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游华清留绝句
废宇颓垣不复新朝元辇道尽荆榛惟馀一派温汤水
长与行人洗路尘(已未八月二日/) (骊山刻石/)

   朱光庭
    (第 24a 页)
光庭
字公掞河南偃师人以父景荫擢第从吕
   大防于长安幕府哲宗朝仕至右谏议大夫出
   知亳州徙潞州卒绍 (第 24a 页)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录一首/)

    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
    有庐里之约云
    次韵 朱光庭
初夏
    送贾讷倅眉二首(录一首/)
    题文与可墨竹
    武昌西山
    赵令晏崔白 (第 21b 页)
野文
庄公今司马聂双江公司成邹东廓公给事魏水洲公
与公其最著于师门者也三公得位行道洛闽门中为
王遵叟 朱光庭
杨中立刘晦伯李心传矣惟公与水洲 (第 36b 页)
  司马光(故)文彦博(故)吕公著(故)吕大防刘摰(故)范纯仁
(故)韩忠彦曾布梁焘王岩叟(故)苏辙王存郑雍(故)傅尧

(故)赵詹(故)韩维(故)孙固(故)范百禄(故)胡宗愈(故)李清
臣刘奉世范纯礼安焘陆佃(故)黄履(故)张啇英蒋之奇

  曾任待制以上官(四十九人)

  苏轼(故)刘安世范祖禹(故) 朱光庭(故)
姚勔(故)赵君钖(故)
马默(故)孔武仲(故)孔文仲吴安持(故)钱协(故)李之纯(故)
孙觉(故)(第 13b 页)
人也才识颖悟则有若李端伯力排异端则有若 朱光
苏季明德性纯茂强学笃志吕与叔修身好学行如
古人范淳夫资质平正谢显道行学可师吕和叔任道
担当风力甚劲而 (第 51a 页)
之彼此互异者。愚何必娓娓也。沂水春风。共冠童而咏归。则曾点之志。宛然凤凰翔千仞之气象。而愚尝读宋史。 朱光庭
见明道而谓人曰。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此盖形容其亲炙于一团和气之久。而今执事乃以为三个月。此无乃愚生之 (第 355H 页)
乐。冬夏教以诗书之制。尚矣无容议为。而若董仲舒愿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少则习之学。长则材诸位。 朱光庭
请置太学明师。以养人材者。实为切至之论。后世之所宜法也。夫士者国之元气也。人无元气则不可以为人。国非 (第 434H 页)
 
大学明德注。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有未尝息者。
愚谓参为三才之心。即所谓明德也。明德者。玉溪所谓本心是也。人之所得此人字。泛指众人而言。即往古来今孰无此心之谓也。惟口耳目手足之形。即气禀也。心为形役者。即气禀所拘。物欲所蔽也。气禀者。清浊粹驳之禀也。物欲者。声色臭味之欲也。盖此心初无上智下愚之别。而惟其气禀参差不齐。或有气清质粹者焉。或有气清而质不粹者焉。或有质粹而气不清者焉。亦有

气浊质驳者焉。气清质粹者。形气听命于此心。各顺声色臭味之正。如尧舜性之是也。气清而质不粹者。能知而不能践行。如 朱光庭
之进锐退速是也。质粹而气不清者。能行而不能知。如温公之疑孟子寇诸葛是也。气浊质驳者。所谓下愚不移。如 (第 114L 页)
一世之溺。挽三代之治而绰然有馀。平生所抱。即此槩见。台山金公迈淳尝曰。体用兼备。吾见奇某。立斋公曰。 朱光庭
荐伊川于朝曰。有经天纬地之才。制礼作乐之具。此人可以当之。诸君子之见推何限。而人以两公为善观先生。而 (第 644H 页)
。既皆被讥于程子。而朱子却说使某处之。当有甚于诸君子之为。而陷于范滂阳球之祸者。何欤。川洛之分。贾易 朱光庭
应之。不能无失当。则使之分受其罪。而无彼此抑扬。乃谓君子之公论欤。吕东莱。以宗苏之家而学程氏。张南轩 (第 93H 页)
臣等亦不知所以善其道也。若使一生尊慕之人。必欲与攻斥者同之。徒有夏畦之病。反致矛盾。亦何益于国家哉。 朱光庭
贾易与苏轼,黄庭坚。不害其共为一时之贤士名臣也。臣等既承 严谴。义当退伏俟罪。而君臣之间。犹父子也。 (第 447L 页)
藏者。独免其责乎。噫。昔伯程子门人语录中。独李吁得其意不拘。言语无错。故首编于程氏遗书。而朱子亦尝以 朱光庭
所录伊川语多失伊川之意。乃曰。学者滞于言语之间。失之毫釐。则其谬有不可胜言。以此观之。自古从游师门。 (第 157H 页)
其旨也。然上条皆以对偶论说。必下条误。盖两程门人语录中。独李吁得其意。不拘言语无错。故首编于遗书。则 朱光庭
以下。宜乎只录其言而多失其旨也。
伊川先生曰。今人多不知兄弟之爱。爱父母之子。却轻于己之子。甚者至若 (第 310H 页)
。甚之一字。亦太突兀。是伊川之所未措意。而朱子之所未尚论者也。此固令人惶恐。而至于坐了春风门外尺雪。 朱光庭
与游,杨二子。各记其一时亲炙气象耳。初非敢为差别而然也。今乃扭捏驱使。既失其文义矣。因此骎骎。遂有贵 (第 373L 页)
之援一世之溺。挽三代之治而绰然有馀。平生所抱。即此槩见。台山金公迈淳尝曰体用兼备。吾见奇某。立斋公曰 朱光庭
荐伊川于朝曰有经天纬地之才。制礼作乐之具。此人可以当之。诸君子之见推何限。而人以两公为善观先生。而观 (第 589H 页)
徒知王蔡之为小人。而不知苏家之非君子。夫夷狄外患也。盗贼内忧也。岂可以未至之外患而舍已迫之内忧哉。此 朱光庭
贾易诸人不得不深恶而痛斥之也。丘琼山以为未闻君子以道义而相攻者。然则彼子瞻之辈。有何道义可比并于河南 (第 517H 页)
则精金而美玉也。瑞日而祥云也。色夷气温。粹盎面背。觌德者心醉。就道者饮和。使人莫不欣欣然如有所得。昔 朱光庭
见程夫子。语人曰。坐了一月春风。想像千载。可见其气像之彷佛。何者。先正平生得力。最在于心经近思等书。 (第 450H 页)
也和顺。其发也英华。体之身而身安。推之家而父子亲。以至处事应物。无一而不得其宜。此仁为一身之春也。昔 朱光庭
谓明道为春风。其言不可诬也。春哉仁哉。渊乎其为德之至也。非知道者。孰能与于斯。公之所以有意也。登是亭 (第 336H 页)
在经筵。轼喜谐谑。而颐以礼法自持。轼每嘲侮之。门人分党相攻。有洛党,川党,朔党之语。洛党以颐为领袖。 朱光庭,
贾易为羽翼。川党以轼为领袖。吕陶等为羽翼。朔党以刘挚,王岩叟,刘安世为领袖。而羽翼尤众。○案宋以蜀为 (第 399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