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可轻与之绝且应遣使吊祭谕以新王名犯庙讳故
未行册命待其更名谢恩然后遣使
僖宗时南诏酋龙卒子法立请和亲 吏部侍郎崔澹

上言不可从高骈劾澹沮议西川节度使崔安潜上言
蛮蓄悖乱心不识礼义安可以贱𨽻尚贵主失国家大
体澹等 (第 62a 页)
决大臣乾符四年遣陀西段瑳宝诣邕州节度使辛谠
请修好诏使者答报未几寇西川骈奏请与和亲右諌
议大夫柳韬 吏部侍郎崔澹
丑其事上言远蛮畔逆乃
因浮屠诱致入议和亲垂笑后世骈职上将谋乖谬不
可从遂寝蛮使者再入朝议和亲而骈从荆 (第 26a 页)
(南诏官有酋望在大将之下久/赞之上亦清平官也酋慈由翻)无表但令
督爽牒中书请为弟而不称臣诏百僚议之 礼部侍郎
崔澹
等以为南诏骄僣无礼高骈不识大体反因一僧
呫嗫卑辞诱致其使(呫他恊翻嗫而涉翻又之涉翻僧/谓景仙也景仙使 …… (第 17a 页)
薛史)友金克用之
族父也 庚戍黄巢攻宣州陷之 刘汉宏南掠申光
 赵宗政之还南诏也西川节度使崔安潜表以 崔澹
之说为是 (第 42b 页)
(崔澹
议见/上五年)且曰南诏小蛮本云南一郡之地
(刘蜀分建宁永/昌置云南郡)今遣使与和彼谓中国为怯复求尚主 (第 42b 页)
自是诸道兵什减其七
五年夏四月南诏遣其酋望赵宗政来请和亲无表但
令督爽牒中书请为弟而不称臣诏百官议之 礼部侍

郎崔澹
等以为南诏骄僭无礼高骈不达大体反因一
僧呫嗫卑辞诱致其使若从其请恐垂笑后代高骈闻
之上表与澹争诏谕解 …… (第 99b 页)
衮出城避
之诸道兵戍邕管者往往自归 赵宗政之还南诏也
西川节度使崔安潜表以 崔澹
之议为是且曰南诏小
蛮本云南一郡之地今遣使与和彼谓中国为怯复求
尚主何以拒之上命宰相议之卢携豆卢瑑上 (第 101b 页)
 (奏遣僧景仙托游行入南诏说谕酋龙许以公主妻/之时骈方筑成都罗城恐蛮寇惊役又以蛮俗尚浮)
 (屠故遣景仙往酋龙□礼之信用其言已而法立请/和亲无表但令督夷牒中书请为弟而不称臣 礼部)
 (侍郎崔澹
等言南诏骄僭无礼高骈不达大体因一僧/呫蕲卑辞诱致其使若从其请恐垂笑后代也骈上)
 (表与澹等辨诏谕解 …… (第 63b 页)
 (审名分礼也四者皆令德也可不勉乎骠信待云虔/甚厚比还授以木夹二一上中书门下一牒岭南西)
 (道然犹未肯奉表称贡务 崔澹
博陵人督爽南诏有/幕爽□爽等官分理诸 其相督之木夹所以夹文)
 (书/者)
夏四月壬申朔日食
秋七 (第 64a 页)
 两州寻复陷宣州(注见/前)
遣宗正少卿李龟年使南诏与和亲
 初南诏遣使求和亲(事具/前)比使还西川节度使崔安
 潜表以 崔澹
之议为是(澹以和亲不/可许亦具前)上命宰相议之
 卢携豆卢瑑曰蛮数犯边天下疲弊致百姓困为盗
 贼皆蛮 (第 6b 页)
  (买之在人非强抑之也于是强贷给以空名/告身国莫急于此矣官莫轻于此矣故书)

南诏请和亲
 (南诏请和无表但令督爽牒中书请为弟而不称臣/诏百官议之 礼部侍郎崔澹
等以南诏骄僭无礼高)
 (骈不达大体反因一僧呫嗫卑辞诱致其使若从/其请恐垂笑后代骈上表与澹等辨诏谕解 …… (第 33a 页)
 (官/军)集览(吐谷浑注见晋元帝建武元年赫/连注见晋怀帝永嘉四年铁弗)
黄巢陷宣州○刘汉宏掠申州质实(申州注见梁武帝/太清二年义阳)
○遣宗正少卿李龟年使南诏与和亲
 (初西川节度使崔安潜表以 崔澹
之议为是上命宰/相议之卢携豆卢瑑曰蛮数犯边天下疲弊致百姓)
 (困为盗贼皆蛮故也不若且遣使臣报复纵未 (第 41b 页)
  崔 损(安平人大历年第)   崔佑甫(安平人平章政事)

  崔 珙(安平人太子少师)   崔洪礼(安平人尚书)

   崔 澹(安平人吏部侍郎)
   崔 琯(安平人尚书)

  孙嘉之(武强人垂拱年第)   刘幽求(武强人圣历年第)

  孙  (第 15b 页)
国昌父子俱不肯受代朝廷以为用国昌代克)
(死于岚州国昌亦未尝赴大同也/人竟不毁命故简方不得赴镇而) 崔澹
等议南诏和亲(南诏遣奠望赵宗政来朝且议和/实录置澹议于二月至四月又云)
(争蛮事置此/好今因卢郑) (第 5b 页)
 瘵息肩诏许之但留荆南宣歙数军馀减十七朝廷
 既许南诏和无表但令督爽牒中书请为弟而不称
 臣督爽蛮官也诏百官议之 礼部侍郎崔澹
等以南
 诏骄僭无礼高骈不达大体反因一僧呫嚅卑辞诱
 致其使若从其请恐垂笑后代骈上表与澹等辨诏 (第 29a 页)
  唐与南诏和亲
唐末南诏屡为边寇皆边帅不得其人有以启之苟制

