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公孙弘开东阁赋(以风势声理畅/休实久为韵)
               王昌龄
易穷则变变则乃通二气相感万物初蒙拆于 阳甲
化于
阴风彼君臣有际会屠钓无终穷其未遇也如兽之槛
如禽之笼其合德也起阿衡于莘媵获太师于渭翁睹
公孙之 (第 5b 页)
   太庙迁祔议      陈贞节(苏献等议/开元四年)
议曰礼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为七昭穆迭毁而太祖
常存圣人之大典也若礼名不正则奠献无叙矣谨按

孝和皇帝在庙七室已满今睿宗大圣真皇帝是孝和
之弟甫及仲冬礼当迁祔但兄弟入庙古则有焉递迁
之礼昭穆须正谨按礼论晋太常贺循议云礼兄弟不
相为后也故殷之盘庚不序 阳甲
而上继于先君汉之
光武(唐志如此英/华作武宣非)不嗣于孝成而承于元帝又曰晋惠
帝无后怀帝承绝(一作 (第 13b 页)
统)怀帝自继于世(唐/讳)祖而不继于
惠帝其晋惠帝当同 阳甲
孝成别出为庙又曰若兄弟
相代则共是一代昭穆位同不可兼毁二庙此盖礼之 …… (第 13b 页)
统广故恩及远祖若傍容兄弟上毁祖考
此则天子有不得全事于七代之义也孝和皇帝有中
兴之功而无后嗣请同殷之 阳甲
汉之成帝出为别庙
时祭不亏大祫之辰合食太祖奉睿宗神主升祔太庙
上继高宗则昭穆永贞献祼长序礼也此万代之 (第 14a 页)
   从禹至桀十七世从黄帝至桀二十世
殷汤代夏氏(从黄帝至/汤十七世)
帝外丙(汤太子太丁蚤卒/故立次弟外丙)
帝仲壬(外丙/弟)
帝太甲(故太子太丁子淫伊尹放之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乃迎之复位)

帝沃丁(伊尹/卒)
帝太庚(沃丁/弟)
帝小甲(太庚弟殷道衰诸侯或不至太索隐/曰殷本纪及系本皆云小甲 庚子)
帝雍己(小甲/弟)
帝太戊(雍己弟以桑谷生/称中宗)
帝中丁(俗本作/仲丁)
帝外任(仲丁/弟)
帝河亶甲(外任/弟)

帝祖乙
帝祖辛
帝沃甲(祖辛弟作索隐/曰系本 开甲)
帝祖丁(祖辛/子)
帝南庚(沃甲/子) 帝阳甲(祖丁/子)
帝盘 (第 5b 页)
(阳甲
弟/徙河南)
帝小辛(盘庚/弟) (第 5b 页)
商世称多贤君孟
子曰贤圣之君六七作汤之后而太甲使不伊尹典刑
厥德颠覆未可知也雍已立而殷道衰诸侯不至也
立而殷乂衰诸侯益又不至也自仲丁而后废适立
弟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使无盘庚武丁殷道又未可知
也易载鬼方诗颂 (第 16a 页)
于子孙
  公孙弘开东阁赋(以风势声理畅/休实久为韵) 王昌龄
易穷则变变则乃通二气相感万物初蒙拆于 阳甲

于阴风彼君臣有际会屠钓无终穷其未遇也如兽之
槛如禽之笼其合德也起阿衡于莘媵获太师于渭翁 (第 15b 页)
尧时为务成子帝舜时为尹寿子夏禹时为真行子商
汤时为锡则子后以 商王阳甲
十八年降胎至武丁九
年生在周西伯时为藏史号燮邑子武王时为柱下史
号育成子成王时为经成子康王时为郭叔子 (第 14b 页)
太岁在子十/一月庚寅日黄钟律初起用)
(事/也)历中甲庚律得参阳性中仁义情得公正贞廉(甲庚/皆三) (阳甲
在东方为仁庚在西方/为义戌为公正寅午为廉贞)百年之精岁也正以精岁 (第 23a 页)
  祭萧伯玉文(有序)
岁在丁酉吾友泰和萧兄伯玉顺世而去者七年干
此矣其犹子孟昉遣力诒书以遗文来请序友人虞
山钱谦益发函哭之过时而悲序既削草以其间渍
泪执笔为文摅哀俾孟昉读而焚之以告诸宿草之
墓其文曰
呜呼我交伯玉忘分忘年召云命律非有使然昔在
公车秋牍邮传我为题目比诸临川阙下定交如杵
曰间我胶我漆汝韦汝弦长安如海朝市喧阗惟兄
好我寂寞留连𥿄窗宿火雪屋寒毡寥寥一骑系汝

