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史評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編年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楚辭類
清代道教文獻
高丽图经云潮汐往来为天地至信山海经以为海䲡出入之度浮屠书以为
神龙变化所致窦叔蒙海峤志以为水随月盈亏 卢肇
海潮赋以为日出于海冲击而成王充论衡以为水者地之血脉随气
进退其说不一大抵天包水水承地地在天中水浮天之 (第 30b 页)
 齐都赋音一卷(李轨/撰)百赋音一卷(褚令/之撰)赋音二卷(郭/微)

(之/撰)三京赋音一卷(綦母/邃撰)又三京赋一卷(李轨/撰)皇帝瑞应
赋颂十卷 围棋赋一卷(梁武/帝撰)观象赋一卷 洛神赋
一卷(孙壑/注)颜之推稽圣赋一卷(李淳/风注)木元虚海赋一卷
(萧广/济注)庾信哀江南赋一卷(唐张庭/芳注)又一卷(崔令/钦注)又一卷
(魏彦/渊注)枕赋一卷(张君/祖撰)海潮赋一卷(唐宣歙团/练 卢肇
撰)通屈赋一
(第 27a 页)
(卢肇/
撰)大统赋二卷(林绚撰 (第 27a 页)
卢肇/
注安裕重笺)又二卷 (第 27a 页)
(卢肇/
撰)悯征赋
一卷(唐卢献/卿撰)谢观赋八卷 高迈赋一卷 大隐赋一
(皇甫/松撰)数赋十卷(唐崔葆撰 (第 27a 页)
  阳时刻极有理疑是国初燕肃所为云观古今诸
  家海潮之说多矣或谓天河激涌(葛/洪)亦云地机翕
  张(洞真正/一经) 卢肇
以日激水而潮生封演云月周天
  而潮应挺空入汉山涌而涛随(施师谓僧/隐之之言)析木大 …… (第 2a 页)
  潮平来皆有渐唯浙江涛至则亘如山岳奋如雷霆冰
  岸横飞雪崖傍射澎腾奋激其故何也或曰夹岸有山
  南曰龛北曰赭谓之海门岸狭势逼涌而为涛 (卢肇/
潮论) …… (第 3a 页)
  来应期不爽为天地之至信古人尝论之在山海
  经以为海鳅出入之度浮屠书以为神龙之变化
  窦叔蒙海峤志以为水随月之盈亏 卢肇
海潮赋
  以为日出于海冲击而成王充论衡以为水者地
  之血脉随气进退率未之尽大抵天包水水承天
   (第 4a 页)
  冯 宿        邢 群

  李敬芳        卢 潘
  于德晦        任 宇
   卢 肇        
张 裕
  李 擢        吴 圆
  陆希声        于 涛
  吕季重        …… (第 22b 页)
  崔龟从        崔 郸
  于 敖        裴 谂
  温 璋        陶世长
   卢 肇        
独孤霖
  王 凝        李义本 …… (第 23b 页)
 总
  封 敖        李 倨
  贾 恒        柳子华
  吴都官         卢 肇
  
李方元        杜 牧
  镡 铢        崔行俭
  李 混        窦 潏 (第 24b 页)
   枫香驿驿丞一员(归林滩巡检一员雍正四年/裁)

 (知/县)孟 瑄(济宁人举人/顺治二年任)   卢肇
(乌程人拔贡/)
  孙继文(奉天人贡生/)  于有麟(清苑人举人/)
  王民皞(临川人贡生顺 (第 7a 页)
  走四十里祷于屋脊山踰年复旱亦如之桐当孔
  道时大兵往来洪极拮据措办不扰民间岁馀去
  官士民惜之
   卢肇
冶乌程人顺治中知宿松县邑当凋瘵之馀
  悉心抚字闾里安恬流亡复业时比之和风瑞日
  孙继文奉天人顺治 (第 19a 页)
  钱瀛登(丹徒人/)  顾 智(丹徒人/)
   罗秉伦(江宁人/)  周如璋(丹徒人/)
    卢肇
(淮安人/)  缪锦宣(吴县人/)
   张 星(镇江人/)  徐羽仪(淮安人/)
   于汉翔( (第 5b 页)
  震山在府城东十里下有岩幽深险僻唐彭云隐钓于
此宝应中徵召不就郡守嘉其行因名其乡曰诏君
乡岩曰诏君钓台 唐卢肇
有震山岩记又东十里为
雕山

