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安太妃” 相关资源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時令類
正史類
政書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失者违先君之命绝两国之欢今幸蒙大惠全生保
 家母不随子欲何所归竟随北行汉乾祐三年八月
 卒于建州 安太妃
代北人为敬儒妻生出帝封秦国夫人出帝立
 尊为皇太妃妃老而失明后从北迁卒于建州 (第 81b 页)
 留守岁大饥赈抚饥民犯法者皆宽贷之饥民不忍

 流去母忧哀毁过制出帝时拜北面行营副都统悉
 出家财佐军用以疾卒彦威与 安太妃
同宗出帝事
 为舅彦威未尝自言及卒太妃临哭人始知其同宗
 也当时益称其慎重
张敬达字志通代州人小字生 (第 10a 页)
高祖拥兵而
南妃及从益遣人迎之既而俱遇害
晋出帝即位尊高祖后李氏为皇太后契丹入汴北迁
殁于北地建州  安太妃
出帝母即位册为太妃北迁 (第 10a 页)
 君(前代内职无封君/之礼此一时之制)
明宗和武宪皇后曹氏不知所出天成元年封淑妃后

立为皇后悯帝即位尊为皇太后
明宗昭懿皇后夏氏不知其所出生秦王从荣及悯帝
帝未即位前卒天成时追册为皇后
明宗淑妃王氏邠州饼家子初为梁将刘鄩侍儿鄩卒
帝纳之即位封为淑妃悯帝即位尊为皇太妃
悯帝哀皇后孔氏父循悯帝即位将立为皇后未及而
难作帝出奔废帝入与所生四子皆见杀晋高祖立追
谥曰哀

废帝皇后刘氏父茂威应州浑源人初封沛国夫人帝
即位为皇后石敬塘犯京师与帝俱自焚死
晋高祖皇后李氏唐明宗女初号永宁公主天福二年
有司请立皇后帝以宗庙未立谦抑未遑帝崩出帝即
位乃尊为皇太后 安太妃
代北人不知其世家生出帝帝立尊为皇太妃
出帝皇后冯氏定州人父濛初适高祖弟重允重允卒
出帝纳之立为皇后契 (第 3b 页)
(至此始改/元奉始)
其废帝时昏制谬封并加刋削庚午以右卫将军刘道
隆为中护军道隆昵于废帝常无礼于建 安太妃(此废/帝使)
(左右辱妃主时/事昵尼质翻)
至是建安王休仁求解职明帝乃赐道
隆死(书明帝者因/前史成文)宗越谭金童太一等虽为上所抚接
内不自安上 (第 22a 页)
丹王之子永康王乌云乌云𦕈一目为人雄健好施
(乌云始见于此为后/得国张本施式䜴翻) 癸卯晋主与李太后 安太妃

后及弟睿子延煦延宝俱北迁后宫左右从者百馀人
(从才/用翻)契丹遣三百骑援送之(援送者送其/行以为 (第 7a 页)
百一十里)
(薛史曰自辽阳行十数日过仪州霸州至建州陈/元靓曰大元建州领建平永霸二县属大定府路)未至 安太妃
卒于路遗令必焚我骨南向飏之(飏余/章翻)庶几魂
魄归达于汉(白虎通曰魂者沄也沄沄行不休/也魄者迫也迫 (第 24a 页)
湘东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其废帝时
昏制谬封并皆刋削庚午以右卫将军刘道隆为中护
军道隆昵于废帝尝无礼于建 安太妃
至是建安王休
仁求解职明帝乃赐道隆死宗越谭金童太一等虽为
上所抚接内不自安上亦不欲使居中从容谓之曰卿 (第 16a 页)
处之由是陈桥兵始得免分遣还营
 癸卯晋主与李太后 安太妃
冯后及弟睿子延煦延
宝俱北迁后宫左右从者百馀人契丹遣三百骑援送
之又遣晋中书令赵莹枢密使冯玉马军都指 (第 44b 页)
 休仁为司徒尚书令扬州刺史彧即位大赦子业时
 昏制谬封并皆刋削(以刘道隆为中护军道隆䁥于/子业尝无礼于建 安太妃
至是)
 (建安王休仁求解职宋主乃赐道隆死宗越等/内不自安沈攸之以闻皆伏诛攸之复入直閤)
宋雍郢荆州 (第 48b 页)
 位国号大唐尊母曹氏为皇大后嫡母刘氏为皇太
 妃(初太妃无子性不妒忌太后亦谦退相得甚欢及/册太妃诣太后宫贺有喜色太后忸怩不自 安太)
 (妃
曰愿吾儿享国久长吾辈获没于/地园陵有主馀何足言因相向歔欷)
唐以豆卢革卢程同平章事郭崇韬张居翰(故唐 (第 50a 页)
 (患乎延寿曰向留晋兵不质其妻子故有此忧今若悉/徙其家于恒朔每岁分番使戍南边何忧其为变)
 (乎/)辽主悦由是陈桥兵始得免分遣还营
故晋主重贵发大梁
 晋主与太后 安太妃
冯后及弟睿子延煦延宝俱北
 迁从者百馀人辽遣三百骑援送又遣赵莹冯玉李 (第 45b 页)
 (桀骜遂成宋/时继迁之叛)

