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正交论         李 华
上古无文饱于和气从化而避何交之哉至于善恶分

利害竞而后有交交天命也附奔走之友夫走(疑/)天纵
也亦然微鲍子之知管氏则诸夏迁为左祍无归生之
说屈建则椒举死于他国大者济天下叔牙夷吾是也
小者全宗族声子伍举是也慈明奉元礼一如大人真
长丧仲祖临柩恸色由是近于骨肉之恩不止交游而
已矣王邑崇继前好父事君卿梁松恃贵遗旧构陷伏
波两存其道而后兼善是知人事艰难仅发于造次生
死变礼不必更相代朋友渐于讲习缘情而亲于我为

重忧危相急仕进相推望而不从厚实生怨诗曰丧乱
既平既安且宁美道义相成也又曰将恐将惧维予与
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哀势利相倾也三代之教自家
行国树之以 师经
启其心而脩则家事理次定朋友端
其姓(疑作/性)术摄称从之声与实谐次诸侯无贡士及于
政是以富有贤哲动符 (第 8b 页)
  驳左雄察举议(胡广/)
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书载稽
疑谋及卿士诗美先民询于刍荛是以虑无失策举无
过事窃见尚书令左雄议郡举孝廉皆限年四十以上
诸生试章句文吏试笺奏明诏既许复令臣等得与相
参窃惟王命之重载在篇典当令县于日月固于金石
遗则百王施之万世诗云天难谌斯不易惟王可不慎
与盖选举英才无拘定制六奇之策不出经学郑阿之

政非必章奏甘奇显用年乖强仕终贾扬声亦在弱冠
汉承周秦兼览殷夏祖德 师经
参杂霸轨圣主贤臣世
以致理贡举之制莫或回革今以一臣之言刬戾旧章
便利未明众心不厌矫枉变常政之所重而不 (第 3b 页)
净土而 师经
行持念角虎示人禅宗但贵眼正不贵行
履而师万善同归勤行百八所以抑虚滥示之堤防
导因心趣于极果真金出冶盛 (第 2a 页)
聚庐洞千群鹅湖问系士说 师经
汉诂晋训兰芷纷如
四科竞入子骏轻移景伯条例祀由光国学莫愆家周
衍无知鸾岭外驱无文犹兴地德参祯背白石之 (第 25a 页)
言闻法为难我今备得闻也佛言出家为
难我今具随众也佛言出家专信倍复为难我今一心
无敢二见敬法爱法以法为 师经
中偈言惟念过去世
供养为轻微蒙报历遐劫馀福值天师净慧断生死痴
爱销无遗佛恩流无穷是故重自归
   大 (第 41b 页)
  翰林院侍读学士鸿山华公寿藏记
华于春秋以公族世辅宋为著姓而其后人有晋孝子
讳宝者家无锡于江南为著又千馀年而华氏之族若

指几二十万明之姓无著于华者其冠盖贽问遍天下
然独学士公最显贵而又最贤学士公名察字子潜其
父曰封郎中公谨母曰邹宜人郎中公用计然氏言起
家累千金有二子其季曰学士公郎中公固用纤起而
内慕向儒术又才公使博受诸名 师经
无所裁费公生
而颖秀岐嶷十二工属文为邑诸生寻补太学生先帝
之元年举应天乡试明年会试不第归而其学益邃遂 (第 11a 页)
侯出言而不当 师经
举琴而撞之中旒溃之一见淮南
子一见刘向说苑燕太后不肯以少子质齐因陈翠爱
少子之说而许赵太后不肯以少子 (第 22a 页)
    十世以揆道禅师塔志铭
师讳智道字悟通又字以揆杭州仁和胡氏子也母阮
生师而孤会崇祯之季东南尚文事士子能通一经把

笔为文辞母论仕与不仕即睥睨一切师已习举义为
人所称自念处浊世中跼蹐若负鞿靮者每欠申不自
安且骤丁丧乱杭故繁华地灯火笙瑟彻昼夜外户不
阖忽兵革饥馑市里多流亡四顾萧条当娶不肯娶适
避难得痛心疾乃奉母居南高峰下尝过古洪法寺谒
诸佛有省因发愿诵药 师经
一万卷自忏时道林离愚
者洞宗师也住静与寺邻师往参之无所得尝与禅客
语不契闷绝几欲剖其心乃危坐一室越三 (第 1b 页)
    直大夫
制曰朕留心弊吏方州之长奉可以理人之诏
咸与劳问至于控制衿要号为雄繁治理茂著

尤深叹嘉具官某博喻为 师经
术饰治拊循疾
苦字忧深思远之民休养敦庞还土厚水深之
俗四境咸理三年有成乃以考绩授具阶志称
此地西临黄 (第 10b 页)
   题恩断江端元叟手迹后

