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法制類
傳記類
職官類
器用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天文算法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事彙部類
史傳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信外丙仲壬而取胡氏之论其即此意也夫
纪元表乙亥帝小甲元祀(在位十有七/祀弟雍已立) 壬辰帝雍已
元祀(在位十有二/祀弟太戊立) 甲辰中宗帝太戊元祀(在位七十/五祀子仲)
(丁/立) 己未帝仲丁元祀(在位十有三/祀弟外壬立) 壬申帝外壬元
祀(在位十五祀/弟河亶甲立) 丁亥帝河亶甲元祀(在位九祀/子祖乙立) 丙
申 帝祖乙 元祀(在位十九祀/子祖辛立) 乙卯帝祖辛元祀(在位/十六)
(祀弟沃/甲立) 辛未帝沃甲元祀(在位二 (第 13a 页)
纪元表乙亥帝小甲元祀(在位十有七/祀弟雍已立) 壬辰帝雍已
元祀(在位十有二/祀弟太戊立) 甲辰中宗帝太戊元祀(在位七十/五祀子仲)
(丁/立) 己未帝仲丁元祀(在位十有三/祀弟外壬立) 壬申帝外壬元
祀(在位十五祀/弟河亶甲立) 丁亥帝河亶甲元祀(在位九祀/子祖乙立) 丙
申 帝祖乙 元祀(在位十九祀/子祖辛立) 乙卯帝祖辛元祀(在位/十六)
(祀弟沃/甲立) 辛未帝沃甲元祀(在位二 (第 13a 页)
见帝尚犹上也虽贵而上之夫妇后先之义也后世
训其义为配皆失理
易泰卦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程传史谓汤为天乙厥后有 帝祖乙 亦贤王也后又
有帝乙多士曰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称
帝乙者未知孰是以爻义观之帝乙制王姬下嫁之 (第 54b 页)
训其义为配皆失理
易泰卦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程传史谓汤为天乙厥后有 帝祖乙 亦贤王也后又
有帝乙多士曰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称
帝乙者未知孰是以爻义观之帝乙制王姬下嫁之 (第 54b 页)
亦禹河之所经河徙乃钟为黄泽耳昔殷王河亶甲
居相其子 祖乙 圮焉而又迁(书序仲丁迁于嚣河亶/甲居相 (第 6b 页)
祖乙 圮于耿传)
(云相地名在河北 (第 6b 页)
祖乙 亶甲子/圯于相迁于耿河水毁曰圯)通典相州治安阳县
殷王河亶甲居相即其地元和志相州内黄县东南
十三 …… (第 6b 页)
故东川复有漳绛之目水经注漳水自斥漳县南至
铜马祠东(寰宇记铜马祠/在钜鹿北七里)皆汉钜鹿县境也昔殷王 祖
乙 迁于邢杜佑云即邢州今为顺德府盖亦濒河之
地故其后盘庚又圮而迁于亳殷(书序 (第 7b 页)
祖乙 圮于耿/又 (第 7b 页)
祖乙 传云圮于)
(相迁于耿殷本纪云 (第 7b 页)
祖乙 迁于邢其说不同按耿在/汉河东皮氏县今为河津县地传直以圮为迁未安)
(从史记较长抑或序圮于耿下脱迁于 (第 7b 页)
邢三字皇极/经世云 祖乙 践位圮于耿徙居邢此说是也仲丁河)
(亶甲盘庚皆为迁事作书 (第 7b 页)
祖乙 但圮而/不迁何用作书其为迁邢而作无疑矣)禹河行钜鹿 …… (第 7b 页)
河三日不流即此矣又南经合阳县东南四十里
而山西之河津县即古耿邑也 商祖乙 都耿圮于
河水书有盘庚之诰是矣今县西去大河三十里
亦有龙门山与韩城之龙门对峙所谓禹凿龙门
(第 23b 页)
居相其子 祖乙 圮焉而又迁(书序仲丁迁于嚣河亶/甲居相 (第 6b 页)
祖乙 圮于耿传)
(云相地名在河北 (第 6b 页)
