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神部
洞玄部

又曰竺法崇尝游湘州郁山山精化为夫人诣崇请戒
舍所住山以为寺崇居之少时化洽湘土
又曰 释法安
一名慈钦未详何许人善能开化愚蒙拔
邪归正晋义熙中新阳县虎灾县有大社树下筑神庙
左右居民以百数遭虎死者 (第 13a 页)
    赵蕃
唐国子祭酒赵蕃太和七年为南宫郎忽一日有僧乞
食于门且谓其家僮曰吾愿见赵公可乎家僮告蕃蕃
即命延入与坐僧乃曰君将有忧然亦可禳去蕃即拜
而祈之僧曰遗我裁刀一千五百庶可脱君之祸不然
未旬日当为东南一郡耳蕃许之约来日就送焉且访
其名暨所居僧曰吾居青龙寺法安其名也言已遂去
明日蕃即办送之使者至寺以物色访群僧僧皆不𩔖

且询 法安
师所止周遍院宇无影响踪迹后数日蕃出
为𡊮州刺史(出宣/室志)
    怀浚
秭归郡草圣僧怀浚者不知 (第 7b 页)
常住 法安上人
经管不拣日时供拟其钱亦不计利乂
卒时年八旬馀京城和会里有邸弟侄宗亲居焉诸孙
尚在(出乾/𦠆子)
  (第 8a 页)
 虎灾遂息 隋释法安
安定人出家太白山开皇中至江都谒晋王
 相见如旧便住慧日寺王所游履必召随从及幸泰
 山时遇渴乏四顾唯岩 (第 28b 页)
及洪州舆地广/记曰昔有星坠水化为石夏秋之交湖水方涨则星石)
(浮于波澜之上隆冬水涸可以步涉寺居其上曰 法安/
院胡震亨曰太白豫章行盖咏永王璘事而自悼也古)
(辞云白杨初生时乃在豫章山凉秋八九月山客持斧/斤根株已 (第 14b 页)
背当佳也王远已知经心中所言即使人牵经鞭之)
(曰麻姑神人也汝何忽谓其爪可爬背耶汉武帝内传/王母命侍女 法安
婴歌元灵之曲曰天地虽廓寥我把)
(天地户李善文选注史记齐人为谚曰谈天衍刘向别/录曰邹衍之所言五德终始 (第 12b 页)
人天机
使知有殊常之福又写天台一教溢乎道场真诠昭昭
与清景不极大师有言佛法寿命其惟常住乎常住不
存我 法安
寄于是置庄二所世田为义俟嘉谷以登身
田是脩期圣和不绝非夫大师平等之施孰能于事理
双全哉物投我慈日用不 (第 3b 页)
能道先称古虽愚有馀故不用之法圣人不
行也不验之言明主不听也(事当虽愚必用/理乖虽贤必舍)
文子问曰 法安
所主老子曰法生于义义生
于众适众适合乎人心此治之要也法非从
天下也非从地出也发乎人间反己自正诚
达其 (第 004b 页)
   送葬仪第七
若是大德名人可依镇经五练生尸经预书
五石一依经法此不具载至葬日行丧以入
冢经宝旋安供养香花幡盖伎乐诵咏次第
施列在前道士从丧者于后以灵舆次之亦
幡花于前次第三祭食舆第四丧舆舆后孝
子是其弟子重者在前轻者在后若有俗人
孝子最在后若船行应尊者在后终令前吉
后凶次第逐时当消息也
至墓入广安置法取中前入棺安经冢前供

养依 法安
灵床冢右设祭于前男考冢左女
孝冢右从道七正正向冢对经行道忏悔赞
诵行香都设毕齐食竟弟子于祭前诵祭文 (第 011a 页)
 何论延促年」
#+END_VERSE


*** 感应缘(略引十验)


* 魏沙门释昙始
* 晋沙门释道开
* 晋司空何弱
* 晋庐山七领圣僧
* 晋沙门释僧朗
* 晋沙门释法相
* 晋沙门 释法安
宋沙门释慧全
* 齐沙门释慧明
* 神州诸山圣僧

前魏太武时。沙门昙始甚有神异。常 …… (第 0428a 页)
贵。镇北将军
司马恬。恶其不节招而鸩之。频倾三钟。神
气清怡恬然自若。年八十九。元兴末卒。

晋沙门 释法安
者。庐山之僧远法师弟子也。
义熙末阳新县虎暴甚盛。县有大社树下有
筑神庙。左右民居以百数。遭虎死者夕 (第 0428c 页)
必一
两。 法安
尝游其县暮投此村。民以惧虎早闭
门闾。且不识 (第 0428c 页)
法安
不肯受之。 (第 0428c 页)
法安
径之树下
坐禅通夜。向晓有虎负人而至。投树之北。见
安如喜如跳。伏安前。安为说法授戒。虎踞地
不动。 (第 0428c 页)
 千龄福力」
#+END_VERSE


*** 感应缘(略引一十八验)


* 晋沙门释昙邃
* 晋沙门释法相
* 晋沙门释仕行
* 晋沙门释耆域
* 晋沙门释佛调
* 晋沙门释𢫫陀
* 晋居士抵世常
* 宋参军程德度
* 齐沙门释弘明
* 齐沙门释法献
* 隋沙门释普安
* 隋沙门 释法安
隋沙门释慧侃
* 唐沙门释转明
* 唐沙门释贾逸
* 唐沙门释法顺
* 唐兖 …… (第 0490c 页)
。复延住寺。名虽帝宇常寝
岩阿。以大业五年十一月五日。终于静法禅
院。春秋八十矣。

