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对           前 人

官择贤良选稽名实苟作伪以(集作/而)心拙必代斲而手
伤乙情匪容奸行乖周慎将如吾面遂充识以不疑未
见子心果代试而有悔既彰闻而贻戚乃连坐而(集作/以)
论辜察情谅不同谋结罪诚应异罚法无攸赦选者当
准格论人不易知识名所宜情恕削夺恐为过当贬降
庶叶决平
   拔萃相非判
得乙与丁俱应拔萃乙则趋时以求名 丁则
勤学而待 (第 12a 页)
   对
丽刑务轻罚惩非死若肤受之讼则哀矜难原乙何人
哉有耻未格不化厥训自贻伊咎当从傅氏之策若赴
骊山之徒谓无兼 丁则
合加杖而配有偶应是克家来
讼无稽未宜易法县且失律岂曰能官人之纠谬斯(一/作)
(谁/)谓不宜(一作他 (第 5a 页)
   对
维彼组练济斯军国或易象贲其戋戋或诗人歌其皎
皎理宜夜悬诸井昼暴于阳何得不务吴门之光坐乖
魏阙之理所司诘罪雅叶彝章 丁则
薄言何其厚貌请 (第 7a 页)
   同前

瑰意琦行有应则通陈力就列不能则止故营营吏道
坐州县而徒劳寂寂閒居退丘园而优逸丁也县吏职
事前脩挂帻公门颇遵孤节角巾私第自得遐心州以
小道从方恒科守职白云已远尚劳矰缴之心尺蠖相
趣未识江湖之意责其廉退之节科其高洁之辜欲使
疏广厚颜陶潜负谴仆虽不敏窃谓非宜
   同前          汜云将
学古入官式著坟诰(一作/典)陈力就列闻诸圣人 丁则
(第 13b 页)
以多开为功则遂相率而报开彼此
争胜所报虽多熟者什一荒者什九强𣲖军馀领地纳
粮在正军则有扣抵而已在馀 丁则
有兑支而已以致
屯军日穷而屯地日益荒屯地益荒而屯军又益穷为
法之敝有难尽言者请自今毋徒以多开为功倘有 (第 16a 页)
  明奉议大夫福建福州府同知会和邵君墓表
先皇帝时予以按察监青州军事而刘公丁公后先为
中丞巡抚其人咸宽大好行其德而御史某子甲取一

切苛办毛挚为治吏所当刘公 丁公则
竞为掩覆以见
长者所当某子甲则竞为操切以见才事不两值则两
济而各以其重称事两值则技亦两困竟用是失意而 (第 15b 页)
贾下之场荡尽归于灶 丁则
商通课足而盐法不行者
未之有也谋利之事君子所羞臣恐利未兴而害作故
得备而论之谨状伏候进止
   稽古 (第 5a 页)
国信礼十九为长殇以其未成人也十五为中殇以为
尚童幼也今以十六为全 丁则
备成人之役矣以十三
为半丁所任非复童幼之事矣岂可伤天理违经典困
苦百姓乃至此乎今宜修礼文以二十为全丁 (第 26a 页)
十六至
十九为半 丁则
人无夭折生长滋繁矣(帝善/之)
 
 
  (第 26a 页)
   巨峰辞(为吴成季作/)
千嶂兮嵚崟特峰挺兮绝垠泉交流兮织文粲霄台兮
鳞鳞桧节兮松纛接路兮以遨俨至人兮清寥休德新
兮日昭神曾举兮重玄大帝俨兮授简以宣曰浑沌其