祖乙 亶甲子/圯于相迁于耿河水毁曰圯)通典相州治安阳县
殷王河亶甲居相即其地元和志相州内黄县东南
十三 …… (第 6b 页)
故东川复有漳绛之目水经注漳水自斥漳县南至
铜马祠东(寰宇记铜马祠/在钜鹿北七里)皆汉钜鹿县境也昔殷王 祖
乙 迁于邢杜佑云即邢州今为顺德府盖亦濒河之
地故其后盘庚又圮而迁于亳殷(书序 (第 7b 页)
祖乙 圮于耿/又 (第 7b 页)
祖乙 传云圮于)
(相迁于耿殷本纪云 (第 7b 页)
祖乙 迁于邢其说不同按耿在/汉河东皮氏县今为河津县地传直以圮为迁未安)
(从史记较长抑或序圮于耿下脱迁于 (第 7b 页)
邢三字皇极/经世云 祖乙 践位圮于耿徙居邢此说是也仲丁河)
(亶甲盘庚皆为迁事作书 (第 7b 页)
祖乙 但圮而/不迁何用作书其为迁邢而作无疑矣)禹河行钜鹿 …… (第 7b 页)
河三日不流即此矣又南经合阳县东南四十里
而山西之河津县即古耿邑也 商祖乙 都耿圮于
河水书有盘庚之诰是矣今县西去大河三十里
亦有龙门山与韩城之龙门对峙所谓禹凿龙门
(第 23b 页)
(安阳县本殷墟所谓北冢者亶甲城在西北五里四/十步洹水南岸后魏天平四年立相州取河亶甲居)
(相之义/治邺) 祖乙 圮于耿(为河所毁地理志河东皮氏县/耿乡古耿国括地志绛州龙门)
(县东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国)史记 (第 6b 页)
祖乙 迁于邢(皇极经世 (第 6b 页)
祖乙 圮/于耿徙居邢通典)
(邢州 (第 6b 页)
祖乙 迁于邢即此地亦邢国也括地志邢国故/城在邢州外城内西南角地理志襄国县故邢国今) (第 6b 页)
(信德府龙冈县书正义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于/殷盖 祖乙 圯于耿迁于奄括地志兖州曲阜县奄国)
(之/地)盘庚五迁将治亳殷盘庚迁于殷曰先王不常厥
邑于今五 …… (第 7a 页)
(五邦又言今不承于古则是盘庚之前迁者有五考/之前序但有亳嚣相耿之四者并盘庚数之则盘庚)
(归亳不应谓之五邦太史公谓 祖乙 自耿迁邢汲蒙/纪年谓 (第 7a 页)
祖乙 迁奄此与序戾不可据意者更有迁而)
(史失之皇极经世盘庚五迁复归于亳改号曰殷三/代世表云徙河南世纪盘 …… (第 7a 页)
厥邑于今五邦者合嚣相耿庇奄而言也自相以下
疑皆在河北至盘庚始迁河南书所谓惟涉河以民
迁者史记惟言仲丁迁隞河亶甲居相 祖乙 迁邢与
竹书小异然要之竹书为覈矣竹书称北蒙曰殷于
此始知殷之所在殷又名北亳故书序言盘庚五迁
将 …… (第 12a 页)
(偃师县曰西亳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也仲丁迁/嚣亦曰敖今开封府郑州荥阳县河亶甲居相今彰)
(德府城西北五里洹水南岸有亶甲城 祖乙 圯于耿/今山西平阳府蒲州河津县迁于邢今直𨽻顺德府)
(附郭邢台县盘庚迁于殷即西亳也武乙徙朝/歌今 …… (第 13a 页)
(城在洛州偃师县西四十里即盘庚所迁是四者何/一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即河亶甲所)
(筑而都者是一耿城故耿国在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祖乙时圯是自 祖乙 前已为都矣一邢国故城)
(在邢州外城内西南角即 (第 13b 页)
祖乙 所迁是一朝歌故城/在卫州东北七十三里本妹邑或曰武乙迁焉或曰)
(武丁始都者是计南亳在极东耿城在极西 (第 13b 页)
(相之义/治邺) 祖乙 圮于耿(为河所毁地理志河东皮氏县/耿乡古耿国括地志绛州龙门)
(县东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国)史记 (第 6b 页)
