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人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抵床曰畜生何足)
(付大事独孤误我乃呼 柳述
元岩曰召我儿勇述岩出/閤为敕书杨素闻之以白太子矫诏执述岩系大理狱)
(追东宫兵上帖上台宿卫门禁出入并 (第 12a 页)

览先朝谬授之失虽垂宽宥全其首领犹宜弃之任其
自存自没则天下粗知劝戒之纲矣
隋文帝仁寿二年兵部尚书 柳述
尚兰陵公主怙宠使
气帝问符玺直长韦云起以外问不便事述时侍侧云
起曰 (第 29b 页)
柳述
骄豪未尝经事兵机重要非其所堪臣恐物
议以为陛下官不择贤专私所爱斯亦不便之大者帝
甚然之 (第 29b 页)
得免归于上所上怪
其神色有异问之夫人泣以实对帝恚曰畜生何堪付
大事独孤诚误我意谓献皇后也因呼兵部尚书 柳述
黄门侍郎元岩曰呼我儿述等呼太子帝曰勇也述岩
出閤为敕书讫示左仆射杨素素以白太子太子遣张
衡入寝遂令夫 (第 111a 页)
相也后周大冢宰亦其任也其后亦置左右丞相隋有
内史纳言是真宰相 (柳述
为兵部尚书参军机密又杨/素为右仆射与高颎专掌朝政)
唐侍中中书令为真宰相中间尝改为左右相他官参
者无 (第 18a 页)
左右丞相大象二年以杨坚为大丞
相遂罢左右丞相官隋有内史纳言(即中书/令侍中)是为宰相
亦有他官参与焉 (柳述
为兵部尚书参掌机密又杨/素为右仆射与高频专掌朝政)
侍中中书令是真宰相(尚书左仆射亦尝为宰相其间 (第 18b 页)
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为敕未及发而帝暴崩
太子秘不发丧遽收 柳述
元岩系大理狱伪为高祖敕
赐庶人死追封房陵王不为立后勇有十男云昭训生
长宁王俨平原王裕安城王筠高良娣生 (第 64b 页)
还杜陵乃自楚太傅孟以
下二十馀世并考论昭穆作韦氏七卷示之欢饮十馀
日乃还时兰陵公主寡上为之求夫选亲卫 柳述
及萧 (第 16a 页)
云于颎处得之帝欲成颎罪闻此大惊时上柱国贺若
弼吴州总管宇文㢸刑部尚书薛胄户部尚书斛律孝
卿兵部尚书 柳述
等明颎无罪上愈怒皆以之属吏自 …… (第 6a 页)
诚体国如贺若弼史万岁李纲柳彧等素皆阴
中之若有附会及亲戚虽无才用必加进擢朝廷靡然
莫不畏附唯兵部尚书 柳述
以帝婿之重数于上前面
折素大理卿梁毗抗表言素作威作福上渐疏忌之后 …… (第 40a 页)
三公已下射素箭为第一上手以外
国所献金精盘价直巨万以赐之四年从幸仁寿宫宴
赐重叠及上不豫素与兵部尚书 柳述
黄门侍郎元严
等入侍疾时皇太子入居大宝殿虑上有不讳须豫防
拟乃手自为书封出问素条录事状以报太子宫人潜 (第 40b 页)
  隋
兰陵公主字阿五高祖第五女也美姿容好读书性婉
顺上于诸女中特所钟爱初嫁仪同王奉孝奉孝卒适
河东 柳述
时年十八诸姊并骄踞主独折节遵于妇道 …… (第 44a 页)
也遂抚棺号恸自经而卒见者莫不流涕
华阳王楷妃者黄门侍郎龙涸县公河南元岩女也岩
明敏有器干炀帝嗣位坐与 柳述
连事除名徙南海后
会赦还长安有人谮岩逃归收杀之妃有姿色性婉顺
初以选为妃未几而楷被幽废妃事楷愈谨每见 (第 46b 页)
 并为外职上赐宴杨素戏曰二柳俱摧孤杨独耸坐
 者欢笑机竟无言寻还州前后作守俱称宽惠后徵
 还卒赠大将军青州刺史谥简子述嗣 柳述
(第 25b 页)
业隆
机子性明敏有干略颇涉文艺荫太子亲 (第 25b 页)
 为人所觉惟当大恸以灭之世隆竟免

