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政書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正史類
載記類
目錄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中觀部類
事彙部類
太玄部
續道藏
徵言而中外表章不已上问礼官两汉封山仪注因遣 中书侍郎杜正伦
行太山上七十二帝坛迹是年两河
水潦其事乃寝
大唐新语贞观中百官上表请封禅太宗许焉唯魏徵
切諌以为不可 …… (第 23a 页)
山六月己酉有星孛于太微丙辰停封泰山
唐书礼乐志唐太宗已平突厥年榖屡丰群臣请封太
山太宗初颇非之已而遣 中书侍郎杜正伦
行太山上 (第 30a 页)
    献通考亦同俟考
通典初秀才科等最高贞观中有举而不第者坐其州
长由是废绝士族所趋向惟明经进士二科而已秀才
之科久废明经虽有甲乙丙丁四科进士有甲乙二科
自武德以来明经惟有丁第进士唯乙科而已其进士
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其
制诏举人不有常科皆标其目而搜扬之试之日或在

殿廷天子亲临观之试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
特授以美官其次与出身应诏者多则二千人少则不
下千人所收百才有一
    蕙田案此则唐时已有糊名之法但惟施于
    制科而明经进士则否
 顾氏炎武曰旧唐书 杜正伦
(第 46b 页)
正伦
隋仁寿中与兄
 正元正藏俱以秀才擢第唐代举秀才止十馀人 (第 46b 页)

 伦
一家有三秀才甚为当时称美唐登科记武德至 (第 46b 页)
 房元龄魏徵等因隋之礼增以天子上陵朝庙养老
 大射讲武读时令纳皇后皇太子入学太常行陵合
 朔陈兵大社等是为贞观礼高宗时又诏长孙无忌
  杜正伦
李义府李友益刘祥道许圉师许敬宗韦琨
 等增之为一百三十卷是为显庆礼其文杂以式令
 而义府敬宗方得幸多 (第 77b 页)
 故戒之曰十年勿用无攸利然则此虽六三之罪也
 而上九亦不能无失焉何者养道之大悖也以诸葛
 孔明之智也而失之魏延杨仪以魏郑公之贤也而
 失之 杜正伦
侯君集小人之小有才而不可用者例
 皆如此君子与之居相应之地不亦过乎十数之终
 也其曰十年勿用云者深戒 (第 7a 页)
 (臣所谓可望/可述者矣)

