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春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別史類
史評類
政書類
詔令奏議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宁与诸后优然如生罗陵使亦如前棺敛后悉从火

 化可谓忠且义矣当与 张承业
同傅陵中金钱以万
 计皆为死气所蚀如铜铁状以故诸凶弃而不取往
 往为村民所得闻有得猫睛异宝者一村翁于 (第 37a 页)
 而贽弘已引兵至山下竟击贼灭之矣虽然尤有甚
 焉刘守光骄淫日甚使人讽镇定求为尚父晋诸将
 请尊之以稔其恶及其自称帝 张承业
又请遣使贺
 之以骄其心则是以声音笑貌之间而为恭敬谦虚
 之态假欲取固与之术以成自毙可殪之机曾不若 (第 32b 页)
 欲篡汉而惮孔融世变之极苟有一士大夫直躬履

 方义形于色者居于其间力虽不足其威望犹足以
 折奸人之心况身为文王而当纣世者乎下至唐宦
 者 张承业
从晋唐亡十六年而忠心耿耿不忘旧君
 能使李存勖终身以复仇为事 (第 22a 页)
承业
卒六月而亚子
 称帝所谓天地间不可一日无君子信矣呜呼均一
 命绝之夫也遇君子则存遇小人则亡其在幸与不 (第 22a 页)
 时上功贬为恩州司马五代梁王瑱遣王檀袭晋阳

 晋代北故将安金全退居太原往见 张承业
请受库
 甲击却之李嗣昭亦遣牙将石君立将骑救之朝𤼵
 上党夕至城下夜与安金全等分出诸门击梁梁兵
  (第 19a 页)
  (北绵地甚广而后世悉为邑居聚落故地之以云/梦名者非一而安陆之云梦为尤著云石晋天福)
  (五年马全节入安州唐兵南遁全节遣将安审晖/追之及于云梦泽中唐将 张承业
据云梦桥拒战) (第 22b 页)
论奸臣得计者果独在于近习耶神)
(考之取忠信岂非公平之词哉吕强请赦党人杨复光/泣武周岌严遵美力辞两尉 张承业
极谏横费如此之)
(类皆忠于国家而信于公议者岂可谓古有恭显曾害/忠良便以为今日之人都无可听者乎汉诏公 (第 15a 页)
 南注 正义林胡楼烦即岚胜之北也岚胜以西石
 州离石蔺等七国时赵邑边也秦隔河也晋洺泽潞
 等州皆七国时韩地为并赵西境也 元张鼎新贞
 宪公 张承业
碑夹城之役武皇复遣公求援于岐时
 河中阻绝自离石渡河春冰方泮凌澌奔䠞舣舟不
 得渡祷于河神是夜梦神人 (第 46b 页)
 城中无备发诸司丁匠及驱市人乘城拒守城几陷

 者数四 张承业
大惧代北故将安金全退居太原往
 见 (第 37a 页)
承业
曰晋阳根本之地若失之则大事去矣仆虽
 老病忧兼家国请以库甲见授为公击之 (第 37a 页)
承业
即与
 之金全帅其子弟及退将之家得数百人夜出北门
 击梁兵于马城内梁兵大惊引却昭义节度使李嗣
 昭闻 (第 37a 页)
 安邑解县两池𣙜盐制置等使

