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總義類
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汉书年表九上)
论语章句(何晏论语集解序)
卫宏
古文尚书训旨(后汉书七十九下)
毛诗传(经典释文引)
薛汉
韩诗章句二十二卷(隋书三十二)
景鸾 字汉伯梓潼人(常璩华阳国志十下)
月令章句 同上(按诸引月令章句大率皆蔡中郎书然不著姓氏者十居六七景鸾戴)
(颙两家既与蔡同不传亦无以见诸书徵引必无一二偶及故备录焉)
周氏
论语章句(论语序)
樊光 京兆人中散大夫(释文一)
尔雅注六卷(同上) 三卷(隋书三十二)
李巡 汝南人中黄门(释文一)
尔雅注三卷(同上)
阮谌 侍中(隋书三十二)
三礼图十卷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三)
许慎
五经异义十卷(隋书三十二)
五经通义(初学记引)
许淑 字惠卿魏郡 …… (第 17a 页)
德中为隋州司马(历代名画)
记三(按窦蒙述书赋注上卷载江灌字道群陈留人晋侍中中护军不言作尔雅赞当从 张彦远 为唐)
(人)
尔雅赞二卷(名画记三) (第 47b 页)
论语章句(何晏论语集解序)
卫宏
古文尚书训旨(后汉书七十九下)
毛诗传(经典释文引)
薛汉
韩诗章句二十二卷(隋书三十二)
景鸾 字汉伯梓潼人(常璩华阳国志十下)
月令章句 同上(按诸引月令章句大率皆蔡中郎书然不著姓氏者十居六七景鸾戴)
(颙两家既与蔡同不传亦无以见诸书徵引必无一二偶及故备录焉)
周氏
论语章句(论语序)
樊光 京兆人中散大夫(释文一)
尔雅注六卷(同上) 三卷(隋书三十二)
李巡 汝南人中黄门(释文一)
尔雅注三卷(同上)
阮谌 侍中(隋书三十二)
三礼图十卷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三)
许慎
五经异义十卷(隋书三十二)
五经通义(初学记引)
许淑 字惠卿魏郡 …… (第 17a 页)
德中为隋州司马(历代名画)
记三(按窦蒙述书赋注上卷载江灌字道群陈留人晋侍中中护军不言作尔雅赞当从 张彦远 为唐)
(人)
尔雅赞二卷(名画记三) (第 47b 页)
因悟书难读莫过殷三盘周八诰正叶石林云非作
书者故欲如此盖当时语自尔岂有如卫宏定古文
尚书序其中所云哉
又按 唐张彦远 名画记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
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
连隔行不断惟王子敬深明其 (第 36a 页)
书者故欲如此盖当时语自尔岂有如卫宏定古文
尚书序其中所云哉
又按 唐张彦远 名画记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
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
连隔行不断惟王子敬深明其 (第 36a 页)
三卷(张怀/瓘)评书药石论一卷(张怀/瓘)书则一卷
(张景/元撰)书指论一卷(褚长/文)法书要录十卷 (张彦/远) 草书杂体
(裴行/俭撰)荆浩笔法记一卷 王氏八体书范四卷(王方/庆)书
祖一卷(张怀/瓘)书法药石论 (第 31a 页)
(张景/元撰)书指论一卷(褚长/文)法书要录十卷 (张彦/远) 草书杂体
(裴行/俭撰)荆浩笔法记一卷 王氏八体书范四卷(王方/庆)书
祖一卷(张怀/瓘)书法药石论 (第 31a 页)
察等使
孔温裕咸通五年河东节度使
孟 球咸通五年晋州刺史
李 钧咸通六年昭义节度使
孔 纬咸通初河中观察判官
崔慎由咸通初河中尹充河中晋绛节度使
刘 瞻咸通中太原尹充河东节度使
刘从鲁咸通中太原掌书记中和三年河东观察使
李 渥咸通中太原掌书记
郑 畋咸通中太原从事
裴 枢咸通中河中从事
萧 邺咸通中河中节度使
