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易類
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孟子類
經解類
春秋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別史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紀事本末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法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中觀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清部
太玄部
續道藏
蕙田案夏至祭方丘至唐乃合于礼然神州
之祭尚仍袭郑注之谬也
通典太宗贞观时奉高祖配地郊
中书令房玄龄 与礼官议以为礼有益于人则祀之
神州者国之所托馀八州则又不相及近代通祭九
州今除馀州等八座唯祭皇地 (第 23a 页)
之祭尚仍袭郑注之谬也
通典太宗贞观时奉高祖配地郊
中书令房玄龄 与礼官议以为礼有益于人则祀之
神州者国之所托馀八州则又不相及近代通祭九
州今除馀州等八座唯祭皇地 (第 23a 页)
不偿百姓之劳或水旱之灾风雨之变
庸夫横议悔不可追岂独臣言兆人咸尔太宗不能夺
乃罢封禅
贞观政要太宗谓 房玄龄 曰封禅是帝王盛事比表请
者不绝公等以为何如魏徵对曰帝王在德不在封禅
自丧乱以来近泰山州县凋残最甚若车 (第 24a 页)
驾既行不能
全无使役此便是因封禅而劳役百姓太宗曰封禅之
事不自取功绩归之于天譬如 玄龄 等功臣虽有益于 …… (第 24a 页)
四方名儒博物之士参议得失议者数十家递相驳难
纷纭久不决于是左仆射 房玄龄 特进魏徵中书令杨
师道博采众议堪行用而于旧礼不同者奏之其议昊
天上帝坛曰将封先祭义在告神且备谒敬之仪 …… (第 25b 页)
加不次也遣太常卿杨师道为简较封禅大
使户部侍郎卢承庆为副后改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
道宗为大使司空梁国公 房玄龄 等议云梁甫社首二
山并是古昔禅祭之所去十五年议奏请禅梁甫今更
奉诏详议梁甫去太山七十里又在东南至于行 …… (第 41b 页)
(何必登太山之巅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已而欲从其请魏郑公独以为不可发六难以争)
(之至以为崇虚名而受实害会河南北大水遂寝十/年复使 房乔 裁定其礼将以十六年二月有事于太)
(山会星孛太微而罢予谓二帝皆不世出盛德之主/灼知封禅之非形诸诏诰 (第 44b 页)
庸夫横议悔不可追岂独臣言兆人咸尔太宗不能夺
乃罢封禅
贞观政要太宗谓 房玄龄 曰封禅是帝王盛事比表请
者不绝公等以为何如魏徵对曰帝王在德不在封禅
自丧乱以来近泰山州县凋残最甚若车 (第 24a 页)
驾既行不能
全无使役此便是因封禅而劳役百姓太宗曰封禅之
事不自取功绩归之于天譬如 玄龄 等功臣虽有益于 …… (第 24a 页)
四方名儒博物之士参议得失议者数十家递相驳难
纷纭久不决于是左仆射 房玄龄 特进魏徵中书令杨
师道博采众议堪行用而于旧礼不同者奏之其议昊
天上帝坛曰将封先祭义在告神且备谒敬之仪 …… (第 25b 页)
加不次也遣太常卿杨师道为简较封禅大
使户部侍郎卢承庆为副后改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
道宗为大使司空梁国公 房玄龄 等议云梁甫社首二
山并是古昔禅祭之所去十五年议奏请禅梁甫今更
奉诏详议梁甫去太山七十里又在东南至于行 …… (第 41b 页)
(何必登太山之巅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已而欲从其请魏郑公独以为不可发六难以争)
(之至以为崇虚名而受实害会河南北大水遂寝十/年复使 房乔 裁定其礼将以十六年二月有事于太)
(山会星孛太微而罢予谓二帝皆不世出盛德之主/灼知封禅之非形诸诏诰 (第 44b 页)
耳惜哉
隋初因周制定令亦以孟冬下亥蜡百神腊宗庙祭社
稷其方不熟则阙其方之蜡焉开皇四年十一月诏曰
前周岁首今之仲冬建亥之月称蜡可也后周用夏后
之时行姬氏之蜡考之前代于义有违其十月行蜡者
停可以十二月为腊于是始革前制(前周姬氏后/周宇文氏)
旧唐书礼仪志太宗贞观十一年 房玄龄 等与礼官述
议以为月令蜡祭惟祭天宗谓日月而下近代蜡五天 (第 33b 页)
隋初因周制定令亦以孟冬下亥蜡百神腊宗庙祭社
稷其方不熟则阙其方之蜡焉开皇四年十一月诏曰
