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易類
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樂類
經解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時令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紀事本末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兵家類
譜錄類
法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清部
清代道教文獻
迄隋唐渐有改更减斗分始于刘洪觉岁差
始于虞喜知日月之不平行始于张子信去
平朔用定朔始于李淳风 僧一行 大衍推往
古合朔上符仲康时季秋月朔辰弗集房之
文较诸家得之为多元之授时成于郭守敬 (第 2a 页)
始于虞喜知日月之不平行始于张子信去
平朔用定朔始于李淳风 僧一行 大衍推往
古合朔上符仲康时季秋月朔辰弗集房之
文较诸家得之为多元之授时成于郭守敬 (第 2a 页)
论多不以为然故李淳风麟德术复去岁差不用直
至玄宗开元某年 僧一行 作大衍术乃始博徵广證
以大畅厥旨于是分天自为天(即周天十二次宫/度其度终古不变)岁
自为岁(即周 …… (第 61a 页)
又曰周天列宿分十二宫古今之法各各迥异要其
大端之改易有三自隋以前未用岁差故天之十二
宫皆随气而定如冬至日躔度即为丑初之类一也
唐 一行 始定用岁差分天自为天岁自为岁故冬至
渐移而宫度不变以后术家遵用之所以明季言太
阳过宫以雨水三朝过 (第 68b 页)
亥二也若今西法则未尝不
用岁差而十二宫又复随节气而移三也三者之法
未敢断其孰优然以平心论之则 一行 似胜何以言
之盖既用岁差则节气之躔度年年不同故帝尧冬 …… (第 68b 页)
周太阳则右一周适足此在天之实理太虚
之度日躔适足列宿有差谓日躔稍有不足
者非也 唐一行 分天自为天岁自为岁其云
天者指列宿之天耳若太虚之天周日躔一
岁适足岁与天本合为一当曰 (第 75a 页)
至玄宗开元某年 僧一行 作大衍术乃始博徵广證
以大畅厥旨于是分天自为天(即周天十二次宫/度其度终古不变)岁
自为岁(即周 …… (第 61a 页)
又曰周天列宿分十二宫古今之法各各迥异要其
大端之改易有三自隋以前未用岁差故天之十二
宫皆随气而定如冬至日躔度即为丑初之类一也
唐 一行 始定用岁差分天自为天岁自为岁故冬至
渐移而宫度不变以后术家遵用之所以明季言太
阳过宫以雨水三朝过 (第 68b 页)
亥二也若今西法则未尝不
用岁差而十二宫又复随节气而移三也三者之法
未敢断其孰优然以平心论之则 一行 似胜何以言
之盖既用岁差则节气之躔度年年不同故帝尧冬 …… (第 68b 页)
周太阳则右一周适足此在天之实理太虚
之度日躔适足列宿有差谓日躔稍有不足
者非也 唐一行 分天自为天岁自为岁其云
天者指列宿之天耳若太虚之天周日躔一
岁适足岁与天本合为一当曰 (第 75a 页)
(齐氏召南曰孔疏于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似脱正义/一段尧时冬至日躔所在术家多以意说宋何承天)
(隋袁充皆谓日在须女十度已为近之 唐一行 直谓/日在虚一则星火星昴皆以仲月昏中得其解矣)
