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修” 相关资源

別集類
寿宫璆佩响琳琅。牲币笾樽介乐康。唱罢一声齐就位。子初初刻跪焚香。(仲春甲戌。行春享祭。献官林川郡守 李修
撰光正。余以大祝将 (第 409H 页)
岳所对模糊。 严责大臣之不请罪。既窜相岳。命公免相。经宿乃寝。 谕以见辅相可许诊筵。公遂承诣。前都事 李修
亨疏请司空位徽号。 上使公博考。公对以殷周之礼。既无可据。追王之例。非所敢引。请寝其议。 上从之。遣 (第 599H 页)
初之谓。盖冠之两头。循冠身而至于末。卷其末而复向冠身。此反字之所以设也。庚戌季夏。当 国恤成服。余与 李修
撰器甫,金察访淳夫。会于公廨。时城主别设外次。以待士民之出入哭班者。此其所也。器甫以向外反屈。作两事 (第 135H 页)
   送愚谷以贺至使赴燕京(愚谷。郑景任初号。)
   洛江泛月联句(丁未六月放还后。九月与地主金而敬, 李修
撰叔平,全都事净远,赵郡守得和,金判官晦仲,黄进士公直。同会道院。因泛洛江。诚一时之俊游也。酒阑。地
析。圣贤要训。拈出抄录。以为常目警省之资。)○九月。既望约诸贤会道南。因泛洛江。(先生与地主金而敬, 李修
撰叔平,全都事净远,赵郡守得和濈,金判官晦仲寭,黄进士公直廷干。谒五贤庙。仍泛月洛江。诚一时俊游也。 (第 423L 页)
为一乡所矜式。虽谓西陬儒绅中君子。非过语也。命浩尝从我游。爱其敦朴好学。意或有芝醴有根源也。一日。以 李修
士载庸之状。谒牲石之铭。按其状。知其人。弥信其有本也。遂为之铭。铭曰。
嗟嗟杨公。西土善士。槐黄淊淊 (第 538L 页)
  

