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樂類
小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政書類
史鈔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正一部
 簇长八寸围八分
蔡邕月令章句曰黄钟之管长九寸其馀皆稍短惟大
小围径无增减
隋志曰汉志云黄钟围九分林钟围六分太簇围八分
续志及郑康成并云十二律空皆径三分围九分后魏
安丰王依班固志林钟空围六分及太簇空围八分作

律吹之不合黄钟商徵之声皆空围九分乃与均钟合
开皇九年牛弘辛彦之郑译 何妥
等参考古律制黄钟
之管俱径三分其九寸度有损益故容黍不同
范镇曰黄钟长九寸三分损一为林钟长六寸律皆围 (第 83a 页)
          右陈
隋书高祖本纪开皇元年二月甲子上自相府常服入
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设坛于南郊遣使柴燎告

天大赦改元
礼仪志周大定元年静帝遣兼太傅上柱国杞国公椿
大宗伯大将军金城公煚奉皇帝玺绶策书禅位于隋
司录虞庆则白请设坛于东第博士 何妥
议以为受禅
登坛以告天也故魏受汉禅设坛于繁昌为在行旅郊
坛乃阙至如汉高在汜光武在鄗尽非京邑所筑坛自 (第 11b 页)
 二律可益而为六十律六十律可益而为三百六十
 律然则十二月之于一岁亦可得而益之乎刘焯以
 京房为妄田琦以 何妥
为当可谓知礼矣先王因天
 地阴阳之气辨十有二辰即十有二辰生十有二律
 其长短有度其多寡有数而天下之度 (第 18b 页)

固自有徵调亦不为异也若万宝常史言其撰乐谱论
八音旋宫之法为八十四调百四十四律其声淡雅不
为时所好 何妥
易之今不可考祖孝孙作唐雅乐为四
十八曲八十四调亦不知其果皆应律否大约古人之
能为诸调者当必有活法若如 (第 30b 页)
尝不几于礼欤周官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荀
卿曰先王贵礼乐而贱邪音礼乐废而邪音起危削
侮辱之本也可谓知乐矣 何妥
谓知乐则几于道谅 (第 11b 页)
得而
益之乎十二律所以应十二月中气者也如可益而为
六十然则十二月亦可得而益之乎刘焯以京房为妄
田琦以 何妥
为当可谓知理矣

  律吕齐量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先王作乐以形而
上者之道寓形而下者 (第 3b 页)
  后周世宗朝长孙绍远初为太常广造乐器无不克谐
惟黄钟不调居尝患之后因闻浮图氏三层上鸣铎声
雅洽宫调取而配奏之果谐韵矣观隋代太常宗庙雅
乐唯作大吕废黄钟 何妥
奏而用之可谓深于古制者
矣开皇中郑译等定乐初为黄钟调非不善也而万宝
常反以为亡国之音请以水尺为律以调 (第 6b 页)
  易通卦验冬至日使八能之士鼓黄钟之瑟用槐八尺
一寸为之夏至日用桑五尺七寸为之失古人用桐之
意也

  平清瑟

  隋代 何妥
少好音律留意管弦文帝令定钟律于是作
平清瑟三调声宋朝雅乐作大吕黄钟二均声至妥始
奏专用黄钟诏下公卿议 (第 5a 页)
  雅乐失传赖琴及笙二器尚在虽与古律不无异同若
与歌声高下相恊虽不中不远矣以人声为律准虽百
世可知也诗不云乎鼓瑟鼓琴笙磬同音盖笙与琴瑟

一堂之乐也以笙定琴以琴定瑟以琴瑟恊歌咏以定
八音则雅乐可兴矣古人琴瑟定弦皆以笙管为准后
汉志所谓弦以缓急清浊非管无以正也琴有八十四
声置八十四以十二除之得七是知每均当具七音自 隋何妥
建议废旋宫法由是已来世俗琴士不识七音
为均之琴惟笙皆是七音为均郤无五音为均之笙援
笙为琴瑟作證不亦深 (第 1b 页)
切著明乎朱熹蔡元定皆不非
七音陈𤾉何人乃敢非之乐记曰不知声者不可与言

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 何妥
陈𤾉之谓也至今儒者
疑信相半七音之均几乎息矣此篇特为七音之均而
作琴中八十四声秪用笙中七簧定之以简 (第 2a 页)
  无正生无倍(俗呼浊亚凡)无倍生仲正(俗呼上字)仲正生黄半(俗呼六字)

  黄半生黄正(俗呼合字) 此十九簧循环无端是故添减不得

  今笙皆十七簧盖俗乐之笙也隋文帝时 何妥

议废旋宫法由是以来习雅乐者惟尚苟简不务
精深故去二簧止吹一调十七簧者既兴十九簧
者遂废近代太常雅 (第 5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乐律全书卷十四