隋东都宝杨道场 释法安。
姓彭。安定鹑孤
人。少出家在太白山九陇精舍。慕禅为业。粗
食弊衣卒于终老。到开皇中来至江都令通
晋王 (第 0493c 页)
 净土得相逢」
#+END_VERSE


**** 感应缘(略引十验)


* 齐沙门上统
* 晋沙门慧永
* 晋沙门 法安
晋沙门昙邕
* 宋沙门法度
* 梁沙门智顺
* 隋沙门净业
* 隋沙门灵干 …… (第 0944c 页)

见。众咸惊问。答云。佛来。言终而卒。春秋八
十有三。道俗在山。咸闻异香。七日乃歇。

晋新阳县有 释法安。
一名慈钦。未详何许
人。是远公之弟子。善持戒行。讲说众经。兼习
禅业。于晋义熙年中。新阳县虎灾。县有 (第 0945b 页)
  杭州承天传宗禅师法嗣九人(五人见录)
 饶州崇福了禅师 杭州承天守明禅师
 湖州护国从利禅师 鼎州大龙德全禅师
 苏州海印 法安禅师 (苏州昆山昙玉禅师 润州因胜师俊禅师
  湖州凤凰山有从禅师 杭州法雨重俊禅师)
…… (第 0628b 页)
  潭州鹿苑思齐禅师 鼎州大龙世和禅师
  洪州云盖师肇禅师 洪州观音觉勤禅师
  吉州显亲如鉴禅师 桂州南登 法安禅师
  意禅上座)

(巳上十一人未见机缘语句)

建中靖国续灯录中帙目录 (第 0634b 页)
。故去来
有。广如俱舍第二十卷。及五十二。初释此
经义。

理中若法自相安住此法真实是有者。总结
法安
住自相。此法真有。不安住自相。此法
成无。如龟毛等。以去来世住自相故。法体成
有。不同龟毛。若未来无 (第 0034c 页)
 问曰何故此言有漏加行智耶。义曰前明
世间出世间。有三种故。此中通有漏加行智。
第二慧若真行相。唯无漏后得智。若通而言。
有漏种类后智亦有。若据性而言。如三解脱
门义。说无分别亦有。今取通有漏无漏者好。
如前加行智难释 言八处者。谓五明处为
五。三性法为三。此慧品上下。皆以加行等三
智。配摄之。

论解一切门慧有四者。一闻所成。即取同时
心心法等。以有所成言故。二思所成。三应作
而作应不作而思慧。四三摩呬多慧。

论解善士慧中有五。第四于诸法法住 法安
立无颠倒中善决定慧者。谓诸法因果智也。
法谓果法。果法住在因法中故。言法住也。馀
处缘理慧。名如前如 (第 0149b 页)
 梁道登 魏法贞 魏僧意
 齐昙遵 齐昙衍 齐僧远
 齐昙隐 齐法上 陈洪偃
 陈慧明 陈法朗 隋法愿
  隋法安 
隋僧渊 隋僧世
 隋富上 隋明芬 隋法韵
 隋法顺 隋明御 隋智果 …… (第 0069b 页)
 周香阇梨 周僧度 周僧成
 周昙相 梁法行 梁法聪
 陈善慧大士
卷第三十
  神化科
 隋童进 隋法进 隋智旷
 隋无相  隋法安 
隋岑阇梨
 隋法喜 隋普安 隋钦师
 隋僧朗 唐贾逸 唐转明
 唐明恭 唐慧琳 唐又德
 唐通阇梨  (第 0072b 页)
之隅。所著唯四分是
非钞。仅存两卷。馀并散失。弟子道行龛等。足以承统
亢宗。名重当世。 隋法安

生枝江田氏。幼出家。年十八。游金陵。初听成
实。后依兴皇朗公。究中论。于学侣中。标名三绝。盖谓 (第 0235c 页)
。遂取芭蕉一叶。浮水上。立而渡
钵随其后。若有物以使之者。顷焉。达南岸竟去不知
所往。 隋法安

姓彭氏。安定鹑孤人。少出家。居太白山之九
陇精舍。疏衣粝食。治禅业。将终其身。开皇中。至江都
炀帝以 (第 0336a 页)
隋释慧恭
* 隋释法充
* 隋释法朗
* 隋释法喜
* 隋释法诚 隋释法安
隋释法泰
* 隋释玄秀
* 隋释行坚
* 隋陆淳
* 隋严恭
* 隋(王 …… (第 0064a 页)
馀遍。 隋释法安

止建元寺。博通玄要。长诵法华。讲四十馀
遍。忽于讲坐四隅。生花一丛。有十馀枝。黄白相间。状
似莲华。 (第 0074a 页)
若弥迦
* 京师人姓王(失名)
* 比丘尼无量

转读第八

* 释法念 释法安
释普安
* 释解脱
* 释明曜
* 师子国沙门释迦弥多罗(此云能友)
* 居 …… (第 0165a 页)
宇。常寝岩阿。以大业五年十一月五日。终
于静法禅院。春秋八十遗。骸于终南。起塔在
至相寺之侧矣。 释法安。
姓彭。安定鹑孤人。少出家。居大白山
九陇精舍。慕禅为业。粗食弊衣。卒于终老。
开皇年中。往江都造晋王 (第 0168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