门前㧻人窃柄群飞刺天我如危林一叶未镌兄与
梅公屏迹周旋噤而告我何以自全君胡不胄国人
望焉 阳甲
乍坼冰腹弥坚使节兄瓆阁讼我牵促数
叫阍号咷橐饘钩党批格饮章蔓延以我标榜累尔
迍邅兄曰无畏公其晏眠勿以 (第 14a 页)
太阴在甲戌则太岁在子十一/月庚寅日黄钟律初起用事也)历中甲庚律得参阳
性中仁义情得公正贞廉(甲庚皆三 阳甲
在东方为仁/庚在西方为义戍为公正寅)
(午为廉贞晋灼曰木数三寅/在东方木位之始故曰参阳)百年之精岁也 (第 18a 页)
   丁丑拟预定国本疏
臣闻自古帝王开国承家未尝不以继嗣为重继嗣定
则人心一而天下安不安则人心二而天下危理势自
然无可疑者故古者太子生则早建以定其位若禹之
启汤之太甲武之成王汉高之太子盈汉文之太子恒
是也未生则取次及之亲寘之左右育养教诲以待太
子之生若 殷阳甲
之于盘庚宋仁宗之于英宗高宗之 (第 9b 页)
次兄终
弟及而已伦不易也何以知其然也曰兄弟一体无父
子之道昭与昭齿穆与穆齿天秩之次也商人多兄弟
相代 阳甲
至小乙兄弟相承者四世如各为一世而祧
则小乙之祀不及其父矣唐之穆宗宣宗皆宪宗之子 …… (第 31b 页)
宗文宗武宗又皆穆宗之子各为一世而祧则懿宗
之祭不及高祖矣吾以是知其决不然也晋贺循之议
曰殷之盘庚不叙 阳甲
汉之光武不继成帝昭穆父子
位也若兄弟满辄毁上祖则祖位空悬世数不足何取
于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哉温峤 (第 32a 页)
世常法也兄弟及则法之始变也 阳甲
盘庚之间殷以
是乱者九世岂独季子之辞国乃生乱哉说者则曰叔
齐之德不越伯夷孤竹舍长而立幼私意也诸樊兄弟 (第 20a 页)
  太史公记汤崩太丁蚤死外丙立二年仲壬立四年相
继而崩然伊尹立太甲非其实也何以知非其实二帝
官天下定于与贤三王家天下定于立嫡立嫡者敬宗
也敬宗者尊祖也尊祖者所以亲亲也兄死弟及不敬
宗尊祖本支乱而争夺起矣岂亲亲之道也哉且成汤
伊尹以元圣之德戮力创王业乃舍嫡孙而立诸子乱
伦坏制大开争夺之端乎故公仪仲子舍孙而立子言
偃问曰礼欤孔子曰否立孙夫孔子殷人也宜知其先

立之故矣而不以立弟为是此以素理知其非者一也
夫贤君必能遵先王之道不贤之君反是者也以殷世
考之自三宗及祖乙祖甲皆立子其立弟者盘庚耳必
有所不得已也岂有诸贤圣之君皆不遵先王之制而
沃丁小甲诸中才之君反皆遵耶此以人情知其非者
二也商自沃丁始立弟太史公 阳甲
之纪曰自仲丁以
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诸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
以其世考之自沃丁至 (第 24b 页)
阳甲
立弟者九世则知仲丁之 (第 24b 页)
   悠然阁集序

