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士乐其奇而悼其废非区区为福田者也苏潜夫别有
文悉其事余故不赘
虎耳岩不二和尚碑记(袁宏道/) 余童 年熟不二师名以为古尊宿也既而阅元美伯玉
二先生集往往道之始知为近代禅伯然二先生亦以
夏腊高严事之度其 (第 11a 页)
文悉其事余故不赘
虎耳岩不二和尚碑记(袁宏道/) 余童 年熟不二师名以为古尊宿也既而阅元美伯玉
二先生集往往道之始知为近代禅伯然二先生亦以
夏腊高严事之度其 (第 11a 页)
胡横江公(曾朝节/)
余友格斋卢君思道素受业胡横江公公捐馆舍久矣
思公之遗教不能忘自为述以书遗余京师乞为公传 余童 子时一再见公长乃知学已不及叩请卢君笃学
人也其于公甚深余乃采掇其大合于所闻庶几不谬
诬焉公讳秉观字尚 (第 10a 页)
余友格斋卢君思道素受业胡横江公公捐馆舍久矣
思公之遗教不能忘自为述以书遗余京师乞为公传 余童 子时一再见公长乃知学已不及叩请卢君笃学
人也其于公甚深余乃采掇其大合于所闻庶几不谬
诬焉公讳秉观字尚 (第 10a 页)
灯花赋 (宋/)沈与求
耿宵寒之不寐兮起揽衣而踟蹰无以散余之幽忧兮
凭插架之丛书引短檠使置前兮聊纵观以嬉娱注膏
油续馀烬兮发双照之清矑曷孤光之炯炯兮含生意
其斯须曾不根而自华兮骋便娟与扶疏初蓓蕾之星
悬兮葩萼烂其纷敷中郁勃而旁分兮荧明灭而欲无
乍晻曀而蔽亏兮卒勤余之剪除悼飞蛾之扑绿兮犹
若撷芳而采腴童子旁睨而窃笑兮曰此吉占奚忽诸
苟预示其不祥兮余岂废书而改图忧喜聚门唯所召
兮独何为此花之觊觎彼九华之葳蕤兮灼百和之淳
苏散春风之列炬兮导珠翠与笙竽挟光景以舒秀兮
纷荣落之自如岂其规福而乐黮闇兮盖以众而函胡
相风釭之一枝兮属山泽之臞儒辨牛毛之琐细兮忘
鹤发之萦纡缘桐君之药灺兮詑微光于邻壁之 馀童
子曰噫嘻吁呼已见背于群趋兮悲夫主人之愚余掩
卷而三叹兮悼此言之甚迂物不可必兮神不可诬忽 (第 7a 页)
耿宵寒之不寐兮起揽衣而踟蹰无以散余之幽忧兮
凭插架之丛书引短檠使置前兮聊纵观以嬉娱注膏
油续馀烬兮发双照之清矑曷孤光之炯炯兮含生意
其斯须曾不根而自华兮骋便娟与扶疏初蓓蕾之星
悬兮葩萼烂其纷敷中郁勃而旁分兮荧明灭而欲无
乍晻曀而蔽亏兮卒勤余之剪除悼飞蛾之扑绿兮犹
若撷芳而采腴童子旁睨而窃笑兮曰此吉占奚忽诸
苟预示其不祥兮余岂废书而改图忧喜聚门唯所召
兮独何为此花之觊觎彼九华之葳蕤兮灼百和之淳
苏散春风之列炬兮导珠翠与笙竽挟光景以舒秀兮
纷荣落之自如岂其规福而乐黮闇兮盖以众而函胡
相风釭之一枝兮属山泽之臞儒辨牛毛之琐细兮忘
鹤发之萦纡缘桐君之药灺兮詑微光于邻壁之 馀童
子曰噫嘻吁呼已见背于群趋兮悲夫主人之愚余掩
卷而三叹兮悼此言之甚迂物不可必兮神不可诬忽 (第 7a 页)
所不悦于昭圣壬人乘间摘其弟建昌侯不法
