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詩文評類
別集類
   拱辰字辉卿南城人淳化进士官至光禄卿
  题初月(十五岁作/)
未审初三夜嫦娥怨阿谁懒开十分镜祗画一边眉(江/西)
(诗话/)
   王 岩
   岩淳化中隐居蜀川有集 (第 16a 页)
曰诸侯不可一犹连鸡)
(之不能/止于栖)诸镇潜谋妄营犄角(见翼/王序)王审知䲭张于海国
变起须臾(见 王/岩
序)陈弘进豕𥤮于蛮天衅生呼吸(补/注)波将
渐及(左/传)蔓恐难图(左传祭仲曰母使/滋蔓蔓难图也) (第 2b 页)
   修书籍疏
臣梁储等谨题为修理书籍事照得内阁及东阁所藏
书籍卷帙浩繁但历岁既久残缺颇多臣等已督令典

籍等官刘伟等逐一查对明白欲行礼部转行福建书
坊等处照依开去各书内所缺篇数印写解京以凭委
官修补今访得听选等项监生 王岩
诸华殷甫王瀚俱
写字端楷合无着吏部将 (第 4b 页)
王岩
等四名并于监生及铸
印局习字人员内再考选四五员名开送前来供应书
写待书完之日仍奏请送部选用未敢擅便谨 (第 4b 页)
   钱允治(弟允升), 吴梦旸, 吴鼎芳, 范汭, 徐允禄, 吴拭, 丁元公, 韩绎祖, 张宗观, 朱士稚, 华远臣, 吴嘉纪, 钟晓。
   王岩,
 屠爌, 董说, 杨文彩, 黄子锡, 顾柔谦(子祖禹), 刘参。
   赵一桂, 闵遵古, 萧伦, 
。崇祯末流寓昆山。混迹驵侩。屡易姓名。每岩墙垩粉。辄以所作题擘窠书。人多恶之。夏月沈饮大醉溺水死。 王岩,
 屠爌, 董说, 杨文彩, 黄子锡, 顾柔谦(子祖禹), 刘参。 (第 397H 页)
王岩
初名天祐。字平格。宝应县博士弟子员也。明亡弃巾衫。更今名。性孝博学工文章。非先秦两汉书不读。非晋魏唐 (第 397H 页)
   韩绎祖
   张宗观
   朱士稚
   方其义
   许友
   吴嘉纪
   钟晓
   王岩
   屠爌
   董说
   杨文彩
   黄子锡
   顾柔谦
   顾祖禹
   刘参
   赵
犹藏甲。柳学迎风渐折腰。尽说黄金长不坏。那知碧血最难消。何须西上苏台望。一笛残阳旧六朝。(上仝。) 王岩
岩字筑夫。宝应人。有白田集。(朱彝尊明诗综。)
王平格名天佑。宝应县博士弟子员也。明亡。弃巾衫。更名 (第 240H 页)
铢战于永川仓岩之野败之。安康以北。得免清正之祸。十二月杨经理等压清正于蔚山。公自延日整舟师。进战于大 王岩。
 天兵退。公亦退驻于东洋。戊戌秋。唐将再到东京。公以逻船捕贼四生口。知秀吉之已死。十一月。贼皆撤去。 (第 220H 页)
即所谓大 王岩
也。谚曰。有龙见于此岩上。与罗王相见焉。故因名云。相与饮数巡而罢。向晦就寝。咏四韵一篇。(诗见本集) (第 120H 页)
 