  坤长山在府城西南七里山自坤方来连亘甚远故名

  书堂山在府城西南 (第 25b 页)
三十里 唐卢肇
读书于此万载县
西八十里亦有书堂山晋习凿齿避地处

  石屋山在府城西北三十馀里洞深百馀丈有石柱石 …… (第 25b 页)
  九龙山在万载县西一百里其山有九嵯峨秀丽常有
云覆之又西二十里为铁山地界湖广浏阳县旧产


  羊角峰在府城东十里双耸如羊角一名双箭峰

  耸翠峰在府城西三十里峭壁孤峙 唐卢肇
有诗 …… (第 31b 页)
  牛栏峡在府城东二十里左有金鸡山右有银瓶山相
对若栏袁志云五台三峡此其一也

  卢石在府城东湖上相传 卢肇
家石三峰九窍奇秀可
爱宋州守祖无择徙置湖上其诗云选置东湖最佳
处四面澄波映天碧倚空突兀无与邻顿觉亭台 …… (第 39b 页)
  锅泉潭在万载县西南九十里有三巨石枕江浒石中
有泉天将雨云气自中起如炊烟俗名石锅

  卢洲在府城东演武场后以 卢肇
得名今县学乃肇故
居此洲向多乔木为居民所据迹渐湮明万历六年
知府郑惇典清复之仍种树其上万历末年知府黄 (第 46b 页)
  莲花潭在新淦县南三十里潭畔有巨石状如莲花

  龙潭有二一在新淦县吴山岭一在新喻县龙塘冈下
读书潭在新喻县西南十五里 唐卢肇
读书钟山尝扁
舟溯洄寓居潭上

  骢马潭在新喻县东三十里潭上山势驰骤如马水深
鱼聚渔者利之 (第 17a 页)
  文昌阁明同知李瀚建袁业泗记

  宜春县儒学

  旧在县治西宋淳熙间州守张杓与县令柯春卿议迁
袁山门外秀江北唐状元 卢肇
故居开禧元年县令
司马溯创四斋嘉定三年县令姜光重修林坰记八
年县令王洙重修元末兵燬 明洪武七年知府刘 (第 26a 页)
溪之东)板桥(邑北宣扬里台山下)儒林桥(邑北袁山里)收溪桥(儒林乡)
凤阳桥(邑北四十里)状元桥(因 卢肇
及第名)杨桥(俱在邑北文标乡)新安桥 (第 27a 页)
  需宴亭林志唐天宝间太守房琯建柳河东集袁州之
南有亭曰需宴刺史太原王涯增饰以立房公德铭

  按德铭李华所作宗元书其碑阴

  彭徵君钓台 卢肇
记宜春郡东五里呼冈西北有石室 …… (第 4a 页)
  卢状元书堂童宗说文标集序郡之南修仁乡有卢状
元书堂遗址存焉名胜志宋元丰中王云晋卿买之
筑堂为燕居所李观李冲元为之赋诗作铭去城三

十里又云 卢肇
读书台在分宜县钟山之侧邓庭闻
诗钟山高高钟水绿昔有佳人在幽谷台荒只见草
萋萋万卷不留谁更读

  卢 (第 6a 页)
氏弋林 卢肇
自记咸通七年余罢新安守以俸钱易
负郭二顷在震山之西又得枫树林于溪南日与郡
守高公厚游其下或罗鸟罝兔挟 …… (第 6a 页)
  乐游堂祖龙学东湖记东湖旧有四亭不治以荒予别
为堂亭台阁其上乐州人之观游是好遂署其中堂

曰乐游东堂曰廉在乐游之西曰逊堂堂北为射堋
南有石高丈馀奇秀可爱寔自 卢肇
故宅徙焉抗水
而榭有采香阁背城而东向者为采珠阁因城之高
有月台上有休亭销暑亭则据城之隅与月台相
属而 …… (第 8b 页)
  南园道堂明一统志在府治内宋宣和间州守辛炳建
诗云有节松筠方直操无言桃李尽成蹊

  介亭名胜志东湖之南有介亭宋张杓知州事兄栻过
之为书东湖扁额易卢石堂为介亭仍题榜侧云介
亭之石本 卢肇
家故物也挺然特立望之有汲黯立 …… (第 11b 页)
  临梁馆名胜志新喻县治南虎瞰山下有泉两眼上有
临梁馆今废为学宫

  览胜亭名胜志临江萧滩石溪寺览胜亭即 唐卢肇

竞渡处唐摭言 (第 19b 页)
卢肇
黄颇同举于乡公车偕发太守
独饯颇而肇不与明年肇魁多士守延肇观竞渡肇
席上作诗云扁舟鼓浪去如飞鳞鬣峥嵘 …… (第 19b 页)
  按唐人诗题乃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刺史
成应元系七律唯后二句同

  绿阴亭舆地纪胜在新喻县学俯瞰袁水 唐卢肇
诗亭
边古木昼阴阴亭下寒潭百丈深黄菊旧连陶令宅
青山遥负向平心

  虎跑井明一统志在府治东唐鲁季丈 (第 20a 页)
  郑 史(袁州人官永州刺史)杨鸿(袁州人)