陶建钊天复元年绛州刺史
王 邺天复中岚石二州刺史天祐中充大同军防禦
 使
张汉瑜天复中晋州刺史 张承业
天复中河东监军
刘再立天复中云中刺史
卢汝弼哀帝天祐元年河东节度副使
刘 崇天祐元年河中判官 (第 70a 页)
 倚办焉
路审中徐州吏庞贼之乱著奇节累擢岚州刺史郑畋
 谓其节贯神明请擢为右羽林将军诏可
后唐
何瓒闽人唐末举进士及第庄宗为太原节度使辟为
 判官 张承业
卒代知留守事为人明敏通于吏事外 (第 21b 页)
 贼之于华州自重荣傅珂凡二十年 张承业
(第 58b 页)
继元
唐僖宗时宦者也本姓康幼为内常侍
 张泰养子晋兵击王行瑜承业数往来兵间晋王喜
 其为人及昭宗为李茂贞所 (第 58b 页)
 从行克用镇太原以为内外都制置蕃汉都知兵马
 使检校太保振武军节度使军中之事无大小皆决
 于克宁克用病召庄宗侍侧属 张承业
与克宁曰以
 亚子累公等庄宗将立告于克宁曰儿年孤稚敢以
 军府烦季父以待儿之有立克宁曰吾兄之命以儿 …… (第 4a 页)
 父慈子孝先王土宇苟有所归吾复何求也克宁妻
 孟氏素刚悍存颢等各遣其妻入说孟氏克宁仁而
 无断惑于群言杀都虞候李存质而与 张承业
李存
 璋有隙又求兼领大同军节度使于是幸臣史敬镕
 见太后告克宁与存颢谋执王及太后以降梁 (第 4b 页)
承业
 
等请诛克宁乃伏兵于府置酒大会克宁既至执而 …… (第 4b 页)
 同以病罢归卒于潞州
安金全代北人骁果工骑射号能擒生踏伏事晋为骑
 将数有功官至刺史以疾居于太原庄宗与梁相距
 河上梁将王檀袭太原晋兵皆从庄宗太原无备
 军张承业
率诸司工匠登城捍禦而外攻甚急金全
 彊起 (第 12a 页)
承业
曰太原晋根本一旦不守则大事去矣 (第 12a 页)
 老夫今诚惫然尚能为公破贼 承业
授以甲兵金全
 被甲跨马召率子弟及故将吏得百馀人夜出北门
 击檀于羊马城中檀军惊溃而晋救兵稍至然庄宗 (第 12b 页)
 德威曰不然赵人能城守而不能野战吾之取胜利
 在骑兵平川广野骑兵之所长也今吾军于河上迫
 贼营门非吾用长之地也庄宗退卧帐中德威谓
 军张承业
曰王怒老兵不速战者非怯也且吾兵少
 而临贼营门所恃者一水隔耳使梁得舟筏渡河吾
 无类矣不如退军鄗邑诱 (第 43a 页)
敌出营扰而劳之可以策
 胜也 承业
入曰德威老将知兵愿无忽其言已而获
 梁游兵言景仁治舟数百将以为浮梁庄宗笑曰果 (第 43a 页)
 攻携族奔太原李克用累表授太尉天复初卒于晋
 阳
后唐
卢质字子微河南人幼聪慧善属文事唐为秘书郎后
 游太原晋王以为河东节度掌书记质与 张承业

 定议立庄宗为嗣庄宗即位欲以质为相质性疏逸
 不欲任责固辞不拜拜太原尹北京留守晋天福中 (第 15b 页)
 同知王家楹继妻郭氏王家龄妻邢氏前行人司韩
 续祖继妻赵氏生员晋淑博妻王氏刘师禹妻石氏
 同知杨茂续妻张氏生员卢鸿祚妻王氏 张承业

 董氏董其蒙妻李氏苏又轼妻贾氏生员王鼎妻梁
 氏生员燕瑞妻范氏乔巍妻燕氏宋士俊妻孙氏生 (第 30a 页)
 仆婢掩鼻望而却走者氏皆躬执其役姑殁毁瘠逾
 常翁年几八旬事之一如其姑岁时祭享必诚必敬
 士民咸颂其孝
霍凤妻赵氏高永禄妻董氏 张承业
妻苏氏生员胡孕 (第 40b 页)
 省为之
摩尼寺旧唐书唐元和二年正月庚子回纥请于太原
 府置摩尼寺许之
斛律寺唐诛宦官晋王怜河东监军 张承业
不忍杀匿
 之斛律寺中 按宋太宗平北汉破太原城纵火焚
 庐舍金元好问诗仙佛所庐百馀所思役天财千万 (第 23a 页)
 狐突墓在县西北马鞍山宋宣和五年封利应侯子

