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詩類
小學類
四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別史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弃之之故则不可解老泉以庄公寤生惊姜
    氏例之然姜氏亦第恶之而已未尝弃之也
    母子天性即谓首生 太易
何至弃之平林寒
    冰而必欲杀之乎则张子气化而生之说颇
    为稳当下章居然生子一语经文已明明 (第 7b 页)
太浅索诗 太易
盍亦思圣人所以广收约取著之为经
与易书春秋并垂者其立教宜何如精严而可轻以里
巷讴吟文人词曲例之乎凡余 (第 6b 页)
 (气𩟷之气转失其本矣又作气非黄老之说以虚无为祖故气从无从火)
气之谐声

氛   甫云切气之有象者传曰日南至梓慎望氛


又曰楚氛甚恶又曰见赤黑之祲丧氛也

日  人质切 太易
之精著象于天者也象形日出而
 昼入而夜故一昼夜谓之一日日之行始于南陆自
 南而北厎于北陆自北而南复至 (第 2a 页)
 见有人矣赐则视人犹己凡我所不欲人加于我之
 事我亦欲无加于人子贡此言是本体明净物我浑
 忘不待勉强乃仁者之事彼未能臻此视为 太易

 孔子呼其名而抑之曰最难克者己私未易全者仁 (第 32b 页)
一之说所指皆同倘非周子)
(启其秘而朱子又阐而明之孰知太极之为理而非气/也哉或谓古书有所谓太一有所谓 太易
太初太始太)
(素其与太极同乎异乎曰太一者即太极之异名也礼/曰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以其极至则曰极以 (第 94a 页)
其)
(无二则曰一所谓名殊而义一者也若所谓 太易
未见/气太初气之始太始形之始太素质之始也则以气形)
(质言之而非指乎此理/矣不必引以为类也)八卦定吉 (第 94a 页)
听其句字零星不能接续贯穿一句自为一义一字自为一义成何文字以愚意读之未有不一气联络者六经尚书极为古奥 太易
尤加简鍊其血胍仍在因惮于搜索视为碎金断璧岂其然 (第 68a 页)
 轻进九三变成坤为舆初二其卫也言九三当与二

 阳同心协力无日不训国人讨军实而为行计也○
 来矣鲜曰艰者艰难其思虑恐失 太易
易贞者贞固
 其作为恐失于助长
  按上合志言与上九合志此爻所以利往异于小
  畜之三者在此盖小畜之 (第 15a 页)
 卫之象也考工记车有六等戈也人也殳也戟也矛

 也轸也皆卫名良马逐者用功如良马追逐之速也
 即九三终日乾乾夕惕若之意艰者艰难其思虑恐
 其失于 太易
也贞者贞固其作为恐其失于助长也
 曰者自叹之辞闲者习也习其车舆与其防卫也闲
 习有优游自得之意曰闲舆 (第 12a 页)
  (呼边圉有事则戎狄肆其豺狼戎狄无事则奸回/肆其蝥贼坏屋飘摇其风无方韩侂胄死史弥远)
  (又出史弥远死贾似道又出金人朝亡而元师夕/出金元循已胜之辙而赵宋胶屡覆之舟夫非其)
  (取之 太易
则其守之良难积功薄于前则败阙重/于后也乎故曰涣散也离也节止也阴阳发疹见)
  (于中交宁宗丁巳距甲申 (第 33a 页)
谓太极者有之极而无之称为有象之母既况之无则
无之上复何名乎哉而易纬曰 太易
者未见气也太初
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
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溷沌推是而言则太极之义比 (第 28b 页)