潘氏士遴曰凡测星治地令平规而圜之径二十步
一尺七 …… (第 3a 页)
不同皆自西而东此中西所同也然西法谓恒星东
行比于七曜今考其度盖即古岁差之法耳岁差法
昉于虞喜而畅于何承天祖冲之刘焯唐 一行 累代
因之讲求加密然皆谓恒星不动而黄道西移故曰
天渐差而东岁渐差而西所谓天即恒星所谓岁即
黄道 …… (第 30b 页)
俱有岁差不止冬至一处此盖得之实测非臆断也
然则普天之星度差古之测星者何以皆不知耶曰
亦尝求之于古矣盖有三事可以相證其一唐 一行
以铜浑仪候二十八舍其去极之度皆与旧经异今
以岁差考之 (第 31a 页)
一行 铜仪成于开元七年其时冬至在
斗十度而自牵牛至东井十四宿去极之度皆小于
旧经是在冬至以后至夏至之半 (第 31b 页)
(隋袁充皆谓日在须女十度已为近之 唐一行 直谓/日在虚一则星火星昴皆以仲月昏中得其解矣)
潘氏士遴曰凡测星治地令平规而圜之径二十步
一尺七 …… (第 3a 页)
不同皆自西而东此中西所同也然西法谓恒星东
行比于七曜今考其度盖即古岁差之法耳岁差法
昉于虞喜而畅于何承天祖冲之刘焯唐 一行 累代
因之讲求加密然皆谓恒星不动而黄道西移故曰
天渐差而东岁渐差而西所谓天即恒星所谓岁即
黄道 …… (第 30b 页)
俱有岁差不止冬至一处此盖得之实测非臆断也
然则普天之星度差古之测星者何以皆不知耶曰
亦尝求之于古矣盖有三事可以相證其一唐 一行
以岁差考之 (第 31a 页)
一行 铜仪成于开元七年其时冬至在
斗十度而自牵牛至东井十四宿去极之度皆小于
旧经是在冬至以后至夏至之半 (第 31b 页)
(梅氏文鼎疑问补曰问旧法节气之日数皆平分今/则有长短何也曰节气日数平分者古法谓之恒气)
(其日数有多寡者谓之定气二者之算古法皆有之/然各有所用 唐一行 大衍议曰以恒气注数以定气)
(算日月交食是则旧法原知/有定气但不以之注数耳) …… (第 21b 页)
折半为弦无此理亦无此法恒气亦犹是也古术家
唯隋刘焯皇极法始用定气其法未颁行大衍以后
诸家皆有推定气之法然 一行 之言曰凡推日月度
及轨漏交蚀依定气注数依恒气则唐以后术家必
用恒气注数者此 (第 24b 页)
一行 此言误之也
(梅氏又曰译西法者未加详考辄谓旧法春秋二分/并差两日则厚诬古人矣夫授时所注二分日各距) …… (第 24b 页)
亦微有辨至元时平冬至与定冬至时刻略同则其
均泒之恒气以定冬至为根犹之以平冬至为根也
若 一行 定法在至元辛巳前五日五十馀年高冲约
在冬至前十度其时两心差又较大定冬至约在平
冬至前四十馀刻其所 …… (第 25a 页)
以平冬至为根则当年恒气二分加时或近夜半前
后者与在天之平气二分相差亦可一日矣(春分先/天秋分)
(后/天)此理 一行 固未知郭氏亦未晓(郭氏之时/与天偶符)由太阳
有高卑高卑又有行度两心又有微差重关未启故 …… (第 25a 页)
(则定气可以互见非不知也且授时固不知有定/气平分之日又何以能知其日之为昼夜平分乎)
江氏永曰案授时固明言四正定气矣然自小寒至
大雪二十三气皆用恒气注数由惑于 一行 之议亦
由当时高冲与冬至同度最高与夏至同度冬至为
盈初夏至为缩初意其盈缩之限常如此故以两冬 …… (第 25b 页)
均而度反不均矣且又以定冬至起算则非本天行
度数之分限
(梅氏又曰案古律每日行一度原无盈缩言盈缩者/自北齐张子信始也厥后隋刘焯唐李淳风 僧一行)
( 言之綦详阅宋至元为法益密然不以之注数者为/闰月也大衍议曰以恒气注数定气算日月食由今) (第 35b 页)
(其日数有多寡者谓之定气二者之算古法皆有之/然各有所用 唐一行 大衍议曰以恒气注数以定气)
