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樂類
易類
小學類
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史鈔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神部
續道藏
至是改为献雅取礼记祭统尸饮五洗玉爵献卿古
之福酒亦古献之义也北郊明堂太庙同用就燎位宋
元徽三年仪注奏 昭远
齐及梁不改就埋位齐永明六
年仪注奏隶幽至是燎埋俱奏禋雅取周礼大宗伯以
禋祀祀昊天上帝也其辞并沈约所制 (第 17a 页)
聂崇义传 吏部尚书张昭
等奏议曰案崇义称祭天苍
璧九寸圆好祭地黄琮八寸无好圭璋琥并长九寸自
言周显德三年与田敏等案周官玉人之 (第 4a 页)
    蕙田案以上后唐

晋本纪天福二年追尊高祖璟庙号靖祖曾祖郴庙号
肃祖祖昱庙号睿祖考绍雍庙号献祖
文献通考天福二年中书门下奏皇帝到京未立宗庙
所司请立高祖以下四亲庙其始祖一庙未敢轻议令
都省百官集议 御史中丞张昭
议曰臣读十四代史书
见二千年故事观诸家宗庙都无始祖之称唯殷周二
代以稷契为太祖礼记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 (第 71a 页)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吉礼八十一
   宗庙制度
宋史礼志太祖建隆元年有司请立宗庙诏下其议
部尚书张昭
等奏谨案尧舜禹皆立五庙盖二昭二穆
与其始祖也有商建国改立六庙盖昭穆之外祀契与 (第 1a 页)
武欲望宰臣使相依旧押班其郡牧藩侯
台省少监长吏等不得令部内本司卑冗官员同班辞
谢敕从其奏
十一月乙亥 吏部侍郎张昭远
奏文武常参官每日于
正衙立班閤门使宣不坐后百僚俱拜旧制惟押班宰
相押楼御史通事舍人各缘提举赞扬所以不 (第 38a 页)
    元礼朝贺仪并无奏政和之文惟皇后受册
    仪则云典乐举麾奏正和之乐则旧史误也
    册府元龟载后汉 张昭改
十二和为十二成
    议云皇帝受朝皇后入宫奏正和请改为扆 …… (第 10a 页)
    蕙田案以上后唐
册府元龟后晋高祖天福二年正月甲寅朔帝御文明
殿受文武百寮朝贺 三年正月戊申朔帝御崇元殿
受朝仗卫如式 四年正月癸卯朔帝御崇元殿受朝
贺仗卫如式十二月庚戌礼官奏岁正旦王公上寿皇
帝举酒奏元同之乐再饮三饮并奏文同之乐三饮讫
群臣再拜乐奏大同蕤宾之钟左右皆应是月壬戌又
奏正旦宫悬歌舞未全且请杂用九部雅乐歌声坊法

曲从之 五年正月丁卯朔帝御崇元殿朝贺仗卫如
式 六年正月辛酉朔帝受朝于崇元殿七年正月
丙辰朔帝不受朝贺用兵故也
少帝开运二年春正月戊戌朔帝不受朝贺不豫故也
    蕙田案以上后晋
册府元龟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九月权判太常卿
议请改十二和乐皇帝临轩奏太和请改为政成王
公出入奏舒和请改为弼成皇帝食举及饮宴奏休和 (第 41a 页)
    一事此孔子所以恶始作俑者也
元和元年正月制岁时有丰歉谷价有重轻将备水旱
之虞在权聚敛之术应天下州府每年所税地丁数内
宜十分取二分均充常平仓及义食仍各逐稳便收贮
以时出粜务在救人赈贷所宜速奏
册府元龟后唐天成二年六月中书舍人张文宝请复

常平仓 四年九月 左补阙张昭远
奏今秋物价绝贱
百姓随地亩细配钱物名目多般皆贱粜供输极伤农
业既未能减放贮请加估折纳斛斗稍便于民又国 (第 17a 页)