事当公曹公与曹长奏牍稍欲直其冤触上怒遂得杖
而谪佐吾太仓州守时 余童 子时微闻父老言公之
宜民也未几迁肇庆同守督抚时用兵五指山檄公
监之兵骄甚方纵剽公至而不出迎乃缚其长送 (第 12b 页)
事当公曹公与曹长奏牍稍欲直其冤触上怒遂得杖
而谪佐吾太仓州守时 余童 子时微闻父老言公之
宜民也未几迁肇庆同守督抚时用兵五指山檄公
监之兵骄甚方纵剽公至而不出迎乃缚其长送 (第 12b 页)
保宁寺钟楼记 徐冲
乐一岁为十二钟武事以钟为伐盖钟与鼓等鼓阳主
进钟阴主退乐以钟配地战以金为敛吾儒用钟大矣
西方教尚金声铙钹钲磬亦梵部乐寂灭之训宜有取
于静退之音其书谓罽宾叱积罪化为九头鱼刀轮舞
波断首复生循环不息闻钟少停此缘起也流入中国
则曰魄行中阴假声进步人死不灭业通三世悉为因
果设 余童 时见邻有虎适野者童聚戏泥其窍将困钟
一声出云杪遂阒然弱冠侍亲谪婺㸑获自经夜出罔
蒙邻寺钟鸣始去扣一夕 (第 44b 页)
乐一岁为十二钟武事以钟为伐盖钟与鼓等鼓阳主
进钟阴主退乐以钟配地战以金为敛吾儒用钟大矣
西方教尚金声铙钹钲磬亦梵部乐寂灭之训宜有取
于静退之音其书谓罽宾叱积罪化为九头鱼刀轮舞
波断首复生循环不息闻钟少停此缘起也流入中国
则曰魄行中阴假声进步人死不灭业通三世悉为因
果设 余童 时见邻有虎适野者童聚戏泥其窍将困钟
一声出云杪遂阒然弱冠侍亲谪婺㸑获自经夜出罔
蒙邻寺钟鸣始去扣一夕 (第 44b 页)
题康裕卿诗册后
余初识裕卿于今大学士赵公座上余尚未冠也裕卿
读余春日閒居十诗中句若曳杖青山远推窗绿水来
风云欺病骨天地与閒身之类辄狂叫击节期他日必
有闻于世自是裕卿凡制作寄余无虑数十百洎他篇
什得意者必手录贻余重其人恒秘诸箧笥久而虑其
散轶则命家僮装潢成帙每临风对酒兴会相思辄时
展阅恍若裕卿之在目焉今裕卿已入岱所恃以寄想
像独赖是卷之存而 余童 子日所为诗囊草率已漶灭
仅前数联以裕卿赏识故尚存胸臆因泚笔纪之河山
之戚临楮懑眩裕卿有灵得无欷戏地下 (第 14b 页)
余初识裕卿于今大学士赵公座上余尚未冠也裕卿
读余春日閒居十诗中句若曳杖青山远推窗绿水来
风云欺病骨天地与閒身之类辄狂叫击节期他日必
有闻于世自是裕卿凡制作寄余无虑数十百洎他篇
什得意者必手录贻余重其人恒秘诸箧笥久而虑其
散轶则命家僮装潢成帙每临风对酒兴会相思辄时
展阅恍若裕卿之在目焉今裕卿已入岱所恃以寄想
像独赖是卷之存而 余童 子日所为诗囊草率已漶灭
仅前数联以裕卿赏识故尚存胸臆因泚笔纪之河山
之戚临楮懑眩裕卿有灵得无欷戏地下 (第 14b 页)
送南昌丁景吕序
万历中南昌丁公守太仓招致名士镞砺其子伯勉
师邵茂齐友黄经甫姚孟长吴人至今传之今年春
伯勉弟时之持诗文卷谒余读其赠从子景吕之文
曰虞山先生今之昌黎庐陵也子适吴为我过而请
焉余为惭沮齿战不能句稍定进曰先兄伯勉之子
也奉其父之坠言思纳屦门下久矣孟冬景吕至抠