(算日月交食是则旧法原知/有定气但不以之注数耳) …… (第 21b 页)
折半为弦无此理亦无此法恒气亦犹是也古术家
唯隋刘焯皇极法始用定气其法未颁行大衍以后
诸家皆有推定气之法然 一行 之言曰凡推日月度
及轨漏交蚀依定气注数依恒气则唐以后术家必
用恒气注数者此 (第 24b 页)
一行 此言误之也
(梅氏又曰译西法者未加详考辄谓旧法春秋二分/并差两日则厚诬古人矣夫授时所注二分日各距) …… (第 24b 页)
亦微有辨至元时平冬至与定冬至时刻略同则其
均泒之恒气以定冬至为根犹之以平冬至为根也
若 一行 定法在至元辛巳前五日五十馀年高冲约
在冬至前十度其时两心差又较大定冬至约在平
冬至前四十馀刻其所 …… (第 25a 页)
以平冬至为根则当年恒气二分加时或近夜半前
后者与在天之平气二分相差亦可一日矣(春分先/天秋分)
(后/天)此理 一行 固未知郭氏亦未晓(郭氏之时/与天偶符)由太阳
有高卑高卑又有行度两心又有微差重关未启故 …… (第 25a 页)
(则定气可以互见非不知也且授时固不知有定/气平分之日又何以能知其日之为昼夜平分乎)
江氏永曰案授时固明言四正定气矣然自小寒至
大雪二十三气皆用恒气注数由惑于 一行 之议亦
由当时高冲与冬至同度最高与夏至同度冬至为
盈初夏至为缩初意其盈缩之限常如此故以两冬 …… (第 25b 页)
均而度反不均矣且又以定冬至起算则非本天行
度数之分限
(梅氏又曰案古律每日行一度原无盈缩言盈缩者/自北齐张子信始也厥后隋刘焯唐李淳风 僧一行)
( 言之綦详阅宋至元为法益密然不以之注数者为/闰月也大衍议曰以恒气注数定气算日月食由今) (第 35b 页)
辛亥则是时所推冬至先天两三日矣又算此月平
朔定朔皆在壬子而当时误推辛亥亦先天一日(春/秋)
(纬命律序壬子朔隋张宾/张胄元 唐一行 皆从之)实考之此年正月壬子朔
二日癸丑冬至耳至朔何尝同日乎(张宾依命律序/壬子朔冬至张)
(胄元 …… (第 19b 页)
精密差至二三日固无足怪(魏晋以后术法渐明刘/宋时景初术冬至犹后)
(天三日则春/秋无足怪)历家过信左氏意谓此年特载日南至
必当时实测(唐 一行 谓僖公登观台以望而书云物/出于表晷天验非时史臆度此 (第 20a 页)
一行 之)
(蔽也传言书云/未尝言测景)作法欲求合于古则多增斗分以就
之大衍推辛亥亥正三刻宣明推辛亥申 …… (第 20a 页)
密合此已见其端(又案后四年庚辰甲午景长四年/之间小馀平积二十日二十三时)
(一十五分庚辰定冬至未至乙未则甲午必是/夜子初几刻逆推此年甲戌必是子正几刻)又曰
唐 一行 议云元嘉十三年十一月甲戌景长皇极麟
德开元历皆得癸酉盖日度变常尔祖冲之既失甲
戌冬至以为加时太早 …… (第 24a 页)
戊辰景长得己巳十七年甲午景长得乙未十八年
乙亥景长得庚子合一失三其失愈多愚谓此年甲
戌景长可推也而 一行 以为日度变常非是
元嘉十五年戊寅十一月十八日甲申景长(景初术/推二十)
(一日/冬至)大衍(甲申 …… (第 24b 页)
减时二十有奇盖史文二十二日讹为二十一日故
唐 一行 议与元史沿误差一日也钱乐之谓寻校前
后以景极长为冬至并差三日此年景初推二十五
日冬至景长在二十二 …… (第 26b 页)
(刻/)宣明(甲申子/正三刻)纪元(癸未戌/初一刻)统天(癸未夜子/初三刻)重修大
明(癸未戌/初二刻)授时(癸未亥/正三刻)
江氏永曰此年 僧一行 阳城测景癸未最长今推此
年平冬至二十日九时三十三分五十六秒甲申巳