予幼从柳文肃公游辄闻以仁恩禅 师经
贾似道墓诗
有权握三朝位三事祗应知已是僧彬之句最得诗人
优游不迫之意盖似道历三朝宰辅傲然以周公自期 (第 39a 页)
言闻法为难我今备得闻也佛言出家为
难我今具随众也佛言出家专信倍复为难我今一心
无敢二见敬法爱法以法为 师经
中偈言惟念过去世
供养为轻微蒙报历遐劫馀福值天师净慧断生死痴
爱销无遗佛恩流无穷是故重自归 (第 19a 页)
 裋褐
杜少陵冬日怀李白诗裋褐风霜入惟宋元本仍作裋
今本皆作短褐裋音竖二字见列子
  古人赋
说苑曰 师经
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
知古人一话一言皆曰赋彼所谓登高能赋者岂必尽
如后世之丽淫者哉 (第 2a 页)
  广铸禅师塔铭

荆门当阳玉泉景德禅寺者智者大师道场也智者荆
州人自天台还止此山相传有神自称汉前将军关某
殁而藏神于此愿佐师遂建伽蓝焉自隋历唐至宋主
之者皆名世之士元丰中蜀僧承皓来主之道行孤峻
张公商英为著法堂记及殁又著塔铭其文具在其后
大慧三弟相继主之赫然荆楚间他刹莫之及也宋季
郡当兵冲不能有所安辑及内附国朝荆为乐土有惠
师经
理兹寺粗能创始而化去至大二年珍之弟子 (第 5a 页)
   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
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北归为儿子破戒堪一笑披
云见天眼回首失海潦蛮唱与黎歌馀音犹杳杳大儿
牧众稚四岁守孤峤次子病药医三折乃粗晓小儿耕
且养得暇为书绕我亦困诗酒去道愈茫渺纷纷何时

定所至皆可老莫学柳仪曹诗书教氓獠亦莫事登陟
溪山有何好安居与我游闭户净洒扫
(左传定十三年晋知伯将伐公齐高疆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唯伐君为不可扬子古之学者耕且养唐柳宗元)
(传自礼部员外郎坐贬后徙柳州刺史南方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以宗元为 师经
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
   赠郑清叟秀才
风涛战扶胥海贼横泥子胡为犯二怖博此一笑喜问
君奚所欲欲谈仁 (第 23b 页)
时焚诵九旬安居无事分卫之劳不给仰口之食力
田除馑输租奉公可以解闲居暇食优游生死之诮
二善也营建则昧 师经
始恢复则旦公告成昧为律
虎旦乃教龙咸以人天眼目支柱末流衣复陶于冱
寒解浮囊于渡海三善也而余则又发诚实 (第 4a 页)
师曰特访隐者者曰者面目如此别无奇特师曰进
门早已看破了也者笑曰我住此三十馀年始遇一
个同风一夜 师经
行顶门一声轰如乍雷山河大地
身心世界豁肰顿空空境非寻常可喻如此空定五
寸香许渐觉有身心渐觉脚下踏实开 (第 3b 页)
諌议大夫往说越越听)
(命天子大悦贾谊年十八以诵诗/属文称于郡中文帝召为博士)汉承周秦兼览殷夏
祖德 师经
参杂霸轨圣主贤臣世以致理贡举之制莫
或回革今以一臣之言刬戾旧章便利未明众心不厌(服/厌)
(也/)(第 14b 页)
国兴立为强是以转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
兼小暴 师经
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
妇离散莫保其命湣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
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 (第 3a 页)
    (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广/复与敞虔上书驳之不从)
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书载稽
疑谋及卿士诗美先人询于刍荛国有大政必议之于
前训咨之于故老是以虑无失策举无过事窃见尚书
令左雄议郡举孝廉皆限年四十以上诣生试章句文

吏试笺奏明诏既许复令臣等得与相参窃惟王命之
重载在篇典当令县于日月固于金石遗则百王施之
万世诗云天难谌斯不易惟王可不慎与盖选举因才
无拘定制六奇之策不出经学郑阿之政非必章奏甘
奇显用年乖强仕终贾扬声亦在弱冠汉承周秦兼览
殷夏祖德 师经
参杂霸轨圣主贤臣世以致理贡举之
制莫或回革今以一臣之言刬戾旧章便利未明众心
不厌矫枉变常政之所重而不 (第 17b 页)
   韩敕脩孔庙后碑

皇汉帝元永寿三年青龙建酉□秋之旬升布天德帝
拜大臣曾曾玄玄鲁相河南京韩君追惟孔圣素王受
象乾从生于周冲匡政天文德参耀(阙/)作□星神稽易
制孝升出大人徵苻洞□论要道根赤书黄字蜚于仓天
北落复下大帝闿门龙(阙三/字)精㦄星官雷动玄紫声隐
(阙/)震春秋既成效以获麟功□道立封禅(阙三/字)(阙二/字)
鲁天地□冥精皇炳辟河雒摘灵散六制二百生 师经
元德浸潭孝道滋荣为□制作万世(阙/)功□诵受命以 (第 31a 页)