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故事類
地理類
編年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太玄部
  经
释氏要览三卷

  晁氏曰皇朝 僧道成
集杂录释典旁求书傅分门
  编次成二十类天禧三年书成
弘明集十四卷
  晁氏曰梁释僧祐纂僧祐居钟山定 (第 10b 页)
 喻凫奉敕重建宋治平中改今额石曼卿书扁(赵/孟)
  (頫大雄寺佛阁记阏逢涒滩之岁春正月长兴大/雄寺 僧道成
使其徒得恩以书来谒曰大雄故陈) (第 13a 页)
  (之报德寺而今名则宋治平间所更也广廷大殿/规制伟杰殿北故有华严殿荒陋迫隘见者咸谓)
  (勿称 道成
乃与居拱者谋即其地建佛阁三十楹/既成中置大像复作小像以翼之黄金庄严胜相)
  (备具盖裒人之施竭已之 (第 13b 页)
资崇积铢寸忍力誓愿/历一星周而仅有济今拱既死而 道成
亦已老矣)
  (恐遂泯泯无以示后人敢以/记请予窃嘉其志乃为之记)元至正十六年燬明
  初元帅耿炳文 (第 13b 页)
   华严大保安寺在州茜泾镇元至正己丑建
   如意寺在州南门外元至元间建
   奉圣寺在崇明县东南隅东沙唐正元间 僧道成
   
凿井得甘泉因建
   慈济寺在崇明县东南隅河泊所东宋淳祐二年 (第 28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江西通志卷一百三

  仙释(一)

  佛道二教旧列简编佛子为 释道成
曰仙各有宗派
历代相沿符箓重法教律尊禅法惟派授禅以灯传
江西马驹宗门最先山名龙虎封号世延维地之灵
(第 1a 页)
之弊愿更去保甲法复嘉祐元祐之制行耆户长
之法故有是旨仍许今后差物力高单丁每都不得过
一人(寡妇有男为 僧/道成
丁者同)即应充而居他乡别县或城郭及
僧道并许募人充役官司毋得追正身馀如见行条法 (第 15a 页)
事则公私所费必倍于豪强故昨来指挥寡妇有男为 僧道成
丁者并许募人充役正恐奸民旋行规避尔今
州县之间欲舞文者以虐无告则或指远适之缁黄为
某氏之子孙初不以存 (第 5b 页)
  (臣/)等谨案漱芳亭今无可考

原至元初姚长者仲实于城东艾村得沃壤千五百馀
亩构堂树亭缭以榆柳环以流泉药阑蔬畦区分井列
日引朋侪觞咏其间优游四十馀年泊然无所干于世
(雪楼/集)
原弘治十七年二月有旨朝阳门外修建延寿塔并殿
宇廊庑墙垣命内阁撰敕令司礼监太监李荣内官监
太监李兴提督监造大学士刘健等言佛老之事无益
于世有损于民祖宗朝僧道有定员寺观有定额所以

治天下者尧舜周孔之道而已今寺观相望 僧道成

斋醮不时赏赉无算谓其能祈福消灾庇民护国近年
以来灾异迭见不知其所祈者何福所消者何灾护国
庇民其功 (第 9a 页)
 建名庵(在吴县西南四十里/元大德间僧大忻建)
 永寿庵(在吴县西南四十里元至/正二十六年僧成蔚建)
 观音庵(在吴县西南四十里/元延祐间 僧道成
建)
 留云庵(旧名留云接待院在吴县西南/五十里宋绍兴间僧法喜建)
兴国教寺在长洲县十一都黄埭唐大中 …… (第 77a 页)
 (闲韬精守道冥德真契谷神既存而长守元关无键/而不开贞元初游苏州吴县之包山林屋洞秋八月)
 (始于洞西得神京观讯其居者曰距此数里世传毛/公坞毛公 道成
罗浮居山三百馀岁有弟子七十二)
 (人聚石为坛遗迹犹存尔能勤求吾请导之既行而/萝筱迷密不知所往先生瞑 (第 87b 页)
 (寻渔父/过寒汀)