 毛偃胥祔葬三墓今存乡人建庙以祀之
唐监军 张承业
墓在县西南十五里洪相村 按胡致
 堂曰 (第 14a 页)
承业
居唐官终其身义也县志称后唐宜从通
 志府志去后字
五代晋高祖陵相传在县西北六十里近为河水所没
 节度 (第 14a 页)
盐司
非州司则岁课不增朝廷得人两司乃建事既告成世
济其美勒之贞珉傅之后代孰曰不宜于是乎书
  贞宪公 张承业
碑       张鼎新
公讳 (第 47a 页)
承业
(第 47a 页)
继元
大唐寺人也自唐僖宗光启中主邰
阳军事赐紫入为内供奉昭宗将幸太原 (第 47a 页)
承业
为河 (第 47a 页)
东监军幸华州就加左监门卫将军昭宗遇弑复为监
军夹城之役武皇复遣公求援于岐时河中阻绝自离
石渡河春冰方泮凌澌奔䟠舣舟不得渡祷于河神是
夜梦神人谓曰子但渡流冰无患寤津吏报曰河冰合
矣侵晨蹑济旋踵冰解使还武皇疾笃召 承业
嘱之曰
吾儿孤弱群庶纵横后事公善筹之言终而卒时天祐
五年戊辰正月公奉遗顾立嗣王即位二月克宁谋侵
(第 47b 页)
承业
与王杀之天祐七年十二月梁将韩勍等兵逼 …… (第 47b 页)
势甚盛谓晋王曰吾骑兵利于平野今压贼垒门骑无
所展足且众寡不敌请避之王不悦退卧帐中诸将不
敢言德威往见 承业
曰大王据胜而轻敌不量力而务
速何不退军高邑诱贼离城彼出则归彼归则出别以
轻骑掠其馈饷不过踰月破之必矣 (第 48a 页)
承业
入帐抚王曰
此岂王安寝处耶德威老将知兵其言诚是也王蹶然
而兴曰予方思之是日拔营退保高邑后梁兵果败非 …… (第 48a 页)

承业
启其意则德威必死矣天祐十三年梁匡国节度
使王檀密请发兵袭晋阳安金往见 (第 48b 页)
承业
曰晋阳根本
之地失之则大事去矣仆虽老忧国家请以库甲见授
为公击 (第 48b 页)
承业
即与金同李嗣昭等击梁兵死伤什二
三贺德伦部兵多逃入梁 (第 48b 页)
承业
知变收德伦斩之天祐
十四年十月晋王还晋阳王连岁出征军府政事一委 (第 48b 页)
承业
劝课农桑畜积金榖收市兵马徵租行法不宽贵
戚由是军民肃清馈饷不乏王或时须钱蒱博及赐伶 …… (第 48b 页)
承业
靳之王乃库中置酒令子继岌舞 (第 49a 页)
承业
以带马
赠之王指钱曰宜与一积带马未为厚也 (第 49a 页)
承业
不敢以
为私礼王不悦语侵之 (第 49a 页)
承业
怒曰仆老敕使耳惜此库
钱所以佐成王霸业自取用之何与仆不过财尽兵散
一无所成王怒顾李绍荣索剑 (第 49a 页)
承业
起挽王衣泣曰仆
受先王顾托之命誓为国家诛汴贼若惜库物死于王
手仆下见先王无愧矣曹太夫人闻之遽令召王王 (第 49a 页)

恐叩首谢 承业
曰小儿忤公已笞之矣明日与王俱至 …… (第 49a 页)

承业
第谢之未几承制受开府仪同三司左卫上将军
燕国公 (第 49b 页)
承业
固辞不受但称唐官终身天祐十八年魏
州人得传国宝以为常玉将鬻之或识之曰传国宝也
及诣行台献之将佐皆奉觞 (第 49b 页)
朝恩始是后
宦者多称军容节度使皆置监军至昭宗天复二年诛
宦官其为监军者诏方镇诛之宦官尽死惟河东监军 张承业
幽州监军张居翰清海监军程匡柔西川监军
鱼全禋及致仕严遵美为李克用刘仁恭杨行密王建
所匿得全斩他囚以应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