祖乙 迁于邢(皇极经世 (第 6b 页)
祖乙 圮/于耿徙居邢通典)
(邢州 (第 6b 页)
祖乙 迁于邢即此地亦邢国也括地志邢国故/城在邢州外城内西南角地理志襄国县故邢国今) (第 6b 页)
(信德府龙冈县书正义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于/殷盖 祖乙 圯于耿迁于奄括地志兖州曲阜县奄国)
(之/地)盘庚五迁将治亳殷盘庚迁于殷曰先王不常厥
邑于今五 …… (第 7a 页)
(五邦又言今不承于古则是盘庚之前迁者有五考/之前序但有亳嚣相耿之四者并盘庚数之则盘庚)
(归亳不应谓之五邦太史公谓 祖乙 自耿迁邢汲蒙/纪年谓 (第 7a 页)
祖乙 迁奄此与序戾不可据意者更有迁而)
(史失之皇极经世盘庚五迁复归于亳改号曰殷三/代世表云徙河南世纪盘 …… (第 7a 页)
厥邑于今五邦者合嚣相耿庇奄而言也自相以下
疑皆在河北至盘庚始迁河南书所谓惟涉河以民
迁者史记惟言仲丁迁隞河亶甲居相 祖乙 迁邢与
竹书小异然要之竹书为覈矣竹书称北蒙曰殷于
此始知殷之所在殷又名北亳故书序言盘庚五迁
将 …… (第 12a 页)
(偃师县曰西亳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也仲丁迁/嚣亦曰敖今开封府郑州荥阳县河亶甲居相今彰)
(德府城西北五里洹水南岸有亶甲城 祖乙 圯于耿/今山西平阳府蒲州河津县迁于邢今直𨽻顺德府)
(附郭邢台县盘庚迁于殷即西亳也武乙徙朝/歌今 …… (第 13a 页)
(城在洛州偃师县西四十里即盘庚所迁是四者何/一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即河亶甲所)
(筑而都者是一耿城故耿国在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祖乙时圯是自 祖乙 前已为都矣一邢国故城)
(在邢州外城内西南角即 (第 13b 页)
祖乙 所迁是一朝歌故城/在卫州东北七十三里本妹邑或曰武乙迁焉或曰)
(武丁始都者是计南亳在极东耿城在极西 (第 13b 页)
左传隐五年郑人邢人伐翼注邢国在广平襄国县(又韵会州名春秋邢国隋置邢州宋改邢台今因之)又姓邢侯为卫
所灭因为氏(又集韵古幸切音耿史记殷本纪 祖乙 迁于邢注邢音耿今河东皮氏有耿乡括地志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
(里耿城故耿国也本作邢经史通作邢)(唐韵书 (第 70a 页)
所灭因为氏(又集韵古幸切音耿史记殷本纪 祖乙 迁于邢注邢音耿今河东皮氏有耿乡括地志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
(里耿城故耿国也本作邢经史通作邢)(唐韵书 (第 70a 页)
里 黄泽胡氏以为河徙乃钟为泽耳)其西北岸则
彰德府治安阳县东境(胡相城在县西通典云河亶甲/居相其子 祖乙 圯于相迁于耿)
(传云河水所毁曰圯方舆纪要云安阳县东四十里有/永定城永定城东有鲧堤鲧治水时所筑以捍孟 (第 59a 页)
彰德府治安阳县东境(胡相城在县西通典云河亶甲/居相其子 祖乙 圯于相迁于耿)
(传云河水所毁曰圯方舆纪要云安阳县东四十里有/永定城永定城东有鲧堤鲧治水时所筑以捍孟 (第 59a 页)
国疑六与七近之)
赞告至臣名○君奭传曰巫氏也(奭字监本误)
伊陟原命序传原命伊陟二篇皆亡(二误三) 祖乙 序疏谓古人之言虽尚要约(谓疑然字误)经言圯于耿
大不辞乎(于耿下疑脱不字)
盘庚上第九
序疏自汤 (第 8a 页)
赞告至臣名○君奭传曰巫氏也(奭字监本误)
伊陟原命序传原命伊陟二篇皆亡(二误三) 祖乙 序疏谓古人之言虽尚要约(谓疑然字误)经言圯于耿
大不辞乎(于耿下疑脱不字)
盘庚上第九
