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孟子類
小學類
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紀事本末類
政書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塔葬

旧唐书杜鸿渐休致后病令僧剃顶发及卒遗命其子
依胡法塔葬不为封树冀类缁流物议哂之
肃王详德宗第五子也建中三年十月薨时年四岁废
朝三日赠扬州大都督上追念无已不令起坟墓诏如
西域法议层砖造塔礼仪使判官司门郎中李召上言
曰坟墓之义经典有常自古至今无闻异制层砖起塔
始于天竺名曰浮图行之中华窃恐非礼况肃王夭属
名位尊崇丧葬之仪存乎简册举而不法垂训非轻伏

请准令造坟庶遵典礼诏从之 姜公辅
傅车驾至城固县唐安公主薨上之长女也悲
悼尤甚诏所司厚其葬礼 (第 11a 页)
公辅
谏曰非久克复京城公
主必须归葬今于行路且宜俭薄以济军士德宗怒谓
翰林学士陆贽曰唐安夭亡不欲于此为茔垄 (第 11a 页)
宜令造
一砖塔安置功费甚微不合关宰相论列 姜公辅
忽进
表章但欲指朕过失拟自取名贽对 (第 11a 页)
公辅
官是谏议
职居宰衡献替固其职分陛下以造塔役费微小非宰 (第 11a 页)
 察察为明则天下或有蒙其祸者矣如汉宣之核实
 而萧韩诸贤俱受其戮如显宗之慧察至自撞即而
 钟离意辈得以为言至如德宗以强明自任疑萧复
 轻已谓 姜公辅
为卖直至用卢杞赵赞则至于败乱
 而不知悔是也安能庆及臣庶乎故象又曰失得勿
 恤往有庆也曰有庆云者则无 (第 9b 页)
 不能释天下之至疑当上九之始疑于三似唐德宗

 之于萧复 姜公辅
及其疑之亡也又似成王于周公
 要之皆不及昭帝之于霍光先主之于孔明也 (第 45b 页)
 其初杂然而疑其后涣然而释以上九之至阳遇六
 三之至阴阴阳相和而为雨则群疑释然而俱亡矣
 当其善疑也似唐德宗之于萧复 姜公辅
及其疑之
 亡也又似成王之于周公要之皆不及昭帝之于霍 (第 23a 页)
 先主欢若鱼水矣而伐吴之行使之憾死于法正则
 陆逊之折何所辞又况王瓜之摘止之矣而大内之
 迁累言之而不听 姜公辅
之诛止之矣而裴延龄之
 相虽百计而不能则其道益卑其治益替其止益细
 膏益屯诚不可以大有为于天下而称大 (第 2b 页)
 为乃坐致唐祚移而晋阳危不亦君臣胥失之乎何

 也信小人易信君子难是故用贤如转石去佞如拔
 山世主之通患也 姜公辅
言朱泚必反萧复言凤翔
 必乱何其明也而德宗略不以为意虽暂使为相不
 旋踵而斥之卢把以百口保泚而泚反请 (第 13b 页)
见贤见不肖见可杀又不可不讲也德宗见卢杞为
忠而用之见萧复之轻已 姜公辅
之卖直而去之当
时亦不听满朝之臣而自见之也孟子之言果如何
哉曰此孟子深意也夫齐王之见正待孟子琢磨之 (第 83a 页)
世之士争能也
人主而操此心则谄䛕无能者常得志而刚大多材
者常斥逐矣唐德宗终身爱卢杞而以萧复为轻已
姜公辅
为卖直者以是故也呜呼礼曰后世虽有
作者虞舜弗可及也其是之谓与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 (第 19a 页)
此辅佐字又三辅郡名又四辅谓辅弼疑丞释杓北极四)
(星曰四辅所以辅佐北极云易咸其辅颊舌左辅车相依汉刘辅 唐姜公辅
并此是)(亦作釜鍑属无足曰)
(釜亦量名六斗四升曰釜又九河之一曰覆釜)秿(禾穧释禾积)(父母释父 (第 19a 页)
杰而
六周复为唐仁杰之志行矣岂惟无咎又何厉矣五以
成王周公刘禅孔明当之上九当其善疑也似唐德宗
于萧复 姜公辅
及其疑之亡也又似成王之于周公要
之皆不及昭帝之于霍光先主之于孔明矣
  蹇 (第 25b 页)
 论曰自古人君虽甚愚亦皆知用君子则可以致治
 用小人则可以召祸然每至于危亡者盖以君子为
 小人小人为君子也唐德宗以 姜公辅
为卖直以卢
 把为忠李泌曰天下皆知陛下独不知之此其所以 (第 17b 页)
 为奸邪也夫 姜公辅
天下以为君子也而德宗乃以
 为卖直卢把天下以为大奸也而德宗乃以为忠是
 皆以忠为佞以佞为忠也此乱亡相 …… (第 18a 页)
 昭公不见子都子充而乃见狂且狡童是所美者非