初二刻四分阳城约早一刻十分为巳 …… (第 40b 页)
十五分又失之太弱是以推远年之冬至恒先天推
近年之冬至恒后天(开元甲子及此条断定大衍授/时二术之弊 一行 守敬其何说)
(之/辞)
徽宗崇宁三年甲申岁十一月丙申冬至大衍(丙申/戊正)
(三/刻)宣明( …… (第 44b 页)
江氏永曰日为七政之主万化之宗必无失行之理
其两心差之有改变亦必有恒率非失行也郭氏于
十事中以八事为日度失行其说原于 僧一行 亦近 …… (第 51a 页)
(以前代诸术校之授时为密庶/几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云)
江氏永曰案授时固密而有未密者存
又曰术家最重识见日度失行之说极纰缪 一行 守
敬乃言之载之史册遗笑后人皆由推冬至无权度 (第 51b 页)
朔定朔皆在壬子而当时误推辛亥亦先天一日(春/秋)
(纬命律序壬子朔隋张宾/张胄元 唐一行 皆从之)实考之此年正月壬子朔
二日癸丑冬至耳至朔何尝同日乎(张宾依命律序/壬子朔冬至张)
(胄元 …… (第 19b 页)
精密差至二三日固无足怪(魏晋以后术法渐明刘/宋时景初术冬至犹后)
(天三日则春/秋无足怪)历家过信左氏意谓此年特载日南至
必当时实测(唐 一行 谓僖公登观台以望而书云物/出于表晷天验非时史臆度此 (第 20a 页)
一行 之)
(蔽也传言书云/未尝言测景)作法欲求合于古则多增斗分以就
之大衍推辛亥亥正三刻宣明推辛亥申 …… (第 20a 页)
密合此已见其端(又案后四年庚辰甲午景长四年/之间小馀平积二十日二十三时)
(一十五分庚辰定冬至未至乙未则甲午必是/夜子初几刻逆推此年甲戌必是子正几刻)又曰
唐 一行 议云元嘉十三年十一月甲戌景长皇极麟
德开元历皆得癸酉盖日度变常尔祖冲之既失甲
戌冬至以为加时太早 …… (第 24a 页)
戊辰景长得己巳十七年甲午景长得乙未十八年
乙亥景长得庚子合一失三其失愈多愚谓此年甲
戌景长可推也而 一行 以为日度变常非是
元嘉十五年戊寅十一月十八日甲申景长(景初术/推二十)
(一日/冬至)大衍(甲申 …… (第 24b 页)
减时二十有奇盖史文二十二日讹为二十一日故
唐 一行 议与元史沿误差一日也钱乐之谓寻校前
后以景极长为冬至并差三日此年景初推二十五
日冬至景长在二十二 …… (第 26b 页)
(刻/)宣明(甲申子/正三刻)纪元(癸未戌/初一刻)统天(癸未夜子/初三刻)重修大
明(癸未戌/初二刻)授时(癸未亥/正三刻)
江氏永曰此年 僧一行 阳城测景癸未最长今推此
年平冬至二十日九时三十三分五十六秒甲申巳
初二刻四分阳城约早一刻十分为巳 …… (第 40b 页)
十五分又失之太弱是以推远年之冬至恒先天推
近年之冬至恒后天(开元甲子及此条断定大衍授/时二术之弊 一行 守敬其何说)
(之/辞)
徽宗崇宁三年甲申岁十一月丙申冬至大衍(丙申/戊正)
(三/刻)宣明( …… (第 44b 页)
江氏永曰日为七政之主万化之宗必无失行之理
其两心差之有改变亦必有恒率非失行也郭氏于
十事中以八事为日度失行其说原于 僧一行 亦近 …… (第 51a 页)
(以前代诸术校之授时为密庶/几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云)
江氏永曰案授时固密而有未密者存
又曰术家最重识见日度失行之说极纰缪 一行 守
敬乃言之载之史册遗笑后人皆由推冬至无权度 (第 51b 页)