  明 朱载堉 撰

  律吕精义外篇四

  古今乐律杂说并附录

  辨 何妥
陈𤾉之失第四

   (第 1a 页)
何妥
知音而不知乐陈𤾉知声而不知音所议皆
非故辨之 …… (第 1a 页)
  隋书乐志曰开皇二年尚因周乐命工人齐树提检校
乐府改换声律益不能通俄而柱国沛公郑译奏上请
更修正于是诏太常卿牛弘国子祭酒辛彦之国子博
何妥
等议正乐然沦谬既久音律多乖积年议不定
译立议以为十二律律有七音音立一调故成七调十
二律合八十四调旋转 …… (第 1b 页)
去林钟倍声则
非也

  夔又与译议欲累黍立分正定律吕时以音律久不通
译夔等一朝能为之以为乐声可定而 何妥
旧以学闻
雅为高祖所信高祖素不悦学不知乐妥又耻已宿儒
不逮译等欲沮坏其事是时竞为异议各立朋党是非
之 …… (第 6a 页)
  文献通考致堂胡氏曰音五尔而律吕十有二犹十
二支而配十干所以变而不穷也律吕阴阳也阙一
则不和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今
独奏黄钟而不用馀音是有君而无臣无民无事无
物其为君也不亦亢乎 何妥
佞人也逢迎周宣立五 (第 7a 页)
分黄钟之长一凡十字似后人妄加者房庶不达复
加八字尤为冗赘矣

  隋志曰开皇九年平陈后牛弘辛彦之郑译 何妥
等参
考古律度各依时代制其黄钟之管俱径三分长九寸
度有损益故声有高下圆径长短与度而差故容黍不 (第 81a 页)
 长八寸围八分后汉安丰王珍用孟康之说作十二

 律林钟空围六分太簇围八分不合黄钟商徵之声
 此康之失非固之妄也观司马彪郑康成以至郑译
  何妥
之徒谓凡律俱三分围九分其说与固相合此
 所谓善言律者也
   均
 伶州鸠对周景王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 (第 27b 页)
 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肃王弼姚信王廙

 张璜向秀王凯冲侯果蜀才翟玄韩康伯刘俨 何妥
 
崔璟沈麟士卢氏崔觐孔颖达三十馀家又引九家
 易乾凿度义所谓蜀才者人多不知按颜之推云范
 长生也隋志所 (第 14a 页)
   李氏易(鼎祚/)
周易集解十卷(唐艺文志作十七卷皆避唐讳又取序/卦各冠逐卦之首所集有子夏孟喜京)
(房马融孙奭郑康成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于宝王/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向秀王凯冲侯果蜀才翟玄韩)
(康伯刘瓛 何妥
崔璟沈麟士卢氏崔觐孔颖达三十馀/家多引九家易乾凿度义蜀才者颜之推云范长生也)
(其序云自卜商之后传注 (第 56a 页)
矣)大象傅地中生木升
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吕音训顺陆氏曰如字王肃/同本又作慎师同晁氏曰史)
(證云 何妥
作慎说之案顺古文作顺与慎多相乱德陆/氏曰姚本作得以高大陆氏曰本或作以成高大晁氏)
(曰王昭素云成字 (第 23b 页)
 只怕不是真个龙虎若是真个龙虎必生风致云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
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述曰九五贵之位也上九在五之上故贵而无位
 妥
曰既不处九五之位故无民也夫率土之滨莫非
 王臣既非王位则民不𨽻属矣自四而下以阳居下
 皆在下位之贤 (第 24b 页)
 子之正道未有不利者正道无常形居泰与否曰不
 相为谋矣易中之例以不利断句者否以无不利断
 句者谦否之象圣人不为小人谋也
  何妥
曰泰中言志同否中言无邦者言人志不同必
 致乖散而乱邦国也泰言健顺否言刚柔言内当为
 主者反柔懦不振而 (第 27a 页)
 薛敬轩曰卦辞言造化之复爻辞言人心之复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

天地之心乎
 述曰 何妥
曰复者归本之名群阴剥阳至于几尽一
 阳来下故称反复阳气反复而得交通故云复亨也
 赵汝梅曰阳自下而上则 (第 2a 页)
  蔡子曰郑康成月令注云凡律空围九分蔡邕铜龠
铭亦云空围九分盖空围中广九分也东都之乱乐
律散已邕之时未乱当亲见之又晓解律吕而月令
章句云径三分何也孟康韦昭之时汉斛虽在而律

不存矣康昭等不通律吕故康云黄钟林钟太簇围
径各异昭云黄钟径三分皆无足怪者隋氏之失岂
康昭等有以启之与不知而作宜圣人所深戒也

  魏徵隋志曰开皇元年平陈后牛弘辛彦之郑译 何妥
等参考古律度合依时代制律其黄钟之管俱径三分
长九寸度自有损益故声有高下围径长短与度而差
故容黍不同今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