  会昌三年进士

  宋 震(高安人一作万载人)谢 防(袁州人)

  会昌三年进士

   卢 肇(宜春人状元官集贤学士柱国)
黄 颇(宜春人官御史)

  会昌五年进士

  易 重(宜春人状元官大理评事)鲁受(宜春人)

  (第 4a 页)
  郑史字惟直宜春人开成进士为易学博士积官永州

刺史有赋百篇又有诗十二首见宜阳集二子启谷
(人物志)

   卢肇
字子发宜春人儿时见宜春令卢萼奇之曰子异
日当有闻肇于是益力于学举会昌三年乡试入京
献书侍郎王起时起知 …… (第 3a 页)
  李潜字德隐宜春人会昌中举进士其谢座主王起诗
有文学宗师似秤平无私三用佐贞明之句盖起三
知贡举也(唐诗纪事)

  黄颇字无颇宜春人韩愈为州刺史颇师之为文章与 卢肇
齐名素不相下颇乡试高等而肇状元及第会
昌末颇亦举进士为监察御史有文千篇行于世(唐
摭言)


  袁皓 (第 4a 页)
  袁天罡祠在宜春之谯楼明万历间同知李瀚于楼修
祭又补铸天罡原造铜璿玑于观天台自为记

  韩文公祠旧在府学西宋州守祖无择建祀昌黎以李
翱皇甫湜 卢肇
郑谷配自为记后守郑自诚重建黄
干记明正统间巡抚韩雍知府姚文迁于宜春台今
址钱习礼记嘉靖间知府刘廷诰改 …… (第 31b 页)
  国朝康熙四十二年知县江为龙重建仍为文公祠并



  按昌黎刺袁后袁人士如黄颇 卢肇
易重皆以文
名博巍科非韩公之教育能致此哉当是时感庆
云见民间生子多名韩以志公惠亦犹潮之有韩
山韩木也 …… (第 32a 页)
  李卫公祠在宜春化成岩侧祀唐李德裕太和中德裕
贬袁州刺史宋绍兴中尚书汪应辰判是州为之立


   卢肇
祠在宜春县卢洲明万历戊午知府黄鸣乔建 …… (第 32a 页)
  韩浒庙在萍乡靖教里相传浒从昭王来奔没祀于此
阅城君庙在宜春东昌山渡唐太和中卢萼宰宜春建
以祀龙伯命侄 卢肇
记又分宜有孝通庙即阅城君


  汉寿亭侯庙一在府治宜春台下元万户高伯颜立一 (第 35a 页)
  宋

  谢灵运墓在府治南二里(明一统志)

  唐

  祭酒幸南容墓在高安调露乡幕山

   刺史卢肇
墓在上高望蔡乡

  按袁州宜春亦有 (第 18a 页)
卢肇
墓未知孰是

  陈康乐墓在高安高明门外

  刘屯田继勋墓在高安南槲冈 (第 18a 页)
  宝金寺(在清江县清江镇有阁名华光今为玉皇阁)


  石溪龙居院(在府学左即 唐卢肇
读书台裴休尝为书额元末燬明洪武甲子重建)

  南峰禅院(在清江县南二里内有铜钟系五代时天祐三年铸) (第 37b 页)
  阅城君庙记          卢 肇

  吁天地之至赜阴阳之元精升降变化因时而发者惟
圣人焉惟神物焉圣人理乎阳神物理乎阴故能灵浃
乎寰区功 (第 40a 页)
  袁郡西北距城五里许有崇冈平台可寄登眺之胜者
曰化成岩僧屋其上名开化院旧有精舍乃唐李卫公
德裕谪官时寓居读书处也夫卫公立朝大节固莫能
殚述即其陈丹扆排训注荐 卢肇
逮平泽潞服三镇诸
事皆可为后人法程则千百世之下因其地思其人岂
徒资游观焉已哉历宋及元宦游于袁者相继建 (第 17a 页)
  江南古郡袁为佳丽之地若宜春台者又郡之所谓胜
游也阛阓之旁崛起数百尺阴森竹树掩映栋宇远而

望之峻不可陟按辔徐行坦如平地周览川原下望人
烟四时佳景罗列目前为一州之壮观万象之游息矣
夫名山异景在处有之而皆出于郊野之外岩谷之邃
若根盘里巷之间影落轩窗之里则未之见也某甲子
岁自临川奉诏移领是郡下车事简首登斯台爱其台
之高而名之美也徘徊终日欣然忘归庑廊之间惟相
国王钦若寄题诗一首在焉重念由韩吏部而下为郡
者鸿儒巨贤清尘相望又郡之人 卢肇
袁皓辈皆魁杰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