地东至海暨朝鲜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朝鲜
列传云自始全燕时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
秦灭燕属辽东外徼燕秦之所经略盖禹贡嵎夷之
地 唐一行 所谓北戒山河抵恒山之右乃东循塞垣
至濊貊朝鲜以限戎狄者是也 明辽东都指挥使
司兼辖汉辽东西二郡之 (第 54a 页)
列传云自始全燕时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
秦灭燕属辽东外徼燕秦之所经略盖禹贡嵎夷之
地 唐一行 所谓北戒山河抵恒山之右乃东循塞垣
至濊貊朝鲜以限戎狄者是也 明辽东都指挥使
司兼辖汉辽东西二郡之 (第 54a 页)
南揭阳故城汉县也今西自越城骑田萌渚陂陁相
属直趋大庾岭又循脊而下东包揭阳属之海堧与
江西福建分险 唐一行 所谓南戒山河至衡阳东循
岭徼达东瓯闽中以限蛮夷者是也 扬之西界经
亦无可见今据通典所𨽻郡县约略 (第 15b 页)
属直趋大庾岭又循脊而下东包揭阳属之海堧与
江西福建分险 唐一行 所谓南戒山河至衡阳东循
岭徼达东瓯闽中以限蛮夷者是也 扬之西界经
亦无可见今据通典所𨽻郡县约略 (第 15b 页)
北斗五行之说乎
以观妖祥
黄氏曰日月五星其动者二十八星不动者二十八
星各有所主后郑言古数之存者十二次之分而已
唐僧一行 分星度岂非堪舆遗学欤其凿亦甚日月
五星占其动故言观天下之迁二十八星占其不动
故言九州之地皆有分星 (第 32a 页)
以观妖祥
黄氏曰日月五星其动者二十八星不动者二十八
星各有所主后郑言古数之存者十二次之分而已
唐僧一行 分星度岂非堪舆遗学欤其凿亦甚日月
五星占其动故言观天下之迁二十八星占其不动
故言九州之地皆有分星 (第 32a 页)
当时列国设官之踰制
亦可见矣愚意数国共有之官当以官为经诸国为纬
庶合表体而列国互异处亦瞭然但大小有二 十国一
行 中列横格二十未免作字太细今分周鲁宋晋齐楚
郑为七国馀国设官颇少合为一格而一国独有之官
别著于后至官之 (第 14b 页)
亦可见矣愚意数国共有之官当以官为经诸国为纬
庶合表体而列国互异处亦瞭然但大小有二 十国一
行 中列横格二十未免作字太细今分周鲁宋晋齐楚
郑为七国馀国设官颇少合为一格而一国独有之官
别著于后至官之 (第 14b 页)
(日无不可且使日食于亥子之交未出地而复明则/虽朝日何从见其亏伤之处耶盖日食不占夜犹月)
(食不占昼是以 唐一行 作历上溯往古/千有馀年日食长在昼月食长在夜也)
公子翚如齐逆女
胡传(娶妻必亲迎礼之正也若夫邦君以 (第 29b 页)
(食不占昼是以 唐一行 作历上溯往古/千有馀年日食长在昼月食长在夜也)
公子翚如齐逆女
胡传(娶妻必亲迎礼之正也若夫邦君以 (第 29b 页)
(臧孙之私行也诸家之说独程子为得之遂李氏廉/曰鲁大夫书遂始于此僖三十年公子遂 如晋襄)
(公十二年季孙宿遂入郓大夫之专国有渐然盟聘/而专犹可也兵事而专甚矣然胡氏 释遂 字又有专)
(事两事生事之殊要之皆不宜遂也公羊以为善谷/梁以为鲁实使之皆非经旨 汪氏克宽曰前汉冯 (第 21a 页)
(公十二年季孙宿遂入郓大夫之专国有渐然盟聘/而专犹可也兵事而专甚矣然胡氏 释遂 字又有专)
(事两事生事之殊要之皆不宜遂也公羊以为善谷/梁以为鲁实使之皆非经旨 汪氏克宽曰前汉冯 (第 2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