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家忘
身奉上者超其爵位置在左右如殷高宗之用傅说周
文王之举太公齐桓公之拔宁戚汉武帝之取公孙弘
清闲之 馀时
赐召问必能辅宣王化销殄昊灾臣虽非
朝官月受俸钱岁受禄粟苟有所知不敢不言谨诣光 (第 2a 页)

欲尽其言则起失身之惧欲尽其意则有害成之忧故
徘徊郁塞以俟陛下感悟然后尽其启沃耳陛下何不
以听朝之 馀时
御便殿召当时贤相与旧德老臣访持 (第 21a 页)
  李超无问剑集序(汤显祖/)
岁往浴佛有驱乌漫刺坐我堂东揖之知其奇留之斋
云不能断酒也信宿而都无所断偶尔破口公案二三
则耳居常率尔成诗心有目而目有睛眉毫鼻吻间尽
奇侠之气一日问余何师何友更阅天下几何人余曰
无也吾师明德夫子而友达观其人皆已朽矣达观以
侠故不可以竟行于世天下悠悠令人转思明德耳遂
去之旴拜明德夫子像而复过我则发已覆顶额间矣

曰先生言侠不可竟行于世而予之侠猝未可除因而
说剑为天大将军得度耳余笑曰有是哉明年秋九月
则已雄然冒武冠带长剑而就余有吴下诸生书乃始
知其江阴文士李至清也曰业已去书生为头陀去头
陀为将军弓剑之 馀时
发愤为韵语数十首来豫章题
曰问剑先生宜有以决之余笑而问曰既冠而娶乎曰
未也然则剑不可得而问矣吴人而知 (第 2b 页)
  馀冬序录序(何孟春/)
魏董遇好读书其从学者渴无日遇言当以三馀冬岁
之馀夜日之馀阴雨时之馀昔宁越问其友何为而可
以免耕稼之苦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年则可以免越
请用十五岁人将休吾不休人将卧吾不卧学十五岁
而周威公师之越盖以日以时之馀而自力者汉东方

朔上书高自称誉三冬文史足用生在幼悟时已如此
晋皇甫谧自言家贫昼则悯于作劳夜则甘于疲寐三
时之务卷帙生尘箧不解缄唯季冬末才得一旬学或
兼夜寐或不觉日夕可知北齐李铉家亦素贫常春夏
务农冬乃入学三冬不畜枕每睡假寐而已士安暨宝
鼎于日之 馀时
之馀盖有不暇及乎力学者矣春也少
而仕宦俸足自资虽鞅掌王务然未必无三馀之隙而
性顾慵惰比当开卷辄怅然止 (第 12b 页)
弟形影相吊怡然
终日望之者见其眉表炯炯魁岸迥立争相骇慕啧啧
皆以为仙麟与凌时东严季祥施邦直则以语孟绪
时时
向太初谈说始若疑中若诎终则释然安以悦卒
能使太初弃其学以吾党之学为学者邦直之力为多
然而尊贤取友太初 (第 14a 页)
他日而吾二人先德之传其必有在矣幸安之
无遽
  复郑好义第二(方孝孺/)
前日相聚虽甚驩而谈道讲古之 馀时
杂以嘲谑私心
颇不喜以为谑虽古人所不废然不若无出诸口之为
美故尝僣为吾兄规之临别时又以相属盖朋友之义 (第 27a 页)
惧坠失惟有论次学术事业及所遗文字以时传布
庶后之尚论公者有以髣髴其闳杰正大练达综覈之
实不肖于感慕之 馀时
取以自厉则亦不为无补焉呜
呼是亦可慨也夫集后附桂林南宁生祠二记记中已 (第 12a 页)
志德者
贵本其实守土者宜依其官能官而实往奚弗得钦之
人其性茂朴讼词简稀茂则无诡简则靡争可无劳而
自治 馀时
著书庸以自见此所谓就閒而言公素心矣
今之世务圆达通狭居正而贵苟得动以相时度以需
获至于老成亦为务先视 (第 2b 页)
源所谓东流为泲者也俗传泲
源能出物以应人之求然率于三四月间盖春夏之交
泉脉腾沸而泲尤劲疾物随沸而上故 馀时
即否无他
神异也再出为趵突泉曾子固谓尝有弃糠于黑水之
湾者而见之于此正与泲源事同然子固谓岱北齐东
(第 15a 页)
秋霜二纪历官不愧飧冰齧檗湖广布政使司分
守下荆南道右参议李日强苦节奉公刚肠疾恶政存
节省岁计渐见其有 馀时
切惠鲜冬日自徵其可爱岂
惟无染指于腥釜抑亦能树节于权珰湖广按察司屯
盐道副使马顾泽悃愊而中有甲兵坦夷 (第 24b 页)
  许殿卿
世贞不能即死以累故人煢然在疚而念存之至损机
杼之贶何以为报襄事毕知当稍抑性辅以菜果于鳞