前周岁首今之仲冬建亥之月称蜡可也后周用夏后
之时行姬氏之蜡考之前代于义有违其十月行蜡者
停可以十二月为腊于是始革前制(前周姬氏后/周宇文氏)
旧唐书礼仪志太宗贞观十一年 房玄龄 等与礼官述
议以为月令蜡祭惟祭天宗谓日月而下近代蜡五天 (第 33b 页)
祫禘以功臣配享
享日未明一刻太庙令布功臣神座于太庙之庭吏部
尚书赠司空郧国公殷开山光禄卿渝国公刘政会开
府仪同三司淮安靖王神通礼部尚书赠司空河间元
王孝恭
右配享高祖庙庭太阶之东少南西向以北为
上(下并/于此)
司空赠太尉梁国文昭公 房玄龄 特进赠司空郑国
文贞公魏徵 洛州都督赠尚书左仆射蒋国忠公屈
突通 开府仪同三司赠司徒申国文献公高士廉 (第 36a 页)
享日未明一刻太庙令布功臣神座于太庙之庭吏部
尚书赠司空郧国公殷开山光禄卿渝国公刘政会开
府仪同三司淮安靖王神通礼部尚书赠司空河间元
王孝恭
右配享高祖庙庭太阶之东少南西向以北为
上(下并/于此)
司空赠太尉梁国文昭公 房玄龄 特进赠司空郑国
文贞公魏徵 洛州都督赠尚书左仆射蒋国忠公屈
突通 开府仪同三司赠司徒申国文献公高士廉 (第 36a 页)
高颎贺若弼配唐高祖神
尧皇帝于耀州以赵郡王孝恭殷开山刘政会淮安王
神通配太宗文皇帝于永兴军以长孙无忌 房乔 杜如
晦魏玄成李靖配明皇帝于华州以张说郭元振配肃
宗宣孝皇帝于永兴军以苗晋卿裴冕配宪宗章武皇
帝于华 (第 27b 页)
尧皇帝于耀州以赵郡王孝恭殷开山刘政会淮安王
神通配太宗文皇帝于永兴军以长孙无忌 房乔 杜如
晦魏玄成李靖配明皇帝于华州以张说郭元振配肃
宗宣孝皇帝于永兴军以苗晋卿裴冕配宪宗章武皇
帝于华 (第 27b 页)
为先师如刘氏说也记曰祀先贤于西学贤者师与
圣之统名其祀之总在西学又未必五学各有一先
圣数先师也唐初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后从
房乔 议改孔子为先圣颜子为先师至明嘉靖改孔
子为至圣先师而先圣先师合为一矣至三皇五帝
唐元宗尝立庙京师 (第 6a 页)
圣之统名其祀之总在西学又未必五学各有一先
圣数先师也唐初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后从
房乔 议改孔子为先圣颜子为先师至明嘉靖改孔
子为至圣先师而先圣先师合为一矣至三皇五帝
唐元宗尝立庙京师 (第 6a 页)
右唐
宋史太祖本纪建隆三年九月壬申修武成王庙
礼志昭烈武成王自唐立太公庙春秋仲月上戊日行
祭礼上元初封为武成王始置亚圣十哲等后又加七
十二弟子梁废从祀之祭后唐复之太祖建隆三年诏
修武成王庙与国学相对命左諌议大夫崔颂董其役
仍令颂检阅唐末以来谋臣名将勋绩尤著者以闻
太祖本纪乾德元年七月丁卯幸武成王庙
礼志建隆四年帝幸庙历观图壁指白起曰此人杀已
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命去之(案本纪建隆四年/十一月改元乾德)
文献通考开宝三年十月诏前代功臣烈士宜令有司
详其勋业优劣以闻有司言齐孙膑晏婴晋公孙杵臼
燕乐毅汉曹参陈平韩信周亚夫卫青霍去病霍光蜀
主昭烈关羽张飞诸葛亮 唐房玄龄 长孙无忌魏玄成 (第 21a 页)
宋史太祖本纪建隆三年九月壬申修武成王庙
礼志昭烈武成王自唐立太公庙春秋仲月上戊日行
祭礼上元初封为武成王始置亚圣十哲等后又加七
十二弟子梁废从祀之祭后唐复之太祖建隆三年诏
修武成王庙与国学相对命左諌议大夫崔颂董其役
仍令颂检阅唐末以来谋臣名将勋绩尤著者以闻
太祖本纪乾德元年七月丁卯幸武成王庙
礼志建隆四年帝幸庙历观图壁指白起曰此人杀已
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命去之(案本纪建隆四年/十一月改元乾德)
文献通考开宝三年十月诏前代功臣烈士宜令有司
详其勋业优劣以闻有司言齐孙膑晏婴晋公孙杵臼
燕乐毅汉曹参陈平韩信周亚夫卫青霍去病霍光蜀
主昭烈关羽张飞诸葛亮 唐房玄龄 长孙无忌魏玄成 (第 21a 页)
右秦至隋常朝
唐六典太极殿朔望坐而视朝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
事
唐书职官志文武官职事九品以上及二王后朝朔望
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
博士日恭号常恭官武官三品以上三日一朝号九恭
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五日一朝号六恭官弘文
崇文馆国子监学生四时恭凡诸王入朝及以恩追至
者日恭九品以上自十月至二月裤褶以朝五品以上
有珂蕃官及四品非清官则否
文献通考贞观元年十一月梁州都督窦轨请入朝上
曰君臣共事情犹父子外官久不入朝情或疑惧朕亦