略曰。窃闻三司交章。主论处义。攻斥全恩。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大君虽出贼犀之诬招。八岁稚儿。万无谋逆之理。况 慈殿全废尚食。誓欲同死。如有不讳。今日延臣。不免为万古罪人矣。吾辈不能救正。无以见 先王于地下云云。
四十二年甲寅(先生六十八岁)正月。上疏救永昌大君。黜补青松监务官。
 大君黜居江华。时论益峻。先生陈疏主全恩。竟被弹驳。贬补是府。及之任。爱周 王岩
壑之胜。每公馀。肩舆往游。啸咏忘归。不以落拓介意焉。 (第 221L 页)
恭曰。窃闻三司交章攻斥。吾辈不能救正。无以见 先王于地下。遂上疏右全恩。为群小所陷。黜补青松府。爱周 王岩
壑之胜。每公馀。肩舆往游。啸咏忘归。不以崄巇介意焉。乙卯。废母之议张甚。上万言疏。历陈主失。直截无讳 …… (第 235H 页)
复拔剑直入。有欲刺状。公凝然不少动。因谕以义理。王子感悟。卒为善人。吏民亦为之安堵。最后为青松。爱周 王岩
壑之胜。每公馀。篮舆独往。啸咏忘归。琴鹤清风。迈古无比。盖公初与郑仁弘同乡邑。相善。既而颇偏僻侧媚。 …… (第 237L 页)
拔剑直入。上阶有欲刺状。公凝然不少动。因谕以义理。王子感悟。卒为善人。吏民亦安焉。及 补青松府。爱周 王岩
壑之胜。每公馀。肩舆往游。啸咏忘归。不以落拓为意也。公初与仁弘同乡邑有旧。戊申论 启之后。遂成嫌怨。 (第 240H 页)
奉官令者。凡于民人聚会时。勿许齿坐。以愧其心之意。分付各面为乎旀。本府境内兄山堂,天柱祠,利见台,大 王岩,
南山产祀堂等处。俱是淫祀辐辏之处也。岭南左右道。忠清右道。亦皆来会。男女酒肉。无日无之。一并严禁计料 (第 519L 页)
獐项峰在内圆通之上。石峰屹立。顶上一石如坐獐。
弥陁峰在释迦峰之上。下有庵亦称弥陁而已墟。
王岩
在鸣渊之上。四颗大岩。屹立路旁。僧言此岩代表训四天王。留镇山门云。
三佛岩在天 (第 596L 页)
王岩
之上二里许。有巨岩穹窿特立。前面刻弥勒尊师,释迦佛,阿弥陁佛三像。后面又镌六十小佛像及金童居士像。旁 (第 596L 页)
儆,偃以下寖以繁衍。益信矣。呜呼。成德之谓君子。君子哉草堂公。君子哉草堂公。墓与夫人咸安赵氏。同窆于 王岩
乾坐。未有表。其八代孙德渊属笔于高灵申得求。
苞山郭公墓表(丁酉)
呜呼。此郭公士兼之墓也。士兼行闻 (第 630L 页)
为观东海行也云。仍向华阳洞去。东取一条路。十许里踰 王岩
岘。岘上有小庵暂憩。至屏风亭午饶。过沙暖场三十里而宿青川。自是山益高路益转。而万木森郁。直干云霄。碎 (第 471L 页)
 旱涝天行也。决非人力所可挽回。而遇灾而惧。求为弭之之道。乃人合做底事。故世有祷雨祈晴之祭尚矣。今年春。雨泽每患不足。及至注秧之后。旱因太甚。已自四月初。野多龟坼之忧。而本郡地本高燥。窃计农情。无暇待上府指令。自四月十三日。余私设雩祭。始钟鼓山。次九凤山。次兜率庵不得雨。连举三度。九凤山一次。适祈雨训令。自光府至。于是依典礼。又自社稷坛为始。次九凤次钟鼓次幽 王岩
次兜率庵。又周而复始。社稷坛钟鼓山次第行过。时已五月十日也。其间或有微洒之雨。乍作旋歇。只增渴望。将 (第 418L 页)
以明日行幽 王岩
祀事。而雨始大注。至今日不止。盖首尾一月之间。每间一日。夜子刻行祀。未尝以不灵而或懈。荷天之佑。甘霈 (第 418L 页)
愈虐。赫赫炎炎。百播卒瘏。万口喁噞。惟神是仰。荐干尊严。乞降甘霈。活我黎黔。孔昭之灵。尚庶监占。
王岩
祈雨文
瞻彼东汇。神王之宫。潜虽在泽。飞将腾穹。厥施维何。兴雨为功。一转之易。三农之礼。顾今亢旱。朝 …… (第 178L 页)
王岩
再次祈雨文
伏以窃伏闻天用莫如龙。岂非以其能兴雨泽物也耶。昨日之雨。既获神赐。而今日之旱。又复如初。 (第 179L 页)
  

景慕录序(辛酉)
读 鲁陵志不涕非人。我 正庙大王之所以悲景泰乙丙事也。当时生死六臣秉忠殉身之迹。孰非可涕。而国舅权氏家阖门义烈居一焉。权故忠孝世家。肺腑懿亲。有休戚与同之义。则当日复 辟之图主张者是家也。及事之败而忠庄公及校理伯仲公。与六臣者同死而家遂覆。夫天彝之在人心者终古矣。由今而悲之者。非 鲁陵之为悲乎。苟悲乎 鲁陵则 鲁陵懿属三公是已。乌得不以悲 鲁陵者悲三公。以及六臣乎。天以纲常付人而使任纲常者。戮其身覆其家何理哉。五峰先生。即校理公之弟也。以幼年编管海邑。仅全性命。 王岩
之号竹岭之哭。往往露其本相而获免于忌讳之外。保有昆仍。克大以蕃。诗礼传绪者相望。忠孝著迹者代有。是殆 (第 399H 页)
龙藻棁贲佳城。公归无遽终延誉。慰我宗人爱戴情。
呈密庵踯躅杖留韵
閒人出门迹若浮。偶入名山成远游。周 王岩
洞最清奇。独自散步经林邱。临崖喜得双踯躅。枝干磊砢生隙石。龙头菌蠢鹤胫癯。绿玉赤藤吾不易。先生适往古 (第 29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