序疏自汤 (第 8a 页)
亳有三(此外又有亳城/在绛州垣曲县)
庄十二年公子御说奔亳宋地也今南京谷熟县曰南
亳拱州考城县曰北亳
昭四年汤有景亳之命王畿也今西京偃师县谓之西亳
商自契至 祖乙 号为商至盘庚治亳殷改曰殷则亳
殷今偃师也汤或其先公必常居此故盘庚曰先王
适于山及汤为诸侯徙居南北 (第 14b 页)
庄十二年公子御说奔亳宋地也今南京谷熟县曰南
亳拱州考城县曰北亳
昭四年汤有景亳之命王畿也今西京偃师县谓之西亳
商自契至 祖乙 号为商至盘庚治亳殷改曰殷则亳
殷今偃师也汤或其先公必常居此故盘庚曰先王
适于山及汤为诸侯徙居南北 (第 14b 页)
命伊陟三篇皆亡三作二宋板同 太戊子下嚣地名
下陈迁都之义下仲丁弟下作河亶甲亡下亶甲子下
迁于耿下作 祖乙 亡下并有也字疏经称尹躬及汤有
一德(三十四叶右二行)宋板汤下有咸字 顺下谓卑顺以为
下下(三十七叶左 (第 9a 页)
下陈迁都之义下仲丁弟下作河亶甲亡下亶甲子下
迁于耿下作 祖乙 亡下并有也字疏经称尹躬及汤有
一德(三十四叶右二行)宋板汤下有咸字 顺下谓卑顺以为
下下(三十七叶左 (第 9a 页)
仲壬(外丙/弟)太甲(汤嫡/孙)沃丁 太庚(沃丁/弟)小甲
雍己(小甲/弟)太戊(雍己/弟)仲丁 外壬(仲丁/弟)河亶甲(外/壬)
(弟/) 祖乙 祖辛 沃甲(祖辛/弟)祖丁(祖辛/子) (第 40a 页)
雍己(小甲/弟)太戊(雍己/弟)仲丁 外壬(仲丁/弟)河亶甲(外/壬)
(弟/) 祖乙 祖辛 沃甲(祖辛/弟)祖丁(祖辛/子) (第 40a 页)
(取其地故文异于邢迁赵氏曰徙而臣之/曰迁某陆氏曰移入封内以为附庸也)怀土当物
之大情迁国重事也虽违害就利去危即安犹或恐
沈于众不肯率从(书盘庚注自 祖乙 都耿圯于河水/盘庚欲迁于殷而大家世族安土) (第 22a 页)
之大情迁国重事也虽违害就利去危即安犹或恐
沈于众不肯率从(书盘庚注自 祖乙 都耿圯于河水/盘庚欲迁于殷而大家世族安土) (第 22a 页)
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告釐沃仲丁迁于
嚣河亶甲居相作河亶甲 祖乙 圯于耿作 (第 1b 页)
祖乙 此皆
逸书之序也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
三篇此见存之书也盘庚之书虽存然不得逸书之
序以 (第 1b 页)
见其前世迁徙之始末则盘庚之意亦复不明
于世故自帝告釐沃以至于 祖乙 五篇之序盖所以
为盘庚之书张本于前若左氏传或先经而始事也
契者啇之始祖受封于唐虞之世始有爵土传之 …… (第 1b 页)
于太戊皆居于亳咸乂之序曰亳有祥桑榖共生于
朝是也太戊崩子仲丁立始自亳迁于嚣仲丁崩弟
外壬立外壬崩弟河亶甲立后自嚣迁于相河亶甲
子 祖乙 立复自相迁于耿既迁于耿则其地水泉湿 (第 2b 页)
为水所圯欲改迁于他所而重劳民故遂留于耿自
祖乙 以来凡历五世竟不克还及盘庚即位而民之
被于垫溺已甚遂谋迁于亳殷此其迁徙之始末见
于书之序者然也是 (第 3a 页)
以张平子东都赋曰商人屡迁
前八后五盖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此所谓前八也自
汤至于 祖乙 五迁此所谓后五也汤一人而再数
之是以前八后五共为十三迁也故序曰盘庚五迁
将治亳殷其文盖与自帝告釐 (第 3a 页)
沃至于 祖乙 五篇之 (第 3a 页)
序文势首尾相贯盖自契至成汤八迁而自汤至 祖
乙 又五迁也盘庚既承 (第 3b 页)
祖乙 圯于耿之后将欲迁于
殷之旧都故治亳殷而将居焉亳地名也殷亳之别
称也周希圣曰商人称殷自盘庚始此言是 …… (第 3b 页)
出其不意皆未可以为定论也故宜推本郑氏之说
以为偃师而以商颂之言为證盘庚五迁将治亳殷
其所迁之意说者不同郑氏曰 祖乙 居耿奢侈踰礼
土地迫近山川尝圯焉至阳甲立盘庚为之臣乃谋