 所当美而反以小人为君子也汉武帝贤公孙弘而
 愚汲黯唐德宗以卢把为忠以 姜公辅
为卖直皆是
 此类
萚兮刺忽也君弱臣强不倡而和也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萚兮萚兮风
其漂( (第 18b 页)
 而语之如会聋而鼓之于哲人而告之以话言则顺
 其德而行之至于愚人而告之以话言则反以我为
 僭也如唐德宗以萧复为轻已实非轻已也以 姜公
 辅
为卖直实非卖直也吾之言非僣而反以为僣民 (第 31b 页)

向此间迁厝权令造一塔安置待收复京城即拟将归
以礼葬送所造塔役功费用亦甚微小都不合是宰相
所论之事 姜公辅
忽有表奏都无道理但欲指朕过失
拟自取名朕本拔擢将为腹心今却如此岂不负朕至 …… (第 69b 页)
深卿宜商量如何稳便者 公辅
顷在翰林与臣久同职
任臣今据理辨直则涉于私党之嫌希旨顺承则违于
匡辅之义涉嫌止贻于身患违义实玷于君恩 …… (第 70a 页)
求岂但
从諌不咈而已哉乃至求谤言听舆诵葑菲不以下体
而不采故英华靡遗刍荛不以贱品而不询故幽隐必
达今 公辅
官在谏议任居宰衡献替弥纶乃其职分比
于刍荛葑菲岂不优而且重哉此理之常奚足怪也纵
使引喻非当不犹愈于舆 …… (第 71b 页)

之吝平积愤之气弭逆诈之情然后试以愚言反覆参
校庶臻至理且亮微忱
贽又上奏曰右钦溆奉宣圣旨省卿所奏 姜公辅
事宜
虽甚知卿尽忠然似未会朕意朕意以 (第 74b 页)
公辅
才行共宰
相都不相当在奉天时早欲停罢后因 (第 74b 页)
公辅
辞退朕已
对面许讫寻属怀光背叛遂且因循容到山南公辅知
朕必拟移改所以固论造塔事卖直取名据此用心岂 …… (第 74b 页)
欲匡辅是以前者奏疏愿陛下平积愤之气
弭逆诈之情然后试以愚言反覆参校庶臻至理且亮
微诚今陛下以素欲废罢 公辅
之心而谓其所行皆非 …… (第 75b 页)
良善则是迁怒而积愤之气未平也陛下揣 公辅
知必
移改之意而谓其所言皆欲取名则是亿不信而逆诈
之情未弭也逆诈之弭积愤未平固宜 (第 76a 页)
公辅
获戾于蓄
疑下臣见尤于乖意谓之至当则或不然夫臣之献言
以助理也君之求谏以弼违也言苟助理何必以人而
(第 76a 页)
 辄进曰陛下误矣上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
 擢乃敢尔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
 得失若黜之是钳其口也上悟待之如初岁满当迁
 请如 姜公辅
以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以便养诏可
 明年母丧还拜左赞善大夫盗杀武元衡首上疏请
 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 (第 44a 页)
  错为高第武帝元光五年对策者亦百馀人公孙
  弘为第一当时未有黜落法对者皆预选但有高
  下耳至唐始对策一道而有中否然取人比今多
  建中间 姜公辅
等二十五人太和间裴休等二十
  三人其下如贞元中韦执谊崔元翰裴垍等皆十
  八人元和中牛僧孺等长庆中 …… (第 16b 页)
丽科杨绾及第
大历二年乐道安贫科杨膺及第
六年讽谏主文科郑珣瑜李益及第
建中元年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姜公辅
元有直樊
泽吕元膺及第文辞清丽科奚陟梁肃刘公亮郑辕沈
封吴通元及第经学优深科孙玭黎逢白季随及第高
(第 22b 页)
 交故谓之交趾今安南地乃汉唐郡县其人百骸与