杨 损咸通中绛州刺史
萧 遘咸通中太原从事
张彦球咸通中河东军都虞候转行军司马
沈 询咸通中潞州长史充昭义节度使
刘 潼咸通中昭义节度使徙河东
曹 确咸通末河中节度使
路审中咸通末岚州刺史 张彦远 僖宗乾符二年丰州刺史充天德军都防禦使 (第 64b 页)
孔温裕咸通五年河东节度使
孟 球咸通五年晋州刺史
李 钧咸通六年昭义节度使
孔 纬咸通初河中观察判官
崔慎由咸通初河中尹充河中晋绛节度使
刘 瞻咸通中太原尹充河东节度使
刘从鲁咸通中太原掌书记中和三年河东观察使
李 渥咸通中太原掌书记
郑 畋咸通中太原从事
裴 枢咸通中河中从事
萧 邺咸通中河中节度使
杨 损咸通中绛州刺史
萧 遘咸通中太原从事
张彦球咸通中河东军都虞候转行军司马
沈 询咸通中潞州长史充昭义节度使
刘 潼咸通中昭义节度使徙河东
曹 确咸通末河中节度使
路审中咸通末岚州刺史 张彦远 僖宗乾符二年丰州刺史充天德军都防禦使 (第 64b 页)
邓粲晋阳春秋二十二卷
唐柳芳唐历四十篇
张彦远 续唐历二十卷(同韦/澳等)
薛党大唐圣运图略三卷又帝王照录一卷
王起五位图十卷(一作/一卷)又五 …… (第 18b 页)
杜林苍颉训纂一篇又杜林苍颉故一篇
晋卫恒四体书势一卷 阳承庆字统二十卷
齐宋世良字略五篇
后魏陆炜拟急就篇悟蒙章
隋王劭俗语难字一卷
唐刘镕刘氏经典集音二十卷(镕字正范绛州正平/人咸通间晋州长史)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十 (第 69b 页)
(彦远 弘靖孙乾/符初大理卿) …… (第 69b 页)
王勃平台秘略 王维画学密诀一卷
温庭筠采茶录一卷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十卷
荆浩笔法记一卷 徐贤相马经
司空舆图发燄录一卷(舆图父大中/时商州刺史)
宋 (第 76b 页)
唐柳芳唐历四十篇
张彦远 续唐历二十卷(同韦/澳等)
薛党大唐圣运图略三卷又帝王照录一卷
王起五位图十卷(一作/一卷)又五 …… (第 18b 页)
杜林苍颉训纂一篇又杜林苍颉故一篇
晋卫恒四体书势一卷 阳承庆字统二十卷
齐宋世良字略五篇
后魏陆炜拟急就篇悟蒙章
隋王劭俗语难字一卷
唐刘镕刘氏经典集音二十卷(镕字正范绛州正平/人咸通间晋州长史)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十 (第 69b 页)
(彦远 弘靖孙乾/符初大理卿) …… (第 69b 页)
王勃平台秘略 王维画学密诀一卷
温庭筠采茶录一卷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十卷
荆浩笔法记一卷 徐贤相马经
司空舆图发燄录一卷(舆图父大中/时商州刺史)
宋 (第 76b 页)
摹得文彦博太史小辋川拆下唐跋自连真还李氏
一日同出坐客皆言太史者真 唐张彦远 名画记云
类道子又云云峰石色绝迹天机笔思纵横参于造
化孙氏图仅有之馀未见此趣(画史/)
赵大年画 (第 40a 页)
一日同出坐客皆言太史者真 唐张彦远 名画记云
类道子又云云峰石色绝迹天机笔思纵横参于造
化孙氏图仅有之馀未见此趣(画史/)
赵大年画 (第 40a 页)
陈氏曰唐监修国史崔龟从元吉撰起大历十三
年春尽元和十五年以续柳芳之书也艺文志载
韦澳蒋偕李荀 张彦远 崔□等撰实大中时
大唐统纪四十卷
陈氏曰唐江南西道观察判官陈岳撰用荀袁体
起武德尽长庆为一百 (第 6b 页)
年春尽元和十五年以续柳芳之书也艺文志载
韦澳蒋偕李荀 张彦远 崔□等撰实大中时
大唐统纪四十卷
陈氏曰唐江南西道观察判官陈岳撰用荀袁体
起武德尽长庆为一百 (第 6b 页)
鄱 阳 马 端 临 贵 与 著
经籍考五十六
子(杂艺术/)
唐志十一家二十部一百四十四卷(失姓名八家 张彦/远 以下不著录十)
(六家一百/一十七卷)
宋三朝志四十八部一百五卷 …… (第 1a 页)
陈氏曰唐翰林学士朱景元撰一名唐朝名画录