无迹兮孰为之传气积兮九乾五纬从兮右旋逆知来
兮顺以往握灵机兮测天状葆正命兮灭企妄受帝语
兮还神京山之下兮云亭亭澹独乐兮复 丁则
泰始兮
道甫
   云中辞
气芒忽兮孰穷其升渊 (第 16b 页)
则谷雨指
常羊之维则春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立夏指巳则小
满指丙则芒种指午则阳气极故曰有四十六日夏至
丁则
小暑指未则大暑指背阳之维则夏分尽故曰
距夏至四十六日立秋指申则处暑指庚则白露指酉
则秋分指辛则寒露指 (第 7b 页)
 承之则皆为福不善承之则皆为祸太戊盘庚武丁
 殷之贤圣之宗也宣王周之中兴之主也太戊则有
 桑榖之祥武 丁则
有雉雊之异盘庚则有河水之患
 宣王则有旱魃之灾彼四君者以忧惧修德而回天
 故灾转为祥若无回天之道乌知 (第 29a 页)
有尧舜而年或不及则于变亦难孔子王者必
世而后仁谓此也
郊上辛社稷上戊祭孔子上丁戊在丁后故先丁如十
丁则
一日戊当先戊而后丁以丁不常十故人鲜知
一日之戊弘治间吏部主事杨子器上言戊从初十之 (第 19a 页)
丁则
次戊非上戊也时无谙礼者竟寝不行 (第 19a 页)
宪廑念徐民异常疾苦请赈
请蠲殷救民瘼而此逃丁一案实为地方大害伏乞俯
电徐州逃丁一万四千五百六十七丁该 丁则
银三千 (第 3b 页)
  广右数年以来讲明条画一则曰辑约溪峒二则曰团
结民丁今检前牍所谓辑约溪峒类是损濡沬之礼物
给借补之资帖取名作帐状曰已令措置关险纠集保
守其实相与羁縻而已稍有实作区画即生猜疑如融

之大步岭宜之陇栅寨屋屡立蛮猺即焚前帅尝以惹
事端为虑令辑约使之不为我梗谕令自保乡井姑为
篱落则可未可恃之固吾圉也所谓团结民 丁则
沿边
民丁在省地者有限居溪峒者为多先儒所谓养兵数
百而获十万民兵之用皆峒丁也往时纲纪修明号令
信服乃 …… (第 35b 页)
习又失
于先事之防如行下三郡各照己申经司之旧溪峒则
谕令首领遵守成规布恩信以示抚绥葺险隘以作堤
备民 丁则
因其名帖常加覈实以彊壮而补老弱因閒
暇以加训练庶几近年之所已行不至既久而付文具
俟其逐州申到或有合作 (第 37a 页)
之害
宁不一举两得仁至义尽不待再计而决者哉阖族
成丁给米者不止百人其田不便如此瓜分惟当分
房合剖其单 丁则
附分本身亲房之内各房就所分
之田共为料理昔八家同井尚守望相助出入相扶
况今皆分形同气之人哉此亦仁至义 (第 13a 页)
   光地韩菼郭棻
各省驻防人员有授世职者令其来京道路辽远生产
苦于迁移此后不必令其来京官则令其仍留原任拨
什库兵 丁则
以品职相称之官弁及骁骑校缺用之康
熙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六日
  谕内阁 (第 7a 页)
兵遂深入山谷开喻之民见公来皆感泣愿复为
良民潞以无事辛丑朝廷转粟赴山海以给军礼部侍
郎蔚绶总之山西民 丁则
统于公道远民劳不能无逋
负蔚下令严督所司于山海贷钱偿之公曰山西民贫
且悍急之则鸟兽散姑缓之使自为计卒 (第 8b 页)
   道州路重修濂溪书院记
道州路濂溪书院是为子周子专祠其址在郡城西偏
与郡学为邻郡学有先圣庙每岁春秋二仲上丁郡侯
率教授山长各以其职事命生徒祀先圣于郡学次
合祀子周子于书院之专祀每月朔望款谒皆然原 (第 1a 页)
而乃怒吼以顿免于盗贼之手由此言之彝
之神不可泯没无传也已按经传商诸帝有沃丁中丁
祖丁武丁庚丁太丁若父 丁则
未之闻也或疑武声相
近而尊称之今获是彝尚足以裨经传之阙故欧阳公
金石录每谓古器物铭款多可以證定讹阙是 (第 34a 页)
隋唐之际州县
皆立学直官生员而释奠之礼遂以著令于学今则
庠养之义释奠之礼备在学校故每岁士禄及春秋
丁则
直学者䞦奉府长以供其事故其职为尤劳
虽然学校风化之原礼乐所关今日廪给出纳之劳
则后日庠谕教养之渐今日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