 华无异爱州 唐姜公辅
实生之何尝有交胫等说或
 传安南有播流山环数百里皆如铁围不可攀跻中
 有土田惟一窍可入而常自窒之人物 (第 31a 页)
百姓狼狈骇走
贼大呼告之曰汝曹勿恐不夺汝商货僦质矣不税汝
间架陌钱矣(呼火故翻/僦即就翻)上遣普王谊 翰林学士姜公辅
出慰谕之贼已陈于丹凤门外(陈读/曰阵)小民聚观者以万
计初神策军使白志贞掌召募禁兵东征死亡者志贞
皆 …… (第 18b 页)
郭/子仪之子)右龙武军使令狐建方教射于
军中闻之帅麾下四百人从(帅读曰率/下相帅同)乃使建居后为
殿 姜公辅
叩马言曰朱泚尝为泾帅(见二百二十六卷/元年帅所类翻)
坐弟滔之故废处京师(事见上卷上/年处昌吕翻)心 …… (第 19b 页)
及奈何言其从乱伤大臣心臣请以百
口保其不反上亦以为然又闻群臣劝泚奉迎乃诏诸
道援兵至者皆营于三十里外 姜公辅
谏曰今宿卫单
寡防虑不可不深若泚竭忠奉迎何惮于兵多如其不
然有备无患上乃悉召援兵入城卢把及白志贞言于 …… (第 24a 页)
尚书吏部郎中刘从一为刑部侍郎 翰林学士姜公辅
为谏议大夫并同平章事 朱泚自将逼奉天军势甚
盛以姚令言为元帅(泚且礼翻又音此将即亮翻帅所/类翻 考 (第 30a 页)
角翻/迕五故翻)卢把虽
贬官(杞贬官见/上卷上年)上心庇之贽极言把奸邪致乱上虽猊
从心颇不悦故刘从一 姜公辅
皆自下陈登用(二人为/相见上)
(卷上年刘从一自吏部郎中 (第 23b 页)
姜公/辅
自翰林学士下陈犹下列也)贽恩遇虽隆未得为
(为上追仇陆贽尽/言而贬贽张本)壬辰车驾至梁州山南地薄民 …… (第 23b 页)
与李晟东西相应以逼长安 上欲为
唐安公主造塔厚葬之(时唐安公主薨于城固/塔浮图也为于伪翻)谏议大
同平章事姜公辅
表谏以为山南非久安之地公主
之葬会归上都(会合也要也/上都谓长安)此宜俭薄以副军须之急
(凡行军资粮 (第 28a 页)
器械所/须者皆谓之军须)上使谓陆贽曰唐安造塔其费甚
微非宰相所宜论 公辅
正欲指朕过失自求名耳相负
如此当如何处之(相息亮翻/处昌吕翻)贽上奏以 (第 28a 页)
公辅
任居宰 …… (第 28a 页)
相遇事论谏不当罪之其略曰 公辅
顷与臣同在翰林
臣今据理辩直则涉于私党之嫌希旨顺成则违于匡
辅之义涉嫌上贻于身患违义实玷于君恩徇身忘 …… (第 28b 页)
(被皮/义翻)是乃掩己过而过弥著损彼名而名益彰果而行
之所失大矣上意犹怒甲寅罢 公辅
为左庶子加西川
节度使张延赏同平章事赏其供亿无乏故也(上在汉/中藉西)
(川供亿为张延赏入相张/本上 (第 29b 页)
固阴冱寒虽五月盛暑不热所谓云岭)
(也/)悉平吐蕃城堡独与云南筑大城于境上置戍相保
永同一家 右庶子 姜公辅
久不迁官诣陆贽求迁贽
密语之曰(语牛/倨翻)闻窦相屡奏拟上不允(今人谓圣旨不/从所请为不允)
(习闻 (第 13b 页)
唐人/之言也)有怒公之言 公辅
惧请为道士上问其 (第 13b 页)


不敢泄贽语以闻参言为对上怒参归怨于君己巳
(第 13b 页)
公辅
为吉州别驾又遣中使责参 (第 14a 页)
(姜公辅
居猜忌之/朝不能安于命义)
(而由此重窦参之罪亦陆贽之一言也庶考异曰实录/初 (第 14a 页)
公辅
罢相为左庶子以忧免复除右 子数私谒窦)
(参参数奏 (第 14a 页)
公辅
以他官上不许而有怒 (第 14a 页)
公辅
之言 (第 14a 页)
公辅/
恐乃请免官为道士久之未报因开延英奏之上问其)
(故 (第 14a 页)
公辅
对以参言上晓之固不已大怒贬之而诏书责/参推过于上 (第 14a 页)
公辅
传曰陆贽知政事以有翰林之旧数)
(告贽求官贽密谓 (第 14a 页)
公辅
曰予常见郴州窦相言为公奏/拟数矣上旨不允有怒公之言 (第 14a 页)
公辅
恐惧乞罢官为道)
(士久之未报后又庭奏德宗问其故 (第 14a 页)
公辅
不敢泄贽言/便以参言为对帝怒贬 (第 14a 页)
公辅
为泉州别驾又遣使赍诏)
(责参贽传曰 (第 14a 页)
姜公辅
奏窦参常语臣云陛下怒臣未已/德宗怒再贬参竟杀之时议 (第 14a 页)
公辅
奏窦参语得之于) …… (第 14a 页)
访所亲转为所卖其弊非远圣鉴明知此乃解参)
(之语也及参之死贽救解甚至由是观之贽岂有杀参/之意邪且贽语 公辅
之时安知 (第 14b 页)
公辅
请为道士及于上)
(前以泄言之罪归参此乃 (第 14b 页)
公辅
之意非贽意也当时之/人见参贽有隙遂以己意猜之史官不悦贽者因归罪)
(于贽耳/今不取) 庚午山南西道节 (第 14b 页)
  (而败当矫前失安可遽沮锐气帝壮其言益出御/前器甲付诸军军声复振时数易台谏阐力言之)
  (帝曰好名如某人但欲得直声而去阐曰唐德宗/疑 姜公辅
卖直陆贽切谏愿陛下深以为鉴金人)
  (求和帝与议阐曰彼欲和畏我耶爱我耶直款我/耳力陈大害不可许帝曰 (第 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