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雜史類
正史類
目錄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杨玚传玚常叹士大夫不能用古礼因其家冠昏丧
 祭乃据旧典为之节文揖让威仪哭踊衰杀无有违
 者
 五代史 刘岳
(第 39b 页)
刘岳
为太常卿初郑馀庆常采唐士
 庶吉凶书仪之式杂以当时家人之礼为书仪二卷
 明宗见其有起复冥婚之制叹曰儒 (第 39b 页)
 (黄氏干曰本朝乾德三年十一月秘书监大理寺汝/阴尹拙等言案律妇为舅姑服期仪礼丧服传开元)
 (礼义纂五礼精义续会要三礼图等所载妇为舅姑/服期 后唐刘岳
书仪称妇为舅姑服三年与礼律不)
 (同然亦集敕行用请别裁定之诏百官集议尚书省/左仆射魏仁浦等二十一人 (第 60a 页)
 开元礼家礼孝慈录会典今律文并同

          右戴德丧服记
唐律妇为舅
后唐长兴中 太常卿刘岳
奉敕删定唐宰相郑馀庆书
仪定妇为舅斩衰三年
宋史礼志乾德三年判大理寺尹拙言案律及仪礼丧
服传开元礼仪 (第 26a 页)
三年且服者报也虽有加降不甚相悬
故舅姑为妇大功九月以卑除也妇为舅姑齐衰周年
以尊加也
后唐明宗长兴中 太常卿刘岳
奉敕删定郑馀庆书仪
定妇为姑齐衰三年
宋会要乾德三年从仆射魏仁浦等奏依后唐之制妇 (第 42a 页)
十一升十二升缌麻十五升去其半有事其)
(缕无事其布曰缌盖当时有织此布以供丧用者布之/不论升数久矣裴莒 刘岳
书仪五服皆用布衣裳上下)
(异制度略相同但以精粗及无负版衰为异尔然则唐/五代之际士大夫家丧服犹如古礼 (第 13a 页)
 汝阴尹拙等言案律妇为舅姑服期仪礼丧服传开

 元礼仪纂五礼精义续会要三礼图等所载妇为舅
 姑服期 后唐刘岳
书仪称妇为舅姑服三年与礼律
 不同然亦集敕行用请别裁定之诏百官集议尚书
 省左仆射魏仁浦等二十一人奏 (第 87b 页)
    宏王俭唐瑾皆有此著又有妇人书仪八卷
    僧家书仪五卷盖书仪者古私家仪注之通
    名崇文总目载唐裴茞郑馀庆宋杜有晋

    岳
尚皆用斯目光是书亦从旧称也凡表奏
    公文私书家书式一卷冠仪一卷婚仪二卷
    丧礼六卷朱子语 (第 3a 页)
  上内外尊属(谓伯叔祖父母伯叔父母姑/舅妗母姨夫姨母妻之父母)
改起居为动止省侍为觐省调护为保重瞻恋为赡仰
几前为座前侄甥婿随所当称惟与妻之父母书不称

新妇称封邑无封邑则改新妇以下为家中骨肉(古人/谓父)
(为阿郎谓母为娘子故 刘岳
书仪上父母书称阿郎娘/子其后奴婢尊其主如父母故亦谓之阿郎娘子以其)
(主之宗族多故更以行第加之今人与 …… (第 11a 页)
  上内外长属(谓兄姊表兄姊及/姊夫妹与嫂亦同)
改尊体起居万福为动止康和乞不赐远念为幸不念
及省侍为参省伏乞倍加调护为为 国保燮下诚不
任瞻恋之至为卑情不胜依恋弟妹内外弟妹随所当

(刘岳
书仪云舅之子称内弟不书姓姑/之子称外弟书姓今人亦通称表弟也)几前为左右
状为启馀如上父母书
(封/皮 (第 11b 页)
  讣告(讣音/赴)
护丧司书为之发书讣告于亲戚及僚友(檀弓曰父兄/命赴者然则)
(主人不自赴也若无护丧及司书则主人自赴亲戚不/赴僚友 刘岳
书仪卒哭然后𤼵外人书疏盖以哀痛方)
(深不暇与人通问故也然问候庆贺之书居丧诚不当/𤼵必若有事不获 (第 3b 页)
(莒 刘岳
书仪五服皆用布衣裳上下异制度略相同但/以精粗及无负版衰为异耳然则唐五代之际士大夫)
(家丧服犹如古礼 (第 10b 页)
当称)月日具位姓某疏上
(平交已下可称郡/望并改疏为状上)某位大孝(苫前日月远云哀前平交/已下云哀次 刘岳
书仪百)
(日内苫前百日/外云服次服前)  (封/皮)疏上某位(苫前/)具位姓某谨封
(平交已下用面 (第 9a 页)
谦升(谦升/未见)率兵入其境俘生口如所略之数俟契丹
放还易州之民然后纵之
秘书监判大理寺汝阴尹拙等言 后唐刘岳
书仪称妇 (第 22a 页)
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王舒为
安南将军都督广州诸军事广州刺史六月石勒将石
虎攻刘曜将 刘岳
于新安陷之以广州刺史王舒为都
督湘中诸军事湘州刺史湘州刺史刘顗为平越中郎
将都督广州诸军事广州刺史大 (第 20a 页)
   右国玺(九部一/十八卷)
内外书仪四卷(谢/元)书仪二卷(谢/超)书笔仪二十一卷(谢/朏)
长沙檀太妃薨吊答书十二卷 吊答书仪十卷(王/俭)
仪疏一卷(周/倽)皇室书仪十三卷(鲍行/卿)吉书仪二卷(王/俭)
仪二卷(梁修/端)书仪十卷(唐/瑾)言论仪十卷 妇人书仪八
(唐/瑾)僧家书仪五卷(释昙/瑗)书仪二卷(谢/允)童悟十三卷
大唐书仪十卷(裴矩虞/世南)书仪三卷(裴/茝)书仪二卷(郑馀/庆)