 普渡庵(在二十七都宋淳/熙间僧机山建)
 普济庵(在二十七都宋淳/化间 僧道成
建)
 普同庵(在二十八都宋治/平间 (第 28a 页)
僧道成
重建)
 圆明庵(在二十六都元延/祐间僧圆觉建)
 南印庵(在二十八都元至/正间僧可忠建)
 北清隐 …… (第 28a 页)
 定慧庵(在一都元至正/间僧弥坚建)

妙智寺在七都半洚村唐开成中僧智雅建洪武中重
 修有北山堂野望轩(僧妙/声记)归并庵五
 兴福庵(宋咸淳间/僧大春建)
 德成庵(元皇庆间 僧道成
建)
 东隐庵(元至正/间建)
 远尘庵(皇庆间僧/海闰建)
 孝思庵(至正间僧思贤建/已上俱在七都 …… (第 29a 页)
 真一道院(在城登瀛桥北元至正/十年道士朱眉山建)

崇明县丛林寺四观一
奉圣禅寺在东沙唐贞元间 僧道成
建宋绍兴初里人
 陆思问谢之刚拓而大之元泰定甲子僧有源至正
 甲午僧德建相继重脩郑元祐记内有千佛阁归 (第 55b 页)
充溢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丨丨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
(形形易则变化变化则 道成道成
则为仙人邹阳上/吴王书今臣尽智毕议丨丨极虑则无国而不可奸)膳精(汉武内/传帝南)
(面向王母母自/设 …… (第 11b 页)
(之行也时谓四时周而复始监于丨丨域所/极也陈子昂诗星月开天阵山川列丨丨)周营(太玄经天道成/规地 道成
矩规)
(动丨丨矩静安物丨丨故能神明安物故能𩔖/聚苏轼咏荆轲诗渐离虽不伤陛戟加丨丨)八营(三辅黄图 (第 52b 页)
圣真仙经随因授之
八素经曰凡学至道谛定其心除患清身知变革虑正
身清然后心定心定则 道成道成
则真降凡存一守神
要在正化正化由定心心定则识清识清则会于道
又太极真人曰古人为道也元寂静清念真存元日 (第 4b 页)
化变化则 道成道成
则为仙人吐纳六气口中甘香欲
食灵芝存得其味微息揖吞从心所适气者水也无所
不成至柔之物通致神精矣此元始 (第 5a 页)
 至葬造后乌鸦四鸣绕屋有劫贼至破财六十日有

 风脚人上门由赖后家生贵子大发财谷
 冲值辰主鲤鱼上树白虎出山 僧道成
群至葬造后
 拾得黄金白银物大发横财七十日内来因家主见
 伤折之灾一女一男进
 辅值辰白羊与黄犬相撞 …… (第 14b 页)
 或闹或争后六十日内有白羊入屋六畜大旺

 辅值未群犬争吠丐者携蓑衣至及 僧道成
群过或
 西北方有人争屋后一百日内有文书契字进商音
 人财物金银
 禽值未有老人及跛足担花过或青衣携 (第 19a 页)
 当解脱矣吾今假以神语俾其建庙无乃不可乎彼
 僧闻此必无所疑于是命驾径往县东兰若问之果
 有道成师者卧疾沈惫几一岁矣袁生见 道成道成
 
曰某病将死旦夕之期一身痛苦相告不尽袁生曰
 师疾如此濒于逝矣我能愈之师其愿乎师其发愿 (第 6b 页)
 出财修建赤水神庙自当愈也 道成
曰疾果得痊虽
 于赀货安所吝乎袁生乃相告曰吾善视鬼近谒赤
 水神庙见师生魂荷桎梏系于垣下因召赤水神问 …… (第 7a 页)
 宇慎无相违也神喜而诺我曰从此去旬馀当舍其
 罪吾故告师疾当愈宜修赤水神庙也毋以疾愈怠
 尔初心如此则祸且及矣 道成
伪曰敬受教后旬馀 …… (第 7a 页)
 神为之也疾若愈可修补其庙夫置神庙者所以佑
 兆人祈福应今既有害于我安得不除之乎即与其
 徒持锸负畚诣庙尽去神像上下残毁扫无孑遗又
 明日 道成
谒袁生袁生喜曰师疾果愈吾语岂妄耶
  (第 7b 页)
道成
曰然幸君拯我何敢忘君之恩乎袁生谓曰可
 速建赤水神庙不然且惧为 (第 7b 页)
道成
曰夫人所以赖 …… (第 7b 页)
 建其祠盖用祈民之福也若赤水神者无以福人而
 为害于人焉可不去之今将尽毁其庙矣袁生且惊
 且惧遂谢之 道成
气益丰而袁生惧后月馀吏有罪
 袁生扑之无何吏死其家诉于郡坐徙端溪行抵三
 峡忽遇一白衣立道左视之乃赤 (第 8a 页)
水神也曰向托君
 修我祠宇奈何致 道成
毁我之舍弃我之像使一旦 (第 8a 页)
 无所归君之罪也今君弃逐穷荒亦我报雠尔袁生
 谢曰毁君者 道成
也何为罪我而为雠也神曰 (第 8b 页)
道成
 