辽迁故晋主重贵于建州(本唐昌黎县辽置州后迁冶永/霸县故城在今锦州府锦县)
 晋李太后诣辽主请依汉人城寨之侧给田耕桑以
 自赡辽主许之并晋主迁于建州未至 安太妃
卒于
 路遗令焚骨南向飏之既至建州得田五十馀顷今
 从者耕以给食顷之辽主德光之子舒噜遣骑取晋
 主宠 (第 1b 页)
 (皆刋削尊世祖之母路太后为崇宪太后立妃王氏/为皇后彧之妹也以刘道隆为中护军道隆昵于子)
 (业尝无礼于建 安太妃
至是建安王休仁求解职宋/主乃赐道隆死宗越等内不自安沈攸之以闻皆伏)
 (诛攸之复入直閤王/彧避主讳以 (第 71b 页)
 (晋王筑坛于魏州牙城之南四月升坛祭告遂即帝/位国号大唐尊母曹氏为皇太后嫡母刘氏为皇太)

 (妃初太妃无子性不姤忌太后亦谦退相得甚欢及/受册太妃诣太后宫贺有喜色太后忸怩不自 安太)
 (妃
曰愿吾儿享国久长吾辈获没于/地围陵有主馀何足言因相向歔欷)质实(忸怩惭愧/也歔欷注)
 (见汉光武 (第 17b 页)
 集览(断割断法/割裁也)

故晋主重贵发大梁
 (晋主与太后 安太妃
冯后及弟睿子延煦延宝俱北/迁从者百馀人契丹遣三百骑援送又遣赵莹冯玉)
 (李彦韬与之俱在涂供馈不继或 …… (第 4b 页)
 (朝廷亦以恩/泽羁縻之)
契丹迁故晋主重贵于建州
 (晋李太后诣契丹主请依汉人城寨之侧给田耕桑/以自赡契丹主许之并晋主迁于建州未至 安太妃)
 (
卒于路遗令焚骨南向飏之既至建州得田八十馀/顷令从者耕以给食顷之德光之子舒噜王遣骑取)
 (晋主宠姬赵 (第 38a 页)
丞相父母之邦乎赵太祖语孟昶母曰勿戚
戚行遣汝归蜀昶母曰妾太原人愿归太原不愿归蜀
契丹迁晋出帝及李太后 安太妃
于建州太后疾亟谓
帝曰我死焚其骨送范阳僧寺无使为异地鬼也 (第 30a 页)
安太
临卒亦谓帝曰当焚我为灰向南飏之庶遗魄得 (第 30a 页)
   契丹迁晋主于建州
二年晋李太后诣契丹主请依汉人城寨之侧给田以
耕桑自赡契丹主许之并晋齐王迁于建州未至 安太
卒于路遗令必焚我骨南向飏之庶几魂魄归达于 (第 29b 页)
   后唐曹太后与刘太妃相得甚欢
同光元年晋王即皇帝位国号大唐尊母晋国太夫人
曹氏为皇太后嫡母秦国夫人刘氏为皇太妃诏卢程
诣晋阳册太后太妃初太妃无子性贤不妒忌太后为
武皇侍姬太妃常劝武皇善待之太后亦自谦退由是
相得甚欢及受册太妃诣太后宫贺有喜色太后忸怩

不自 安太妃
曰愿吾儿享国久长吾辈获没于地园陵
有主馀何足言因相向歔欷
   太后欲亲省太妃疾
三年太后自与太妃别 (第 16b 页)
 (时事多艰故也军书旁午帝每省治达旦以岁朝谒/刘太妃于慈宁宫朝毕就坐俄假寐太妃戒勿惊命)
 (尚衣者覆以帔左右皆植立屏息以俟有顷帝觉摄/衣起谢曰神祖时天下少事宫中皆晏 安太妃
所亲) (第 3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