须数见之问以人间风俗许令入朝
蕙田案此外官入朝也
贞观十三年十月尚书左仆射 房玄龄 奏天下太平万
机事简请三日一临朝许之 (第 6b 页)
唐六典太极殿朔望坐而视朝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
事
唐书职官志文武官职事九品以上及二王后朝朔望
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
博士日恭号常恭官武官三品以上三日一朝号九恭
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五日一朝号六恭官弘文
崇文馆国子监学生四时恭凡诸王入朝及以恩追至
者日恭九品以上自十月至二月裤褶以朝五品以上
有珂蕃官及四品非清官则否
文献通考贞观元年十一月梁州都督窦轨请入朝上
曰君臣共事情犹父子外官久不入朝情或疑惧朕亦
须数见之问以人间风俗许令入朝
蕙田案此外官入朝也
贞观十三年十月尚书左仆射 房玄龄 奏天下太平万
机事简请三日一临朝许之 (第 6b 页)
刘氏说也记曰祀先贤于西学贤者师与圣之统名
其祀之总在西学又未必五学各有一先圣数先师
也唐初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后从 房乔 议改
孔子为先圣颜渊为先师至明嘉靖改孔子为至圣
先师而先圣先师合为一矣至三皇五帝唐玄宗尝
立庙 (第 27a 页)
其祀之总在西学又未必五学各有一先圣数先师
也唐初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后从 房乔 议改
孔子为先圣颜渊为先师至明嘉靖改孔子为至圣
先师而先圣先师合为一矣至三皇五帝唐玄宗尝
立庙 (第 27a 页)
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南齐书张稷所生母刘先假葬琅邪黄山建武中改申
葬礼赙助委积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
江敩传敩卒遗令不受赙赠诏赙钱三万布百匹子茜
启遵敩令不受诏嘉美之从其所请
张融传竺超民孙微冬月遭母丧居贫融往吊之悉脱
衣以为赙披牛被而反
唐书窦建德父卒里中送葬千馀人所赙皆让不受 房玄龄 薨帝给以绢布二千段粟三千斛 (第 17a 页)
南齐书张稷所生母刘先假葬琅邪黄山建武中改申
葬礼赙助委积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
江敩传敩卒遗令不受赙赠诏赙钱三万布百匹子茜
启遵敩令不受诏嘉美之从其所请
张融传竺超民孙微冬月遭母丧居贫融往吊之悉脱
衣以为赙披牛被而反
唐书窦建德父卒里中送葬千馀人所赙皆让不受 房玄龄 薨帝给以绢布二千段粟三千斛 (第 17a 页)
之亦视其人尔长短不可限也
李翱百官行状奏凡人之事迹非大善大恶则众人无
由知也故旧例皆访问于人取行状以为依据今之作
行状者非其门生而即其故吏莫不虚加仁义礼智妄
言忠肃惠和或言盛德大业远而愈光或云正道直言
没而不朽曾不能直叙其事故善恶混然不可明至如
许敬宗李义府李林甫国之奸臣也其使门生故吏作
行状既不指其事实虚称道忠信以加之则可以侈于 房玄龄 魏徵裴炎徐有功矣此不惟其处心不实苟欲
虚美于所受恩之地而已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
行状不足以取信若使 (第 6b 页)
李翱百官行状奏凡人之事迹非大善大恶则众人无
由知也故旧例皆访问于人取行状以为依据今之作
行状者非其门生而即其故吏莫不虚加仁义礼智妄
言忠肃惠和或言盛德大业远而愈光或云正道直言
没而不朽曾不能直叙其事故善恶混然不可明至如
许敬宗李义府李林甫国之奸臣也其使门生故吏作
行状既不指其事实虚称道忠信以加之则可以侈于 房玄龄 魏徵裴炎徐有功矣此不惟其处心不实苟欲
虚美于所受恩之地而已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
行状不足以取信若使 (第 6b 页)
(李濂起复问答或问父母之丧斩衰三年天下之通/义也有服在大僚者夺情起复礼与曰礼有之丧有)
(四制变而从宜取之四时也曰古之大臣亦有勉从/者乎曰有之 唐房玄龄 张九龄宋寇准皆召起苫次)
(释衰拜命载在史册可考也曰李文达公之夺情起/复论者何以啧啧不置邪曰文达公 (第 24b 页)
(四制变而从宜取之四时也曰古之大臣亦有勉从/者乎曰有之 唐房玄龄 张九龄宋寇准皆召起苫次)
(释衰拜命载在史册可考也曰李文达公之夺情起/复论者何以啧啧不置邪曰文达公 (第 2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