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答陶弘景论书书三

省区别诸书良有精赏异同所未可知悉可否耳给事
黄门二纸为任靖书观所送靖书诸字相附近彼二纸
靖书体解杂便当非靖书复当以点画波撇论极诸家
之致此亦非可仓卒运于毫楮且保拙守中也 许任

迹并摹者并付反
   答陶弘景论书书四
钟书乃有一卷传以为真意谓悉是摹学多不足论有
两三行许似摹 (第 117a 页)
   金希瑞,安景稷。约同游西林寺。因雨不果。
   次韵宋升若肰竹堂闲居
   夜宿西林寺坦公房
   灵龟庵
   南湖舟中赠 许任
进士
   戏题许
纸。(亦是王泯书。)治效方一纸。(是谢安书。)右十条非右军书。伏恐未垂许以区别。今谨上 (许先生任
静书。)如别比方。即可知王泯,张翼,张澄书。公家应有。
四皓碑
四皓之没也。汉惠帝为之制文竖碑。见于 (第 119L 页)
未○二首)
弹琴台下没王师。宗国谁扶一发危。后栗军声明大义。独携七百渡江时。
洒泣三山倡义师。一身自 许任
安危。荆江江水流无尽。尚记秋风击楫时。
靖节祠(十首)
尧传舜受日星明。邪翳中间混太清。湖外高人能傲 (第 49H 页)
。相公语人曰。吾得李某而幕府始尊矣。公因事卜洛。在直庐遘急病。势甚危。曳疾还家。 宣庙遣御医金英国, 许任。
轮往看救。自内局剂送药物。其恩遇如此。壬寅有奸人上疏。构诬士林。一时名流相继贬逐。公亦左迁大同察访。 (第 494H 页)
   [柳熙绪被贼横死]
   [宋祀连诬告安瑭之子三人]
   [李弘老心行凶悖以废家亡身]
   许任
官奴之子而至于封君]
   [郑万钟进妖僧普雨于文定王后]
   [李洁许筬宋言慎金洛等作学规]
 
成出。伏乞 圣慈察臣万无一力之势。改 命他人。以完大事。不胜幸甚。且臣伏闻 国制。既为奉朝贺之后。不 许任
以职事云。此亦脩明典章之日。所当斤斤奉持者也。并乞 垂察焉。取进止。
答曰。省劄具悉卿恳。此非筋力为 (第 479H 页)
戌。坐前律。配不改地。壬午。量移。 肃宗三十年。进宴推 恩。理谳。诸大臣。白 上以公癃病。宜无拘律。 许任
便居住。于是。公重还故山。丙申九月十一日。考终。呜呼。公每易居揭署。以寓葵忱。初归曰咏恩。再 (第 222H 页)
夜行不息。臣心自愧。人谓斯何。倘 圣上曲轸贱臣身事。特 许任
其行止。俾得优游田舍。则岂不为保全终始之大德也。时又有禄俸输送之 命。公陈辞甚恳。且曰。臣之兄弟俱以 (第 539L 页)
司谏院正言。当光海九年。有废 母后之议起。公斥劾其主张者。得罪窜郭山。一年。迁之江陵。又一年。释之。 许任
便居住者五年。 仁祖既反正。以修撰召之。寻改献纳。复入玉堂。至校理。甲子。以绣衣。廉察湖西。以父忧去 (第 143H 页)
海八年。其明年在谏院。方废 母后议起。公首论其主张者。得罪窜西塞之郭山。一年。移江陵。又一年。得释。 许任
便居住五年。 仁祖克大难。以修撰召之。常侍经幄。或在两司。卒贵用。致位列卿。以御史廉问郡县二。湖西, (第 234H 页)
尔瞻等怒犹未泄。欲必杀。日交章请按律。连两月。而光海竟止于窜。明年自郭山易配岭东之江陵。又明年放归。 许任
便居住。
天启三年(癸亥)三月。 仁祖反正。起公为修撰召还。四月荐授兵曹佐郎。寻拜献纳。七月迁副校理 (第 344L 页)
陈力之望。徒费国廪。蔑效涓埃之报。既退复进。夜行不息。臣心自愧。人谓斯何。倘 圣上曲轸贱臣之身事。特 许任
其行止。俾得优游田舍。则岂不为保全终始之大德也。伏愿 圣慈。先治臣 (第 107H 页)
丰歉。轸其饥寒。未尝至于匮乏。其子女之婚嫁者。出其家财。俾不失时。外亲有贫不能奉先祀者。分给奴婢。永 许任
使。近京有庄所。所收颇优。尽取以周京乡亲旧之贫乏者。岁以为常。家中仆从有传世使用者。必详加究覈。容有 (第 358L 页)
别措。而大军粮乏。不得不以元谷输送之意驰报受书目。乃以七官会付米一百五十石,黄豆三十石行会而督发之。 许任
实乔。相熟于湖南者。避乱来托于主倅已有日。闻余至来见。晚主倅又来送余。是日从事先向金化。余又尾之。即 (第 133L 页)
将都为《半塘定稿》,且坚以互相订正为约。予强作解事,于王之闳指高韵,无能 举似万一。王则敦促录副去, 许任
删削,复书至,未浃月,而王已归道山矣。自维劣 下,靡所成就,即此●趄小言,度不能复有进益,而人琴俱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