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唐仲实(一首/)
   仲实名桂芳以字行歙人元季南雄路学正明
   初摄紫阳书院山长有武夷小稿
  送 汤生执中
薄暮云已收微寒雨还作居人念睽离戚戚意不乐何
时竹屋眠共看灯花落
 涂 几(一首/) (第 23a 页)
   解观伯中字说
乡贡进士解观天历己巳暨其弟蒙联贡礼部至顺壬
申春造予山间留数日曰观于名之下增一言而为字
或不吾可请于内外之尊者更字伯中佥谓之允何如
予曰字者名之表也大哉予之所以表其名者乎易坤
下巽上之卦名观观者观九五也九五在上德称其位

在下观之为法式夫人之聚观于五五之为人所观以
其中故尔圣之盛莫盛于尧舜而尧之传舜惟允执厥
中一语舜复以是传禹汤之去尧舜远矣而孟子亦曰 汤执中
然则尧舜之中禹见之汤闻之四圣所执同一
中也及文王周公系易之彖系易之爻每于卦之二五
爻之二五若独贵重然 (第 9a 页)
  氓字训
氓之为字从亡从民流亡之民也周礼凡治野以下剂
致氓以田里安氓以乐昏扰氓以土宜教氓又云新氓

之治注新徙来者也若是本国之民已授田矣又何必
以田里安之已安土矣又何必以土宜教之乎以诗与
孟子證之尤可验诗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此盖氓之离其本土而
淫于外州者也孟子陈相自楚之滕愿受一廛而为氓
此盖去其本土而占籍于他国者也又曰天下之民皆
悦而愿为之氓若是本国何得云天下之民若是本民
又何得称氓乎

  立贤无方
孟子言 汤执中
立贤无方者亦何取其义至于穷旦夜
之思而汲汲若是乎盖尝考之虞夏用人止于世族左
传八元八凯则高阳辛之才子 (第 26b 页)
授之汤也(书大/禹谟)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而执中之旨汤自与尧舜不约剂
而合(孟子 汤执中/
立贤无方)则汤之心其所以知尧舜者久矣汤
与尧舜固一遇也(汤去尧舜五百馀岁而/其心相遇故闻而知之)日新 (第 40b 页)
  赠采诗两生
尝读诗至芣苡三章爱其和平悦乐无恶无斁以为此
采诗法也使采者比如卷耳顷筐之寘则倦矣又尝读
中庸大学表记坊记所引诗爱其融液贯穿得言外意
以为此观诗法也使观者皆如高叟之为则固矣观于
风雅然后知古人作诗之妙当时采者要不可及观于

夫子说诗然后知古人兴观之妙后世传注皆不能到
采者如蜂之取花观者如人之取蜜其殆庶乎方今政
治之得失民情之休戚上之有关于德化大之有系于
家国独不可因民风以上达其于为上为德为下为民
不尚有补乎永新陈天衢张文渊以采诗告行故为定
其大者书以赠之以待其归
  赠安成刘玉成赴都
昔者孟子称 汤执中
立贤无方故诗曰商邑翼翼四方 (第 21b 页)
布达达尔玛安孙女一铭曰世祖制治三五同风立贤无方如 汤执中
惟文定公始 (第 22b 页)
  上王伯洪中丞书
某尝读苏老泉上欧阳公书怪昔之贤者饥寒困穷
乏不胜以号于人盖谓唐韩昌黎也夫韩公岂好号
于人者必有自矣愚闻古圣贤之所以立天下也自

 正心脩身而至于治家国亦曰诚而巳矣曰教曰政
 所以明纲常之要者亦无非任贤而巳传曰 汤执中
 
立贤无方诗曰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以上
 世明良之会不过如此而天下治惜哉自秦坏先王
 之法上之人养 (第 20a 页)
   吴守中字说
中未易言也毫釐之差则过之须臾之忽则失之中庸
以为贤知者过愚不肖者不及论语谓师也过商也不
及则虽贤者知者又自有过有不及中岂易言哉尧舜
禹执中汤亦执中朱子四书于尧之执中不训曰守于 汤执中
则曰守而不失中无定体随时而在若之何而
守之亦曰敬而已矣朱子于尧之 (第 12a 页)
执中
不训曰守于舜
之惟一则曰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然则守其本心之
正者即所以守此中非敬之外能有所谓守之道也特 (第 12a 页)
惟嚄唶悼恨而已。十有二月。清人再乘城。山东人全时鸣以铁网笼之。铁钩钩之。杀伤过当。己丑正月。声桓部将 汤执中
守进贤门。其偏裨某约降清。固山谭泰因急攻得胜门。炮声闻 (第 292H 页)
走于大海。在忠州知不支。引兵出夔入楚。与占春降于清。文秀遂据蜀。
주-D004四年春正月。金声桓部将 汤执中
守进贤门。其偏裨 (第 405H 页)
天也。一理也。心与性。果只是一般理耶。如此则遂唤心做性。亦无害邪。
子莫执中。与尧舜禹 汤执中
分别。在甚处耶。 (第 182H 页)
执中
无权。犹执一也。执一之一。与精一之一。其不同又如何。均之为执一。则宜其与杨墨无差等。而犹言其为近之何 (第 182H 页)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未有如丘之好学也。又曰。予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
思兼三施四。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汤执中
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 (第 527H 页)
 第六板○安安。安于理之所安者。
安安而能迁。安而又安。无小动意。而遇理之可迁时。又无固必而即迁。若作安于理则能迁之。迁字与上安字对说。无下安已过也。今以在前为过则道过也。以在后为不及则道不及也。恐非本意。
 第三板○月令尽是一部好书。未易破他。柳子厚破得他不是。若春行赏秋行刑。只是举大纲如此。如云 汤执中。
文王视民如伤。武王不泄迩不忘远。不成圣人各只有一事可称也。且据一处言之耳。又如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第 445L 页)
 大人心赤子心。未发看已发看。
大人即赤子已长之人也。方其未长。其心焉纯一无伪。及其长也。其心焉通达万变。则大人之心。即不失其赤子时之心也。然则大人赤子之心。一般本源。一般主宰。而未发则浑然一理而已。已发则赤子之心。只是无欲。大人之心。自是中节。
 颜子独善。禹稷兼济。 汤执中。
允执厥中四个字。唐虞相传之心法也。千圣一心。本于此说。而解之者曰。道之所贵者中。中之所贵者权。以言 (第 44L 页)
 动静云为。无过不及。
朱子以不偏不倚。释在中之中。以无过不及。释在事之中。而此因中和中庸。只说得未发已发分界而已。若舜禹十有六言则本就事上说。程勿斋曰心之感物而动。始有人与道之分。精一执中。皆是动时工夫者甚是。尧舜之执中。不可以贤者之固执例论。则以一守字当之虽似未安。然朱子于 汤执中。
以守而勿失释之。则胡说亦有据。
 喜怒哀乐。
此一条。大有商量。以此章喜怒哀乐为理发。而与乐记好学论 (第 390H 页)
治。俟差复则还来。仍 启曰。臣伏睹 殿下近年以来。学问行事。比前益进。此诚一国臣民之福。然大舜用中成 汤执中
之道。尤不可不益求其所未至。凡天下事物上。莫不有至当之理。患在求之未精耳。人君凡遇众论不同之际。必须 (第 403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