衣奉手如其父叔之云为余言伯勉从茂齐诸人谭 余童 年事甚悉不啻连袂接席也伯勉偕经甫属文
竟日成十章余心少之日中而援笔如其数茂齐曰
子才足兼二子吾犹欲子 (第 10a 页)
万历中南昌丁公守太仓招致名士镞砺其子伯勉
师邵茂齐友黄经甫姚孟长吴人至今传之今年春
伯勉弟时之持诗文卷谒余读其赠从子景吕之文
曰虞山先生今之昌黎庐陵也子适吴为我过而请
焉余为惭沮齿战不能句稍定进曰先兄伯勉之子
也奉其父之坠言思纳屦门下久矣孟冬景吕至抠
衣奉手如其父叔之云为余言伯勉从茂齐诸人谭 余童 年事甚悉不啻连袂接席也伯勉偕经甫属文
竟日成十章余心少之日中而援笔如其数茂齐曰
子才足兼二子吾犹欲子 (第 10a 页)
又
今岁自春徂夏每以穑事仰干神惠曰旸而旸曰雨而
雨麦稻丰穰翳神之赐兹冬稼及晚种硕大坚栗于前
有加如得一月无灾庶几千家有望旬日以来沱雨频
降诚恐黄熟之后遇霖泽以更生又虑积阴之馀致大
风而陨箨恭惟烟云满望岂人力克致兹休宜令京坻
兴歌庶神功终竟厥事亟收浮潦用济筑场邦人不胜
幸甚地抱疾未能亲叩神前谨遣弟某代伸祈祷谨告
丙申四月九日祭关侯文
顺治纪年乙未之岁大寇攻家老幼系累时 余童 稚从
父之季叩祷神前灵筊三蹶三之又三至于十二其兆
不改云家无事神且余从主我家内身方在囚安得几
会犹豫 (第 4a 页)
今岁自春徂夏每以穑事仰干神惠曰旸而旸曰雨而
雨麦稻丰穰翳神之赐兹冬稼及晚种硕大坚栗于前
有加如得一月无灾庶几千家有望旬日以来沱雨频
降诚恐黄熟之后遇霖泽以更生又虑积阴之馀致大
风而陨箨恭惟烟云满望岂人力克致兹休宜令京坻
兴歌庶神功终竟厥事亟收浮潦用济筑场邦人不胜
幸甚地抱疾未能亲叩神前谨遣弟某代伸祈祷谨告
丙申四月九日祭关侯文
顺治纪年乙未之岁大寇攻家老幼系累时 余童 稚从
父之季叩祷神前灵筊三蹶三之又三至于十二其兆
不改云家无事神且余从主我家内身方在囚安得几
会犹豫 (第 4a 页)
乐其天安其命
以俟夫时之至可也顾光禄廷瑞闻予言而是之于是
乎书于帛以为弘济之官之赠
送郑司训序 余童 稚时闻邻邑之乐会郑文学先生者闽人也以文
名一时凡一方求文者归焉稍长为举子业又得郑主
事所作戴记程文诵 (第 13a 页)
以俟夫时之至可也顾光禄廷瑞闻予言而是之于是
乎书于帛以为弘济之官之赠
送郑司训序 余童 稚时闻邻邑之乐会郑文学先生者闽人也以文
名一时凡一方求文者归焉稍长为举子业又得郑主
事所作戴记程文诵 (第 13a 页)
黄华老人王廷筠书画跋
六书有象形书与画本一物也然徒偏长于其事而不
达于其义则又工史之为耳故先辈凡以书画得名者
无一非文章之士元黄华先生王子端人品甚高号为
博雅发于书画为世所重此卷状物写情微寓感激当
是变故后所作故书与画殊为奇崛跌宕益以鲜于困
学赵松雪诸名公题识可谓兼妙矣东广景纯梁公赏
鉴精详近者按节海乡持以见示展诵中因忆古人泼
墨成画纵酒作书观其形迹若甚躁率然由神鉴素清
