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正史類
雜家類
類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洞真部
 者盖知其异也
巫常氏

泰壹氏
泰壹氏是为皇人(道言天真皇人者泰壹也杜甫云泰/壹奉引包羲在右尧步舜趋禹驰汤)
(骤/)开图挺纪执大同之制调大鸿之气正神明之位者
也是故九皇传授以索其自然之所生复自然之解与
天地之所始(见鹖冠子三皇经云皇人者泰帝之所使/在峨眉山黄帝往受真一五才之 法泰
帝)
(者泰皇氏也传言泰帝兴神鼎说者以为伏羲失之三/十九章经云九皇上真玉虚君也即泰皇矣今鹖冠子)
( (第 12b 页)
  六宗


  孔安国注以祭 法泰
昭祭时坎坛祭寒暑王宫祭日夜
明祭月幽宗祭星雩宗祭水旱遂谓宗尊也所尊者其
祀有六谓四时也寒暑也日也月也 (第 18b 页)
京索而不帝矣故明君良臣垂意于奇异诚欲
济其事也使奇异填于沟壑有国者将不兴其
治矣
汉元帝为太子时谏持 法泰
深求用儒生宣帝
作色怒之云俗儒不达不足任乱吾家者太子
也据如斯言汉之中灭职由宣帝非太子也乃
知班固步 (第 12a 页)
   两曜(又曰二纪/)
(阳/离) 月(阴/坎) (张衡思玄赋二纪五纬注二纪日月行/日行迟一日行一度一岁一周天月)
(速一日行天十二度十九分之七计二十/九日过半已行天一周 傅长虞诗二离)
   六宗
四时(祭 法/泰
昭) 寒暑(坎/坛) 日(王宫郊宫/孔丛) 月(夜/明) 星(幽/宗) (第 3b 页)
 释智恺(姓曹氏住扬都大寺与 法泰
等就/真谛对翻经论光大中终广州)
  大乘起信论序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
之义 (第 36a 页)
  宴拥龙骖
 抛梁北紫微荧煌俨宸极五兵奏凯一车书万国来
  朝合圭璧
 抛梁上玉烛金穰契玄象阳刚深 法泰
元尊至孝力 (第 16b 页)
冥/山中)
司马季主石精金光藏景化形法(在委羽/山中)
刘子先七变神法(在大庭/山中)
谷希子黄气之 法泰
空之术阳精三道之要
 (在都广建/木山中) (第 016a 页)
祖吟叹不怿
曰。吾育此孙望其登甲科雪二代之耻。今
见孺子志矣。非贻厥也。已必从空门乖
始望也七岁果遇 法泰
法师。在宁夷寺讲
涅槃经。寺与居邻。玄日就讲集所。一聆法
语若睹前因。是夕梦其寺殿佛手摩其顶。
寤启 (第 0743b 页)
 魏北天竺佛陀扇多 陈拘那罗陀

 陈须菩提  陈法泰 
隋那连提黎那舍
 隋阇那崛多 隋达摩笈多
 唐波罗颇迦罗密多罗 唐慧赜
 唐伽梵达磨 唐阿地瞿多 唐 (第 0066a 页)
吉。于扬州至敬寺。译大
乘宝云经八卷。较之梁世曼陀罗所出七卷。少差耳。
并见隋三宝录。 陈法泰

不知何许人。早与慧恺僧宗法忍等知名。梁
代天竺沙门真谛。流寓岭南。泰偕宗恺等事之。以赴
广州刺史欧阳 (第 0082b 页)
 僧朗 梁简文 僧昭)

魏北台石窟寺恒安沙门释昙曜传三(昙靖)

魏南台永宁寺北天竺沙门菩提流支传四
(常景 李廓 宝意 觉定 法场 智希 杨衒之 昙显 智贤 法希 藏称)

陈南海郡西天竺沙门拘那罗陀传五(高空 德贤

 善吉)


陈扬都金陵沙门 释法泰
传六(智恺 曹毗 智敫 道尼)