夫物之众自萌茁兆露而生生之意具焉以及繁长盛
大而人鲜知也其所可见者越寒暑冬夏敷荣凋悴之
色而已盖未得乎其初也物且然况已之心尤莫之察
也乎人性之善知觉既形莫不有悠然存乎中者与物
同而物欲情虑蔽其私犹寒暑冬夏之荣悴有不免焉
而能察其蔽释欲尽则悠然之善本存故为学之道由
仁义操礼节所以持其中复其初则已心之悠然者若
实有之仁于吾无间然也士之立身显亲非求夫是而

后达不足谓之学也番 阳甲
江西他郡以产殖赀贸之
富民广其利五季间贤士巨室争出而周为盛迨元集
贤司直南翁公以学闻居湖田间山明水秀 (第 13b 页)
庙。古则有焉。递迁之礼。昭
穆须正。谨按礼论。晋太常贺循议云。礼兄弟不相为后也。
故殷之盘庚。不序于 阳甲。
而上继于先君。汉之光武。不嗣
于孝成。而上承于元帝。又曰。晋惠帝无后。怀帝承统。怀帝
自继于世祖。而 (第 04b 页)
不继于惠帝。其晋惠帝当同 阳甲
孝成。别
出为庙。又曰。若兄弟相代。则共是一代。昭穆位同。不可兼
毁二庙。此盖礼之常例也。荀卿子曰。 …… (第 04b 页)
考。此则天子有不得全事于七代之义也。孝和皇帝有中
兴之功。而无后嗣。请同殷之 阳甲。
汉之成帝。出为别庙。时
祭不亏。大祫之辰。合食太祖。奉睿宗神主升祔太庙。上继
高宗。则昭穆永贞。献祼 …… (第 05a 页)
。此乃何成七庙之位号。何
成继统之义序焉。斯又不可之甚者也。后汉论次昭穆。定
所继之统。以为盘庚不序 阳甲
之庙。而上继先君。光武不
入成帝之庙。而继元帝。以弟不可继兄故也。又殷十二代。
唯三祖三宗。明兄弟相 …… (第 06b 页)
在庙。正成六代。何以辨贵贱乎。裔嗣绝灭。何
以宗后代乎。昭穆失序。何以成继统之义乎。况国家远遵
殷之 阳甲。
近法汉之成帝。特以孝和实中兴之明主。开百 (第 07a 页)
易穷则变。变则乃通。二气相感。万物初蒙。拆于 阳甲。
化于
阴风。彼君臣有际会。屠钓无终穷。其未遇也。如兽之槛。如 (第 01a 页)
惠公与庄公。当同南面西上。隐桓
与闵僖。当同北面西上。孔颖达亦引此义释经文。贺循云。
殷之盘庚。不序 阳甲。
汉之光武。上继元帝。晋元帝文皆用
此义。盖以昭穆位同。不可兼毁二庙故也。尚书云。七世之
庙。可以观德 (第 01b 页)
。侃然器能。冠于戎籍。自维城
遥领。留务在躬。惟专报国之心。以洽奉公之道。节度既换。
俭恪弥勤。况辽 阳甲
兵之雄。幽都控驭之远。假机谋以董
杂俗。资刑赏以靖朔邻。由是锡鈇钺之正名。授喉舌之显
秩。升以亚相。 (第 10b 页)
故禹汤之
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大道既隐。元化不流。礼
乐滋繁。政刑大用矣。其三。老君以 商阳甲
子代降神寓胎。 (第 11a 页)
(《晋书·礼志》上)

颍川豫章庙主不毁议

  礼,兄弟不相为后,不得以承代为世。殷之盘庚不序 阳甲,
汉之光武不继成帝,别立庙寝,使臣下祭之,此前代之明典,而承继之著义也。惠帝无后,怀帝承统,弟不后兄,则怀帝自上继世祖,不继惠帝,当同殷之 阳甲,
汉之成帝。议者以圣德冲远,未便改旧。兹如此礼,通所未论。是以惠帝尚在太庙,而怀帝复入,数则盈八。盈八 ……则上代稍迁,代序之义也。若兄弟相代,则共是一代,昭穆位同,不得兼毁二庙,礼之常例也。又殷之盘庚,不序 阳甲
之庙,而上继先君,以弟不继兄故也。既非所继,则庙应别立。由此言之,是惠帝应别立,上祖宜兼迁也。故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