赠匹帛秪言合支多少段库司临时并计丈尺给付不
得剩有支破 二年四月五日中书门下复奏尚书都
官员外郎 知制诰张昭远
丁母忧伏以大臣枕由有吊
祭之恩群寮寝苫无慰问之例高下之位君臣之事无
偏况为卿士者甚多有父母者极少固于 …… (第 20a 页)
怀 张昭远
望量与恩赐自此朝臣或有丁忧亦乞颁赉
其状寻已印出今具官员等第所定支给数目如后
文班左右常侍谏议给事舍 …… (第 20b 页)
将军左右诸
卫将军绢二十匹布一十五匹粟麦各一十五石左右
率府副帅绢布各一十五匹粟麦一十石奉敕宜依其 张昭远
所支绢布粟麦仍依所定官资颁给
    乾学案五代之时天下之乱极矣一时君臣
    皆苟且立国宜其于典 (第 21a 页)
  周世宗诏王朴详正雅乐朴以为今之钟磬在架者皆
唐商盈孙所定虽有作器之名无相应之实至于十二
镈钟不考宫商但循环击之钟磬徒架而已朴乃作准
求律以备乐器 张昭
等议以为朴之新法可习而行之
未几朴卒明年周室禅位故制度器服粗而未完岂不
惜哉

  圣朝乐县 (第 8b 页)
  晋郊庙乐章史志不录疑当时未暇论著也惟大周正
乐记崔棁等所造朝会十一曲当时已被于乐府而卢詹
张允等所撰宗庙十五曲标题杂舛岂未始被于弦歌然
邪臣窃观高祖天福中元日大飨乐工登歌其声大类薤
露虞殡而舞亦不成列则礼乐已消亡矣是时出狩于
邺而安重进安铁胡举兵以叛岂礼乐崩坏所召然邪

  汉乐章

  汉高祖受命初年 张昭改
宗庙乐歌撰次郊祀朝会等 (第 6a 页)
曲甚备而五郊迎气诸祀但记用乐不见其曲所可纪
者特宗庙七室之乐而已故太祖室奏至德之歌文祖
室奏灵长之歌德祖室奏积善之歌翼祖室奏显仁之
歌显祖室奏章庆之歌高祖室奏观德之歌由此观之
张昭
所建未之或用邪

  周乐章

  五代自梁唐晋汉以来乐器散失殆尽唯大祠郊庙用
乐凡十有四焉南郊四祭 (第 6b 页)
  晋高祖初诏崔棁等制定乐舞棁等讲求唐制尽复其
器服工员改文曰昭德之舞武曰成功之舞始为大会
陈之并推取教坊诸工以备行列屈信俯仰颇有仪度
其后太常更自广募工员多出市人阅习未几而元会

朝飨遂用寺工以陈于庭进退无旅而歌如虞殡当时
识者观之知晋之将亡兆于此矣

  汉乐舞

  汉高祖即位之初 太常张昭
进言唐有治康凯安七德
九功四舞不可废罢宜更名号示不相袭也故治康曰
治安之舞凯安曰振德之舞九功曰观象之 (第 2b 页)
  唐开元中两京及天下诸郡各置太公庙以张良配享
其后于休烈建言太公人臣不合以张良配享请移于
汉高祖庙从之至上元初追封太公为武成王选自古
名将功成业著者为亚圣及十哲等享祭之典一同文

宣王既而李纾进说曰文宣垂训百代宗师生民以来
一人而已乐用宫架献用太尉尊师重道雅合正经太
公述作止于六韬勋业成于一代岂可拟其盛德均其
殊礼哉后敕以上将军充献官昭告为致祭祝板不亲
书与文宣王异矣圣朝因而不革太祖仍亲撰武成王
留侯二赞自馀七十三人敕侍臣 张昭
范质而下分撰
焉春秋祭享以国子祭酒司业博士充献官又与用上
将军者异矣(齐相管仲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 …… (第 11a 页)
太尉长
孙嵩北齐右丞相咸阳王斛律光左仆射慕容绍宗梁太尉永宁公王僧辩后周大冢宰齐王宇文宪太傅燕
公于谨 郑国公
韦孝宽陈南平公吴明彻隋越国公杨素新义公韩擒虎宋国公贺若弼太平公史万岁唐何 (第 11b 页)

