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包氏族谱序
族谱之设创自苏洵其时轼与辙尚未仕也苏氏之贵
当自唐苏味道始然而谱不之及者亦曰亲尽则略尔
今之为谱者异于是必贤如子骞贵如梁公则虽远必
载而如其不然即高曾至迩犹且记志恧缩以为此何

足以光吾谱者甚矣谱义之非古也包氏始自安陆代
有显者乃由南渡后上溯所自独以合肥孝肃公为断
其相距不越十世以统以系而由合肥而山阴而 萧山
又以萧山为近祖盖自南渡仕瓯越或分或聚而萧
山最大其相距亦不越十世而为谱者宗之盖其世当
元明间贤哲代起 (第 15a 页)
政事散处东乡其在 萧山则
忠献五世孙也乃自汉至
今历年一千七百有奇历世五十有七而自元明迄今
由明州以至萧山亦历年三百三十有奇历 (第 6b 页)
东坡我有帖云外郡虽粗俗然每日唯早衙一时辰许
纷纷馀萧然皆我有也内慰字不挑心写宋人 萧山则
题云今专官横将肆咆哮于庭太守色羞对吏民岂复
有画戟清香意象耶然坡非置公事不问时平事自少
耳为颍州时久 (第 15b 页)
   澹轩康氏诗藁序
予髫丱时已闻澹轩翁诗名而不及识也翁平生悉其
精力于诗同时诗人为之选摘皆拔其尤今可见者淳
祐藁耐轩吕开选抄八十七首宝祐藁同郡陈藏一选

抄三十六首东樵揭斋邱拾遗八首开庆藁后林李义
山选抄三十一首景定藁约山朱汉选抄四十五首蒙
泉李涛选抄三十二首大山 萧山则
初摘五言一十句
七言一十二句全篇一十一续摘五言三十六句七言
一十二句全篇六小山萧泰来又摘五言一十句七 (第 1b 页)
   跋萧寺丞书梅山扁铭后
先汉梅子真尉南昌后汉栾叔元守九江声迹所暨人
至于今祠之为仙有山焉曰巴山或谓以叔元之名名

之也有山焉曰梅山其亦以子真之氏氏之欤梅山有
聂氏居其下清江 萧寺丞山则
为书二大字以贻聂洪
父洪父卒授其从子咏夫寺丞公又为作铭咏夫卒乃
还畀洪父之孙方春洪父耆儒也咏夫诗人也 (第 8a 页)
葬未慊改迁以为魄之慰先晋安驿丞郑者子先生舅
之子翰以去舅竟神主无依先生遍求得之 萧山则

已有子业归翰翰卒收其骨挈其妻子以还其他缌功
强近葬无归时其衣食家室凡数人诗文自立气格而
论以理胜 (第 6b 页)
  无底书囊序
无底书囊二卷故族父竹泉先生所著之书也先生讳
尧翁字汝和世为豫章丰城人父讳泾伯父讳士林皆
受学清江张文宪公之门文宪公器之稍不及之即以
书诇先生十岁而孤惟母育养之而母性方严声色不

少假先生亦强学力行事母极孝自为子弟以至没齿
人未尝见其过疏髯广颡眉目耸秀癯然若不胜衣居
碧山之下万竹之间竹间有泉甘冽不竭每清风徐至
幅巾藜杖临于泉上望之若仙早从大人先生游如乡
之翰林学士徐公经孙户部郎官李公义山临江 萧左
史山则
监察御史泰来兵部侍郎徐公卿孙庐陵秘书
监丞欧阳公守道湖南安抚使李公芾每与言论引据
经史慷慨激烈风概凛 (第 9b 页)
培之地。然后内外动静。贯通为一。而方可以语夫古人之学矣。其谓之小山者。以其为山小而与大山对。且用何胤 萧山则
之故事云尔。
齐省斋记 (第 175L 页)
诗云: 四山摇玉柤光浮,一舸玻璃凝不流。若使过门先见了,千年风致一时休。 子仪这祖茶山之意。近时大山 萧山则
诗云: 访戴何如莫访休,清谈生忌晋风流。渡江一楫无人画,多重王家剡雪舟。 运意高妙,真能发前人之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