近又有大艳桥

  平浪桥在城西十里

  灵惠桥在城西十五里智 惠江
惠宁庙前 (第 18b 页)
  秋陂在县西北三里由大穴陂南流至泗江有雨
不须筑天旱至秋方筑故名秋陂

  智惠陂在县西北十六里智 惠江

  对陂在县西北十五里源发牛路山由智惠陂流
至对岭前

  古邦陂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大穴陂在县 (第 12a 页)
 (东二里一名合惠江源有四一为干木和江源自丽/江山中一为河头河一为石莱江俱发源老君山一)
 (为清水江发源白山数水/合流为合 惠江
南入剑湖)桃羌河(在城南三十里东/南流入漾濞江)
 弥沙浪河(在城南百里与剑川诸水/合南入浪穹界达漾 (第 70b 页)
 川州 伽蓝桥(在城内北街伽蓝祠门前/明崇祯间郡绅杨廷干建)劝农桥(在/城)
 (东一里跨岩场江水公本/朝顺治十三年士民 建)上大桥(在城东三里跨合 惠江
为鹤庆路所)
 (经明洪武间/士民公建)下大桥(在城东三里一名金龙桥三本/朝康熙二十九年耆民李 材 (第 87a 页)
 (湖猪圈场西庄汉登等村田亩每被淹没始本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州张国卿沿湖筑堤建闸 不为患)
 小马沟(在城东自合 惠江
分流灌/庄登下登城东北甸田)龙淜沟(在城北城/厢之水由)
 (此而泄资灌/东南甸田)城北沟(在城北自 (第 57b 页)
 (魄嗜酒人与之纸落纸数百言或诗或/文多六经中语及韵学家古文奇字)踢腿(贾似道蟋蟀论促织/有四病若犯其一切)
 (不可托之仰头一也捲须/二也练牙三也丨丨四也)
 琵琶腿(纪异录左衔 僧录惠江
威仪程紫霄俱辨捷每相嘲诮江/素充肥会暑袒露霄见之曰僧录丨丨丨江曰先生觱栗)
 (头画墁录太祖招军格不 (第 46b 页)
(曰屐齿痕在桂林府义宁江口石矶上相传汉蜀时有/马当者从诸葛武侯征牂牱溺智 惠江
死焉英灵白昼)
(擐金甲挥刃大呼响应山谷尝临流踞坐矶上屐痕宛/然可观 又曰云南府石屏州有龙马蹄石高 (第 64a 页)
以戏调一旦因舞辔于通衢而贯休马忽坠粪
光庭连呼大师大师数珠落地贯休曰非数珠盖大还
丹耳(上/)
头陀 左街僧录惠江
威仪程紫霄俱辨捷每相嘲诮江
素充肥会暑袒露霄忽见之曰僧录琵琶腿江曰先生
觱栗头又见骆驼数头霄指一大者 (第 89b 页)
 韦昌为西川管记时王建取众供费尤多有县令旁
 缘箕敛为部吏所讼庄为建草牒词云正当凋瘵之
 秋好安凋瘵勿使疮痍之后复作疮痍
琵琶腿觱篥头
  左街僧录惠江
威仪程紫霄俱捷每相嘲诮江素充
 肥会暑袒露霄忽见之曰僧录琵琶腿江曰先生觱
 篥头又见骆驼数头霄见一大 (第 14b 页)
  政术部(漕/)
宋真德秀江东漕到任谢表 吏责既稀所愿优游于迩
列主恩未报宁忘眷恋于本朝其如亲闱喜惧之年当
谨人子温凊之职辄援公辅辞翰林之请庶几潘岳奉
板舆之欢分太守之符日需成命出少府之节遽冒殊
恩怀章而过里门阅宿而临封部敬卜中和之节重宣
宽大之书轺傅初驰旄倪争睹谓朝廷所以辍柱下之

史盖圣主将以 惠江
右之民因博采于风谣颇䆒知其
疾苦以垂磬之家而困追需之目以屡歉之岁而多流
徙之人官无定證之簿书里有难平 (第 56a 页)
交气和而言确无隐情貌敬取予之际苟涉非义虽小
不居善居积喜施 惠江
湖间多所结纳子孙承其旧贯
所至如归尝泊小孤山风涛顿起一舟覆众愕不敢动
翁亲率长年往救得将溺者七人夺之 (第 11a 页)
为兢兢严于
一食一饮故人以为苦太上甘节其次苦节其下丧节
苦之不敢猥藉口于甘夫然故多饕餮之徒矣
    惠江公
(第 7a 页)
惠江
出龙川至郡城合西江而北其间有隐君子为 (第 7b 页)