兰陵公主字阿五文帝第五女也美姿容性婉顺帝于
 诸女中特所钟爱适河东 柳述
时年十八诸姊并骄
 踞主独折节遵妇道事舅姑甚谨遇疾必亲奉汤药
 帝闻之大悦由是述渐见宠遇初晋王广欲以 (第 27a 页)
右丞相大象二
年以杨坚为大丞相遂罢左右丞相官隋有内史纳言
(即中书令/侍中也)是为宰相亦有他官参与焉 (柳述
为兵部尚/书参掌机事又) (第 7b 页)
宇文㢸(若人者翻/㢸古弼字)刑部尚书薛
(开皇三年改都官/尚书为刑部尚书)民部尚书斛律孝卿兵部尚书
等明颎无罪上愈怒皆以属吏(属之/欲翻)自是朝臣无敢
言者(朝直/遥翻)秋八月癸卯颎坐免上柱国左仆射以 (第 35b 页)

(隋志河南郡陆浑县东魏置伊川郡及北/荆州后周改曰和州开皇初又改曰伊州)素既被疏
(被皮/义翻) 吏部尚书柳述
益用事摄兵部尚书参掌机密(按/述) (第 33a 页)
之女(陈宣帝庙/号高宗)蔡氏丹阳人也(丹阳郡/时置蒋)
(州/)上寝疾于仁寿宫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 柳述
黄门侍郎元岩(隋制门下省纳言二人给事黄门侍郎/四人其位任重矣此又一元岩前蜀王) …… (第 2b 页)
曰畜生言其无/识无礼若马牛犬豕然待畜养而生)
(者也泫/户畎翻)独孤误我(事见上卷开/皇二十年)乃呼 柳述
元岩曰召我 …… (第 3a 页)
之按通/鉴下文大业三年杀俨及七弟)八月丁卯梓宫至自仁
寿宫丙子殡于大兴前殿(大兴前殿大/兴宫正殿也) 柳述
元岩并除
名述徙龙川岩徙南海(隋志龙川郡平陈置循/州南海郡旧置广州)帝令兰
陵公主与述离绝欲改嫁之公 (第 5a 页)
细务但三五日一向省
评论大事外示优崇实夺之权也素由是终仁寿之末
不复通判省事出杨约为伊州刺史素既被疏 吏部尚
书柳述
益用事摄兵部尚书参掌机密素由是恶之
四年春正月甲子帝幸仁寿宫乙丑诏赏赐支度 …… (第 129b 页)
华夫人蔡氏皆有宠陈氏陈高宗之女蔡氏丹阳人也
上寝疾于仁寿宫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 柳述

门侍郎元岩皆入閤侍疾召皇太子入居大宝殿太子
虑上有不讳须预防拟手自为书封出问素素条录事
状以报太 …… (第 130a 页)
太子无礼上恚抵床曰
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乃呼 柳述
元岩曰召我儿 (第 130a 页)
 于颎得之有司奏颎与世积交通贺若弼宇文㢸(字/公)
 (辅洛阳人/㢸古弼文)薛胄斛律孝卿(太安/人) 柳述(字业隆解/人机之子)
等明
 颎无罪上愈怒皆以属吏自是朝臣莫敢言颎遂坐
 免以齐公就第顷之颎国令(隋制王公国/皆有令尉)(第 31a 页)
 于颎得之有司奏颎与世积交通贺若弼宇文㢸(字/公)
 (辅洛阳人/㢸古弼文)薛胄斛律孝卿(太安/人)柳述(字 业隆
解/人机之子)等明
 颎无罪上愈怒皆以属吏自是朝臣莫敢言颎遂坐
 免以齐公就第顷之颎国令(隋制王公国 …… (第 31a 页)
 下敕曰仆射国之宰辅不可躬亲细务三五日一向
 省评论大事外示优崇实夺之权也素由是不复通
 判省事出杨约为伊州(隋置今河南/府嵩县是)刺史于是 吏部
 尚书柳述
遂益用事参掌机密素深恶之
(癸/亥)三年秋龙门王通(字仲淹河/东龙门人)献策不报
 通诣阙献太平十二 …… (第 43b 页)
 启民置碛口启民于是尽有步迦之众
(甲/子)四年春正月帝如仁寿宫
秋七月太子广弑帝于大宝殿(在仁/寿宫)而自立遂杀故太
子勇流 尚书柳述
侍郎元岩于岭南
 四月帝不豫七月疾甚仆射杨素兵部尚书 (第 45a 页)
柳述