前有目录后有天圣三年商宗儒后序与画断大
同小异
名画猎精六卷
晁氏曰 唐张彦远 纂 (第 3a 页)
彦远 (第 3a 页)
爱宾 记历代画工名
姓自史皇以降至唐朝及论画法并装背禠轴之
式鉴别阅玩之方
历代名画记十卷
陈 (第 3a 页)
氏曰 张彦远 (第 3a 页)
彦远 家世藏法书名画收藏鉴 …… (第 3a 页)
梁朝名画录因广之故曰补遗
名画见闻志六卷(乃看画之/纲领也)
晁氏曰皇朝郭若虚撰若虚以 张爱宾 之画绝笔
永昌元年因续之历五代止国朝熙宁七年分叙
论纪艺故事近事四门
陈氏曰元丰中自序称 (第 4a 页)
大父司徒公未知何人郭
氏在国初无显人但有郭承祐耳其书欲续 张彦
远 之后
书画史二卷
晁氏曰米芾元章撰辑本朝公卿士庶家藏法书 …… (第 4a 页)
陈氏曰董逌撰
画继十卷
陈氏曰邓椿公寿撰以继郭若虚之后 张彦远 志
止会昌元年若虚志止熙宁七年今书止乾道三
年
射评要略一卷
晁氏曰李广撰凡十五篇
(第 6a 页)
经籍考五十六
子(杂艺术/)
唐志十一家二十部一百四十四卷(失姓名八家 张彦/远 以下不著录十)
(六家一百/一十七卷)
宋三朝志四十八部一百五卷 …… (第 1a 页)
陈氏曰唐翰林学士朱景元撰一名唐朝名画录
前有目录后有天圣三年商宗儒后序与画断大
同小异
名画猎精六卷
晁氏曰 唐张彦远 纂 (第 3a 页)
彦远 (第 3a 页)
爱宾 记历代画工名
姓自史皇以降至唐朝及论画法并装背禠轴之
式鉴别阅玩之方
历代名画记十卷
陈 (第 3a 页)
氏曰 张彦远 (第 3a 页)
彦远 家世藏法书名画收藏鉴 …… (第 3a 页)
梁朝名画录因广之故曰补遗
名画见闻志六卷(乃看画之/纲领也)
晁氏曰皇朝郭若虚撰若虚以 张爱宾 之画绝笔
永昌元年因续之历五代止国朝熙宁七年分叙
论纪艺故事近事四门
陈氏曰元丰中自序称 (第 4a 页)
大父司徒公未知何人郭
氏在国初无显人但有郭承祐耳其书欲续 张彦
远 之后
书画史二卷
晁氏曰米芾元章撰辑本朝公卿士庶家藏法书 …… (第 4a 页)
陈氏曰董逌撰
画继十卷
陈氏曰邓椿公寿撰以继郭若虚之后 张彦远 志
止会昌元年若虚志止熙宁七年今书止乾道三
年
射评要略一卷
晁氏曰李广撰凡十五篇
(第 6a 页)
将军无虎头之号兼孙吴时亦不闻置此官陆记
误也又明一统志言晋顾恺之尝为虎头将军人
号顾虎头而旧志仍之按晋书百官志无虎头将
军据 唐张彦远 名画记虎头乃恺之小字非官也
此误始于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而后人相沿未止
耳
徐光诸人时代辨 (第 43a 页)
误也又明一统志言晋顾恺之尝为虎头将军人
号顾虎头而旧志仍之按晋书百官志无虎头将
军据 唐张彦远 名画记虎头乃恺之小字非官也
此误始于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而后人相沿未止
耳
徐光诸人时代辨 (第 43a 页)
佚
夏侯氏(伏朗/)三礼图
唐志十二卷
佚
张彦远 曰隋文帝开皇二十年敕有司撰左武候执
旗侍官夏侯朗画
李氏(玄植/)三礼音义
佚
(旧/)唐 (第 5a 页)
夏侯氏(伏朗/)三礼图
唐志十二卷
佚
张彦远 曰隋文帝开皇二十年敕有司撰左武候执
旗侍官夏侯朗画
李氏(玄植/)三礼音义
佚
(旧/)唐 (第 5a 页)
佚
张彦远 曰谢稚陈郡阳夏人初为晋司徒主簿入宋
为宁朔将军西阳太守
右见贞观公私画史
齐永明东宫讲义 (第 5b 页)
张彦远 曰谢稚陈郡阳夏人初为晋司徒主簿入宋
为宁朔将军西阳太守
右见贞观公私画史
齐永明东宫讲义 (第 5b 页)
东西有午两日并光主友为辅
易内戒
佚
右见抱朴子微旨篇
易状图
一卷
佚
右见 张彦远 名画记当亦纬书也
乾元序制记 (第 17a 页)
易内戒
佚
右见抱朴子微旨篇
易状图
一卷
佚
右见 张彦远 名画记当亦纬书也
乾元序制记 (第 1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