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论卦气纳甲五行之类又曰孟喜京房之学其书槩
 见于一行所集大槩皆自子夏傅出唐艺文志云一
 行周易论卷亡又大衍玄图一卷义决一卷大衍论
 二十卷 崔良佐
易忘象
元载周易集注一百卷 (第 48a 页)
三卷(梁/蕃)周 元品二卷 周易发挥五卷(唐/王)
(勃/)周易物象释疑一卷(唐东/乡助)易忘象三卷 (崔良/佐)
周易元
统一卷(白云/子述)周易圣断七卷(鲜于/侁)周易流演五卷 周
易发题一卷(张/元)周易明疑录 …… (第 7a 页)
   右音(四部十/九卷)
续尚书(唐陈正卿纂汉至唐十二代诏策章疏/歌颂符檄议论成书开元末上之卷亡)续尚书
三卷(本朝/韩氏)尚书演范 (唐崔良佐/
撰卷亡) (第 14a 页)
量撰)三国春秋二十卷(唐员半/千撰)六代
略三十卷(李吉/甫撰)稽古典一百三十卷(唐颖/撰)三国春秋 (崔/良)
(佐
撰/卷亡)古今纪年新传三十卷(张昌/宗撰)史略三十卷(杜信/撰)广
轩辕本纪三卷(王权/撰)通历七 (第 14b 页)
 陶翰集(卷/亡)崔辅国集 贾至集二十卷 又别集十
五卷(苏冕/编)张孝嵩集十卷 储光羲集七十卷 苏源

明前集二十卷 李白草堂集二十卷(李阳/冰录)又度北门
集一卷 杜甫集六十卷 小集六卷(润州刺史/樊晃集)岑参
集十卷 卢象集十二卷 萧颖士游梁新集三卷
又集十卷 李华前集十卷 中集二十卷 李翰前
集三十卷 王昌龄集五卷 元结文编十卷 邵说
集十卷 裴倩集五卷(裴均/父)又湓城集五卷 刘汇集
三卷 樊泽集十卷  崔良佐
集十卷 杨贲集十五
卷 刘迥集五卷 武就集五卷(元衡/父)于休烈集十卷 (第 7b 页)
 子正晦德弗辉妣闫氏先生遭天弗吊七岁而孤性
 敏强记乡儒柴奉先大奇之曰子可婿矣遂以女许
 之供其朝夕俾就学焉习举子业于乡先生 崔良佐
 
诗文大出时辈至元十三年以乡试中式遂得儒宫 (第 43b 页)
 权德舆曰博陵崔君元翰考某以明经历卫州汲县
 尉虢州湖城县主簿亲没遂不复仕探古先微言著
 尚书演范周易忘象及三国春秋门人易其名曰
 文孝父

    按权文公为元翰文集序不书其父讳考新
    唐书宰相世系博陵崔氏第三房祁阳令抗
    子济 (第 11b 页)
  常常以授护哀帝时待诏为郎授苍梧陈钦子佚
  与刘歆并有闻于时由是言左氏者必本贾护刘
  歆
 隋 崔良佐
滑州人擢明经补湖城簿以母丧去官遂
  不复仕治诗书易春秋有文名子鹏举进士博学 (第 12a 页)
  刘审礼传与表不同

  虢王子次序不同
  馆陶公主所尚不同
   崔良佐
传误
  武攸暨传年号误  两传载周贽安太清不同 …… (第 3a 页)
   馆陶公主所尚不同
酷吏崔器传云曾祖恭礼尚馆陶公主
 今案公主传高祖女真定公主嫁崔恭礼又馆陶公
 主下嫁崔宣庆今器传乃云恭礼尚馆陶未知孰是
    崔良佐

艺文志 (第 17a 页)
崔良佐
三国春秋注 (第 17a 页)
良佐
深州安平人日用
从子 (第 17a 页)
 今案崔日用传乃滑州灵昌人而又崔元翰传述
 佐
云与日用从昆弟也此二传乡里宗族与艺文志
 不同未知孰是然以宰相世系表考之则 (第 17b 页)
良佐
乃日
 用之再从侄以是言之则从子者是而从昆弟者误
 欤
   武攸暨传年号误
武攸暨传云中宗时拜司徒 (第 17b 页)
   姜庆初   赵骅全交   严绶张延圭 徐贤妃徐坚
   项斯    李揆李玄道
    崔良佐   
高重
   高定    吉中孚
   王裕    韦彤
   注文选五臣 裴安时 …… (第 2b 页)
 本陇西人世居郑州然则揆传与玄道传既略相引
 缀玄道传已云本陇西人世居郑州揆传又言之岂
 非冗文乎
    崔良佐
艺文志杂史类内崔良佐三国春秋注云良佐深州安
平人凡二十六字 (第 18b 页)
 本陇西人世居郑州然则揆传与玄道传既略相引
 缀玄道传已云本陇西人世居郑州揆传又言之岂
 非冗文乎
   崔良佐
艺文志杂史类内 崔良佐
三国春秋注云 (第 18b 页)
良佐
深州安
平人凡二十六字 今案文艺崔元翰传中已叙 (第 18b 页)
良佐
始末事六十馀字
 甚悉今艺文志又载之盖重出也 (第 18b 页)
 易筌六卷(焦/竑)    周易释变一卷(陆希/声)