之有道其顺则役使之可也否则诛之可也即力不能
制严关隘增戍卒绝不与通亦可也以堂堂天朝而欲
与讲舅甥之礼嗟乎此有唐所以不振也世隆死子隆
舜嗣改国号曰大封民国改元贞明承智大同自号大
封人隆舜年少好畋猎酣逸衣绛紫锦罽镂金带国事
颛决大臣乾符四年遣陀西段琷宝诣邕川节度使辛谠请
修好诏使者答报未几寇西川高骈奏请与和亲右谏
议大夫柳韬 吏部侍郎崔澹
丑其事上言远蛮叛逆乃 (第 88b 页)
二年镇海军节度)
(使李锜反杀留后丨丨又五代史闽世家审之为/人俭约好礼下士丨丨唐相溥之子依审之仕宦) 崔澹(唐书丨丨/传举止秀)

(第 51a 页)

(崔澹
传澹举止秀/峙时谓丨丨丨者)门人冠(唐书戴叔伦传师事/萧颖士为丨丨丨)六王冠(韩非子尧/之贤丨丨) (第 29b 页)
(亭题竹诗已闻丨/丨丨兼写薛先生)阳关客(崔仲容诗满眼/丨丨丨未归)偷桃客 (崔澹
诗为忧错/认丨丨丨曼倩)
(曾为汉/侍郎)桐乡客(吴融丛祠诗金鞍正伴丨/丨丨粉壁犹怀桂苑仙)芦中客( (第 45b 页)
取舍
不得别有奏闻
懿宗咸通十一年正月以吏部尚书萧邺吏部侍郎于
德孙吏部侍郎杨知温考官司勋员外郎李辉 礼部员

外郎崔澹
等考试应宏词选人
十二年三月以吏部尚书萧邺吏部侍郎归仁晦李当
考官司勋郎中郑绍业兵部员外郎陆勋等试宏 …… (第 16b 页)
五年六月以吏部尚书郑从谠吏部侍郎崔沆考宏词
选人
六年三月以吏部侍郎崔沆 崔澹
试宏词选人驾部郎
中卢蕴刑部郎中郑顼为考官
晋高祖天福七年五月敕应诸色进策人等皆抱材能
方来投献宜加 (第 17b 页)
 详练故事(南史曰刘杳字士深博综群书沈约任昉/以下每有遗忘皆访问焉累迁尚书仪曹)
(郎仆射徐勉以台阁大仪/专委杳焉 下见前通典) 赐笔礼闱 裁书南阁(上/出)
(张贾衮下/出常 制) 举仪制辨名数 订礼文职笺奏(六典郎/中员外)
(郎所掌佐尚书侍郎举其仪制而辨其名数非曲阜集/除邓忠臣制曰仪曹郎参订礼文兼职笺奏 富儒学)

(未易处也中/ 以上郎) 清庙器 瑞锦窠(唐李珏字待价为殿/中侍御史宰相韦处)
(厚曰清庙之器岂击搏才乎除礼部员/外郎 唐旧说礼部员外郎为瑞锦窠)  崔澹
名德
子厚文章(唐书曰 (第 21b 页)
崔澹
举止秀峙时人谓玉而冠者为/礼部员外郎当时士大夫以流品相尚推名)
(德者以澹为首为刘禹锡柳文序子厚/以 (第 21b 页)
  子妇三
增献珍 尝药(楚王灵龟妃上官氏者舅姑在侍奉谨/甚凡珍美非经献不敢先尝 庄淑公)
(主事舅姑以礼姑寝疾不/解衣药糜非亲尝不进) 乳姑 鞭妇(唐书 崔澹
曾/祖母长孙氏) (第 20b 页)
朝廷羽/仪乎故时人称为三绝) 神观爽迈(唐书裴度退然/才中人而神观)
(爽/迈) 玉而冠者(唐崔琯传 崔澹
举止/秀峙时谓玉而冠者) 秀眉美髯(孔帖/杨元)
(琰秀眉/美须髯) 端凝若植(唐书冯定伟仪观与宿齐 (第 10b 页)
 司珍司金(奚陟为员外郎杜佑为郎中) 仓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库储
出纳以义仓常平榖价(毕諴孟简李景俭) 礼部掌礼仪祭享
贡举之政 尚书李纲陈达裴行俭(侍郎李百药韦贯之贺知章)其属有四一礼
部二祠部三膳部四主客(武德二年改仪曹郎曰礼部郎中司藩郎曰主客郎中龙)
(朔二年改礼部曰司礼祠部曰司禋膳部曰司膳光宅元年改礼部曰春官) 礼部郎中员

外郎掌礼乐学校图书祥瑞景云庆云为大瑞其名物
六十四白狼赤兔为上瑞其名物三十八苍乌赤雁为
中瑞其名物三十有二嘉禾芝草木连理为下瑞其名
物十二大瑞则百官诣阙奉贺馀瑞岁终员外郎以闻
(柳宗元李珏 崔澹
刘禹锡) 祠部郎中员外郎掌祠祀天文漏刻(崔沔)
 膳部郎中员外郎掌陵庙牲豆酒膳 李勉杜牧(元稹韦安石 (第 23a 页)


崔澹
名德 (第 15b 页)
唐崔澹
举止秀峙人谓玉而冠者为礼部员外郎当时
士夫以流品相尚推名德者以澹为首

子厚文章

唐刘禹锡作柳文序 (第 1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