意度先定下笔便自有法故能绝俗出尘优入佳品岂
非材会其全而时出之者乎知此则知子端之书画矣
景纯公务时閒庶几再过方洲相与一议
颜梅诗文卷跋语
海盐文献家惟刘氏为望刘氏所藏图籍惟颜梅卷最
为故物 余童 时先君晚香府君遣从先师澹轩先生于
刘氏家塾时门户方全盛往来多名达士仲通季俊二
翁尝命诸侄圭章出文宿客 (第 18b 页)
六书有象形书与画本一物也然徒偏长于其事而不
达于其义则又工史之为耳故先辈凡以书画得名者
无一非文章之士元黄华先生王子端人品甚高号为
博雅发于书画为世所重此卷状物写情微寓感激当
是变故后所作故书与画殊为奇崛跌宕益以鲜于困
学赵松雪诸名公题识可谓兼妙矣东广景纯梁公赏
鉴精详近者按节海乡持以见示展诵中因忆古人泼
墨成画纵酒作书观其形迹若甚躁率然由神鉴素清
意度先定下笔便自有法故能绝俗出尘优入佳品岂
非材会其全而时出之者乎知此则知子端之书画矣
景纯公务时閒庶几再过方洲相与一议
颜梅诗文卷跋语
海盐文献家惟刘氏为望刘氏所藏图籍惟颜梅卷最
为故物 余童 时先君晚香府君遣从先师澹轩先生于
刘氏家塾时门户方全盛往来多名达士仲通季俊二
翁尝命诸侄圭章出文宿客 (第 18b 页)
陶庵先生传
陶庵先生者归子季思也苏之昆山人名子慕字季思
其父故太仆震川先生讳有光归子儿时即有至趣尝
挂酒衣带间见一卉一石佳者辄引酒自赏自 馀童 孺
所弄一切睨视无所屑及长苦心为文词有境必诣其
奥有致必极其微醲味沉情而出之以轻声远度飘飘 (第 6b 页)
陶庵先生者归子季思也苏之昆山人名子慕字季思
其父故太仆震川先生讳有光归子儿时即有至趣尝
挂酒衣带间见一卉一石佳者辄引酒自赏自 馀童 孺
所弄一切睨视无所屑及长苦心为文词有境必诣其
奥有致必极其微醲味沉情而出之以轻声远度飘飘 (第 6b 页)
与诸绅士一片苦心均不可泯没也是为记
游梦笔山记
梦笔山在浦城西北郊距邑可半里相传江文通读书
处也 余童 时即闻兹山为浦城名胜思欲一游不可得
乙酉春从学使沈心斋先生至其地出郭眺之心甚喜
行愈近而兴殆索然远望 (第 8b 页)
游梦笔山记
梦笔山在浦城西北郊距邑可半里相传江文通读书
处也 余童 时即闻兹山为浦城名胜思欲一游不可得
乙酉春从学使沈心斋先生至其地出郭眺之心甚喜
行愈近而兴殆索然远望 (第 8b 页)
实若上城后先所纂续其诸异乎
斯伦之撰与夷考其人固可推知之矣御史公清节古
行先少宰尝托交而时诵说其行事 余童 幼则耳熟焉
志虽不及大行然按部所至趯然有古名直指使之风
员外君邃学雅操揭揭不瓦合于时其孤伉自信又余 (第 19a 页)
斯伦之撰与夷考其人固可推知之矣御史公清节古
行先少宰尝托交而时诵说其行事 余童 幼则耳熟焉
志虽不及大行然按部所至趯然有古名直指使之风
员外君邃学雅操揭揭不瓦合于时其孤伉自信又余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