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丁柔立” 相关资源

編年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別集類
 乙酉前永宁尉吴汝纳讼其弟湘罪不至死李绅与

李德裕相表里欺罔武宗枉杀臣弟乞召江州司户崔
元藻等对辨(吴湘死见上卷/武宗会昌五年)丁亥敕御史台鞠实以闻
(鞠实穷治/其实也)冬十二月庚戌御史台奏据崔元藻所列吴
湘冤状如吴汝纳之言戊午贬太子少保分司李德裕
为潮州司马 吏部奏会昌四年所减州县官内复增
三百八十三员(读者至此以减者为是邪以于/既减之后而复增者为是邪)
二年正月甲子群臣上尊号曰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
(思相/吏翻)赦天下 初李德裕执政有荐 丁柔立
清直可 (第 32b 页)
任谏官者德裕不能用上即位 柔立
为右补阙德裕贬
潮州 (第 33a 页)
柔立
上疏讼其冤丙寅坐阿附贬南阳尉(史言 (第 33a 页)
丁/柔立
有)
(是非之心南阳县汉南阳郡所治宛县地也隋改为/南阳县唐属邓州九域志在州东北一百二十里)
西川节度 (第 33a 页)
 恶武陵贬元藻稠湘狱不复更推即如绅奏处死至
 是湘兄汝纳言湘罪不至死为德裕所枉杀御史鞫
 之奏状如汝纳言于是贬德裕潮州司马(有 丁柔立/
者方德裕)
 (秉政时或荐其清直可任谏官德裕不能用至是 (第 3a 页)
柔立
为右补阙上疏讼德裕冤坐阿附贬南阳尉)
 年再贬德裕厓州司户(德裕竟卒/于贬所)
(戊/辰)二年春正 (第 3a 页)
 (吉项安固魏元忠高要又务川孙子平都城王同/庆赣王昱高要韦陟桂岭薛邕连山羊士谔临化)
  (杨凭临贺 丁柔立
南阳唯南昌尉梅福/以上书书华阳尉张士乔以谏死书)
冬十一月周武氏加慈氏之号○周明堂火
 (太后命怀义 (第 49b 页)
  书法(书复可也书增何讥也凡增者不宜增者也/德裕省冗官未见有缺事者大中君臣动欲)
  (反之谓之何哉纲目/书曰复增深讥之也)
(戊/辰)二年春正月群臣上尊号○贬 丁柔立
为南阳尉
 (初李德裕执政有 (第 3a 页)
丁柔立
清直可任谏官者德裕/不能用至是为右补阙上疏讼德裕冤坐阿附贬胡)
 (氏曰宰相行私必不能表正百官人君行 (第 3a 页)
私又何以/责望宰相故公者君相之要道也李德裕政事公私)
 (参半是非莫掩宣宗去其非取其是则公道得矣乃/又以好恶偏党胜之故虽窜德裕而人终不服也 丁)
 (柔立
必克己正心之人也使宣宗而留意公道 (第 3a 页)
柔/立
正可奖用者乃不能然是自为偏私也欲臣子之) (第 3a 页)
修)
增州县官三百八十三员(朱熹/纲目)
唐宣宗皇帝大中二年春正月甲子上尊号(以新/纪修)右补
丁柔立
讼李德裕贬南阳尉(以朱熹/纲目修)回鹘可汗西走
黠戛斯俘其馀众以归(以通/鉴修)三月封子为王(以新 (第 3b 页)
  君臣务反会昌之政目
大中务反会昌之政论史者徒以时相前后倾轧宋室
绍述纷更有类乎此殊不知宣宗未嗣位时久为武宗
所不礼而李德裕擅权日久又挟震主之势观太尉顾
我毛发洒淅数语与霍光骖乘何异则德裕之致祸本

其身自取岂待同列巧为排摈而宣宗猜忌寡恩之失
有不止于矫枉过正者矣
  李德裕以私憾杀吴湘其兄讼枉再贬潮州司马
    丁柔立
素为德裕所摈至是讼其冤亦坐贬目
李绅案奏湘罪不无迎合执政之心及御史覆奏其冤
德裕自当平情昭雪乃竟以私 (第 17a 页)
意擅杀且罪及推勘之
人徇门户而专威福再贬实罪所当得 柔立
素为所斥
乃以为之讼白得名然岂能欺有卓识者哉 (第 17a 页)
 杜孺林 杜顗 韩昱 陈谏 凌准 韩泰 杜

 羔 杜中立 刘叉 皇甫湜 卢仝 贾岛 郑
 薰 敬晦 韦博 李景温 顾师邕 李贞素
 崔嘏  丁柔立 
刘助 萧邺 韦琮 郑延昌
 裴坦 卢光启 韦贻范 韩偓 韩仪 周宝
 邓处讷 雷满 刘巨容 冯行袭  …… (第 9a 页)
 (荔非元礼郝廷玉李国臣张伯仪白元光陈利贞侯/仲庄乌承玭赵惠伯李德修刘潼董溪段伯伦段文)
 (楚阳旻杜孺休杜顗韩昱陈谏凌准韩泰杜羔杜中/立刘叉皇甫湜卢仝贾岛顾师邕李贞素崔嘏 丁柔)
 (立
刘助六十六人序次时代分附旧书已有之裴寂/段志玄温大雅高士廉杜正伦裴行俭冯盎契苾何)
 (力陆元方裴炎 (第 10a 页)
 文公庙记曰唐韩愈幼孤见鞠于兄嫂氏嫂卒服期
丧以报德 唐书曰初谭元澄为岚州刺史有恩于李
晟后贬岳州比晟贵上疏理之诏赠元澄宁州刺史抚
其三子皆为成就宦学人皆义之 李德裕荐 丁柔立
为左拾遗德裕被贬 (第 51a 页)
柔立
上书直其冤坐贬南阳尉
续世说曰唐柳仲郢字谕蒙为牛僧孺辟客李德裕知
其无私奏为京兆尹仲郢谢曰不期太尉恩 (第 51a 页)
上书直冤(李德裕 丁柔立
者德裕当国时或荐其直清/可任谏诤官大中初为左拾遗既德裕被放) (第 17a 页)
(柔立
内悯伤之为上书直/其冤坐阿附贬南阳尉)损怨(郑畋传郑榖者薰子也/方畋秉政擢为给事中)
(至侍郎其损 (第 17a 页)
 其佩笔尚堪书金装木匣制作精巧帝并留禁中令