 易忘象三卷 (崔良/佐)
  周易卦断一卷(丘/铸)
 辨刘牧易一卷(陈希/良) 王刘易辨二卷(宋/咸)
 易诀一卷(许季/山 (第 16b 页)
 汉尚书后汉尚书二十六卷(孔/衍)
 续书一百五十篇(王/通) 续尚书二卷(陈正/卿)
 续尚书三卷(宋韩/氏)  尚书演范一卷 (崔良/佐)
 体尚书二卷(明仁/宗)  文苑春秋四卷(崔/铣) (第 11a 页)
   徐坚(齐𣆀子/)
韦叔夏     王义方    王方庆
路敬淳(弟敬潜/)  李至远     崔良佐
赵弘智     苏安恒    崔玄炜
王兀感     宋璟     王绍宗
彭景直     卢粲   (第 2a 页)
斥之使使/始兼御史/回/中/鹘/丞)
(后/赠/大/礼/夫次/部尚/赤/书/岭被/谥曰/病/宪/卒) 崔良佐(安/门/平/人/人居/谥曰/白鹿/贞文/山/孝)
(父所/春秋/著/又/有/集/三/十/国/卷)
崔造(安平/美张/人/正/永/则/泰中/三人/与韩会/友善皆/卢/自/东/谓) (第 17b 页)
 (宗谕之曰朕用/卿坐镇雅俗耳)冯伉(魏州元城人为醴泉令著谕蒙/书十四篇以教民后为散骑常)
 (侍领国子祭酒/卒赠礼部尚书) 崔良佐(滑州人擢明经补湖城薄以/母丧去官遂不复仕治诗书)
 (易春秋有文名子鹏举进士博学宏/词贤良方正皆异等仕至武部郎中)
南霁云(魏州/顿丘)
 (人张巡守睢阳霁云从之巡遣乞师于贺兰进明因/食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一座大 (第 57a 页)

有石氏齐有甘公唐都之推星王朔之候气周文之视
日吴范之占风有以见天地之情状识阴阳之变通(文粹)
  崔良佐
治诗易书春秋撰演范忘象浑天等论数十
(唐书) 柳宗元天对云规燬魄渊太虚是属棋施万荧
咸焉是托 晋成 (第 32a 页)
论大衍玄图义决 崔良佐
忘象元载集注李吉甫
注一行易卫元嵩元包高定外传终于裴通之书
卢行超之义陆希声之传 隋志六十九部五百 (第 8b 页)
之问答王粲之释
问顾欢巢猗之百问百释卫包之今文终于正义不著
录者王元感纠缪穆元休洪范外传陈正卿续尚书
良佐
演范四家二十卷 隋志三十二部二百四十七
卷 崇文目七部八十一卷 中兴书目二十二家一
百八十七卷(续目 …… (第 35a 页)
 (夏书九篇五篇亡一云夏书唯四篇马郑以五亡篇为商书)商书三十四篇十七篇亡十七篇存 周书 
(四十一篇九篇亡三十二篇存) 正义卫宏古文奇字序云秦改古文

以为篆隶又曰古文者苍颉旧体周世所用之文字自
苍颉至周宣皆苍颉之体史籀始有大篆十五篇号曰
篆籀惟篆与苍颉二体而已秦罢古文而有八体非古
文矣以至亡新六书并八体亦用书之六体以造字于
秦八体用其小篆虫书摹印隶书去其大篆刻符殳书
署书而加以古文奇字大篆非古文虫书非科斗书也

唐尚书纠缪


志王玄感尚书纠缪十卷 会要长安三年三月上又
礼绳愆三十卷春秋振滞二十卷魏知古谓五经指南

唐尚书演范 洪范外传

崔良佐
演范卷亡穆元休外传十卷(元休穆宁父撰外传十篇开元)
(中献之赐帛授偃师丞)

唐无逸图

见图类 (第 37a 页)
唐志杂史员半千三国春秋二十卷 崔良佐
三国春秋
卷亡 (第 9a 页)
(良佐
深州安平人日用从子门人谥曰贞文孝父)

晋九州春秋

隋志杂史九州春秋十卷司马彪撰记汉末事(唐志九卷 (第 9a 页)
尚书春秋纬书及诸史为据)绝笔于元和六年辛卯上推至炎帝元
年癸未凡三千六百九年

唐三国春秋

志杂史 崔良佐
卷亡员半千二十卷

建隆龙飞日历

一卷赵普记显德七年正月艺祖受禅事是年改元建 (第 35a 页)
所得士继为公卿取明经
不限员 李珏举明经李绛以明经碌碌非所宜更举
进士 张知誉兄弟五人俱高第 王彦威 崔良佐
明 …… (第 19b 页)
卢仁愿裴漼谞胄陈子
昂王义方玄感贾至李杰许孟容裴子馀尹思贞褚无
量王彦威丁公著韦绶叔夏归崇敬穆宁崔衍 良佐

为明臣 五经张嘉贞冯伉韦丹郑钦说殷侑 两经
韦温

唐进士举(科目记科第览)

志进士试诗赋时务 (第 2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