虽为僧而馀福尤盛故吾不能为灾今君禄与命衰
 背弃宿约故吾得而为谋矣言已不见生甚恶之数
 日竟以忧卒 (第 8b 页)
   访奉圣寺二首      刘秩
白马驮经日本西偶来此地访招提长廊松树何年种

别馆梅花后夜题结社东林思靖节留衣南海愧昌黎
江风山月今如此拚得今宵醉似泥
海国瀛洲别有天上人驻锡住经年三花树绕眠云榻
七宝池通洗钵泉清磬响时晨听讲名香爇罢夜参禅
何时来问无生话唤醒人间醉梦缘
 奉圣禅寺在崇明县东沙唐贞元间 僧道成
建宋绍
 兴初里人陆思閒谢之刚拓而大之元泰定甲子至
 正甲午重修郑元祐记 (第 50a 页)
所以
能三省惟其三省所以能一唯曰谋忠曰交信曰传习
天资有馀者不屑于此学者宜知学力之所以然哉
  天竺 僧道成
性存字说
天地之性人为贵何以贵性善也而或曰有性不善何
也有天地之性不能无气质之性张子曰形而后有气
质 …… (第 19b 页)
之门本然之性人皆得之成性也存存者存之而不已
也彼朝存之而暮亡之暮存之而朝亡之非存存之谓
也杭上天竺 僧道成
字性存请以是葛藤为说
  潘友文涣字说
武夷潘君早中童子科今年已成人回同年乙科进士
陈此竹天应建宁乡 (第 21a 页)

  重建灵安寺记
新淦玉峡灵安寺者僧弥勒之所重建也寺自唐宋来
已有之迨元末而废惟观音阁存洪武丙子 僧道成

自永丰之灵泉寺住持于此以兴起其坠绪寔玉峡巡
检张子昂乡之耆宿李子雅相与制疏迎致之也弥玉
(第 79a 页)
道成
克扬宗风顾旧址局于地势位置弗合毅然以 (第 79a 页)
于前矣此名堂若亭之意而天下亦
以此望于公也敢书以为记
  大雄寺佛阁记
阏逢涒滩之岁春正月长兴大雄寺 僧道成
使其徒得
恩以书来谒曰大雄故陈之报德寺而今名则宋治平
间所更也广廷大殿规制伟杰殿北故有华岩殿荒陋迫 (第 9b 页)
阨见者咸谓弗称 道成
乃与居拱者谋即其地建佛阁 (第 9b 页)
三十楹既成中置大像复作小像千翼之黄金庄严胜
相备具盖裒人之施竭已之资崇积铢寸忍可誓愿历
一星周而仅有济今拱既死而 道成
亦巳老矣恐遂泯
泯无以示后人敢以记请予窃嘉其志乃为 (第 10a 页)
易气二年易
血三年易脉四年易𡧢(音/肉)五年易髓六年易
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变化易形
变化则 道成道成
则位为仙人吐纳六气口
中甘香欲食灵□存得其味微息挹吞从心
所适气者水也无所不成至柔之物通致神 (第 008b 页)
年则易血三年则易
脉四年则易筋五年则易骨六年则易皮七
年则易貌八年则易发九年则易形易形则
变化变化则 道成道成
则位为仙人吐纳六
气口中甘香饮食灵芝存得其味则自然轻
举矣凡人为之亦得延年山人廖庠服气诀
曰凡学服气 (第 00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