改为献雅取礼记祭统尸饮五洗王爵献卿今之
福酒亦古献之义也北郊明堂太庙同共就燎位
宋元徽三年仪注奏 昭远
及齐不改就埋位齐永
明六年仪注奏幽𨽻至是燎埋俱奏禋雅取周礼
大宗伯以禋祀昊天上帝也众官出宋元徽三年 …… (第 40a 页)
神奏昭夏皇入坛奏
永至皇帝升陛奏登歌皇帝初献及太尉亚献光
禄勋终献并奏宣烈皇帝饮福酒奏嘉胙就燎位
昭远
还便殿奏休成

  宣帝大建五年奏尚书左丞刘平定南北郊及明 (第 41b 页)
 晖殿之修龙首池之浚张奉国李文悦裴度为之远
 忧而力谏汉隐帝三叛既平浸为骄纵与左右狎昵
 与飞龙使后匡赞荼酒使郭允明为廋辞丑行大后
 屡戒及 张昭
切戒而不听何也勤于始而怠于终戒
 于前而肆于后常人之情也善乎后唐明宗与冯道
 从容语及年谷丰登道曰臣 (第 39a 页)
 兴立
幽冀二州界石文  熹平四年
 水经注云北平县界有汉熹平四年幽冀二州以戊
 子诏书遣冀州从事王球幽州从事 张昭
郡县分境
 立石标界具揭石文
嵩高山石阙铭  熹平四年
 金石录云铭云中郎将堂溪典伯并熹平四年来请 (第 75a 页)
    郑元及阮谌等三礼图九卷唐书艺文志有
    夏侯伏朗三礼图十二卷张镒三礼图九卷
    崇文总目有梁正三礼图九卷宋史载 吏部
    尚书张昭
等奏云四部书目内有三礼图十
    二卷是开皇中敕礼部修撰其图第一第二 (第 2b 页)
 东门奏永至之乐升坛奏登歌初献奏文德宣烈之
 乐次奏武德宣烈之乐太祖配享奏高德宣烈之乐
 饮福奏嘉胙之乐就燎位奏 昭远
之乐还便殿奏休 …… (第 37a 页)
 咸牲出入奏相和五引荐血毛奏嘉荐迎送神奏昭
 夏皇帝入坛奏永至升陛奏登歌皇帝初献太尉亚
 献光禄勋终献并奏宣烈皇帝饮福奏嘉胙就燎位
 奏 昭远
还便殿奏休成 (第 38b 页)
其后)
(号罗侯氏韩诗外传云周宣王大夫韩侯子有贤德史记魏有屈侯鲋左传曹有竖侯氏孺汉有尚书郎桓侯隽吴有 张昭
师)
(白侯子安又番三字姓二氏周书有侯莫陈氏侯崇传云其先魏之别部也又周有大将军伏侯龙氏名恩户钩切二十 (第 65a 页)
皪而自沈兮不忍见君之蔽壅) 瓮(乌工)
(切罂也急就章系臂琅玕虎魄龙壁碧珠玑玫瑰瓮) 薨(呼公切卒也 张昭
陶谦哀辞将平世难社稷是崇降年不)
(永奄忽殂薨) 兴(火宫切起也马融笛赋曲终阕尽馀弦更兴繁手累发密栉 (第 3b 页)
后唐明宗天成三年 张昭
迁都官员外郎时皇子竞尚
奢侈昭疏谏曰帝王之子长于深宫安于逸乐纷华之
玩丝竹之音日接于耳目不与骄期而骄 (第 2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