 门侍郎元岩(考隋书元岩传岩为蜀王秀长史开皇/十三年卒此侍疾者或又是一元岩)
 皆入閤侍疾召太子 …… (第 45a 页)
 出更衣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上怪其神色有异问
 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
 大事独孤误我乃呼 柳述
元岩曰召我儿述等将呼
 太子上曰勇也述岩出閤为敕书素闻以白太子矫
 诏执述岩系狱追东宫兵帖上台宿卫门 (第 45b 页)
 太后欲临其丧莽固争乃止(汉书薛/宣传)


高祖女(兰陵/)
 兰陵公主字阿五高祖第五女也性婉顺好读书高
 祖于诸女中特所钟爱适河东 柳述
诸姊并骄倨主
 独折节遵妇道事舅姑甚谨高祖大悦由是述渐见
 宠遇初晋王广欲以主配其妃弟萧玚后适述晋王 (第 6b 页)
 (碛遣使请兵近臣缘此言颎欲反帝未之荅颎已破/突厥而还矣及王世积诛推覈之际有宫禁中事云)
 (于颎得之大惊有司又奏颎与世积交通贺若弼宇/文㢸薛胄斛律孝卿 柳述
等明颎无罪上愈怒皆以)
 (属吏自是朝臣莫敢言颎遂坐免以齐公就第帝谓/侍臣曰我于高颎胜于儿子自其解落 (第 57b 页)
  书法(于是突厥渡河掠启民人畜而去其书入寇/河内启民也启民终身北藩斯可以内之矣)
秋七月以韦云起为通事舍人

 (兵部尚书 柳述
尚兰陵公主怙宠使气自杨素之属/皆下之帝问符玺直长韦云起以外问不便事述时)
 (侍侧云起曰 (第 12b 页)
柳述
骄豪未尝经事兵机要重非其所/堪臣恐物议以为陛下官不择贤专私所爱斯亦不)
 (便之大者帝甚然之顾谓述曰 …… (第 12b 页)
 (辅不可躬亲细务三五日一向省评论大事外示优/崇实夺之权也素由是不复通判省事出杨约为伊)
 (州刺史于是 吏部尚书柳述
益用事恭掌机密素深/恶之太子尝问于贺若弼曰杨素韩擒虎史万岁皆)
 (称良将其优劣何如弼曰杨素猛将非谋 …… (第 16a 页)
 (名注见晋元/帝建武元年)
(甲/子)四年春正月帝如仁寿宫○秋七月太子广弑帝于
大宝殿而自立遂杀故太子勇流 尚书柳述
侍郎元岩 …… (第 18b 页)
 (饰焉受禅之初民户不满四百万末年踰八百九十/万然猜忌苛察信受谗言功臣故旧无始终保全者)
 (乃至子弟皆如仇敌初文献皇后既崩帝以陈高宗/女为宣华夫人有宠及寝疾仆射杨素兵部尚书 柳)
 (述
黄门侍郎元岩皆入閤侍疾召太子入居殿中太/子虑帝有不讳须预防拟手自为书封出问素素条)
 (录事状以报宫 (第 19a 页)
人误送帝所帝览而大恚陈夫人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上怪其神色有异问)

 (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乃呼 柳述
元岩曰召我儿述等将呼)
 (太子上曰勇也述岩出閤为敕书素闻以白太子矫/诏执述岩系狱追东宫兵帖上台宿卫 …… (第 19b 页)
 (文疑所不当疑而加以谋逆之名信所不当信而被/其弑杀之祸亦可为听牝鸡之晨忽主器之重者之)

 (永监矣 柳述
元岩亲逢事会则当白帝并召广素质/问陈夫人正其罪而废广出诸外熟议故太子可立)
 (则召之否则别命子县之 (第 2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