 书工模写本还之赐芳绢二百匹衣服靴笏以酬之
 唐书李德裕字文饶既被放 左拾遗丁柔立
内悯伤
 之为上书直其冤坐阿附贬南阳尉懿宗时诏追复
 德裕太子少保卫国公赐尚书左仆射距其没十年
万石 (第 51a 页)
府佐魏铏就逮吏使诬引德裕虽痛楚掠终不从竟贬
死岭外又 丁柔立
者德裕当国时或荐其直清可任谏
争官不果用大中初为左 …… (第 23a 页)
拾遗既德裕被贬 柔立
内悯
伤之为上书直其冤坐阿附贬南阳尉懿宗时诏追复
德裕太子少保卫国公赠尚书左仆射距其没十年
 
  (第 23a 页)
  丁琪       丁信言
  丁义
  梁
  丁觇
  唐
  丁表       丁公著
   丁柔立      
丁仙芝
  丁位
  后唐
  丁会       丁思觐
  宋
  丁德裕      丁袗
  丁 ……西观察使,徙为河南尹,治以清净闻。四迁礼部尚书、翰林侍讲学士,太常卿。太和中,以病丐身还乡里,卒。 丁柔立
按《唐书·李德裕传》: 丁柔立
者,德裕当国时,或荐其直清可任谏争官,不果用。大中初,为左拾遗。既德裕被放, 柔立
内悯伤之,为上书直其冤,坐阿附,贬南阳尉。
丁仙芝
按《万姓统谱》:仙芝,曲阿人。举进士,为馀杭尉。
罪。吴汝纳之狱,朝廷公卿无为辨者,惟淮南府佐魏铏就逮,吏使诬引德裕,虽痛楚掠,终不从,竟贬死岭外。又 丁柔立
者,德裕当国时,或荐其直清可任谏争官,不果用。大中初,为左拾遗。既德裕被放, 柔立
内悯伤之,为上书直其冤,坐阿附,贬南阳尉。懿宗时,诏追复德裕太子少保、卫国公,赠尚书左仆射,距其没十
吴湘之狱。朝廷公卿无为辩者。惟淮南观察推官魏铏就逮。吏使诬引德裕。独明狱情无枉。虽痛楚。掠终不从。又 丁柔立
者德裕当国时。或荐其直清可任谏官。不用。上即位为右补阙德裕贬潮州。 柔立
内悯复之。上书直其冤刘濛晏之孙也。会昌初擢给事中。以材为德裕所知。时回鹘衰。朝廷经略河湟。遣濛按边调 ……县官。准会昌四年𠡠停减州县官一千二百一十四员令准𠡠添置量增三百八十三员。从之。大中二年正月右补阙 丁柔立。
以申理李德裕坐阿附贬南阳尉。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回。贬湖南观察使。桂管观察使郑亚。贬循州剌史前淮南观察判
烨子延吉,乾符中,为集贤校理,擢累司勋员外郎,还居平泉。昭宗东迁,坐不朝谒,贬卫尉主簿。

附 崔嘏 丁柔立
  德裕之斥,中书舍人崔嘏,字乾锡,谊士也。坐书制不深切,贬端州刺史。嘏举进士,复以制策历刑州刺史 ……以罪。吴汝纳之狱,朝廷公卿无为辨者,惟淮南府佐魏铏就逮,吏使诬引德裕,虽痛楚掠,终不从,竟贬死岭外。 又丁柔
立者,德裕当国时,或荐其直清可任谏争官,不果用。大中初,为左拾遗。既德裕被放 ,柔
立内湣伤之,为上书直其冤,坐阿附,贬南阳尉。

  懿宗时,诏追复德裕太子少保、卫国公,赠尚书左仆射
 生员金会渊对。耗民之端。兵革最甚。而自太和迄开成。干戈不起。至于武宗。用兵回鹘。又征昭义。此所以六年之间。户口渐耗者也。若夫僧尼归俗之令。才下七月之后。度支献民之数。即在岁终之前。则恐未必俱载于上计之版籍。所增不专。所耗多端。四万户之减。无足怪也。(以上唐武宗)
[唐宣宗 丁柔立
之疏讼德裕。其言果是也。则宣宗当召用德裕。嘉奖 (第 430L 页)
柔立。
苟为不然。则 (第 430L 页)
柔立
亦难免于妄言之罪。夫岂有不从其言。而奖用其人之理哉。胡氏龂龂于 (第 430L 页)
柔立
之可奖可用。而其论德裕。又谓之公私参半。是非莫掩。果成何等议论。
 幼学赵学永对。李德裕平生律之以十 (第 430L 页)
分完人固未也。而胡氏之以不用 丁柔立
一著。谓之以公私参半则亦过矣 (第 430L 页)
柔立
之前后事迹。若有表表可称。 (第 43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