竹轩先生遗集补缀重印跋[罗致学]
我先祖竹轩公。当丽季。以左常侍艺文提学。不服于我 朝。忠义炳然。 大明王敬德所称无愧于伯夷者。是也。盖自早岁。发明经传之奥旨。讲论性理之大源。大为李牧隐,郑圃隐,李遁村,权阳村诸先生之所推许。当伪辛之袭位。即弃官。遂与朝士。不相合。至有殷栗之贬。及恭让王朝。抗章直言。极触奸党之狼毒。酷被阴祸。至于别斋之致灾。史册之刀割。而门人故友。亦至诬陷。故时之学者。畏于罹祸。不敢就学。遂使公之教。不广于世。惜哉。以公之学之粹。义之精。与当时诸贤。同志同德。而奸党之指为曲学者。何其谬也。逮当 圣朝受命之日。自靖于遐土。终不就 召。亦不通朝士。门庭冷落。当是时。公之道学。孰述而孰传哉。苟非冶隐吉先生及 李修
撰悃,金学正良翼诸公之摭实示后。则公之道学。几乎无徵于后世也。公之决志自逊也。阳村先生。终始扶护。而 (第 40H 页)
   月夜与李叔平昆仲,成士悦,康明甫诸人讲话。叔平出一绝。各次韵。
   郑相国(琢)挽词
   挽金省克昌远
   愚谷杂咏二十绝(丙午)
   李修
撰叔平抱病远来。许以旬月留止为对床语。且以一绝见赠。次韵谢之。
   离山禅长老遣沙弥来。致书问讯。
  余酷好泉石。自卜居于此。日与冠童三数辈搜奇讨胜。上下十馀里间。悬厓曲溆绝壑深林。足迹靡所不及。方其欣然得趣。自谓世间无他物事可以易吾之乐。盖将以是为终老之计。一二年来。疾病侵寻。筋力乏少。登陟搜寻之兴。渐觉衰歇。且念如此劳攘亦足丧志。杜门静居。怡悦心神。时复寻阅经传。玩索文义。有日暮途远之忧。则于前日之所谓乐者。非惟有所不能。又有所不暇矣。病中合眼。默念向来游历之地。吟得二十绝书之壁上。以寓闲中卧游之兴云。丙午暮春下浣。石潨病人识。 李修
撰叔平抱病远来。许以旬月留止为对床语。且以一绝见赠。次韵谢之。
当时只要入山深。离索那禁鬓雪侵。三夜 (第 27L 页)
   天启癸亥七月二十一日己酉。以扫坟呈告。诣阙拜辞而行。宿果川。庚戌。次水原栗田村舍。辛亥。次设仓。壬子。渡大津。入沔川乡墅。
乡山隔浦对松杉。雨霁长风送客帆。畏比游鱼簇香饵。欣同逸骥脱重衔。红尘紫陌黄金带。碧树苍崖白罽衫。向午篙工贺利涉。舻头已过令公岩。(大津。乃我东邦津渡中第一险处也。有一大岩。屹立中流。名曰海神令公岩。彼此来往之船。若过此岩。例得无虞云。)
秋日述怀。简寄任正字(茂叔),郑校理(德馀) 李修
(汝固)侄三学士。
秋霖初霁起凉风。日落星河影满空。天上玉堂三学士。海边篷屋一渔翁。交无老少心奚异 (第 468L 页)
 冻云初散日西斜。立马荒城客意赊。芳草平原多鸟道。低烟破壁几人家。转开山馆他乡酒。遥醉春风故国花。试看少微今夜色。清光万里照天涯。
送李正郎(弘胄)赴都体察幕从事官
玉铉临戎桂海滨。渴贤参佐辍词臣。双旌谈笑青油幕。一剑行装白面人。檄笔风飞寒虏胆。兵符神出靖边尘。古来王粲从军乐。馀力还应得句新。
李修
(绥禄)充陈奏书状官朝燕京(二首)
拭玉皇庭达国纶。文章词命最难人。诵诗专对推邦彦。奋笔能言出席珍 (第 390H 页)
。双松方坐省闱深。黄花潋滟水晶盏。白月玲珑门板琴。自是不归归便得。病夫今复动离吟。
玉堂夜直。和同僚 李修
(尚弘)
几回琼树隔西城。此夜联床近迩英。金烛未收烧后跋。铜壶犹咽坐来声。关心道义须相长。馀 (第 331L 页)
北史
落日台城旅雁嘶。嵩云回首几含悲。金环却是无情物。肠断江南旧玉儿。
竹林寺族会。奉示李掌令景涵, 李修
撰景渊。 (第 86L 页)
   次权参议皆玉咏梅
   金司谏璁挽词
   李忠州沆大夫人挽词
   僧轴次先辈韵
   直庐。次僚丈 李修
撰寅宾韵。
   送李洪州耳老
   赠洪成仲慰丧明(二首)
   仁敬王后挽词(二首)
   明圣
   [语录]
三渊集拾遗卷之三十二
 附录
   遗事(赵明履撰)
   行状[金亮行]
   请享石室书院书(庚辰杨州儒生 李修
大等。上书于 庄献世子。批见年谱。)
旧闻。用备立言君子之采择。
当宁(英宗大王)四十四年戊子。从孙亮行撰。
请享石室书院书(庚辰杨州儒生 李修
大等。上书于 庄献世子。批见年谱。)
伏以臣等窃尝观自古以来。弘儒硕士之见称于世者多矣。或以志节之卓 (第 300L 页)
  

南行日录
  [辛亥]
  [九月]
初一日。余以兼辅德。寓直春坊。书筵进讲后。与尹校理敬教, 李修
撰端夏,李正郎选,郑佐郎维岳诸人。会话于骑省。午时。政院发牌以招。进诣台厅。则乃御史治装之命也。李次 (第 568H 页)
至。令备局吏捉囚首译家僮。郑相公致和从外来在禁廊。邀见。姜监司镐,李文学萱,洪司书万钟,金校理锡胄, 李修
撰奎龄,赵翰林师锡,李佐郎沃来见。辰时。与副使判决事权尚矩,书状官副司直慎景尹拜辞。内赐貂皮帽掩腊药 (第 230H 页)
   赠钟城李使君(之馧)
   龙兴江泛中秋月。席上口占呈方伯。
   高原正已楼口占
   次紫极宫诗
   次 李修
撰季周(端夏)
   赠季周
   赠歌妓
东里集卷之五
 诗
   甲辰八月初九日。受由于巡营。
   金五者翁传
   朴参判三吉传
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五
 传
   副护军金宗胤传
   金希振传
   李修
撰冕夏传
   恩津宋氏家传
   姑母淑人宋氏传
宋子大全附录卷一
 教书
   教书(肃宗癸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