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仲梁怀” 相关资源
古籍库 集部
   答施愚山侍讲问公山弗扰书

接问佛肸公山二事不得确据佛肸虽见史记然亦只
就论语申言之若公山弗扰则与春秋传全不合即家
语史记俱多牴牾此原是一疑案故前儒亦有谓此是
琅琊胶东所受齐论而杂入之鲁论中者然宋洪氏又
祗以季氏十四章作齐论而阳货篇不之及仆尝与先
仲兄校论深叹孔安国旧注极其斟酌而朱氏袭其文
祗改得一句便是不妥今足下欲依史记而又疑朱注
共执桓子四字谓从史记致误则两失之矣朱注此四

字不袭史记者孔注弗扰为季氏宰与阳虎共执桓子
而召孔子朱氏全袭其文而改而召孔子四字为据邑
以畔不知共执桓子四字虽可疑而尚有解至据邑以
畔则无可解者考虎执桓子在定五年传但曰阳虎囚
季桓子及公父文伯而逐 仲梁怀
并无公山不狃共事
然尚可解者以虎之囚桓子为逐仲梁氏而仲梁之见
逐实公山氏使之则囚桓逐怀皆公山氏所为左 (第 22b 页)
    翟泉

天王何以居于翟泉哉何以入于成周哉盖必有以之
者矣而春秋不书天王天之子也天之子非天其谁与
立之盖正者如此不正者则否突然见于策若自天降
然者圣笔亦神矣哉
    玙璠
昭公既出意如在国何如政自之出久矣公在则祭在
公公出则祭在意如服改乎 仲梁怀
曰改步改玉玉改
则服改矣摄祭而不改服礼也改服而祭非礼也虽然季 (第 6a 页)
 〔事实〕春秋昭二十七年。公至自齐。居于郓。左传云秋。孟懿子、阳虎伐郓。(杜云阳虎季氏家臣。伐郓欲夺公。〇孔云使公不得居也。)〇定五年传云六月。季平子卒。阳虎将以玙璠敛。(君所佩) 仲梁怀
弗与。(怀亦季氏臣。)曰改步。改玉。(季孙复臣位。)阳虎欲逐之。(欲逐怀)告公山不狃。(亦季氏之臣。 (第 337L 页)
)不狃曰彼为君也。子何怨焉。(为君不使僭。)既葬。桓子行东野(季孙斯)及费。(句)子泄为费宰。(子泄即不狃。)逆劳于郊。桓子敬之。(敬不狃) 仲梁怀。
(第 337L 页)
仲梁怀
不敬。(怀时从桓子。)子泄怒。谓阳虎。子行之乎。(言能逐怀乎。)九月乙亥。阳虎囚季桓子及公父文伯。( (第 337L 页)
季桓子从父昆弟。)而逐 仲梁怀。
冬十月丁亥。杀公何藐。(季氏族)己丑。盟桓子于稷门之内。庚寅大诅。逐公父歜(即文伯)及秦遄。(平子之 …… (第 337L 页)
 

〔事实〕定五年。子泄为费宰。(即不狃) 仲梁怀
弗敬。子泄怒谓阳虎曰子行之乎。九月乙亥。阳虎囚季桓子。(详上阳货章。)〇定八年。公山不狃不得志于季氏 (第 344L 页)
何为旅于泰山也。季氏尝逐昭公于外。而宗庙社稷山川之事。皆摄而行之矣。观夫季平子之卒。阳虎将以玙璠敛。 仲梁怀
弗与曰改步改玉。据此而可知矣。夫定公即位则季氏尤何敢旅于泰山也。然而谓泰山我固尝祭矣。今何可废之不行 (第 337H 页)
也。正义曰郑志张逸问仲梁子何时人。答曰仲梁子先师鲁人。当六国时。在毛公前。疏云毛公鲁人而春秋时。鲁有 仲梁怀。
为毛所引。盖承师说。又毛传小弁。引孟子越人关弓。非高子之语释之。赵歧曰高子齐人。丝衣之序曰高子曰灵星 (第 51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