江公
(第 7b 页)
惠江公
名时字允中其先楚人也徙保昌洪武间
徙博罗泊头永乐间徙郡城北临 (第 7b 页)
惠江
父鹤林公瓒取
曾孺人生公节槩异群儿年十五补郡博士弟子受学
进士李惟肖所时时称说古人椠觚佔毕非其好也李 …… (第 7b 页)
作西铭说公既退学益专间垂钓 惠江
于当世澹如也
嘉靖辛丑愤切诣阙上十八策并集古训献之至京师
与翟先生同舍感赵简子怃然赋临河而归公归亦同 …… (第 9a 页)
学录濂溪明
道象山白沙阳明中离诗讽咏之称六先生见道诗年
六十六卒萼为严郡文学有声家学也
论曰余先君与 惠江公
善也谢先生亟称 (第 11b 页)
惠江公

学顾不尽合所谓谔谔者耶其殊途同归也余睹世谈 …… (第 11b 页)
学甚众屈髡奭矣要以躬行难 惠江
之学造于夫妇仲
姬为刘以成妇刘翁每称妇孝谨闺阁未尝闻履声有
由也以成与余善余故具论之
  行状
   (第 12a 页)
  灵鹫山在县西南十五里峭拔高峻上有瀑布泉白鹿
庵又五里为岩洞山高数十仞容十馀榻泉绕洞前旧
传有桃花片大寸许从洞中流出(名胜志) 义江在县北
七十里源出丁岭流至苏桥分为三入永福江一历铜
鼓墟东流合相思水入漓 屐齿痕在江口石矶上相

传蜀汉时有武当者偕诸葛武侯征牂牁溺智 惠江

焉英灵白昼擐金甲挥刃大呼响应山谷尝临流踞坐
矶上屐痕宛然可观





  粤西文载卷十三 (第 45b 页)
  近有
近有山东信河南已退兵初闻通汉使又复叛齐城机
笑多疑失师怜少算倾如何金四万容易托陈平
  谢饶内史 惠江

花掩露猗猗情深寄一枝已看辞众草还得近华芝绿 (第 2a 页)

君横天大海江南极统天江变神顺济江灵
翊临惠江统浙武宿江朝天惠济江一浪大
济江横烈起浪女阳江流川返 惠江
九江龙 (第 008a 页)
龙君横
天大海江南极统天江变神顺济江灵翊临
惠江统浙武宿江朝天惠济江一浪大济江
横烈起浪女阳江流川返 惠江
九江龙君霹
雳轰轰溪泉小龙石泉龙神吾今讽咒布雨
奔星摧山倒海翻雨作晴雷轰有敕甘露奉
行上天天须暗入地 (第 019a 页)
谓佛二
月八日成道。四月八日往婆罗奈。为五比丘转四
谛法轮。二照法轮。谓佛成道以后。第七年中。往施 惠江
边。去祇洹林三里。说般若等无相大乘。是名
第二法轮。三持法轮。佛成道以后。第三十八年中。
后毗舍离鬼 (第 0785c 页)
      薛能
  咏王给事         蒋贻恭
  咏伛背子          前人
  与 释惠江
互谑       程紫霄
  与李荣互谑        僧法轨
  广州三樵歌        无名氏 ……王左脚无。
《咏伛背子》前人
出得门来背拄天,同行难可与差肩。若教倚向闲窗下,恰似箜篌不著弦。
《与 释惠江
互谑》〈左街僧录惠江威仪程紫霄俱辩捷每相嘲笑〉程紫霄

僧录琵琶腿,〈程 江充肥故云〉先生《咏伛背子》前人
出得门来背拄天,同行难可与差肩。若教倚向闲窗下,恰似箜篌不著弦。
《与释惠江互谑》 〈左街僧录惠江
威仪程紫霄俱辩捷每相嘲笑〉程紫霄

僧录琵琶腿,〈程 江充肥故云〉先生
归政乡三都内。
普济桥   罗固桥   大艳桥 俱在归政乡。
通惠桥 在平安乡二都内。
灵惠桥 在智 惠江
惠宁庙前。
义江渡 在义江浮洲塔左。
泗江渡 在县西北三里。
白洑渡 在县西南十里。
全州
黄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