度书仪二卷 杜有晋书仪二卷 新定书仪二卷 (刘/岳)
胡先生书仪二卷
   右书仪(二十二部一/百三十八卷)
  凡仪注十八种二百十六部四千五百六十一卷 (第 20b 页)
众而归矩待其妻子如初 刘岳
以其外救不至降于石
虎矩所统将士有阴谋欲归勒者矩知之而不能讨乃
率众南走将归朝廷众皆道亡唯郭诵及参军 (第 66b 页)
宥末波遣还本国勒从之卒获其用刘曜遣从弟岳攻
勒勒遣石虎距之岳败退保石梁坞石虎坚栅守之澄
在襄国忽叹曰 刘岳
可悯弟子法祚问其故澄曰昨日 (第 51a 页)

百万费亦不过千计下无怨骨上无怨人先帝先后有
太山之安陛下飨舜禹周公之美惟陛下察焉曜不纳
乃使其将 刘岳
等帅骑一万迎父及弟晖丧于太原疫
气大行死者十三四上洛男子张卢死二十七日有盗
发其冢者卢得苏曜葬其父墓 …… (第 90a 页)
邽降徙秦州大姓杨姜诸族二千馀户于长安氐羌悉
下并各送质任时 刘岳
与凉州刺史张茂相持于河上
曜自陇长驱至西河戎卒二十八万五千临河列营百
馀里中钟鼓之声沸河动地自古军旅 …… (第 92b 页)
于汉中镇西刘厚追击之获其辎重千馀两士
女六千馀人还之仇池曜以大鸿胪田崧为镇南大将
军益州刺史镇仇池以 刘岳
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
进封中山王初靳准之乱曜世子允没于黑匿郁鞠部
至是允自言郁鞠大惊资给衣马遣子送之 …… (第 93b 页)
将石他自雁门出上郡袭安国将军北羌王盆句除
俘三千馀落获牛马羊百馀万而归曜大怒投袂而起
是日次于渭城遣 刘岳
追之曜次于富平为岳声援岳
及石他战于河滨败之斩他及其甲士一千五百级赴
河死者五千馀人悉收所虏振旅而归 …… (第 95b 页)
若贼氐奴才安敢欲希觊非分
吾宁为国家鬼岂可为汝臣何不速杀我顾排一人取
其剑前刺难敌不中为难敌所杀曜遣 刘岳
攻石生于
洛阳配以近郡甲士五千宿卫精卒一万济自盟津镇
东呼延谟率荆司之众自崤渑而东岳攻石勒盟津石
梁 …… (第 96a 页)
曜前军刘黑大败虎将石匆于八特
坂曜次于金谷夜无故大惊军中溃散乃退如渑池夜
中又惊士卒奔溃遂归长安虎执 刘岳
及其将王腾等
八十馀人并氐羌三千馀人送于襄国坑士卒一万六
千曜至自渑池素服郊哭七日乃入城武功豕生犬上 …… (第 96b 页)
一觞曜曰何以健邪当为翁饮勒闻
之悽然改容曰亡国之人足令老叟数之舍曜于襄国
永丰小城给其妓妾严兵围守遣 刘岳
刘震等乘马从
男女衣帢以见曜曜曰久谓卿等为灰土石王仁厚全
宥至今而我杀石他负盟之甚今日之祸自其分耳留 (第 100b 页)
州刺
史檀斌于邹山斌死之勒西夷中郎将王腾袭杀并州
刺史崔琨上党内史王慎以并州叛于勒先是石虎攻
刘曜将 刘岳
于石梁至是石梁溃执岳送襄国虎又攻
王腾于并州斩之李矩以 (第 42a 页)
刘岳
之败也惧自荥阳遁归
矩长史崔宣率矩众二千降于勒于是尽有司兖之地
徐豫滨淮诸郡县皆降之勒命徙洛阳晷影于 …… (第 42a 页)
大单于必在已而更以授其子弘虎
深恨之私谓其子邃曰主上自都襄国以来端拱指授
而以吾躬当矢石二十馀年南擒 刘岳
北走索头东平
齐鲁西定秦雍尅殄十有三州成大赵之业者我也大
单于之望实在于我而授黄吻婢儿每一忆此令人不 (第 61b 页)
 行署
察院在州治北(废/)
布政分司

府馆在州治东
宁乡县署金泰和间建明宣德年知县 刘岳
重建弘治
 间知县曹铎修
国朝顺治八年知县王之仪康熙二十四年知县龚应
 霖重修
 典史宅在堂西
 预 (第 51a 页)
 围于岚县力战得出
 兴县
晋石勒将石他自雁门出上郡袭安国将军北羌王盆
 除俘三千馀落获牛马百馀万而归刘曜大怒遣
 岳
追之曜次于富平为岳声援岳及石他战于河滨
 败之斩他及其甲士一千五百级赴河死者五千馀 (第 6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