 (太宗尝谓史臣曰朕每临朝欲发一言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是不得多言 杜正伦
对曰臣职在记言陛)
 (下之言失臣必书之岂徒虑害于今亦恐贻讥于后/上悦赐绢二百段既又谓褚遂良曰卿犹知 (第 8a 页)
不改此志
太宗又尝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
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能多言给事中兼知起居
杜正伦
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兼脩起居
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 (第 19a 页)
太子甚是典要朕选卿以辅弼太
子正为此事大称所委但须善始令终耳因赐厩马一
疋䌽物三百段
七年太子监国诏 杜正伦
行左庶子兼崇贤馆学士帝 (第 37b 页)
正伦
吾儿幼未有就德我常物物戒之今当监国不 …… (第 37b 页)
言卿其以是晓太子冀裨益之擢中书侍郎封
南阳县侯仍兼太子左庶子出入两宫典机密以办治
称后太子稍失道帝语 正伦
太子数私小人卿可审喻
之教而不从其语我来 (第 38a 页)
正伦
显谏无所避太子不从 (第 38a 页)
之浇
薄也圭对曰天下凋丧日久陛下承其馀弊弘道移风
万代之福但非贤不理惟在得人帝曰朕思贤之情岂
舍梦寐 给事中杜正伦
进曰世必有才随时所用岂待
梦傅说逢吕尚然后治乎帝纳之帝又谓岑文本曰梁
陈名臣有谁可称复有子弟堪招引否 …… (第 5a 页)
平直应弹举无所回避陛下又假以恩慈自然肃物百
司匪解抑此之由及 杜正伦
续任右丞颇亦厉下比者
纲维不举并为勋亲在位器非其任功势相倾凡在官
僚未循公道虽欲自强先惧嚣谤所以郎中 (第 10a 页)
太宗以御史大夫韦挺 中书侍郎杜正伦
秘书少监虞
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上封事称旨召而谓曰朕历观
自古人臣立忠之事若值明主便得尽诚规谏至如龙 …… (第 35b 页)
口帝不知也
身死人手子孙剿绝为天下笑太宗皇帝好悦至言时
有魏徵王圭虞世南李大亮岑文本刘洎马周褚遂良 杜正伦
高季辅咸以切谏引居要职尝谓宰相曰自知
者为难如文人巧工自谓已长若使达者大匠诋诃商
略则芜辞拙迹见矣天 (第 46a 页)
不可追岂独臣之诚恳亦有舆人之
论帝称善于是乃止
太宗已平突厥年谷屡丰群臣请封泰山太宗初颇非
之已而遣 中书侍郎杜正伦
行泰山上七十二君坛迹 (第 18a 页)
 从大人之化也不失有罪庸世之理耳魏武从之
(自晋武咸宁中曹志上表请廷尉置丞宋齐梁并因/之后魏亦然北齐曰大理丞一人隋初二人至炀帝)
(改为勾检官增为十六人分/判狱事唐又曰丞置六人)
 臣谨按 唐杜正伦
徐有功并为司刑丞与来俊臣侯 (第 28b 页)
十年足为充实因问隋有几户今有
几户履行奏隋大业中户八百七十万今户三百八十
万显庆二年十月上幸许汝州问 中书令杜正伦
曰此
间田地极宽百姓太少因又问隋有几户 (第 40b 页)
正伦
奏大业
初有八百馀万户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总
章元年十月司空李绩破高丽国虏其王下城百七十 (第 40b 页)
梁魏旧事三十卷(萧大/圜撰)征南故事三卷(应詹/撰)救襄
阳上都府事一卷(王愆/期撰)春坊要录四卷 (杜正/伦
撰)春坊旧事
三卷 邺都故事十卷(裴矩/撰)唐年小录八卷(马总/撰)国朝
旧事四十卷(纪唐/事)集说 (第 28a 页)
 严尤三将军论一卷 春宫要录十卷(章怀太/子撰)皇太
子诸王训十卷(丁公/著撰)青宫要记十卷(唐武后撰/以赐太子)修身要
览十卷(章怀太/子撰)帝王集要三十卷(崔氏/撰)君臣相起发事
三卷 魏徵谏事五卷 自古诸侯王善恶录二卷(魏/徵)
(撰/)平台百一寓言三卷(张太/元撰)君臣政理论三卷(杨相/如撰)
经妙言四十卷(李袭/誉撰)六经法言二十卷 诸经纂要十
(崔郾/撰)经史要录二十卷(郑浣/撰)读说苑十卷(刘贶/撰)百行
章一卷 (杜正/伦
撰)前代君臣事迹十四篇(唐宪/宗撰)训记杂载十 (第 27a 页)
亡)濮王泰集二十卷 上官昭容集二
十卷 令狐德棻集三十卷 许彦伯集十卷 刘洎
集十卷 来济集三十卷  杜正伦
集十卷 李敬元
集三十卷 裴行俭集二十卷 崔行功集六十卷 (第 6a 页)
顷之病卒父轨一名象齿便弓马膂力绝人为竟陵太
守随父入姚氏及武帝定长安轨与休之北奔魏魏以
轨为荆州 刺史襄阳公
镇长社孝武镇襄阳轨遣亲人
程整奉书规欲南归拔发致诚以昔杀刘康祖及徐湛
之父故不敢归文帝累遣招纳许以为 (第 36a 页)
司州刺史爽少
有武艺魏太武知之常置左右元嘉二十六年轨死爽
代为荆州 刺史襄阳公
镇长社幼染殊俗无复华风粗
中使酒数有过失太武怒将诛之爽惧密怀归南计爽 (第 36a 页)
右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十
州诸军事原州刺史谥曰桓子端嗣端位开府仪同三
司从平齐战没赠上大将军进封 襄阳公
谥曰果端弟
吉仪同三司吉弟孝轨开府仪同大将军升迁县伯后
封奇章公孝轨弟询询弟崇俱列在隋史贤弟穆传中 …… (第 18b 页)
皇初拜定州总管累居藩镇咸得人
和二年薨于州赠襄郢等六州刺史谥曰肃毅性温和
每以谨慎自守又尚文帝第五女 襄阳公
主特为朝廷
所委信虽任兼外内未尝有矜惰之容时人以此称焉
子贤嗣贤字托贤志业通敏少知名宣政元年授使持 (第 66a 页)
委三藏留守邺宫齐
王公已下皆降三藏犹拒战及齐平武帝引见恩礼甚
厚授仪同大将军开皇元年授吴州刺史九年副 襄阳
韦洸讨平岭南至广州洸中流矢卒诏三藏检校广
州道行军事以功授大将军后迁廓州刺史人歌咏之
高祖数有劳问又 (第 33a 页)
待诸
军高丽昼闭城门不敢出会宇文述等众军皆败乃旋
军以功赐物五千段以第五子弘为杜城府鹰扬郎将
以先封 襄阳公
赐其子整明年又出沧海道师次东莱
会杨元感反进攻洛阳护儿闻之召裨将周法尚等议 …… (第 7b 页)
诉屈威怒
改为丙第授纯州行参军迁梁郡下邑县正大业中与
刘炫同以学业该通应诏被举时正藏弟正仪贡充进
正伦
为秀才兄弟三人同时应命当世嗟美之著作
郎王劭奏追修史司谷大夫薛道衡奏拟从仕并以见 (第 70b 页)
时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
三方称兵高祖深以淮南为忧而贺若弼镇寿阳帝恐
其怀贰遣平驰驿往代之为扬州总管赐爵 襄阳公

果不从平麾壮士执弼送于京师开皇三年拜度支尚 (第 2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