为二殊不知易明一岁之功不述天地之始何以知
之在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
八卦八卦定吉凶 (第 28b 页)
元为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虚无感动也诚者天之道故至诚乾其静也专坤退藏于密是专密之义皆易简之德故云此其易也 太易
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故云变易者其气乾二五之坤坤二五之乾始而亨也亨者通也故天气不变不能通气五行谓五 (第 5b 页)
分而为二以象两一营也挂一以象三二营也揲之以四以象四时三营也归奇于扐以象闰四营也易变而为一乾凿度文易有 太易
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易变而为一当太初时易无形畔 (第 8b 页)
太易
者未见气太初者气之始寒温始生故云易也三变成爻四营者止一变耳而云易者易本乎气故不言变而言易象天地之始故 …… (第 8b 页)
畔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
(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者皆乾凿度文易无形畔者谓 太易
也易变而为一者谓太初也一变而为七者七主南方谓太始也七变而为九者九主西方谓太素也九者气变之究也者郑氏谓 (第 34a 页)
谓遘初
公羊隐五年传云初者何始也
参同契曰元精云布因气托初
乾凿度曰太初者气之始也郑注云元气之所本始

既是寂然无物矣焉能生此太初哉则太初者亦忽
然而自生又曰太初之气寒温始生也 案太初生于
酉仲
京房杂试 (第 42b 页)
 易河图数
易大衍之数原起河图故河图虽自有纬而未尝


言数此传易者穷其数之原也

龟取生数一三五七九筮取成数二四六八十
一与六同宗二与七为朋
东方南方生长之方故七为少阳八为少阴西方北方

成熟之方故九为老阳六为老阴
五运皆起于月初天气之先至乾知大始也六气皆起
于月中地气之后应坤作成物也
 按乾坤凿度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乾坤安从生故
 曰有 太易
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第 1b 页)
太易
者未见气太
 初者气之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质之始气形质
 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视 (第 1b 页)
为三千二百则今之易卦三十二阳三十二阴者也大
衍之数五十实筌乎此或曰得意忘象何首卦之云是
不然曷亦知夫 太易
之掌其法而不掌其书耶书果一
则连山得阳归藏得阴繇屯而下卦卦分也而在三易
则卦不分焉故曰不异抑且不知杂 …… (第 15b 页)
阳文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
其卦有阳豫游徙之类
赝连山文
有太始有太极有 太易
有太初有太素云云皆剿合凿
度之文
伏羲称天皇神农称人皇轩辕称地皇
岐伯天师云先时者杀不及时者杀云云剿 (第 28b 页)
祖述列子一变为七七变为九九变为一之说至于
太初太始太素与太极列而为五杂又甚焉以律论
易者若郑康成注周礼六律六吕是也其说以黄钟为
乾初九以大吕为 …… (第 14b 页)
一例拘也孔子所
谓惟变所适不可以为典要欤曰若是则圣人所取无
定象矣又何必以象求哉曰圣人之心不出于一理
之象不出于八卦随时变易将以从道而已所谓如
珠走盘而不出于盘者其圣人作易之谓欤故善观象 (第 21a 页)
  九三良马逐(郑玄姚信本/俱作逐逐)利艰贞曰(郑玄本/作日)闲舆

卫利有攸往(变兑为损互体兑变震约象震变坤初刚/为四柔所畜二刚为五柔所畜至三上则)
(阳刚同德皆上进之物可以行矣犹且踟蹰焉而未敢/骤盖畜之极也乾为良马且畜而至三则阳刚之性已)
(销镕变化良孰如之三阳并进中爻震动故有良马驰/逐之象然二柔止之于前未可轻锐而进故告之以利)
(艰贞艰者艰难其思虑恐其失于 太易
也贞者贞固其/作为恐其失于助长也曰者自叹之辞本卦乾为言变)
(兑互兑为口曰之象也约象变坤为车舆象互体 (第 84a 页)
 不如意而革终未可易圣人之慎改作而不敢有恃

 也
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
 革之 太易
则革弊生弊益为不美必已日乃革之则
 其行也谋出万全有嘉美之功矣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革道贵审 (第 50a 页)
 嗃嗃者严厉之状嘻嘻者和易之意盖治家之道太

 严则伤恩 太易
则失节然至严之中至爱存焉故虽
 悔且厉而可以获吉苟过乎和易则狎矣故终吝
六四富家大吉
象曰富家大吉顺 (第 3b 页)
  容城孙奇逢撰

  公孙丒章句上

  当路于齐章

  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看的太高以齐王反手也言的 太易
无怪其惑滋甚文王一段引證亦极明切但未识
时务耳今时则易然惟此时为然未有疏于此时未有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