徙居汤旧都王肃云自 (第 5a 页)
祖乙 五世至盘庚之兄阳甲
宫室奢侈下民邑居垫隘水泉潟卤不可以行政化
故徙都于亳皇甫谧曰耿在河北迫山川自 …… (第 5a 页)
窃以谓王肃之说为当耿地乃汉皮氏县之耿乡其
地沃饶近盐 祖乙 不审于利害之实而徙居之其居
之久也为水所圯而不可居盖其地沃饶而塞障故
富家巨室总于货宝傲上从康而 …… (第 5b 页)
之也先儒以为出正直之言则其意失矣我王盖指
祖乙 也言 (第 7b 页)
祖乙 自相而来既已居于此耿地耿地既
圯将欲复迁于土厚水深之地而不忍重劳民也故
曰重我民无尽刘刘杀也言民 …… (第 7b 页)
不知何以有五邦若并数盘庚之迁以为五邦则不
惟其文势不应如此而又所迁者乃复归于亳谓之
五迁则可谓之五邦则不可故太史公谓 祖乙 自耿
迁于邢而汲冢记年亦谓 (第 9a 页)
祖乙 迁于奄此皆与序文
相戾不可以为据也意者自仲丁至于盘庚更有一
迁而史家失之盘庚据其当时所见而言之故 (第 9a 页)
嚣河亶甲居相作河亶甲 祖乙 圯于耿作 (第 1b 页)
祖乙 此皆
逸书之序也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
三篇此见存之书也盘庚之书虽存然不得逸书之
序以 (第 1b 页)
见其前世迁徙之始末则盘庚之意亦复不明
于世故自帝告釐沃以至于 祖乙 五篇之序盖所以
为盘庚之书张本于前若左氏传或先经而始事也
契者啇之始祖受封于唐虞之世始有爵土传之 …… (第 1b 页)
于太戊皆居于亳咸乂之序曰亳有祥桑榖共生于
朝是也太戊崩子仲丁立始自亳迁于嚣仲丁崩弟
外壬立外壬崩弟河亶甲立后自嚣迁于相河亶甲
子 祖乙 立复自相迁于耿既迁于耿则其地水泉湿 (第 2b 页)
为水所圯欲改迁于他所而重劳民故遂留于耿自
祖乙 以来凡历五世竟不克还及盘庚即位而民之
被于垫溺已甚遂谋迁于亳殷此其迁徙之始末见
于书之序者然也是 (第 3a 页)
以张平子东都赋曰商人屡迁
前八后五盖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此所谓前八也自
汤至于 祖乙 五迁此所谓后五也汤一人而再数
之是以前八后五共为十三迁也故序曰盘庚五迁
将治亳殷其文盖与自帝告釐 (第 3a 页)
沃至于 祖乙 五篇之 (第 3a 页)
序文势首尾相贯盖自契至成汤八迁而自汤至 祖
乙 又五迁也盘庚既承 (第 3b 页)
祖乙 圯于耿之后将欲迁于
殷之旧都故治亳殷而将居焉亳地名也殷亳之别
称也周希圣曰商人称殷自盘庚始此言是 …… (第 3b 页)
出其不意皆未可以为定论也故宜推本郑氏之说
以为偃师而以商颂之言为證盘庚五迁将治亳殷
其所迁之意说者不同郑氏曰 祖乙 居耿奢侈踰礼
土地迫近山川尝圯焉至阳甲立盘庚为之臣乃谋
徙居汤旧都王肃云自 (第 5a 页)
祖乙 五世至盘庚之兄阳甲
宫室奢侈下民邑居垫隘水泉潟卤不可以行政化
故徙都于亳皇甫谧曰耿在河北迫山川自 …… (第 5a 页)
窃以谓王肃之说为当耿地乃汉皮氏县之耿乡其
地沃饶近盐 祖乙 不审于利害之实而徙居之其居
之久也为水所圯而不可居盖其地沃饶而塞障故
富家巨室总于货宝傲上从康而 …… (第 5b 页)
之也先儒以为出正直之言则其意失矣我王盖指
祖乙 也言 (第 7b 页)
祖乙 自相而来既已居于此耿地耿地既
圯将欲复迁于土厚水深之地而不忍重劳民也故
曰重我民无尽刘刘杀也言民 …… (第 7b 页)
不知何以有五邦若并数盘庚之迁以为五邦则不
惟其文势不应如此而又所迁者乃复归于亳谓之
五迁则可谓之五邦则不可故太史公谓 祖乙 自耿
迁于邢而汲冢记年亦谓 (第 9a 页)
祖乙 迁于奄此皆与序文
相戾不可以为据也意者自仲丁至于盘庚更有一
迁而史家失之盘庚据其当时所见而言之故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