僧伽婆罗。梁言僧养。亦云僧铠。扶南国人
也。幼而颖悟。早附法津。学 …… (第 0426a 页)
扬都城内至敬寺。为陈主
译大乘宝云经八卷。与梁世曼陀罗所出七
卷者同。少有差耳。并见隋代三宝录。 释法泰。
不知何人。学达释宗跨轹淮海。
住杨都大寺。与慧恺僧宗法忍等。知名梁
代。并义声高邈宗匠当时。有天竺沙 …… (第 0431a 页)
传。泰博咨真谛。传业嵩公。知我者希。浮谚
斯及。不测其终。智恺。俗姓曹氏。住杨都寺。
初与 法泰
等前后异发。同往岭表奉祈真
谛。恺素积道风词力殷赡。乃对翻摄论。躬
受其文。七月之中文疏并了。都合二 (第 0431b 页)
服。初归梁季终历陈朝。二十馀年通传
无地。虽云译布讲授无闻。唯嵩独拔玄
心玩味兹典。才有讲隙便诣沙门 法泰

决疑议。数年之中精融二部。自佛性中边
无相唯识异执等论四十馀部。皆总其纲要。
剖会区分。隋高廓清 (第 0501c 页)
禅师。先有定学王宗邺下。徒侣千计。承
可说法情事无寄。谓是魔语。乃遣众中通
明者。来殄可门。既至闻 法泰
然心服。悲感
盈怀无心返告。恒又重唤亦不闻命。相从
多使皆无返者。他日遇恒。恒曰。我用尔许
功夫开汝 …… (第 0552a 页)
一。由是道力
所致幽明被之。后梁二主闻便敬重。奉为
僧正纲纪遗法。晚抱危疾。诸僧像前七日
行道。沙门 法泰
梦。像至于京房。净人远志。
亲睹像从京房返于大殿。尔日即愈。是知
育王瑞像感降在人。专注祈求无往不应 (第 0556b 页)

寒暑不𧇊。寻师访道夷崄无变。遇周齐淩
乱远涉江皋。业架金陵素气攸远。及大
隋开运。还归渭阴。味 法泰
其生平。操行
分其容止。至于弘宣示教。则以毗尼唱首。
调御心神仍用三昧游适。故戒定两藏总
萃胸襟。学 (第 0610c 页)
魏泰岳人头山衔草寺释志湛传一

魏益州五层寺释法建传二

益州招提寺释慧恭传三

眉州隆山鼎鼻山 释法泰
传四

唐终南山蓝谷悟真寺释慧超传五

伯济国达拿山寺释慧显传六

唐益州福成寺释道积传七(洪远 僧 …… (第 0685c 页)
教诲。恭曰。非恭
所能。诸佛力耳。即日拂衣长揖沿流而去。
尔后访问。竟不知其所之。其寺久已湮灭。 释法泰。
眉州隆山县人也。俗姓吕氏。初为
道士十馀年。中间忽自悟。回心正觉。因即
剃除。始诵法华经。寻即通利。 (第 0687a 页)
。因请出家。名为净检。初于智
山边。受三归五戒。而巳后至第五穆帝升平元年。检
等四人。汎舟于泗。于 法泰
边。准五分。爱道初缘从一
众。受大戒。仿大僧戒本。撰尼戒本。令念此。即江南尼
众。一众受戒之物也(钞 (第 0237c 页)
广文句人故略摄律
义。
《律二十二明了论》一卷

陈光大二年,岁次戊子,正月二十日,都下
定林寺律师 法泰,
于广州南海郡内,请三
藏法师俱那罗陀翻出此论。都下阿育王
寺慧恺,谨为笔受。翻论本得一卷,注记解
(第 0672c 页)
列传十二
  陈二
  慧峰            昙瑗
  智文            慧思
   法泰
〈附智恺 智敷 道尼〉 洪偃
  法朗            慧勇
  宝琼            
射中英颊。伪陵江将军悦杨生领铁骑死战救之,得免。梁、汉平。武都太守杜灵瑗、奋武将军望法憘、宁朔将军望 法泰
、州治中皇甫耽并拒虏战死。追赠灵瑗、法憘羽林监, 法泰
积射将军。

时伪洛州刺史贾异寇甲口,为上洛太守李静所破。三年,虏又攻司州栎城,为戍主魏僧岷所拒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