一篇足先公不朽矣此子杜门如昨非足下时相诣不
遂木石耶老亲在锢虽终风小息曀霭未消仆间五日
一入侍 馀时
非涂炭贵门则偃蹇斗室耳间取平生篇
什一二读之差自吐气不至作宗子相身后耳四绝句
骚辨之馀音令南冠人读之 (第 1b 页)
  答包参军
杨都督信来忽得手书及新诗画扇悲感顿集十年握

手恍如梦寐中事矣足下既倦游东卧海上不减柴桑
翰墨游戏足以送日仆自奉讳来人理都尽差具头面
耳唯结习未忘间一诣此境如菩萨达多在阿鼻中作
四禅天想岂吾常有耶都督缓带之 馀时
开东阁二君
子席右授简甚善甚善野人恋土安能东也参军集足
嗣明远恶作辄上不免唐突贵土蛎大不如闽唯酒蚶 (第 5a 页)
平章拉哩噶尔枢密副使嘉勒通又明年巡四
川永宁之墉濠训练其士马久之五开山獠乱和以兵
讨之夷其穴卤斩四万 馀时
中山岐阳二王皆已物故
上念天下承平无事不欲诸大将数典兵而和识其意 (第 4b 页)
性沈毅有识虑其始佐公于困一
廛之室逼市嚣而处夜则机杼声与嚣声杂而夺公书
声公恒笑谓此一部鼓吹也簪珥之 馀时时
辄以共东
林公夫妇甘脆不后他妯娌矣为公生二子鸣国鸣阳
皆未冠应诸生试有声以一时夭公时有淮役痛之极
(第 19a 页)
可以非义干事母能先其意当与二
弟析产时居瘠推腴以成母爱弟亦感之相好无间言
女弟之适王氏者贫所得束脩之 馀时时
遗之领解后
粗足自给即割其橐以予族党之不能朝夕者既成进
士首贻书属其子葬外王父母以下凡六丧故君殁而 (第 9b 页)

之则泯前有伏讥信足屈伸鳄令肆奸鱼烂其民兄谒
上官攘臂以陈琐尾之口兄不逡巡中表昆弟以及外
亲衣食之 馀时
推羡缗众许遗直亦或称仁兄今逝矣
食指数十进而啼号退则饮泣有季曰望差自强立贞
等佐之归窀于隰计其存者析 (第 4a 页)
  赵松雪书归田赋
赵吴兴子昂书张平子归田赋有以为类宋人者当是
见其取态谓米襄阳见其藏锋谓薛河东耳不知结法
自二王来而大令分数独胜其视二子居然有闭门造
车开门合辙之妙与余家所藏天马图赞杂诗迹正同
大较高处在肉不没骨筋不外透虽姿韵溢发而波澜

老成譬之丰肌玉环作霓裳舞谁不心醉平子此赋殆
是解太史令五年内作聊以寓其萧散跌宕意耳春秋
至六十三尚作尚书典枢要岂若渊明之真能咏归去
来者史固称其少工属文贯六艺善机巧以后身之蔡
中郎始究八法而兼综之千载而得吴兴其才技风流
大有相赏契者而丰生老悖不学仅取归田之名而恣
其甚口于宋王孙宁非所谓蜉蝣撼大树耶且吴兴卒
于至治二年年六十九而今谓延祐以后七十 馀时
(第 4b 页)
文王之举太公齐桓公之拔宁戚汉武帝之取公孙弘
清閒之 馀时
赐召问必能辅宣王化销殄旱灾臣虽非
朝官月受俸钱岁受禄粟苟有所知不敢不言
  论淮西事宜状
   始予 (第 14a 页)
而以礼门义路别左右焉规模斯壮气象斯
新士之游居者为之兴其志趣往来者为之耸动乎观
瞻斯以盛矣及其治事之 馀时
造学中相与课程诸生
又延礼乡贤翼而迪之凡可以策勤励惰者罔弗尽其
方此吾徒所以愿记其绩者也至若崇明之地 (第 36b 页)
裕未足伊任其 馀时
方倚公公去则亟佥曰贞哉亦有
殊锡公在庙堂鼎实栋隆公在山林斗揭岳崇公既老
矣犹望其起公既寿矣而祝未已震 (第 5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